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补一下~~~~
过于炫目的情感撕裂,总会让人忽略很多东西。
比方说,燕洵从小就爱说的坦荡的燕北男儿,生来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到最后,挥着战刀,骑着骏马,一路染血于长安街头,在满街妇孺的哭声中头也不回的离开,你猜,最伤心的人,到底是谁?
这一切,都发生的那么突然,可回头看来,却也恰到好处,理所应当。
为帝王之道,为权臣之路,他们都不够优秀,所以才会最终走上歧途,在伤心人的刻意安排,大梁人的推波助澜,各路门阀的恶意挑拨里,一切的罪孽圆点凝结成一个不可挥之忘却的名字,九幽台。
豆卢宁服毒自尽的地方,大魏祭天慰祖的地方,燕北生死杀伐起始的地方,还有原本,元淳公主大婚礼成的地方。
血与泪,生与死,交织在一起,再庄严肃穆,依旧抵不住心头的颤栗。
元淳策马奔走的身影在一片苍茫的大地之上驰骋,围处尽是大梁援兵,若要回到大魏,依旧要穿过燕北溃败的大军,这其中,困难重重,眼下全是在与时间和人心赛跑。
萧策可能会变卦,随时捉她回去,燕北人可能会发现她,她现下依旧是敌方大魏的公主,西凉若是有人在这,可能早得了扶苏的命令,指不定如何对待自己,这条路何其艰难,她又怎会不懂。
她到底是魏宫长大的女子,若说过去蠢,不过是不上心,经过这些年的挫折教育,她早已经明白,如今的情形。
大梁和西凉的结盟,早就明白无误的昭告过天下了,扶苏说到底决心要燕北,而大梁剑指的,始终都是大魏。
拿着长林令能够脱身的自己,并不是萧策有多么顾念情谊,而是说到底他还是顾念了一丝君王脸面,大概是既然撕破了脸,那么就不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旧把戏了,大家真刀真枪的开始打吧,只要她平安的跑回大魏,他就不会继续藏着掖着,铁定会正面出兵,到那个时候,大家站好队,谁打赢谁胜利,元淳这个公主到底还是了解这些正统皇室继承人的高雅思路的,萧策犹豫了那么久,思虑了那么久,看着自己哀伤了那么久,已经足够善意了,她能跑出来,能有机会想明白这一切,已经实属侥幸。
但是她也懂得的,毕竟她不是楚乔,全天下,大概没有一个人会为了自己做傻事,就算燕洵说他会,元淳一开始笃定,待到如今这马骑的自己快要去见阎王,也就开始当是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说辞罢了,她这个人,到了如今,已经是感动的快,消散的也不慢了。
心里的荒漠,简直来一阵风,就可以刮起一场沙。
但这又何苦呢?
靠得,依旧是那份傻勇和蠢钝。
此刻的元淳在马上颠簸了好几个时辰,硬生生从天黑跑到了正午,眼看着还有两天的路程,她不敢耽误,心里明明都是万念俱灰,玉石俱焚的念头,偏生,要闯个活下去的理由。
哥哥没做错什么,已经断了一臂,既然自己知道大梁人来意,怎么可能不去通知哥哥。
燕北的溃败只是一时大意,若是反过头来明白了怎么回事,与大魏偃旗息鼓,转过头跟大梁对打,反正左右也是个死,说不定会杀出去一条路,虎狼之师不是说着玩的。
无论是谁,攻破了长安,母妃的陵园怎么办?
楚乔生产在即,此刻出了差池,冰坨子怎么办?
林林总总的,想了一大堆,这些都是理由,马儿跑的飞快,元淳心里的螺旋转的也飞快,转到最后,理由已经变成了,拯救苍生。
对,这个曾经想要大杀天下的红川城,就是她元淳一个人的罪恶的圆点。
人经历过什么龌龊肮脏的事情,都不难,但可悲的是,你从此拥有了一颗想要毁灭一切的心,这种圆点,能够以善,以命,以情,相搏回,大概是她人生里关于人性这件事,最大的幸运。
元淳拎着长林令,跑的飞起,向着红川死命的跑。
马鞍上的燕北银铃叮当作响。
他并没有那么强大,眼看着他任人宰割的事情,以前自己没能力没胆量没机会,只能眼看着他受苦受难流血流泪,到了如今能做的时候,怎么可能放弃呢。
燕洵,你知道吗?
