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吧 关注:19贴子:250
  • 0回复贴,共1

最新版:著名书画家杨牧青老师艺术简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移前两千年之遗绪 成后五百年之新风
杨牧青是一位在中国书画艺术、国学文化和民间智库建设路上的践行者。他数十年如一日,勤思博取,坚持不懈的努力,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练,始成就当今不凡之果,并且以一名职业书画家的文弱之躯,肩负文化和艺术发展的使命,在笔墨水彩交融处,紧跟中华民族复兴之大计,追逐梦想。
他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乘互联网+的东风,以敏锐的洞察力,以画写心,以书表声,以智映情,用最基层的实际调研方式与科学思考方法,发挥国学文化优势,以文化+金融的战略思维与布局,跨界参与多种活动,给以决策运筹。他客观地对时势深度剖析,撰言立论,凝聚正能量,以国家文化战略层面的推进而着眼于全球化的国际大视野,担当社会之大义,推动民间智库建设,阐发中国文化发展1+5格局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公平、民主、和谐发展尽一己之力! ——摘自《艺界观察:杨牧青书画国学智库的践行之路》

杨牧青,号草坪先生,法青居士,别署六非人士,1973年4月生于黄土陇原,栖居北京。著名书画家,社会、文化、艺术评论家,国学智慧研究者,民间智库建设推动人,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水墨华山系列与陕西八景中国画创作发起人、首席主笔画家,水墨巴蜀中国画系列作品创作发起人、首席主笔画家,水墨三晋中国画系列作品创作发起人、首席主笔画家,率真派书法与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创始倡导者,当代中国最具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的艺术家之一。
先生作为无党派社会文艺人士,在数十年的职业书画艺术生涯和国学智慧文化研究继承中,思所为虑,行止无愧,以时运尽万世之表,竭力为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文明进程做出应有的奉献。曾在担任亚太联(APPCF)执行主席等四十多家机构的评委、总监、顾问期间,开坛讲座,举办展览,出入医易道儒佛,融汇百家言,着眼国际视野,紧跟国家主流文化思想,为社会各界搭建平台,参与或组织策划活动百余场次,以书画为基点,着力企业文化决策及项目实施,拉动更多产业链价值,受到业内外人士赞许。
先生自立身书画以来,在坎坷艺途中闻思践行,笔墨随时代而革新,书法以“率真”为理念,国画以“原生态大写意”为旨趣,专攻大写意山水画,兼及水墨花鸟、人物,擅草书,通魏、隶、楷、篆、行、榜书诸体,师法多家,路子宽泛,个性鲜明,成一代书画大家风范。同时对易学、佛学、诗词、企业文化、园林人文环境等“国学文化”多有研究,并提出多个学术理论主张。特别是2007年冬十月,杨牧青(是年35岁)提出的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说”与晚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所说的“南北宗论说(约公元1613年春二月,是年董59岁)”形成了一个新的呼应,扼要分析了董氏的艺术思想弊端,把粗犷、豪放、雄厚、大气磅礴的西部山水情怀得以文化性的彰显,使中国山水画在艺术实践与研究上拓宽了视野。
杨牧青所倡导的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作,从构图到用笔,再到用墨和技法,都讲究着一种粗犷和豪放,寄情于自然,在拙巧夸张中映现出世态人情,以淳朴的心灵向往于生命,力求率真而又洞达的感觉,不同于宋、元细腻勾描的重峦叠嶂,也不同于明、清文人画的山水写意,更不同当今学院派的教科、教条主义,而是一种具有现代意识、介于意象和写实之间的大写意艺术新图式。在赴各地写生采风之际多次举办书画交流与讲座,受邀出席开业庆典、题名题词及书画年会、茶话会、商企产品推广会等活动,并为多家企业、武警某部、电信银行、楼盘山庄等进行园林人文环境布局设计咨询,以企业文化思想参与电子科技、服饰、商场、种养殖等项目的运作。撰有《中国书画各阶层分析》《中国新诗词思想要义》《心经解悟/序》等专业文稿和艺术评论百余万字,见于《美术报》《中国书画导报》《甘肃文艺》《中国书法家》《青海日报》等刊物,多篇文稿堪称经典并被许多网络转载。
先生的书画作品以其独特笔墨语言和艺术风格,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思想与境界,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青睐,被党政军领导人、企业集团和国际友人、华侨珍藏,作品陆续上拍北京、上海、广州多家国际拍卖公司,荣获“中国当代书坛画苑中坚人物”“和平使者”“中华文化功德贡献奖”“世界华人爱党爱国十大艺术文化旗帜人物”等,业绩被《亚洲新闻人物》《中外画刊》《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华人物》《今日中国论坛》《公关世界》《盛世收藏》《江南游报》《石油工人报》《健康导报》《画坛里程碑》《世纪风采人物/第11卷/珍藏版》《新中国美术家大典》《图说中国当代美术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鉴赏/杨牧青作品集》《水笑墨哭/杨牧青书画作品集》等刊物和多家电视、千余家网络载播及多部书册收录,在业内外影响颇大。


1楼2018-02-09 11: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