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吧 关注:7,659贴子:112,674

我与“崇祯”的相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第一次接触到陛下实属巧合。说起来甚至有些可笑。那是一个平淡的周末,身为高三狗的我在偷偷在网上浏览一些我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消遣。我清楚的记得我当时在查馆陶长公主刘嫖和刘邦的女儿刘乐(抱歉我记不得她的封号了)然后在百度的相关历史人物中出现了明朝公主朱徽妍。我深感她的名字很好听((ง •̀_•́)ง哈哈哈没错我就是奔着名字来的)看完她那短短的生平简介后,作为一个女生的本能,立刻把她的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的资料挨个查了个遍。嗯。。。从朱徽娟到朱徽嫫,从朱常洛到。。。朱由校,从朱慈烺到朱慈焕到朱慈烔。。。到。。。朱媺娖。没错我几乎也把我们由检的亲戚也看了个遍,就跳过了我们的小由检。因为当初我对他就早有耳闻,对他亡国之君的头衔比较忌讳。不过,好奇心杀死猫,最终我还是没有战胜自己一探究竟的冲动。于是,这位传说中的亡国之君的所做所为,一点点展现在我面前。我看到了他的节俭他的勤政他的孜孜求治,他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坚持,他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气节。尤其是他死前留给李自成的血书“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令我泪目。我彻底改变了对他的想法,甚至慢慢粉上了他。因为由检,我入了明朝的坑。我可以把老朱家辈分表背的比我名字还熟,我可以把我做的每一篇古文里的明朝年号都用记号笔标注下来,可以看到湖心亭看雪里的崇祯五年激动的不行,还可以在自习课上默写明十六帝名讳年号和庙号。从此人物如明光宗,郑贵妃,孝纯太后,东李,西李,杨嗣昌,天启哥哥朱由校,懿安张皇后,田贵妃,袁贵妃,周皇后,坤兴公主,昭仁公主,甚至费宫人费贞娥。。。这一切和由检有关系的人和他们的故事都逐渐走人我的生活。从此4月25再也不是一个平凡的一天,它从此对我有了特殊的意义,它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的祭日。犹记得那天爸妈送我去学校,我问爸妈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不知道。今天是大明崇祯帝的祭日。别看那些乱七八糟的。我还问一个和我关系蛮要好的男同学,我告诉他今天是崇祯祭日,然后他一脸懵的问我然后呢(゚O゚)。哎看来不是陛下粉的真心不在乎这日子啊还有一次我爸爸主动为我普及清史,他给我讲雍正是少有的勤政的皇帝。我说大明的崇祯也很勤政。我爸立刻说他刚愎自用猜忌大臣,多疑擅杀,勤政更是祸害。我听着很不爽,就不接着话茬说下去了。再后来,由于我耽于晚明史,波及了我的成绩,当时校五模考了全班第八(由于当时我当第一当多了于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在老师找我喝茶,老爸说我状态不对后,为了我的高考和未来,无奈之下,退出了崇祯吧(想当年还是靠签到签到八级呢),强迫自己不去想他(他简直就是我的精神毒品)(陛下我对不起你我还是爱你的原谅我好不好)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了高考,后来我去北京参加自招考试,想起了几个月前对同学信誓旦旦宣布的自招游去明十三陵的计划,于是便又在前往北京的列车上重新翻出了由检的故事来细细品味。几个小时的时间过的飞快,果真陛下我还是放不下你。如今我已经大一上半学期快结束了,我学的专业是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的建筑。每当我觉得熬不下去时,我便会想起你,你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如今的我,睡前不听听周周姐姐的甲申丧,不看看你的事迹我就不想睡。想必已经深爱至此了。我有买崇祯实录和崇祯朝遗事供我课外阅读。我最近想购买几枚崇祯通宝。我觉得看着那几百年前的钱币就犹如穿越时空看着你。前几天在槐抱由检的帖子上回复,不过我没有看见我写的文字,不知道是不是bug。我梦见自己穿越到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我和另一个姑娘计划救出由检。我现在倒想知道,我就是回到崇祯自杀前一天我拿什么就他我每天晚上睡前都祈祷梦见他。说我是崇祯真爱粉也好,**粉也罢。虽说我深知我的小由检有缺点有不足,我粉他不是因为他英明神武毫无短板,而是因为他的品质和气节。我知道他有错误但我就是看不惯别人诋毁他,埋没他的努力,否认他的坚持。我就是爱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深夜写东西,比较乱,望大家见谅 话说我不算是一个纯种的汉人,我家住在山海关外,我的姥姥是满族正蓝旗人,据说她们家曾经是满清贵族哈哈哈,我也算是有四分之一满族血统的人hhh不过我就是喜欢崇祯,最后一个汉人皇帝,他不辱汉民族的气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1-10 02:54回复
    谢谢大家指点。那我更改一下,最后一个正统的汉人皇帝应该OK吧。我知道南明有弘光帝隆武帝。。对不起对不起是我胡说。我懂得不多,还望大家指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1-12 22:27
    收起回复
      我前几天考近代史。题目要求要结合历史,我考虑了一下,就把南明的故事写进去了。ψ(`∇´)ψ啊啊啊好开心。希望判卷老师手下留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1-12 22:29
      回复
        很快我就会收到一枚崇祯通宝了。虽说我是学生党买不起太贵太稀有的的,普通的对我来说也超级棒了。我好激动好激动(づ ●─● )づ~( ̄▽ ̄~)~简直不能更开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1-12 22:32
        回复
          我前段时间买了崇祯实录和崇祯朝记事。可惜我的文言文水平有限啊 读的好艰难(✪▽✪)并且由于课业比较紧作业比较多,真正可供我利用的空余时间比较少,学期间看的也不多。希望这个假期可以多看一些吧(๑• . •๑),然后不懂的地方,希望能和大家讨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1-12 22:38
          回复
            我计算机的作业也做的有关陛下的我引用了一些贴吧里的资料。我是尊重各位吧友的知识产权的 特意标注了出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1-12 22:40
            回复
              还有谁再用崇祯内帑埋汰他,我就咬谁一口!


