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从来不缺风口,外卖的风口刚过,无人便利店的风口就接踵而来了。
果小美,位于成都,成立不足2个月,号称打造“办公室的自主便利店”,已经完成天使轮和Pre A轮融资,IDG资本连续背书,投资金额数千万。
IDG资本董事楼军说,新零售是IDG资本一直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里面的模式和场景多种多样。“办公室迷你零食吧,最性感的地方在于把便利店一部分的品类搬到写字楼的楼上去,这样的场景离用户更近,因为是一个人不动货动的场景,实质对选品、运营、供应链等零售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加上慧空是我很敬重的朋友和前同事,他的以往经历和格局也很适合做这件事情。”
楼军所说的慧空,真名阎利珉,原阿里聚划算总经理,2006年加入阿里,2010年底,团购风口刚起,他一眼看准了这个方向,在淘宝内部申请成立聚划算项目组,结果一炮而红,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团购品牌,也成为阿里内部最具创新力的项目。
如今,在果小美的骨干成员中,阎利珉拉来了很多阿里巴巴、支付宝的老员工,如阿里金融创始团队的王毕才、聚划算生活团和特色中国的运营负责人任明阳,以及数名在零售和卖场领域浸淫近十年的资深行业人士,打造了一支新零售梦之队。这恐怕也是从天使轮到Pre A轮连续投资果小美的IDG资本所看重的投资逻辑——投人。
在天使轮中,除了IDG资本还有峰瑞资本、雕爷牛腩创始人雕爷、热电场创始人兼CEO罗西等个人在内的多个投资人。在公司刚成立不满2个月就下注,除了看中阎利珉和他的梦之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零售和无人便利店的赛道。
上个月,淘宝造物节上,阿里展示了一个超级简单的无人超市项目,结果造物节三天中,无人超市门口都是拍着长队,而在当天的媒体群访中,大部分媒体都问及关于无人超市的话题,阿里CEO张勇都惊讶大家竟然如此关注无人超市。在他看来,阿里的无人超市更多是一个创新性、试验性的项目,阿里本意并非要开成千上万家无人超市,而是要做一个样板和系统,让线下便利店效仿,最终是推动新零售战略的落地执行。
正如当年看到团购的赛道一样,这一次,阎利珉又超级敏锐地看到了无人超市的赛道,而且是正当其时。为什么这么说?在科技互联网领域,过早介入很可能成为炮灰,而过晚介入恐怕连汤都喝不上。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合适的赛道,考验着一个出色创业者的本能嗅觉。
然后,便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一直都是科技互联网行业的第一生存法则。果小美,2个月时间,从成立公司、组建团队,到融资、开店,一气呵成。无论是融资额度还是业务开展进度,只有2个月的果小美都不输于这个赛道很多做了2、3年的公司,这就是互联网秘诀——快。有人、有钱、有赛道,果小美,势如破竹。这架势,和当年聚划算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如果细数下来,目前在无人超市这个赛道里的玩家少说也有二三十个之多,但是能够像阎利珉这种有成功项目和经验的极少,能够拿到IDG资本这种著名投资机构融资的也极少,所以,在接下来的赛道大比拼中,果小美至少有机会和共享单车的摩拜、ofo一样,成为自助办公室便利架这个小赛道的标杆性公司。
果小美的做法简单粗暴,他们的自助便利货架通过把终端仓前置到Office白领触手可得的地方,旨在满足办公室场景里的消费刚需。在果小美的自助货架上,摆放着薯片、早餐奶、蛋糕、饼干、干果、方便面等各式各样的零食,每个商品上都贴着一个二维码,拿出手机扫二维码,就会并弹出商品的基本信息和价格,按下支付按钮,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就可以把东西拿走,后台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通过自有物流“天鲜配”及时补货。
运营2个月以来,果小美已经在成都拓展了数百家网点,并且已经入驻了腾讯、阿里巴巴、中国电信、分众传媒、微盟、长虹佳华等公司成都的办公室。下半年在快速覆盖成都市场的前提下,亦在考虑进入杭州、北京、重庆等区域。
果小美的选品也是聚划算当年的路数,简单、爆款。希望通过足够量的自助货架网点,创造一个基于“极致单品”为模型的“果小美版聚划算”,最终将现场售卖的有限场景拓展到更多SKU、更高客单价、机动性更强的线上卖场。
