2012吧 关注:1,626,554贴子:87,748,462

回复:到底是谁或什么创造了世界,揭露宇宙终极奥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宇宙结构所作的描述,从空性的角度来说,都是众生的幻觉,都不可能实有存在;但从世俗谛或众生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描述都有可能。
也就是说,在某些人的境界中,宇宙的结构正如小乘所言;而在另一些人的境界中,宇宙的结构又如大乘中所说的一样。因此,针对不同业感的众生,佛的开示也不止一种。
经论中还提到:在一个五肘深五肘宽的岩洞里,可以容纳转轮王与他的四部大军。也即是说,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而言,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山洞;但对另一个众生而言,则可以容纳转轮王以及他所率领的千军万马。又说:令人类垂涎三尺的一桌丰盛美食,在饿鬼众生的境界中却根本不存在;对于造作过杀生等严重罪业的地狱众生而言,在如同针尖般大小的微尘上,也会出现险恶峻峭的高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5楼2018-04-18 13:19
回复
    对于这些看似矛盾重重的描述,该如何解释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同众生会有不同的认知或者“业感”,因为这些景象都不是外在的,而是一种内在的缘起。这好比大修行人钻到牛角中去,牛角没有变大,人也没有缩小一样,但这却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事实。
    依照佛陀所讲的观点,不同的众生看同一个星球,各自会看到不同的形状,因为内在缘起的差别会影响到外在的缘起。佛教所讲的这些奇妙现象,蕴含着现代科学与哲学以前从未接触过,将来也不可能彻底知晓的真理。
    当修行不足的时候,外在的诱惑会变得强大有力,从而使内在的能力无法与之抗衡;当修行达到一定程度,而使内心获得自在之后,内在的能力就能随意改变外在的状况。
    现代科学无法解释这一点,即使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其深度和广度却远远不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6楼2018-04-18 13:2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7楼2018-04-18 13:23
      回复
        虽然佛陀将这个世界描述成很多不同的形状,但并非意味着这个世界同时存在这么多不同的形状,而是表明一个世界在不同众生的眼里会显现出不同的面貌,其原因就在于内在因缘的不同,只有佛才能知道个中奥妙。
        佛经中对这个世界的各种描述就是由此而来的。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没有一部佛经中的描述,符合现代科学所发现的世界“真相”呢?因为,在当时人的概念中,大地就是平面的,太阳围绕着大地而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8楼2018-04-18 13:24
        回复
          虽然从现代人的角度而言,这些观念是错误的,但在这些相对来说不是很关键的问题上,佛陀都不会与世人争论。不论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对希求解脱的人来说并不重要,对修行也不会有丝毫影响。因为这些都是小问题,佛也就无须与世人争辩。但在重要的关键问题上,佛却非常认真,力图要推翻世人的错误观点。譬如,我们始终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对此,佛就不遗余力地加以破斥。佛的说法原则,是抓根不抓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9楼2018-04-18 13:25
          回复
            佛陀传法先后只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宣讲不同佛经中间相隔的年头也只有三十多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以佛陀浩瀚如海般的智慧,怎么可能讲到后面就忘了前面是如何讲的,然后又重新再讲一个不同的观点呢?即使普通人在说话时,也会注意到前后的一贯性,不可能前后颠倒,信口开河。所以,佛陀如此传法,是有世人无法测度之密意的。
            实际上,不要说我们生存的这个小小的世界,就算是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所有成员的一切运动,佛也了解得一清二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0楼2018-04-18 13:2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1楼2018-04-18 13:27
              回复
                我们只需将佛教天文学与现代天文学的某些数据作一比较,就可以真相大白。 从上面的数字可见,除了土星的周期以外,其他结果与现代天文学的计算结果有着惊人的相似。我们都知道,为了研究月球等天体的运动,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天文学家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但是,没有借助于任何精密仪器,仅凭着超人的智慧,佛陀便早已用精确度极高的数据,十分准确地描述了月球在其轨道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和近地点与远地点的速度,以及其他星球的顺行、留、逆行等运动的情况。
                具有如此智慧的佛陀,又怎么可能毫无意义地说出先后矛盾的话来呢?绝不可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2楼2018-04-18 13:29
                回复
                  佛经对宇宙结构的描述众说纷纭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如果经书中只有一种描述,大家就会从此认定宇宙只是这个样子,世界肯定就是这样,继而使其成为固定不变的一种执著。正因为佛经中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孰是孰非很难确定,世人就不会固守一见,从而最终了解到:原来外境是随着众生的因缘而变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3楼2018-04-18 13:3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6楼2018-04-18 13:34
                    回复
                      佛经中曾讲到,月球上有天人和天人的宫殿。可是当宇航员登上月球时,却只能失望地看到一个毫无生机的星球。
                      如果要问其中谁对谁错,应该是双方都没错。我们在承认科学发现的同时,也要记住佛曾亲口所说的话:“世间人与我争论,我不与世间人争论;世间人认为存在的,我也承认是存在;世间人认为不存在的,我也承认是不存在。”所以,佛教的包容性很大。不仅是现代的,就是千百万年以后的科学新发现,佛教都可以包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7楼2018-04-18 13:35
                      回复
                        佛所说的“世间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人的胡思乱想,而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以人的眼耳鼻舌等感官所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看到此屋中没有骆驼和大象,佛也会认定是没有;如果我们看到此屋中有很多人,佛也会承认有很多人。当佛站在我们世间人的立场来看问题时,由于这些是我们眼睛所得到的结论,佛就会予以承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8楼2018-04-18 13:36
                        回复
                          同理,虽然现代科学是依靠各种仪器来做实验、下定论,但仪器最终还是要靠人的眼睛来观察。说穿了,实验都是人做出来的,而人靠的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在正常情况下所得到的结论,佛永远都不会否定。只要是经过无可非议的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或新生的事物,佛教都会接纳。只要是佛教徒,都应该知道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的宏观世界观有着无限发展的空间,这是非常重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9楼2018-04-18 13:37
                          回复
                            既然我们不否认现代科学对宇宙的准确认知,那么佛陀为什么要在荒凉寂寥的月球上描绘出美丽的天人和华丽的宫殿呢?
                            其实,佛并没有说月球上存在着以普通人类的肉眼可以看到的天人和宫殿,并不是说在月球上存在着人类的城市,而是说有天人的城市。如果佛说有人类的城市在月球上,人们就应该能看到;如果月球上只有天人的城市,则人类就不一定能看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50楼2018-04-18 13:37
                            回复
                              佛曾说过,两种不同道的众生在看同一个东西时,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论。人只能看到人的世界,而看不到天人的世界。就像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粗大的物质,而看不到无线电波等更细微的物质形态,但却不能说因为我们看不见,无线电波就不存在。同样,天人的世界也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51楼2018-04-18 13: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