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吧 关注:186,795贴子:965,834

回复:我国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的介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齿鲀科Triodontidae
三齿鲀 Triodon macropterus Lesson, 1831
=T.bursarius
特征:尾柄和尾鳍发达;有气囊,有鳔,上颌齿板有中央缝;下颌齿板无中央缝;腹膜特别大,扇状
分布:我国台湾海域,以及日本三崎、富山以南海域、菲律宾海域,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水域
体长:约40cm,最大体长为54cm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3楼2018-01-20 08:37
收起回复
    刺鲀科的属检索
    1.体上棘刺均能活动,大部分或全部棘具2枚棘根——————刺鲀属Diodon
    2.体背部及侧面大部分棘不能活动,具3~4枚棘根,尾柄背部无棘;尾鳍鳍条9枚;成鱼鳍上无斑点——————圆刺鲀属Cyclichthys
    3.体背部及侧面大部分棘不能活动,具3~4枚棘根,尾柄背部有1~2枚棘;尾鳍鳍条10枚;成鱼鳍上有斑点——————短刺鲀属Chilomycterus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4楼2018-01-20 08:47
    回复
      刺鲀属Diodon
      艾氏刺鲀 Diodon eydouxii Brisout de Barneville, 1846
      =爱氏二齿鲀
      特征:尾柄下部无小棘,背鳍、臀鳍镰刀形;头宽小于体长的30%
      分布:我国台湾海域,以及日本房总半岛以南海域、太平洋、印度洋、西太平洋亚热带、热带水域
      体长:约20cm,最大体长为27cm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5楼2018-01-20 08:55
      回复
        密斑刺鲀 Diodon hystrix Linnaeus, 1758
        特征:尾柄下部有小棘,背鳍、臀鳍边缘圆弧形;头宽大于体长的30%
        分布:我国南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轻津海峡、和歌山以南海域、太平洋、印度洋、西太平洋温热带水域
        体长:约40cm,最大体长为91cm





        IP属地:浙江86楼2018-01-20 09:01
        回复
          六斑刺鲀 Diodon holacanthus Linnaeus, 1758
          =刺鲀=六斑二齿鲀
          特征:额骨棘稍短于或明显长于胸鳍后方棘;眼前方无指向腹面的小棘;背斑无明显的浅色边;无喉斑
          分布:我国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轻津海峡、相模湾以南海域、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温带和热带水域
          体长:约15cm,最大体长为50cm






          IP属地:浙江87楼2018-01-20 09:07
          回复
            大斑刺鲀 Diodon liturosus Shaw, 1804
            =柴氏刺鲀=九斑刺鲀 D.novemmaculatus=布氏刺鲀 D.bleekeri
            特征:额骨棘明显短于胸鳍后方棘;眼前缘有一指向腹面的小棘;背斑明显的黄白色边;下颌腹面有一喉斑
            分布:我国南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轻津海峡、和歌山以南海域、印度—西太平洋温热水域
            体长:约40cm,最大体长为65cm




            IP属地:浙江88楼2018-01-20 09:12
            回复
              圆刺鲀属Cyclichthys
              短棘圆刺鲀 Cyclichthys orbicularis (Bloch, 1785)
              =眶棘圆短刺鲀=眶短刺鲀
              特征:体背部及侧面大部分棘不能活动,具3~4枚棘根,尾柄背部无棘;尾鳍鳍条9枚;成鱼鳍上无斑点;眼下方和鳃孔前各有一黑褐色横带,鳍上均密布黑点
              分布:东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本州中部海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热带水域
              体长:约25cm






              IP属地:浙江89楼2018-01-20 09:17
              回复
                黄斑圆刺鲀 Cyclichthys spilostylus (Leis & Randall, 1982)
                =刺斑圆短刺鲀
                特征:体背部及侧面大部分棘不能活动,具3~4枚棘根,尾柄背部无棘;尾鳍鳍条9枚;体上棘粗短,最长约等于眼径的1/2;头侧和体侧下方各棘基部多有1个小黑点
                分布:东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本州中部海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热带水域
                体长:约20cm,最大体长为34cm






