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烟落照吧 关注:12贴子:729
  • 9回复贴,共1

【嘉郡王来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桥上归人


1楼2018-02-07 13:21回复
    (天阴恻恻,风雨欲来的前兆,这时辰楼里的人总是不多,程应在底楼招呼池座客,我坐在二楼临窗的包间,支肘眼望厅堂和戏台上那位瘦骨嶙峋的少女,颇有些百无聊赖。听讲这是楼里新来的,会点曲艺,李仲武叫她红绡,看她的年龄大约也就和还君一样,可模样上实在相差太多,跟名字丝毫不般配。目光在戏台上停留片刻便移向门口,在隐隐的曲调声中见有一人跨门而入。)


    2楼2018-02-07 13:47
    回复
      (那人进门来,未等程应上前招呼就径直上到二楼,想来并非生客,本无意去管生意上的事儿,怎奈楼里太过安静,木头楼板上的脚步声实在没法忽略,循声,那人该是入了隔壁包间。)
      (底下的红绡姑娘怯生生拨动三弦儿,一声声儿的曲调入耳实在差强人意,正打算找李仲武来兴师问罪,却听隔壁间的人先发了话。这口气先不论,可架势上似乎非向姑娘不可了。)
      (从自个儿包厢里出来,拦住随后而至的程应,问他向姑娘是哪一个,得知正是今早被请去李府的人,便挥手叫他下去,挺直了身板,进到隔壁包厢,朝人一揖。)
      这位大人,今日向姑娘不在,您看?


      4楼2018-02-07 15:36
      回复
        (方才他进门时阔步流星,我没多注意,这会儿站在人跟前了才看清楚他的模样,楼里上至掌柜下至程应都是懂得识人的,偏我无意去打量,只凭一眼的感觉罢了。)
        在下贺千山,字逊,今日李掌柜也不在,勉强当一回管事的。
        (这戏楼实则是大伯父名下,上有大哥,如何轮也轮不到我管事,但桥上归人是贺家产业不假,在外人面前仍有几分底气,言毕又吩咐小二奉上等茶来。)
        也敢问大人贵姓,我也好着人去告诉向姑娘,请她早些回来。


        6楼2018-02-11 16:31
        回复
          (像他这般自报家门的我是闻所未闻,是平辈中排行第四,还是姓行名四?无从辨起,也就不便称呼,只笑笑拱手权当回礼,向姑娘那头就等她回来再如是告知。)
          今日琴音确是不比往常,那姑娘是新来的,许是掌柜的想趁着人少之时让她站一回戏台体会体会,不想叫您听见了。
          (再朝底下望去,程应已带红绡走下戏台,正要往后院去时,突然门外又响起吵闹声,几乎吵进门来,不由蹙眉,李仲武一不在,尽出事儿,这回不用我说,小二已然跑去看怎么回事。)


          8楼2018-02-12 11:15
          回复
            (这两年在楼里待的时间长了我便知晓,戏也好,曲也罢,不仅要磨,还得看人,并非人人都能有老天爷的赏饭,故而闻客人一句面生,不咸不淡地回曰。)
            日后不会再见到了。
            (话音方落,小二气喘吁吁回进来,道是吵闹之人是来找红绡还钱的,谁家收了她,谁家就得替她还。笑言一句还有这种道理?小二再道,红绡是借钱替母治病不成再安葬,暂时无钱还……还想再说,叫我抬手止住,今儿丢脸还嫌丢得不够?)
            把人交给他们带出去自行了结。


            10楼2018-02-12 13:12
            回复
              (讹人银子的说法落进耳朵里,复又抬眼朝人看去,戏楼开了这么久,遇上几个地痞骗吃骗喝讹钱的情形从前就有过,这次也未必不可能。)
              那就去问问清楚,可有画押借条,拿进来瞧瞧。
              (先把小二打发下去,再接人后话。)只来了一日,“知人知面”都算不上,外头讹人银子的事儿不少见,我怎知她不是跟那些人一伙的。倒不如把人交了了事。
              (至于看借条,显得我不那么随意罢了。)


              12楼2018-02-12 13:48
              回复
                (他这话也正是我所想的,我不是李仲武,不懂做生意,可烫手山芋不愿碰是出于本能,李仲武大约是忙于新戏的事儿忽略了,没摸清楚人底细就放进门来,平白惹出这桩麻烦事。)
                您是讲理的人。
                (就那样的水准,说“请”是句客气话,我没兴趣去打听她从何而来,直接将人打发是最简单的事儿,李仲武那儿回头再说,楼里碰上这样的事儿被人撞见了总是有伤脸面,须得尽快解决才是。一顿,亲手替人斟茶,末了退至门边。)
                今日搅了您雅兴,茶曲都算楼里的,我去替您安排唱曲儿的人来,且喝杯茶。


                14楼2018-02-12 14:52
                回复
                  那下回您来,茶曲一样也算楼里的。
                  (上二楼包厢点听曲的客多是喜静的,今日这一闹想来也是叫人无趣,他既要走,我也不勉强留他,只把这一回允下的茶曲钱顺延到下回,李仲武不在,这点小事儿总还能做点主。躬一躬身,引人下楼,小二得了我的示意,将那些吵闹的人请去后院,莫要挡在正门前,徒惹街坊口舌。)
                  等向姑娘回来,我只告诉她“行四”,她便晓得了吗?
                  (此人举止不俗,又碰巧见了这桩不上台面的事儿,临别时终究又再多问一句。)


                  16楼2018-02-12 16:47
                  回复
                    (拱手别过,目视人登上马车,又将行四二字滚过舌尖,心中生出些念头,就等向姑娘回来一问便知。)
                    (马车驶离戏楼,转身折回去,叫小二去找李仲武,自个儿就在池座里坐着,只吩咐程应去后院,若有画押借条,不管真假,都叫红绡带上借条走人,出门有官府,京城乃天子脚下,这等事自有官府来管。)


                    18楼2018-02-12 19: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