              16楼2018-04-18 22:59
              收起回复
                为什么写个长回复要审核哇(哭脸)


                17楼2018-04-18 23:01
                收起回复
                  这是什么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04-18 23:26
                  回复
                    感觉我最近梦到祯祯的频率有所上升。虽说依然看不见他的脸,不过我还是好开心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04-18 23:52
                    收起回复
                      的确,每次在学业上屡屡碰壁,进退两难时都会更加同情和理解他。前段时间是交图周,因模型施工遇到壁垒而难以按计划实施的我们感到一筹莫展。以至于任何可能有的一线希望的替代方案对于我们都会抓住,并视若救命稻草。犹记得那个被我们给予厚望而终究失败的尝试所带给我们的沉重打击。那个夜晚,压抑,沉闷,空气仿佛都是静止的。麻木的我们干着明知道不可以的工作,却不得已的干下去。因为干了可能失败,不干注定失败。既然如此,大可放手一搏。感觉崇祯晚期执政的几年,大概就是这种态势。
                      崇祯的对手李自成在登极诏上写道,嗟尔明朝,气数已尽。不管崇祯帝愿不愿意,我相信,他心里对这句话还是有一点点认可的。外有东北虎,内有西北狼,大有撼动明朝根基,席卷中原的态势。虽说如此,他依然抹干眼泪,倔强说出“虽是气数,人事亦可补救”。面对国事益坏的悲凉处境,他依然愿意去奋斗,去拼搏,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他聪明,勤勉,有九死不悔的悲剧精神,但依然无法改变亡国的厄运。虽说在政治意义上,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对于崇祯,他奋斗了一生,努力了一生。这种抗争后的不屈服,算不上是真正的失败。
                      对于大家所诟病的崇祯三月十九凌晨逃跑这个事,我觉得无可厚非。对死亡的恐惧是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有谁敢宣布自己不怕死?至少对于我自己,就是梦见谁要杀我,我都一定会展开千里大逃亡的。就算被发现,装死这种手段都用上了。(无耻的我哈哈哈)崇祯作为一个读过很多书的人,历史上诸多亡国君的下场,或被处死,或被圈禁羞辱。亡国惨祸降临,这些过去在书中被他所知晓的种种厄运即将降临到自己头上,有谁敢说自己不怕?很少有人能坦然面对死亡,这是实话。
                      赶模型的我们所面对的,往大了说,也仅仅是一次作业的不及格罢了。而崇祯所面对的是国破家亡的巨大压力,他急躁,尚气,急于求成也是可以予以理解的。国家社稷和崇祯的身家性命是牢牢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其中的压力,恐怕常人难以承受。当明朝大势已去时,他选择了自尽来维护他最后的尊严,他生于自由,死于自由。
                      最喜爱他的遗诏~~朕自登极十七年,虽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正是这份遗诏。谁亡了大明王朝这本书中有一段我很喜欢“他用死,用长发蒙面,来表示他的自我否定,来表示他的自责与羞愧,来证明了他的高贵与尊严!这样的死依然是生命的胜利、人格的胜利。他通过死,通过自我否定而获得了人们的肯定”这位兢兢业业十七载的孤独天子,临死前为万民请命,宁折不弯,这才是我最爱的他!
                      明朝遗民怀念故主的诗“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殇。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在我看来,就是一首给祯祯的情歌~~
                      崇祯的祭日即将来到,苦于我现在身处武汉,无法亲自去景山公园去看一看,谨以此文,表达我对崇祯帝的无限哀思。至于如何结束?希望引用周周姐姐的诗。“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敬与坟上土,为我守故人。”


