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66贴子:87,748,554

回复:到底是谁或什么创造了世界,揭露宇宙终极奥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2楼2018-03-21 13:12
回复
    为什么心的本性是纯洁的呢?因为它的本体就是这样的,就像火为什么是热的、水为什么是液体一样,这些都是它们的本体、本质,所以没有任何其他答案。
    要让这种纯洁的心的本性显现出来,要让它露出真面目,就需要很多因素。比如,在生活上也有很多讲究。比如说,在像成都这样的城市里面,要让心的本性显现出来,相对来说就有一点难度。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显现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3楼2018-03-21 13:13
    收起回复
      为什么要有这些要求呢?因为人的精神跟外境有一定关系。
      比如说:成都这个地方平时经常有很厚的云层,天灰蒙蒙的,根本看不到太阳,很多从日照充分的地方过来的人都会感觉压抑,无精打采,特别是在起雾的时候,心也会感觉很闷,像外面大雾笼罩的天气一样;当然,如果遇到阳光灿烂、晴空万里的好天气,人的心也会随之而变得开朗、清晰起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4楼2018-03-21 13:13
      回复
        同样,在视野开阔的高山上,再加上能见度很高的清朗天气,周围的蓝天也很纯净,人的心自然就会显得很清晰、很纯净。人的心越清晰,就离心的本性越近;人的心越乱,就离心的本性越远。所以,修行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修行,要求修行人所处的地方最好高一些。至于热带、低海拔地区等地方,就更不太适合这种修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5楼2018-03-21 13:15
        回复
          这也是以前的修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为什么要放弃世间一切牵挂的原因。
          在各种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到心的本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6楼2018-03-21 13:17
          回复
            在心的本性显现出来的时候,就会真切地体会到,心的本性是光明、是空性,除了“光明”或“空性”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境界之外,所谓的色、受、想、行、识,全都是根本不存在的、无中生有的一大堆幻觉。
            尽管不是登地菩萨,更不是佛,但作为修行修得比较好的凡夫,也可以进入这样的境界,这就是初步的证悟空性的智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7楼2018-03-21 13:17
            回复
              由于这只是初步的证悟空性之智,因而对我们的断除烦恼来说,当下还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因为,即使在一两次短短的时间当中深深地体会到空性光明,但在我们的心中,与空性光明相反的,非光明、非空性的执著却已经根深蒂固,并且有很强的力量,所以它们对普通凡夫的影响还是特别大。在这个时候,微弱的空性之智暂时还无法战胜这些烦恼执著,但是,在证悟以后,通过天长日久的修持,证悟空性的智慧就会慢慢成长,它越有力量,烦恼就越软弱,总有一天,烦恼执著将会被彻底打垮。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8楼2018-03-21 13:18
              回复
                通过上述修持,就能深切地体会到:心的本性是光明、是空性,无论痛苦的感受,还是快乐的感受,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之上,都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除了这六根以外,没有其他的基础。在将它的基础一起推翻了以后,就是心的本性光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9楼2018-03-21 13:1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0楼2018-03-21 13:20
                  回复
                    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异空,空不异想
                    1.何谓想蕴
                    五蕴当中的第三个,就是想蕴。
                    “想”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的观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1楼2018-03-21 13:20
                    回复
                      什么是观念呢?所谓观念,就是一种执著,是通过分析而得到的一种想法。比如说: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红色、黄色、绿色、白色,或者圆的、方的、三角形的等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物体,在看到这些物体的时候,眼睛也有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就称为眼识的观念,它属于“想”;另外,意识的观念,也即当我们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认为它好或者不好之类的认识,也属于“想”;还有,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一系列的观念,也属于“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2楼2018-03-21 13:21
                      回复
                        2.如何是空
                        “想”本身就属于精神的范畴,是精神的一种过程,“想”是离不开精神的。比如说,我们在思维“人身难得”的时候(“人身难得”是佛教人生观的一部分),“人身难得”这个念头其实就是精神而不是物质。既然是精神,就可以像受蕴一样依照前面的方法进行分解,或者通过剖析因果的前后与同时来抉择为空性。当理论上可以证明它为空性的时候,就基本上可以推翻我们自己原有的观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3楼2018-03-21 13:22
                        回复
                          我们原来一直认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是存在的,虽然具体的观念因人而异,但每个人的观念却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推理的方法就能使我们知道:在不观察的时候,就像做梦时的情景一样,一切都是完好的、真实不虚的;但现在回头一观察,才发现原来所谓的“想”根本就不存在,完全都是空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4楼2018-03-21 13:23
                          回复
                            另外一种最好的方法,就是前面讲过的:当心里冒出一个“人身难得”之类的念头之际,我们就去看这个念头的本性是怎样的。
                            关于精神的概念,世间的哲学、宗教等等都各执一词:有人说,精神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还有一些人又认为,它不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而是像物质一样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现在先不管这些,就是要去看看它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体究竟是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5楼2018-03-21 13:23
                            回复
                              以前也讲过,我们的心就是有这样的功能,既可以往外观察、分析外境,也可以往内观察、分析自己,不但是观察分析,甚至还可以看到它自己的本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7楼2018-03-23 1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