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日更新:
天色已全然暗了下来,吹熄油灯的屋内霎时没了光亮,反而给外面的人一个信号。端木蓉暗暗恼恨自己江湖多年,怎还犯这种低级错误,只好隐住气息,接近那影子闪过的地方……突然,一个人头状的黑影倒映在窗纸上,而端木蓉则本能地抛出十枚银针,追影而去!
“唰~!”地一声,窗纸上留下十个针孔,那人头状的影子同时隐遁不见,端木蓉见没能制伏此人,便握紧木剑,往门口处跑去。
但,还未等她来到门口,屋门便倏然打开,那黑影随之窜入厅内,身法极快,令端木蓉根本无从辨其容形相貌,只觉眼前红光一凛,死亡的味道已近在咫尺!——下个瞬间,她不确定自己能否活着,亦或…身首异处!
“呃~~!”女子发出这声惊呼时,已出离了险境——并非她自己反应够快,挡下对手的凶器,而是从她身后飞来的铜制灯台,如离弦之箭般地打在那黑影手上,令其兵刃改变攻路,距她的颈子尚有寸余!否则这一斩,足可致她死命!
“啊!”刹那间,黑影与端木蓉同时怔了一下——这,怎么可能?
然危机之下,端木蓉来不及迟疑,她抓住机会,举起手中木剑,上前一招‘投石问路’,直取黑影的面门;另一只手则暗自夹上五枚银针,准备连续进攻。但那黑影的身法实在诡谲莫测——他像只跳蚤般地凭空消失不见,再现身时,竟在盖聂的卧榻边!
“不好~!”女子惊转过头,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黑暗中,盖聂居然从榻上坐了起来,被透过窗棂的月光照亮了一半身影;而那不速之客,就出现在距他三步开外的地方!
“嗖~!”地一声,五枚银针再度出手,却被那黑影轻松避开,宛如打在空气里一样。与此同时,是盖聂坐起的身影挺了挺,无力地瘫倒下去——此时此刻,端木蓉才明白过来,盖聂他确实醒了——不单醒了,还掷出灯台,在危难中救下她一命!
但,此刻最大的凶险是,那刺客已跃至盖聂身前,猩红色的匕首朝他直刺而去!
“不~!”女子尖叫一声,竭力抛出手中木剑,试图阻止刺客;怎奈木剑已断裂残缺,无法在那一瞬挡住对手的攻击……眼看生死之际,那人却霎时停滞不动了,仿佛射到半空戛然而止的利箭,又似奔腾汹涌却瞬间断流的山洪……端木蓉亦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屏住呼吸楞在原地,看着那黑影“扑通”一声栽倒,头上抹过一缕被月色映衬的金属锋芒。
“啊…这是!”未等女子缓过神来,身后便响起熟悉的声音:“蓉儿,你没事吧?”
“鬼谷子前辈!”她惊转过身,见灰袍老者已拾起灯盏,点亮,一头沾染着斑斑血迹的白发,在灯火下被照映得清晰可见。
“没事就好!”老者显然对屋内的情形了如指掌,来到她身前,说道,“跑掉几个漏网之鱼,让你受惊了。”
“漏网之鱼?…前辈,是怎么一回事啊?”听到这话,女子更显诧异。
“一场出殡,瞒不过江湖各路人马的眼目,做梦都想亲手除掉剑圣的大有人在。”鬼谷子应道,“而今卫庄已接任鬼谷派掌门之位,聂儿和你当隐姓埋名,远遁江湖。至于那些尚未清除的祸患,务要早早处理干净。”说着,他来到盖聂榻前,用灯盏照亮了地上已气绝而亡的刺客,伸手拔出他头上的青锋剑,问道:“聂儿没事吧?”
直到这时,端木蓉方看清楚刚才那一下,竟是鬼谷子的剑穿过窗棂,一剑刺透了那人的头颅,才令盖聂化险为夷,不禁长呼口气,落了一身的冷汗,看着月色下男子平静的睡颜,应道:“前辈,盖聂他刚才醒了,还掷出灯台救我一命,只是现在…又昏了过去。”说着伸手在他的额头上拭了拭,面露疼惜之情。
“嗯…”老者收剑入鞘,想了想,说道:“他既醒过,说明受伤的经脉已然复原。这时可否给他传些功力,将他唤醒?”