阎利珉相信,未来3年内类似果小美的无人便利店会成为每一家公司的标配。
果小美,位于成都,成立不足2个月,号称打造“办公室的自主便利店”,已经完成天使轮和Pre A轮融资,IDG资本连续背书,投资金额数千万。
IDG资本董事楼军说,新零售是IDG资本一直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里面的模式和场景多种多样。“办公室迷你零食吧,最性感的地方在于把便利店一部分的品类搬到写字楼的楼上去,这样的场景离用户更近,因为是一个人不动货动的场景,实质对选品、运营、供应链等零售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加上慧空是我很敬重的朋友和前同事,他的以往经历和格局也很适合做这件事情。”
楼军所说的慧空,真名阎利珉,原阿里聚划算总经理,2006年加入阿里,2010年底,团购风口刚起,他一眼看准了这个方向,在淘宝内部申请成立聚划算项目组,结果一炮而红,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团购品牌,也成为阿里内部最具创新力的项目。
如今,在果小美的骨干成员中,阎利珉拉来了很多阿里巴巴、支付宝的老员工,如阿里金融创始团队的王毕才、聚划算生活团和特色中国的运营负责人任明阳,以及数名在零售和卖场领域浸淫近十年的资深行业人士,打造了一支新零售梦之队。这恐怕也是从天使轮到Pre A轮连续投资果小美的IDG资本所看重的投资逻辑——投人。
在天使轮中,除了IDG资本还有峰瑞资本、雕爷牛腩创始人雕爷、热电场创始人兼CEO罗西等个人在内的多个投资人。在公司刚成立不满2个月就下注,除了看中阎利珉和他的梦之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零售和无人便利店的赛道。
上个月,淘宝造物节上,阿里展示了一个超级简单的无人超市项目,结果造物节三天中,无人超市门口都是拍着长队,而在当天的媒体群访中,大部分媒体都问及关于无人超市的话题,阿里CEO张勇都惊讶大家竟然如此关注无人超市。在他看来,阿里的无人超市更多是一个创新性、试验性的项目,阿里本意并非要开成千上万家无人超市,而是要做一个样板和系统,让线下便利店效仿,最终是推动新零售战略的落地执行。
正如当年看到团购的赛道一样,这一次,阎利珉又超级敏锐地看到了无人超市的赛道,而且是正当其时。为什么这么说?在科技互联网领域,过早介入很可能成为炮灰,而过晚介入恐怕连汤都喝不上。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合适的赛道,考验着一个出色创业者的本能嗅觉。
然后,便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一直都是科技互联网行业的第一生存法则。果小美,2个月时间,从成立公司、组建团队,到融资、开店,一气呵成。无论是融资额度还是业务开展进度,只有2个月的果小美都不输于这个赛道很多做了2、3年的公司,这就是互联网秘诀——快。有人、有钱、有赛道,果小美,势如破竹。这架势,和当年聚划算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如果细数下来,目前在无人超市这个赛道里的玩家少说也有二三十个之多,但是能够像阎利珉这种有成功项目和经验的极少,能够拿到IDG资本这种著名投资机构融资的也极少,所以,在接下来的赛道大比拼中,果小美至少有机会和共享单车的摩拜、ofo一样,成为自助办公室便利架这个小赛道的标杆性公司。
果小美的做法简单粗暴,他们的自助便利货架通过把终端仓前置到Office白领触手可得的地方,旨在满足办公室场景里的消费刚需。在果小美的自助货架上,摆放着薯片、早餐奶、蛋糕、饼干、干果、方便面等各式各样的零食,每个商品上都贴着一个二维码,拿出手机扫二维码,就会并弹出商品的基本信息和价格,按下支付按钮,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就可以把东西拿走,后台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通过自有物流“天鲜配”及时补货。
运营2个月以来,果小美已经在成都拓展了数百家网点,并且已经入驻了腾讯、阿里巴巴、中国电信、分众传媒、微盟、长虹佳华等公司成都的办公室。下半年在快速覆盖成都市场的前提下,亦在考虑进入杭州、北京、重庆等区域。
果小美的选品也是聚划算当年的路数,简单、爆款。希望通过足够量的自助货架网点,创造一个基于“极致单品”为模型的“果小美版聚划算”,最终将现场售卖的有限场景拓展到更多SKU、更高客单价、机动性更强的线上卖场。
阎利珉相信,未来3年内类似果小美的无人便利店会成为每一家公司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