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吧 关注:110,479贴子:953,286

回复:长时间打坐是入定的结果还是硬忍的结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利用风声可以进行耳根圆通。
写一首原创五律。
献给精进的师兄们!
五律 《听风》
何处觅知音,
与君细耳听。
红尘融幻境,
过客逝风中。
上下千千载,
飘忽啸啸声。
无需陈酿酒,
此物最怡情。
五律 《聽風》
何處覓知音,
與君細耳聽。
紅塵融幻境,
過客逝風中。
上下千千載,
飄忽嘯嘯聲。
無需陳釀酒,
此物最怡情。


IP属地:北京250楼2018-01-19 07:19
回复


    IP属地:北京251楼2018-01-19 07:21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252楼2018-01-19 08:00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253楼2018-01-19 08:12
        收起回复

          五律 《聽風》
          何處覓知音,
          與君細耳聽。

          紅塵融幻境,
          過客逝風中。
          上下千千載,

          飄忽嘯嘯聲。
          無需陳釀酒,
          此物最怡情。


          IP属地:北京254楼2018-01-19 08:28
          回复


            IP属地:北京255楼2018-01-19 11:33
            收起回复
              梅花香自苦寒来,精进!!!
              一阙原创沁园春 《梅香雪炼》,献给大家。
              沁园春 《梅香雪炼》
              四月京西,
              透柳微风,
              抚面不寒。
              看,斜阳草地,
              樱桃粉面,
              汗流气喘,
              后仰前翻。
              学步婴孩,
              目圆势满,
              疾走惊魂几步连。
              迎风站,
              望红花成片,
              气象非凡。
              无前出自蹒跚,
              感万事开头应谢难。
              忆长河源起,
              石塞土掩,
              峰高谷险,
              辗转波澜。
              鹰立崖尖,
              雀栖树冠,
              不斩风雨难傲天。
              销魂处,
              有梅香雪炼,
              艳漫千山。
              沁園春 《梅香雪煉》
              四月京西,
              透柳微風,
              撫面不寒。
              看,斜陽草地,
              櫻桃粉面,
              汗流氣喘,
              後仰前翻。
              學步嬰孩,
              目圓勢滿,
              疾走驚魂幾步連。
              迎風站,
              望紅花成片,
              氣象非凡。
              無前出自蹒跚,
              感萬事開頭應謝難。
              憶長河源起,
              石塞土掩,
              峰高谷險,
              輾轉波瀾。
              鷹立崖尖,
              雀棲樹冠,
              不斬風雨難傲天。
              銷魂處,
              有梅香雪煉,
              豔漫千山。


              IP属地:北京257楼2018-01-19 12:02
              回复

                沁園春 《梅香雪煉》
                四月京西,
                透柳微風,
                撫面不寒。
                看,斜陽草地,
                櫻桃粉面,
                汗流氣喘,

                後仰前翻。
                學步嬰孩,
                目圓勢滿,
                疾走驚魂幾步連。
                迎風站,
                望紅花成片,

                氣象非凡。
                無前出自蹒跚,
                感萬事開頭應謝難。

                憶長河源起,
                石塞土掩,
                峰高谷險,
                輾轉波瀾。
                鷹立崖尖,
                雀棲樹冠,
                不斬風雨難傲天。

                銷魂處,
                有梅香雪煉,
                豔漫千山。


                IP属地:北京258楼2018-01-19 12:58
                回复


                  IP属地:北京260楼2018-01-19 13:40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261楼2018-01-19 13:57
                    收起回复
                      金剛經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壹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壹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壹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壹波羅蜜。即非第壹波羅蜜。是名第壹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壹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壹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壹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壹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IP属地:北京262楼2018-01-19 14:00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北京263楼2018-01-19 14:08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北京264楼2018-01-19 14:26
                          回复

                            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
                            如是經典。信解
                            受持。不足為難。


                            IP属地:北京265楼2018-01-19 14:38
                            回复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
                              其有眾生。得聞是經。
                              信解受持。是人則為
                              第一希有。


                              IP属地:北京266楼2018-01-19 1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