“可以一试。”女子点头应道,“只是力道务要把握妥当,否则,就有再次伤他经脉的危险。”
“好,扶他起来。”鬼谷子吩咐道,随即脱靴上榻坐在盖聂身后,运起功力,向他的任督二脉推去……
端木蓉将灯台挪到榻边,屏息看着盖聂的动静……果不其然,不出半刻工夫,但见他眉头纵了纵,仿佛被什么刺到一般猛然吐了口气,缓缓睁开了双眼……
“啊…!盖聂,盖聂!”她不胜欣喜地轻唤他的名字,深紫色的水眸中铺满了他的面庞。
“蓉…蓉儿!”他干涩的喉咙动了动,锁紧双眉道:“你…没事吧?”
“我没事,没事!”她忽而哽咽,伸手抚上他憔悴的脸颊,“你醒了就好…”
听到这话,盖聂方展开眉头,舒了口气,又对身后的老者说道:“师父…多谢师父,救命之恩!”
“诶~!”鬼谷子见他醒了,便下了榻,扶他躺好,笑道:“是你先舍身救了天下,方有今日镜湖相聚。聂儿,蓉儿等你多时了。”随即,又对端木蓉说道,“聂儿刚醒,你好好照顾他,我去熬点参汤来。”说罢,便拖起那刺客的尸首,推门出去了。
昏黄的灯火透过窗棂,映照出榻前这一对曾生死诀别、又失而复得的人儿彼此凝视的剪影,良久,良久……
终于,端木蓉别过绯红一片的脸儿,取过榻边的杯盏,柔声道:“来,先喝点水。”
他试图伸手接过,却发现四肢百骸竟似被抽去筋骨般虚乏无力,连胳膊都抬不起来,未免心下一急,眉头又紧了起来。
“盖聂,你别着急。”她知道他重伤初愈的艰难,忙劝慰道,“你七经八脉刚刚恢复,气血虚乏尚不能动,还得慢慢调养。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我。师父他老人家也会在庄上多留些时日,你放心,我们都在。”说罢,便轻轻托起他的头,倚在膝上,舀起一汤匙水,送至他的唇边。
天色已全然暗了下来,吹熄油灯的屋内霎时没了光亮,反而给外面的人一个信号。端木蓉暗暗恼恨自己江湖多年,怎还犯这种低级错误,只好隐住气息,接近那影子闪过的地方……突然,一个人头状的黑影倒映在窗纸上,而端木蓉则本能地抛出十枚银针,追影而去!
“唰~!”地一声,窗纸上留下十个针孔,那人头状的影子同时隐遁不见,端木蓉见没能制伏此人,便握紧木剑,往门口处跑去。
但,还未等她来到门口,屋门便倏然打开,那黑影随之窜入厅内,身法极快,令端木蓉根本无从辨其容形相貌,只觉眼前红光一凛,死亡的味道已近在咫尺!——下个瞬间,她不确定自己能否活着,亦或…身首异处!
“呃~~!”女子发出这声惊呼时,已出离了险境——并非她自己反应够快,挡下对手的凶器,而是从她身后飞来的铜制灯台,如离弦之箭般地打在那黑影手上,令其兵刃改变攻路,距她的颈子尚有寸余!否则这一斩,足可致她死命!
“啊!”刹那间,黑影与端木蓉同时怔了一下——这,怎么可能?
然危机之下,端木蓉来不及迟疑,她抓住机会,举起手中木剑,上前一招‘投石问路’,直取黑影的面门;另一只手则暗自夹上五枚银针,准备连续进攻。但那黑影的身法实在诡谲莫测——他像只跳蚤般地凭空消失不见,再现身时,竟在盖聂的卧榻边!
“不好~!”女子惊转过头,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黑暗中,盖聂居然从榻上坐了起来,被透过窗棂的月光照亮了一半身影;而那不速之客,就出现在距他三步开外的地方!
“嗖~!”地一声,五枚银针再度出手,却被那黑影轻松避开,宛如打在空气里一样。与此同时,是盖聂坐起的身影挺了挺,无力地瘫倒下去——此时此刻,端木蓉才明白过来,盖聂他确实醒了——不单醒了,还掷出灯台,在危难中救下她一命!