你就是我人生里,所有善意与美好,原谅与希望,温暖与未来。
混合在一起的,类似信仰的东西。我愿意说服自己,去信仰的东西。
但你大概是不知道的。
我们始终没机会好好把话说开,我其实并不愿意,以刚刚离开你的姿态,其实是为了**扶苏的演戏的模样,状若疯癫,胡言乱语的样子为终结,但如果我回不来,或者见不到你了,我还是希望你能明白,我不怨恨你,我想要的,始终是一场,对等的爱恋罢了。
对等的,能够信仰彼此的,那种爱恋。
楚乔能够被你爱,是不是因为,她勇敢的样子很好看?
我其实也可以的,只是你不相信,罢了。
经历了太多次分别,我已经不太惧怕,和你分别,这件事了。
扶苏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这一日的下午,所有的宫殿都静悄悄的,仿佛昨夜的大悲大苦都不曾发生。反正一切都尽在掌握,唯有她的离开,犹如悬在头顶的剑,留下的还活着的宫人们,都是一副赴死的神情,燕后萧玉捏着星儿那一张仿佛不怕死的脸,无可奈何。
楚乔守在燕洵身边,几个人看神情,好像也并不需要再去怎么刺激,都离死不远了的样子。
待到萧策披甲走来,他神情隐匿在逆光中,谁都看不太清楚。
“你放走的?”扶苏淡然的,仿佛还挂了点笑容的问道,
“她很聪明,知道燕北八部的人靠不住,出了宫就直奔红川去了。”萧策像是在说一件和他没什么关系的事,口气里还满是赞许,
把萧玉气的够呛,一脚踢开跪着的宫女们,几步扑到萧策身前,“你糊涂!你怎么能让她走?如果大魏和燕北调转枪头来攻击我们,你知道后果会有多么严重吗?她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能给她放行的??我就不信,我派出去的人也会听这蠢透了的命令!”
“他给我们舒儿的,可是长林令,玉儿,你们大梁将士怎么可能会违抗长林呢?”扶苏笑着摇了摇头,
只剩下萧玉一脸的不可置信,松开了抓着萧策铠甲的手。
萧策无所谓的笑笑,走到醒来后,无人搭理便蜷缩在一边的那个小小身影前,笑着伸手捅了捅他的脸颊,“傻孩子,坐地上,不凉吗?”
稀亮对这人有点影影绰绰的印象,见终于有人肯和自己说话,露出讨好的笑容,想伸手,却发现自己手很脏,又缩了回去,萧策看着一屋子的惨境,不介意的对着小孩子笑了笑,抱起了稀亮,朝燕洵床前走去,楚乔直到他近了身边,才挪了挪并不方便的身子,依旧也是没回头,“轮到你了?你想干什么?”
“我怕你们沉浸在悲伤的气氛里不能自拔,听不清楚我们在说什么,我是特意来告诉你们,元淳走了,去替你们报信去了。”他依旧笑着,任是楚乔也听不出他到底要怎么样,她终于转过头看着他,倒是萧策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看燕洵,他果然听清楚之后睁开了眼,“你说什么?”
“我说,元淳,那个被你抛弃在街头,那个被你的士兵撕扯,蹂躏的元淳,骑着你送给她的马鞍,一路跑去红川,替你送信求情去了。”萧策依旧笑着,任凭怀中小孩听懂话后哭着打他,
他随意的放下了小孩子,稀亮却还是哭着往上冲,被楚乔一把抱住,萧策探了探身子靠近燕洵,“怎么?还是无动于衷?”
燕洵眼角流下了泪,突然笑了,“元彻如果能继位,淳儿回大魏最好不过了。”
萧策也笑了,“这一路上,全是要杀她的人,她除了我的长林令,什么都没有。”
扶苏这时候倒也出了声,“我还以为是个多有志气的女子,结果到头来,还不是要飞蛾扑火!昨儿那么悲痛,想来,就是为了**我们,让我们放松看守?”说着扶苏摸了摸稀亮的头顶,“演的可真像,燕洵,你是给她下了蛊吧?”