                IP属地:浙江91楼2018-01-20 09:26
                回复
                  短刺鲀属Chilomycterus
                  瘤短刺鲀 Chilomycterus reticulatus (Linnaeus, 1758)
                  =斑鳍短刺鲀=短刺鲀
                  特征:体背部及侧面大部分棘不能活动,具3~4枚棘根,尾柄背部有1~2枚棘;尾鳍鳍条10枚;成鱼鳍上有斑点
                  分布:东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本州中部海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热带水域
                  体长:约30cm,最大体长为69.7cm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2楼2018-01-20 09:27
                  回复
                    鲀科的属检索
                    1.吻背部两侧各有一肉质鼻突起;两侧无鼻孔——————叉鼻鲀属Arothron
                    2.吻背部两侧各具一鼻凹窝,每侧各有1个鼻孔,头背部窄;鼻凹窝孔小,周边具低矮皮质围膜——————扁背鲀属Canthigaster
                    3.吻背部两侧各具一鼻凹窝,每侧各有1个鼻孔,头背部宽;鼻凹窝孔大,前、后缘各具1个皮瓣突起;凹窝孔边缘前、后皮瓣等大;前皮瓣呈长叶片形;后皮瓣呈花瓣状,边缘无缺刻——————瓣鼻鲀属Boesemanichthys
                    4.凹窝孔边缘前皮瓣小;呈尖叶片形;后皮瓣大,呈花瓣状,边缘具锯齿状缺刻——————凹鼻鲀属Chelonodon
                    5.吻背部两侧各具一卵圆形鼻囊,每侧各有2个鼻孔;全身皮肤光滑无刺,密布纵行细沟;体侧下方无纵行皮褶——————圆鲀属Sphoeroides
                    6.皮肤表面有或无刺,无纵行细沟或仅腹部具稀疏排列的纵行细沟;体侧下方具一纵行皮褶;尾鳍后缘凹入或深叉形;筛骨长,呈长方形;体细长,长椭圆形形;尾柄长锥形,末端平扁——————扁尾鲀属Pleuranacanthus
                    7.背部有或无小刺;如有小刺,则小刺仅分布于眼间隔至胸鳍末端上方;尾鳍后缘浅凹或双凹——————兔头鲀属Lagocephalus
                    8.尾鳍后缘平截或亚圆形;筛骨短,近正方形,背鳍鳍条11~18枚,前2~6枚鳍条不分支;臀鳍鳍条9~16枚,前1~6枚不分支——————东方鲀属Takifugu
                    9.尾鳍后缘平截或亚圆形;筛骨短,近正方形,背鳍鳍条9~10枚,臀鳍鳍条6~8枚,前1~2枚鳍条不分支,体较延长,侧面观呈椭圆形;体侧纵行皮褶明显;头侧具多条灰褐色细横带——————丽纹鲀属Torquigener
                    10.体较粗短,侧面观呈卵圆形;体侧纵行皮褶不明显;头侧颜色均一,不具横带或斑块——————宽吻鲀属Amblyrhynchotes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3楼2018-01-20 09:58
                    回复
                      叉鼻鲀属Arothron
                      星斑叉鼻鲀 Arothron stellatus (Anonymous, 1798)
                      =密点叉鼻鲀 A.alboreticulatus=白斑河鲀 Tetraodon alboreticulatus
                      特征:鳃孔和胸鳍基形成不规则的斑纹;体倍黑色或浅细刺;背部和各鳍均密布小黑点
                      分布:我国南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茨城以南海域、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水域
                      体长:约90cm,最大体长为120cm
                      最后一图为该种幼体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4楼2018-01-20 10:07
                      回复
                        斑鳃叉鼻鲀 Arothron immaculat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无斑叉鼻鲀
                        特征:鳃孔和胸鳍基黑斑全部相连;形成一大黑斑;体被白色细刺;无黑色小斑和条纹,各鳍淡色
                        分布:我国台湾海域,以及琉球群岛以南海域、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域
                        体长:约20cm,最大体长为30cm
                        下图为该种幼体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5楼2018-01-20 10:13
                        收起回复
                          黑斑叉鼻鲀 Arothron nigropunctat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特征:鳃孔和胸鳍基黑色斑点分离;体密被白色细刺;散布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各鳍青灰色(成鱼)或浅灰色(幼鱼)
                          分布:我国南海、台湾海域,以及琉球群岛以南海域、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域
                          体长:约25cm,最大体长为33cm







                          IP属地:浙江96楼2018-01-20 10:17
                          收起回复
                            纹腹叉鼻鲀 Arothron hispidus (Linnaeus, 1758)
                            =网纹叉鼻鲀 A.reticularis
                            特征:胸鳍基底周围具多条辐射状白色细线纹,余部具稀疏排列的白色圆斑;各鳍黄褐色,无斑点
                            分布:我国南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房总半岛以南海域、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域
                            体长:约30cm,最大体长为50cm
                            最后一图为该种幼体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楼2018-01-20 10:25
                            回复
                              网纹叉鼻鲀 Arothron reticularis (Bloch & Schneider, 1801)
                              特征:体背部、侧部和腹部具流体状纹,眼周围有白色环纹
                              分布:我国台湾海域,以及琉球群岛以南海域、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域
                              体长:约24cm,最大体长为45cm





                              IP属地:浙江98楼2018-01-20 10: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