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21贴子:87,748,282

回复:到底是谁或什么创造了世界,揭露宇宙终极奥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我们说感知时,一切都是你的感知,而所有这些感知被分为三类:不清凈的、觉受的和清净的。我们不是说这些是我们的感知,另有某个东西作为知者而真实存在,或是有某个超越这个感知的东西;这不是我们所说的。所有存在的是:不清净感知、觉受感知和清净感知。我们见到的全部都是我们的感知,而这些感知不断在改变,而且它们不是真实、独立、不变的存在现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8楼2018-03-31 17:08
回复
    我曾经一遍又一遍地解释这点。当你看着你的朋友时,你感知到一个现象,而把这个现象叫做「我最好的朋友」,至少现在是如此。然后有一点错误的讯息或你们两个之间发生某件事,情况在一夜之间全变了。第二天你看着这同一个现象,却把他看作是「不能信任的人」、「背叛的人」、「丑陋」、「惹人厌」。昨天的「好人」或今天的「坏人」都不是独立存在于外在的某个地方。这是基本见地,你必须牢记在心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9楼2018-03-31 17:09
    回复
      所以我们昨天说过,「生命是什么?」生命不过是一个连续的感知。若我们有不清净的感知就会受苦,所以我们应该改变这个不清净感知。用什么来改变呢?用慈悲的襌修与菩提心的襌修,用这些方法将能够改变不清净感知,这就是你们应该要了解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0楼2018-03-31 17:10
      回复
        14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1楼2018-03-31 17:10
        回复
          现在讲究竟菩提心。在佛教里,智慧应该被强调。智慧就是一切,这差不多就是我们谈究竟菩提心时所说的。相对菩提心是发愿救渡一切众生,不只是给他们一些食物饮料,不只是将他们从暂时的痛苦中救出来就好,而是要真正带领他们成佛。究竟菩提心是绝对必要的,若是没有究竟菩提心,相对菩提心将无法运作。
          对一个菩萨而言,当他或她帮助众生时,这位菩萨是以对于相对与究竟菩提心的了解来帮助。
          谈到究竟菩提心时,我们说的是:一切都是空性,一切都只是你的感知,没有什么是存在于外在的。这讯息非常重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2楼2018-03-31 17:12
          回复
            假定你在商场里开了一家鞋店,你去找算命先生,他说你应该点很多蜡烛。当你没有究竟菩提心时,这表示什么?没有究竟菩提心表示你真的认为鞋店是存在着,所以鞋店的成功是存在着,鞋店的失败是存在着,因此你冀望真实存在的鞋店的成功,惧怕真实存在的鞋店的失败,所以你现在供养真实存在的蜡烛。而因为你是如此地执着于真实存在的蜡烛,假如它没有好好地燃烧,你就会担心。这造成某种迷信──它没有好好地燃烧,这是不是个恶兆?然后你到另一个算命先生那里问:「我的蜡烛没有好好地燃烧,这是不是代表什么意思?」「我是不是应该再做一次?」就像这样,类似的问题一直延续下去,因为你不了解这一切都非实存,这是根本的原因。当然,了解一切都非实存很困难,这是对空性的理解,真的很难做得到。总之,究竟菩提心就是了解一切事物的本质就是空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3楼2018-03-31 17:24
            回复
              我们怎么办呢?要真的了悟空性,首先,寂天菩萨说:「只有慧观才能穿透不清净感知的因──自我。」所有不清净的感知就是我们的自我和情绪,你只能用智慧穿透它。了解一切不真实存在,这种慧观只有在你有很好的「止」作基础时才会产生。所以寂天菩萨说:「首先必须修奢摩他(止),然后修毗婆舍那(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4楼2018-03-31 18:16
              回复
                15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5楼2018-03-31 18:17
                回复
                  奢摩他也即是止,只有在你对轮回具有某种出离心时才会发生。我们稍早谈了一点出离心,记得我们谈过的领带吗?要如何了解出离心?就像一条领带,很荒谬,但是你依然戴着它,然后一直想着它很荒谬,这真的是出离心的最佳形式。不要剥夺自己享有领带,如果你剥夺,那就有点像是声闻乘的出离心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6楼2018-03-31 18:19
                  回复
                    基本上你们必须了解,所有这些所谓世俗的快乐、世俗的成功、世俗的获得,全都没有自性。若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是真的,它们没有终了,没有自性。我们已经做了这么许多事,已经得到这么许多东西,已经达到这么多目的,但是永远不够,我们仍然想要更多。我们认为这是必需的,但往往并非如此。记得吗,就像是购物,也许十二条牛仔裤就够了,但是你购物的方式像是要活上一千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7楼2018-03-31 18:20
                    回复
                      你们知道为什么出离这么困难吗?当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执着,以及被美丽的亚曼尼或便宜耐穿的佐丹奴所吸引,但有一部分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认为自己拥有的总是不够的,缺乏不安全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8楼2018-03-31 18:20
                      回复
                        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无止尽的、像链状的不清净感知?当你想到海滩,这个海滩联系到加州,加州海滩联系到好莱坞,好莱坞联系到珍妮弗•洛佩兹,珍妮弗•洛佩兹又联系到另外一个东西……这样一直延续下去。不清净;感知就像一条没有终点、非常强壮结实的链子,无止尽地来到我们这里。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你给它们机会。
                        我们有各式各样的不清净感知,这是因为我们需要不清净感知,就好像我们对它上瘾了。我们对不清净感知上瘾,若没有以某种方式注射,以某种方式娱乐――像是舞蹈、音乐、电视,或是读一本小说,──即使是一分钟我们也坐不住。我们需要不停地注射娱乐,那就是为何它们不断前来,让你愈来愈沉迷的原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1楼2018-03-31 18:36
                        回复
                          修「止」或禅定使你对它们完全放手,唯一想的只是有点呆呆的蓝花。当任何其他念头出现时,你只要回到花朵上。藉由这样做,当你思考时,所有的念头自然出现,但这次你所想的只是蓝花或是呼吸,不清净感知被猛然吓到了,不知如何对你是好。因为通常你都饥渴地等在那里,张开双臂与嘴,像是永远不够,但是这次你突然不注意它们了。就是这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2楼2018-03-31 18:38
                          回复
                            「止」的襌修根本上是不理会、非娱乐的艺术,是当你只专注在呼吸或蓝色的花时,不理会不清净感知的艺术。所有的不清净感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头几个月它们会叮叮作响地来干扰:「嘿,注意我们!」就像个被宠坏的顽皮小孩。它们想要你注意它们,但是你才不管,你只是看着这朵蓝花,然后不清净感知逐渐投降,然后你知道如何处理它们。假如你想要两个不清净感知,你可以有两个,假如你想要三点前开除它们,你可以开除它们。因此不清净感知是在你的控制之下,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觉受现分。这只是对「止」非常简短的介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3楼2018-03-31 18:40
                            收起回复
                              发展出「止」的良好基础后,然后修「观」。 有很多修「观」的方法。基本上,「观」是了知无我的智慧,你可以做声闻乘与大乘通常做的分析式的襌修等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5楼2018-03-31 19: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