燕洵低着头没有出声。
倒是楚乔哭着,抽泣着,撕心裂肺的嚎叫起来。
她和宇文玥的孩子,降生在了这一天,在红川的战火熄灭的前一天。
我一直很抗拒,母妃这个称呼,总是大呼小叫的训斥稀亮,要他叫我娘亲。
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在抗拒什么,大概,比起做谁的娘亲,做谁的妻子这件事,更让我没法接受。
到底,先爱上的人,就算打定主意要放手,依旧会做傻事。
这种毫无意义的傻事,做了也不止一桩,想来,倒是自己宽慰自己,不差这一桩罢了。
我感觉自己可能出了幻觉,挥舞着红绸对着大魏在红川的城楼,那城门仿佛已经为我打开。
我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我只知道,大魏挂起了白旗,满军将士皆是一片素镐。
元宝炬可能做了人生中最对的一件事,死对了时辰。
燕北军得以有片刻喘息,大魏就此停戈止步。
“这就是你们大梁想要的天下?”
西凉圣手果然名不虚传,燕洵的伤口已经结痂,最近已经逐渐的康复,燕北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八部趁乱兵变,他又身在皇宫被架空,此刻倒是格外的平静,看着萧玉整日照顾着楚乔的孩子,对着她们娘俩真心的忙里忙外不停歇,不由得问出了口。
萧玉看着趴在窗口看日出的燕洵笑,坐在台阶上,“你还记得我给你讲过的,玉儿和马车不得不说的故事吗?”
燕洵点头。
“这故事也是有后半段的。”萧玉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策儿拉住了我,我才没有掉下去。”
经年来,大梁皇储之争中,一向为外人道极为不睦的谍者头领玉公主和得宠养子策皇子,原来一直以来,才是彼此最大的依靠,事情总是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这不是我想要的天下,是我想给策儿的天下。”她笑了,两个人都没感觉到身后有人。
已经错过了战机,已经大势西去,萧策从一开始,就在动摇,到了此刻,他能不被束缚,领兵从大梁而来,其实心里已经无所顾忌。
萧策清了清嗓子,微笑着伸手道,“玉儿,回家了。父皇,等我们很久,很久了。”
这一年的大魏和大梁均是国丧,燕北分裂,西凉独立,天下一片萧然。
燕洵守着秀丽山周边的皇城地区,休养生息,与青海一道结为盟友,燕北军对秀丽军这来来回回的个性非常之不屑,经常横生波澜,燕洵也懒得理,懒得管,统统甩手给伤愈的阿精和消沉的仲羽,一个人时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楚乔知道,他再也不敢,也不会留下稀亮在身边了。
临走的时候问他,“你会去接淳儿回来吗?”
燕洵摇了摇头,望着天边出神,“阿楚,要幸福呀,你们都回家去吧。”
我弄丢了我的家,也再找不到一起回家的人了。
“哥哥,我回去了。”
“西凉王当真对稀亮很好嘛?”元嵩问的很焦急,
“对呀,一直都很好呀。”
“淳儿,这次多亏了西凉王,要不是你们及时发现了大梁人的阴谋,我们怕是就要折在燕北身上,后面还指不定要被大梁打成什么样呢。”元彻后怕的感谢妹妹,
“燕洵。。。”元嵩想问,但是说了个名字就不敢再说出口,
“他自顾不暇,以后应该不会来西凉烦我们了。”元淳笑着拉着哥哥的手臂,和小时候一样撒娇,
“好,算他还有点良心,没有难为你。”元嵩愤恨道,
“那我走了。”元淳笑着和哥哥们告别。
她告诉他们,扶苏去医治梁皇的路上发现了端倪,让她一个人跑来大魏报信,才能得以平息此番战乱。
她看到了宇文玥给彻哥哥的来信,知道燕洵安然无恙,这已经足够了。
元淳跪在母妃的陵园外,深深叩首。
稀亮在西凉,元淳这个人,这辈子学到的唯一的本领就是,要为自己的所有选择负责。
听说父皇到死,手里都攥着白笙姑姑的一方手帕不撒手。
这人世间,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稀亮坐在颠簸的马车里,看眼色的欢快的说这话,“父王,我们是回家吗?”