但,此刻最大的凶险是,那刺客已跃至盖聂身前,猩红色的匕首朝他直刺而去!
“不~!”女子尖叫一声,竭力抛出手中木剑,试图阻止刺客;怎奈木剑已断裂残缺,无法在那一瞬挡住对手的攻击……眼看生死之际,那人却霎时停滞不动了,仿佛射到半空戛然而止的利箭,又似奔腾汹涌却瞬间断流的山洪……端木蓉亦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屏住呼吸楞在原地,看着那黑影“扑通”一声栽倒,头上抹过一缕被月色映衬的金属锋芒。
“啊…这是!”未等女子缓过神来,身后便响起熟悉的声音:“蓉儿,你没事吧?”
“鬼谷子前辈!”她惊转过身,见灰袍老者已拾起灯盏,点亮,一头沾染着斑斑血迹的白发,在灯火下被照映得清晰可见。
“没事就好!”老者显然对屋内的情形了如指掌,来到她身前,说道,“跑掉几个漏网之鱼,让你受惊了。”
“漏网之鱼?…前辈,是怎么一回事啊?”听到这话,女子更显诧异。
“一场出殡,瞒不过江湖各路人马的眼目,做梦都想亲手除掉剑圣的大有人在。”鬼谷子应道,“而今卫庄已接任鬼谷派掌门之位,聂儿和你当隐姓埋名,远遁江湖。至于那些尚未清除的祸患,务要早早处理干净。”说着,他来到盖聂榻前,用灯盏照亮了地上已气绝而亡的刺客,伸手拔出他头上的青锋剑,问道:“聂儿没事吧?”
直到这时,端木蓉方看清楚刚才那一下,竟是鬼谷子的剑穿过窗棂,一剑刺透了那人的头颅,才令盖聂化险为夷,不禁长呼口气,落了一身的冷汗,看着月色下男子平静的睡颜,应道:“前辈,盖聂他刚才醒了,还掷出灯台救我一命,只是现在…又昏了过去。”说着伸手在他的额头上拭了拭,面露疼惜之情。
“嗯…”老者收剑入鞘,想了想,说道:“他既醒过,说明受伤的经脉已然复原。这时可否给他传些功力,将他唤醒?”
“可以一试。”女子点头应道,“只是力道务要把握妥当,否则,就有再次伤他经脉的危险。”
“好,扶他起来。”鬼谷子吩咐道,随即脱靴上榻坐在盖聂身后,运起功力,向他的任督二脉推去……
端木蓉将灯台挪到榻边,屏息看着盖聂的动静……果不其然,不出半刻工夫,但见他眉头纵了纵,仿佛被什么刺到一般猛然吐了口气,缓缓睁开了双眼……
“啊…!盖聂,盖聂!”她不胜欣喜地轻唤他的名字,深紫色的水眸中铺满了他的面庞。
“蓉…蓉儿!”他干涩的喉咙动了动,锁紧双眉道:“你…没事吧?”
“我没事,没事!”她忽而哽咽,伸手抚上他憔悴的脸颊,“你醒了就好…”
听到这话,盖聂方展开眉头,舒了口气,又对身后的老者说道:“师父…多谢师父,救命之恩!”
“诶~!”鬼谷子见他醒了,便下了榻,扶他躺好,笑道:“是你先舍身救了天下,方有今日镜湖相聚。聂儿,蓉儿等你多时了。”随即,又对端木蓉说道,“聂儿刚醒,你好好照顾他,我去熬点参汤来。”说罢,便拖起那刺客的尸首,推门出去了。
昏黄的灯火透过窗棂,映照出榻前这一对曾生死诀别、又失而复得的人儿彼此凝视的剪影,良久,良久……
终于,端木蓉别过绯红一片的脸儿,取过榻边的杯盏,柔声道:“来,先喝点水。”
他试图伸手接过,却发现四肢百骸竟似被抽去筋骨般虚乏无力,连胳膊都抬不起来,未免心下一急,眉头又紧了起来。
“盖聂,你别着急。”她知道他重伤初愈的艰难,忙劝慰道,“你七经八脉刚刚恢复,气血虚乏尚不能动,还得慢慢调养。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我。师父他老人家也会在庄上多留些时日,你放心,我们都在。”说罢,便轻轻托起他的头,倚在膝上,舀起一汤匙水,送至他的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