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杠铃古巴推举(又称肌肉抓举):
组数:3
次数:6-8
节奏:4020
间歇:60秒,其间伸展胸肌、背阔肌和三角肌前束。
训练动作介绍
古巴推举:使用杠铃,做宽握直立划船,直到铃杠到达锁骨下方两英寸处。当杠铃到达这个高度后,双肘不动,肱骨外旋,就像你想用铃杆接触前额一样。外旋阶段结束后,将杠铃推举过头顶。
使重物沿同样轨迹下落,重复。这个动作优先募集冈下肌,其次是小圆肌;同时,像直立划船和肩上推举一样,也能刺激三角肌和斜方肌。但要注意,外旋阶段决定了这个动作不能使用太大的重量。
B) L侧平举
组数:1
次数:8-10
节奏:3020
提示:最后一组古巴推举之后,马上做这个动作。然后休息60秒,再做C1。
C1)侧卧哑铃45度外展
组数:2
次数:10-12
节奏:3022
提示:先由非常用手开始。做完一组之后,不要休息,马上用同一条手臂做C2。
侧卧哑铃45度外展:你可以把这个动作看成是侧卧版本的单臂半程侧平举。在动作顶点暂停两秒钟,效果更好。如果你感觉在平板上做这个动作很别扭,可以使用小角度的上斜板。
核磁共振成像肌肉活跃性测试表明,这种外展动作能够引起除小圆肌以外的所有肩袖肌肉的参与。正如上文所说,当手臂外展15度之后,三角肌才成为了有效的肱骨外展肌,此前主要依靠冈上肌的力量;而且,此时斜方肌上部的参与很少。
C2)低位滑轮外旋
组数:2
次数:10-12
节奏:3022
提示:不要休息,换另外一条手臂做C1,再做C2,结为超级组。
低位滑轮外旋:使用稍低于膝部高度的滑轮,侧对钢索机,空手的那一侧更靠近钢索机。一条手臂抓住握柄,将其向着身体对侧拉动,直到握柄对准另一侧大腿上部。这就是它的起始动作。此时,肘关节应该弯曲约90度,上臂尽量紧贴体侧。
肱骨外旋(只有肩部在做动作),肘部尽量不动(稍微移动是难免的),以便优先募集小圆肌。保持顶峰收缩两秒钟,缓慢使重物下落,重复。
补充提示
•在所有动作中,确保手腕稳固。
•正确的体姿对于正确完成动作也很重要。想着保持挺胸,眼望眼方。
•这些动作也会间接刺激到三角肌后束(另一个肱骨外旋肌),但你还应该在背部训练时做两三组俯身侧平举或坐姿绳索对颈划船,以进一步刺激三角肌后速。
•当你不进行上面的训练时,我建议你使用弹力绳或弹力带做高次数外旋动作。
在一天之内总共做100次(每条手臂),你可以分成三四节训练课来做,一节训练课做一组25或35次。不要达到力竭。你可以把弹力绳或弹力带的另一端固定在门把手上。这种方法能够促进积极恢复,提高体能、稳定肌耐力,刺激薄弱部位生长。
组数:3
次数:6-8
节奏:4020
间歇:60秒,其间伸展胸肌、背阔肌和三角肌前束。
训练动作介绍
古巴推举:使用杠铃,做宽握直立划船,直到铃杠到达锁骨下方两英寸处。当杠铃到达这个高度后,双肘不动,肱骨外旋,就像你想用铃杆接触前额一样。外旋阶段结束后,将杠铃推举过头顶。
使重物沿同样轨迹下落,重复。这个动作优先募集冈下肌,其次是小圆肌;同时,像直立划船和肩上推举一样,也能刺激三角肌和斜方肌。但要注意,外旋阶段决定了这个动作不能使用太大的重量。
B) L侧平举
组数:1
次数:8-10
节奏:3020
提示:最后一组古巴推举之后,马上做这个动作。然后休息60秒,再做C1。
C1)侧卧哑铃45度外展
组数:2
次数:10-12
节奏:3022
提示:先由非常用手开始。做完一组之后,不要休息,马上用同一条手臂做C2。
侧卧哑铃45度外展:你可以把这个动作看成是侧卧版本的单臂半程侧平举。在动作顶点暂停两秒钟,效果更好。如果你感觉在平板上做这个动作很别扭,可以使用小角度的上斜板。
核磁共振成像肌肉活跃性测试表明,这种外展动作能够引起除小圆肌以外的所有肩袖肌肉的参与。正如上文所说,当手臂外展15度之后,三角肌才成为了有效的肱骨外展肌,此前主要依靠冈上肌的力量;而且,此时斜方肌上部的参与很少。
C2)低位滑轮外旋
组数:2
次数:10-12
节奏:3022
提示:不要休息,换另外一条手臂做C1,再做C2,结为超级组。
低位滑轮外旋:使用稍低于膝部高度的滑轮,侧对钢索机,空手的那一侧更靠近钢索机。一条手臂抓住握柄,将其向着身体对侧拉动,直到握柄对准另一侧大腿上部。这就是它的起始动作。此时,肘关节应该弯曲约90度,上臂尽量紧贴体侧。
肱骨外旋(只有肩部在做动作),肘部尽量不动(稍微移动是难免的),以便优先募集小圆肌。保持顶峰收缩两秒钟,缓慢使重物下落,重复。
补充提示
•在所有动作中,确保手腕稳固。
•正确的体姿对于正确完成动作也很重要。想着保持挺胸,眼望眼方。
•这些动作也会间接刺激到三角肌后束(另一个肱骨外旋肌),但你还应该在背部训练时做两三组俯身侧平举或坐姿绳索对颈划船,以进一步刺激三角肌后速。
•当你不进行上面的训练时,我建议你使用弹力绳或弹力带做高次数外旋动作。
在一天之内总共做100次(每条手臂),你可以分成三四节训练课来做,一节训练课做一组25或35次。不要达到力竭。你可以把弹力绳或弹力带的另一端固定在门把手上。这种方法能够促进积极恢复,提高体能、稳定肌耐力,刺激薄弱部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