“嗯。”扶苏笑着让稀亮去和他善九娘玩,头沉沉的枕在彩风的臂弯里,“我好像有点累了。”
彩风用手轻轻熨帖着他皱着的眉。
累了,就睡吧,睡吧。
过于炫目的情感撕裂,总会让人忽略很多东西。
比方说,燕洵从小就爱说的坦荡的燕北男儿,生来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到最后,挥着战刀,骑着骏马,一路染血于长安街头,在满街妇孺的哭声中头也不回的离开,你猜,最伤心的人,到底是谁?
这一切,都发生的那么突然,可回头看来,却也恰到好处,理所应当。
为帝王之道,为权臣之路,他们都不够优秀,所以才会最终走上歧途,在伤心人的刻意安排,大梁人的推波助澜,各路门阀的恶意挑拨里,一切的罪孽圆点凝结成一个不可挥之忘却的名字,九幽台。
豆卢宁服毒自尽的地方,大魏祭天慰祖的地方,燕北生死杀伐起始的地方,还有原本,元淳公主大婚礼成的地方。
血与泪,生与死,交织在一起,再庄严肃穆,依旧抵不住心头的颤栗。
元淳策马奔走的身影在一片苍茫的大地之上驰骋,围处尽是大梁援兵,若要回到大魏,依旧要穿过燕北溃败的大军,这其中,困难重重,眼下全是在与时间和人心赛跑。
萧策可能会变卦,随时捉她回去,燕北人可能会发现她,她现下依旧是敌方大魏的公主,西凉若是有人在这,可能早得了扶苏的命令,指不定如何对待自己,这条路何其艰难,她又怎会不懂。
她到底是魏宫长大的女子,若说过去蠢,不过是不上心,经过这些年的挫折教育,她早已经明白,如今的情形。
大梁和西凉的结盟,早就明白无误的昭告过天下了,扶苏说到底决心要燕北,而大梁剑指的,始终都是大魏。
拿着长林令能够脱身的自己,并不是萧策有多么顾念情谊,而是说到底他还是顾念了一丝君王脸面,大概是既然撕破了脸,那么就不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旧把戏了,大家真刀真枪的开始打吧,只要她平安的跑回大魏,他就不会继续藏着掖着,铁定会正面出兵,到那个时候,大家站好队,谁打赢谁胜利,元淳这个公主到底还是了解这些正统皇室继承人的高雅思路的,萧策犹豫了那么久,思虑了那么久,看着自己哀伤了那么久,已经足够善意了,她能跑出来,能有机会想明白这一切,已经实属侥幸。
但是她也懂得的,毕竟她不是楚乔,全天下,大概没有一个人会为了自己做傻事,就算燕洵说他会,元淳一开始笃定,待到如今这马骑的自己快要去见阎王,也就开始当是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说辞罢了,她这个人,到了如今,已经是感动的快,消散的也不慢了。
心里的荒漠,简直来一阵风,就可以刮起一场沙。
但这又何苦呢?
靠得,依旧是那份傻勇和蠢钝。
此刻的元淳在马上颠簸了好几个时辰,硬生生从天黑跑到了正午,眼看着还有两天的路程,她不敢耽误,心里明明都是万念俱灰,玉石俱焚的念头,偏生,要闯个活下去的理由。
哥哥没做错什么,已经断了一臂,既然自己知道大梁人来意,怎么可能不去通知哥哥。
燕北的溃败只是一时大意,若是反过头来明白了怎么回事,与大魏偃旗息鼓,转过头跟大梁对打,反正左右也是个死,说不定会杀出去一条路,虎狼之师不是说着玩的。
无论是谁,攻破了长安,母妃的陵园怎么办?
楚乔生产在即,此刻出了差池,冰坨子怎么办?
林林总总的,想了一大堆,这些都是理由,马儿跑的飞快,元淳心里的螺旋转的也飞快,转到最后,理由已经变成了,拯救苍生。
对,这个曾经想要大杀天下的红川城,就是她元淳一个人的罪恶的圆点。
人经历过什么龌龊肮脏的事情,都不难,但可悲的是,你从此拥有了一颗想要毁灭一切的心,这种圆点,能够以善,以命,以情,相搏回,大概是她人生里关于人性这件事,最大的幸运。
元淳拎着长林令,跑的飞起,向着红川死命的跑。
马鞍上的燕北银铃叮当作响。
他并没有那么强大,眼看着他任人宰割的事情,以前自己没能力没胆量没机会,只能眼看着他受苦受难流血流泪,到了如今能做的时候,怎么可能放弃呢。
燕洵,你知道吗?