                      22楼2018-04-19 18:46
                      回复
                        的确,每次在学业上屡屡碰壁,进退两难时都会更加同情和理解他。前段时间是交图周,因模型施工遇到壁垒而难以按计划实施的我们感到一筹莫展。以至于任何可能有的一线希望的替代方案对于我们都会抓住,并视若救命稻草。犹记得那个被我们给予厚望而终究失败的尝试所带给我们的沉重打击。那个夜晚,压抑,沉闷,空气仿佛都是静止的。麻木的我们干着明知道不可以的工作,却不得已的干下去。因为干了可能失败,不干注定失败。既然如此,大可放手一搏。感觉崇祯晚期执政的几年,大概就是这种态势。
                        崇祯的对手李自成在登极诏上写道,嗟尔明朝,气数已尽。不管崇祯帝愿不愿意,我相信,他心里对这句话还是有一点点认可的。外有东北虎,内有西北狼,大有撼动明朝根基,席卷中原的态势。虽说如此,他依然抹干眼泪,倔强说出“虽是气数,人事亦可补救”。面对国事益坏的悲凉处境,他依然愿意去奋斗,去拼搏,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他聪明,勤勉,有九死不悔的悲剧精神,但依然无法改变亡国的厄运。虽说在政治意义上,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对于崇祯,他奋斗了一生,努力了一生。这种抗争后的不屈服,算不上是真正的失败。
                        对于大家所诟病的崇祯三月十九凌晨逃跑这个事,我觉得无可厚非。对死亡的恐惧是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有谁敢宣布自己不怕死?至少对于我自己,就是梦见谁要杀我,我都一定会展开千里大逃亡的。就算被发现,装死这种手段都用上了。(无耻的我哈哈哈)崇祯作为一个读过很多书的人,历史上诸多亡国君的下场,或被处死,或被圈禁羞辱。亡国惨祸降临,这些过去在书中被他所知晓的种种厄运即将降临到自己头上,有谁敢说自己不怕?很少有人能坦然面对死亡,这是实话。
                        赶模型的我们所面对的,往大了说,也仅仅是一次作业的不及格罢了。而崇祯所面对的是国破家亡的巨大压力,他急躁,尚气,急于求成也是可以予以理解的。国家社稷和崇祯的身家性命是牢牢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其中的压力,恐怕常人难以承受。当明朝大势已去时,他选择了自尽来维护他最后的尊严,他生于自由,死于自由。
                        最喜爱他的遗诏~~朕自登极十七年,虽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正是这份遗诏。谁亡了大明王朝这本书中有一段我很喜欢“他用死,用长发蒙面,来表示他的自我否定,来表示他的自责与羞愧,来证明了他的高贵与尊严!这样的死依然是生命的胜利、人格的胜利。他通过死,通过自我否定而获得了人们的肯定”这位兢兢业业十七载的孤独天子,临死前为万民请命,宁折不弯,这才是我最爱的他!
                        明朝遗民怀念故主的诗“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殇。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在我看来,就是一首给祯祯的情歌~~
                        崇祯的祭日即将来到,苦于我现在身处武汉,无法亲自去景山公园去看一看,谨以此文,表达我对崇祯帝的无限哀思。至于如何结束?希望引用周周姐姐的诗。“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敬与坟上土,为我守故人。”


                        23楼2018-04-19 18:46
                        收起回复
                          怎么发了两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8-04-21 23:12
                          回复
                            上周末我和一个朋友去未来城闲逛,发现了一个书吧,好朋友要进去歇歇,我同意了。到处转一转,发现了历史专栏。在历史书里翻了好久只有两本介绍晚明的,打开看了看,都是写经济文化大变革的,不太对我的兴趣。我心里那个遗憾呀。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就在淘宝了网购了两本关于祯祯的白话文书。这才睡过去(我有崇祯实录/崇祯朝记事/崇祯遗录/崇祯宫词,虽说我对陛下的真心天地可鉴,但没有句读没有注解不是简体字的书我实在实在看不下去。皇上~臣妾做不到啊啊啊啊)第二天一早,就被室友约去去图书馆学数学。我们的想法是打算既然来了,就借几本书再走。结果她被散文吸引过去了,我被一大排祯祯的书吸引过去了。我就带走了上面说的那本谁亡了大明王朝。结果我们两个看了一上午闲书,谁也没碰一下数学(数学书被放了鸽子,正难过ing。。。)。。。。我看最开始几章讲小由校由检时心情不错,尤其讲戏说朱厚熜登基时笑得肚子都疼,我室友用仿佛关心智障的眼神看着我(滚!)那本书被我带回宿舍,三天就看完了,多神奇。我以前借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建筑设计之类的,都只看几眼,在宿舍烂一个月,发现快到ddl就匆忙还回去,根本没有尽到一本书应有的价值。所以这种头一次读完一本图书馆的书的事情,还是值得我去纪念一下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8-04-21 23:57
                            收起回复
                              不过那本书大肆宣讲崇祯小气亡国,让我很不开心(;_;)为此我还专门发了一条说说证明这不是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8-04-22 0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