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说说赵教授2018年1月30日这一集,也是有点虚张声势、对司马光进行散文式狠夸:
一、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跟司马迁撰写《史记》相比,所遇困难小多了:(一)司马迁撰写史记,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没有现成资料,需要司马迁一点一滴的去搜集、去征询,有时为了一篇100字的文章,可能需要搜集资料10几天乃至半个月,有时还得爬山越岭、跋山涉水、走乡串户多少天;(二)司马迁所撰《史记》,古奥艰深文字和内容占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先秦的典籍,有科技方面的,有艺术方面、有哲学方面等等,不下点功夫啃是编撰不好的;(三)司马光是四个人挣着国家的工资编,司马迁是一个人、遭受宫刑,饿着肚子在监狱里编。二者编写的难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二、司马光用了将近20年时间跟其他三人一起编了一部二百多万字的书,就算查阅原始资料二千多万字,分到20年里,平均一年查阅100万字的资料,如按4个人分,一个人一年查阅资料只不过25万字,并不算是一项很艰深的工作。
三、《资治通鉴》里,司马光所附加的“臣光言”,技术含量不高,常引用汉代杨雄所写的《法言》中的句子,文意粗浅、思想浅陋,有时还嫌迂腐,根本得不到孔孟之道的精髓。
四、在这一集里,赵教授又一次拿出她那双重评价的老手法,抨击一些人对司马光的污蔑,简直有些义愤填膺,一再称这些人是小人。这次,她又不说官员可以不据事实的“风闻”了,说这些没有掌握事实就攻击司马光的是小人。但是当有些官员毫无事实的攻击新法时,她又说可以风闻,不能回击他们。这叫大家不知怎么领教赵教授,反正道理在赵教授嘴里,两嘴唇一碰就是理。
一、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跟司马迁撰写《史记》相比,所遇困难小多了:(一)司马迁撰写史记,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没有现成资料,需要司马迁一点一滴的去搜集、去征询,有时为了一篇100字的文章,可能需要搜集资料10几天乃至半个月,有时还得爬山越岭、跋山涉水、走乡串户多少天;(二)司马迁所撰《史记》,古奥艰深文字和内容占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先秦的典籍,有科技方面的,有艺术方面、有哲学方面等等,不下点功夫啃是编撰不好的;(三)司马光是四个人挣着国家的工资编,司马迁是一个人、遭受宫刑,饿着肚子在监狱里编。二者编写的难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二、司马光用了将近20年时间跟其他三人一起编了一部二百多万字的书,就算查阅原始资料二千多万字,分到20年里,平均一年查阅100万字的资料,如按4个人分,一个人一年查阅资料只不过25万字,并不算是一项很艰深的工作。
三、《资治通鉴》里,司马光所附加的“臣光言”,技术含量不高,常引用汉代杨雄所写的《法言》中的句子,文意粗浅、思想浅陋,有时还嫌迂腐,根本得不到孔孟之道的精髓。
四、在这一集里,赵教授又一次拿出她那双重评价的老手法,抨击一些人对司马光的污蔑,简直有些义愤填膺,一再称这些人是小人。这次,她又不说官员可以不据事实的“风闻”了,说这些没有掌握事实就攻击司马光的是小人。但是当有些官员毫无事实的攻击新法时,她又说可以风闻,不能回击他们。这叫大家不知怎么领教赵教授,反正道理在赵教授嘴里,两嘴唇一碰就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