你就是我人生里,所有善意与美好,原谅与希望,温暖与未来。
混合在一起的,类似信仰的东西。我愿意说服自己,去信仰的东西。
但你大概是不知道的。
我们始终没机会好好把话说开,我其实并不愿意,以刚刚离开你的姿态,其实是为了**扶苏的演戏的模样,状若疯癫,胡言乱语的样子为终结,但如果我回不来,或者见不到你了,我还是希望你能明白,我不怨恨你,我想要的,始终是一场,对等的爱恋罢了。
对等的,能够信仰彼此的,那种爱恋。
楚乔能够被你爱,是不是因为,她勇敢的样子很好看?
我其实也可以的,只是你不相信,罢了。
经历了太多次分别,我已经不太惧怕,和你分别,这件事了。
扶苏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这一日的下午,所有的宫殿都静悄悄的,仿佛昨夜的大悲大苦都不曾发生。反正一切都尽在掌握,唯有她的离开,犹如悬在头顶的剑,留下的还活着的宫人们,都是一副赴死的神情,燕后萧玉捏着星儿那一张仿佛不怕死的脸,无可奈何。
楚乔守在燕洵身边,几个人看神情,好像也并不需要再去怎么刺激,都离死不远了的样子。
待到萧策披甲走来,他神情隐匿在逆光中,谁都看不太清楚。
“你放走的?”扶苏淡然的,仿佛还挂了点笑容的问道,
“她很聪明,知道燕北八部的人靠不住,出了宫就直奔红川去了。”萧策像是在说一件和他没什么关系的事,口气里还满是赞许,
把萧玉气的够呛,一脚踢开跪着的宫女们,几步扑到萧策身前,“你糊涂!你怎么能让她走?如果大魏和燕北调转枪头来攻击我们,你知道后果会有多么严重吗?她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能给她放行的??我就不信,我派出去的人也会听这蠢透了的命令!”
“他给我们舒儿的,可是长林令,玉儿,你们大梁将士怎么可能会违抗长林呢?”扶苏笑着摇了摇头,
只剩下萧玉一脸的不可置信,松开了抓着萧策铠甲的手。
萧策无所谓的笑笑,走到醒来后,无人搭理便蜷缩在一边的那个小小身影前,笑着伸手捅了捅他的脸颊,“傻孩子,坐地上,不凉吗?”
稀亮对这人有点影影绰绰的印象,见终于有人肯和自己说话,露出讨好的笑容,想伸手,却发现自己手很脏,又缩了回去,萧策看着一屋子的惨境,不介意的对着小孩子笑了笑,抱起了稀亮,朝燕洵床前走去,楚乔直到他近了身边,才挪了挪并不方便的身子,依旧也是没回头,“轮到你了?你想干什么?”
“我怕你们沉浸在悲伤的气氛里不能自拔,听不清楚我们在说什么,我是特意来告诉你们,元淳走了,去替你们报信去了。”他依旧笑着,任是楚乔也听不出他到底要怎么样,她终于转过头看着他,倒是萧策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看燕洵,他果然听清楚之后睁开了眼,“你说什么?”
“我说,元淳,那个被你抛弃在街头,那个被你的士兵撕扯,蹂躏的元淳,骑着你送给她的马鞍,一路跑去红川,替你送信求情去了。”萧策依旧笑着,任凭怀中小孩听懂话后哭着打他,
他随意的放下了小孩子,稀亮却还是哭着往上冲,被楚乔一把抱住,萧策探了探身子靠近燕洵,“怎么?还是无动于衷?”
燕洵眼角流下了泪,突然笑了,“元彻如果能继位,淳儿回大魏最好不过了。”
萧策也笑了,“这一路上,全是要杀她的人,她除了我的长林令,什么都没有。”
扶苏这时候倒也出了声,“我还以为是个多有志气的女子,结果到头来,还不是要飞蛾扑火!昨儿那么悲痛,想来,就是为了**我们,让我们放松看守?”说着扶苏摸了摸稀亮的头顶,“演的可真像,燕洵,你是给她下了蛊吧?”
燕洵低着头没有出声。
倒是楚乔哭着,抽泣着,撕心裂肺的嚎叫起来。
她和宇文玥的孩子,降生在了这一天,在红川的战火熄灭的前一天。
我一直很抗拒,母妃这个称呼,总是大呼小叫的训斥稀亮,要他叫我娘亲。
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在抗拒什么,大概,比起做谁的娘亲,做谁的妻子这件事,更让我没法接受。
到底,先爱上的人,就算打定主意要放手,依旧会做傻事。
这种毫无意义的傻事,做了也不止一桩,想来,倒是自己宽慰自己,不差这一桩罢了。
我感觉自己可能出了幻觉,挥舞着红绸对着大魏在红川的城楼,那城门仿佛已经为我打开。
我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我只知道,大魏挂起了白旗,满军将士皆是一片素镐。
元宝炬可能做了人生中最对的一件事,死对了时辰。
燕北军得以有片刻喘息,大魏就此停戈止步。
“这就是你们大梁想要的天下?”
西凉圣手果然名不虚传,燕洵的伤口已经结痂,最近已经逐渐的康复,燕北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八部趁乱兵变,他又身在皇宫被架空,此刻倒是格外的平静,看着萧玉整日照顾着楚乔的孩子,对着她们娘俩真心的忙里忙外不停歇,不由得问出了口。
萧玉看着趴在窗口看日出的燕洵笑,坐在台阶上,“你还记得我给你讲过的,玉儿和马车不得不说的故事吗?”
燕洵点头。
“这故事也是有后半段的。”萧玉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策儿拉住了我,我才没有掉下去。”
经年来,大梁皇储之争中,一向为外人道极为不睦的谍者头领玉公主和得宠养子策皇子,原来一直以来,才是彼此最大的依靠,事情总是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这不是我想要的天下,是我想给策儿的天下。”她笑了,两个人都没感觉到身后有人。
已经错过了战机,已经大势西去,萧策从一开始,就在动摇,到了此刻,他能不被束缚,领兵从大梁而来,其实心里已经无所顾忌。
萧策清了清嗓子,微笑着伸手道,“玉儿,回家了。父皇,等我们很久,很久了。”
这一年的大魏和大梁均是国丧,燕北分裂,西凉独立,天下一片萧然。
燕洵守着秀丽山周边的皇城地区,休养生息,与青海一道结为盟友,燕北军对秀丽军这来来回回的个性非常之不屑,经常横生波澜,燕洵也懒得理,懒得管,统统甩手给伤愈的阿精和消沉的仲羽,一个人时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楚乔知道,他再也不敢,也不会留下稀亮在身边了。
临走的时候问他,“你会去接淳儿回来吗?”
燕洵摇了摇头,望着天边出神,“阿楚,要幸福呀,你们都回家去吧。”
我弄丢了我的家,也再找不到一起回家的人了。
“哥哥,我回去了。”
“西凉王当真对稀亮很好嘛?”元嵩问的很焦急,
“对呀,一直都很好呀。”
“淳儿,这次多亏了西凉王,要不是你们及时发现了大梁人的阴谋,我们怕是就要折在燕北身上,后面还指不定要被大梁打成什么样呢。”元彻后怕的感谢妹妹,
“燕洵。。。”元嵩想问,但是说了个名字就不敢再说出口,
“他自顾不暇,以后应该不会来西凉烦我们了。”元淳笑着拉着哥哥的手臂,和小时候一样撒娇,
“好,算他还有点良心,没有难为你。”元嵩愤恨道,
“那我走了。”元淳笑着和哥哥们告别。
她告诉他们,扶苏去医治梁皇的路上发现了端倪,让她一个人跑来大魏报信,才能得以平息此番战乱。
她看到了宇文玥给彻哥哥的来信,知道燕洵安然无恙,这已经足够了。
元淳跪在母妃的陵园外,深深叩首。
稀亮在西凉,元淳这个人,这辈子学到的唯一的本领就是,要为自己的所有选择负责。
听说父皇到死,手里都攥着白笙姑姑的一方手帕不撒手。
这人世间,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稀亮坐在颠簸的马车里,看眼色的欢快的说这话,“父王,我们是回家吗?”
“嗯。”扶苏笑着让稀亮去和他善九娘玩,头沉沉的枕在彩风的臂弯里,“我好像有点累了。”
彩风用手轻轻熨帖着他皱着的眉。
累了,就睡吧,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