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吧 关注:761,409贴子:6,280,889

回复:让我们来了解宇宙中的天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火卫一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天体。围绕火星运动,一日围绕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离约9378公里。火卫一(Phobos,英语发音"FOH bus"福博斯)呈土豆形状,一日围绕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离约9378公里。 它是火星的两颗卫星中较大也是离火星较近的一颗。火卫一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也是太阳系中所有的卫星与其主星的距离中最短的,从火星表面算起只有6000千米。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卫星之一,火卫一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天体。围绕火星运动,轨道距火星中心约9400km,也就是距离火星表面6000km。火卫一到其母星的距离比其他已知行星的卫星都要近。火卫一是太阳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体之一火卫一上有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叫斯蒂克尼撞击坑。由于轨道离火星很近,火卫一的转动快于火星的自转。因此从火星表面看火卫一从西边升起,在4小时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划过天空在东边落山。由于轨道周期短以及潮汐力的作用火卫一的轨道半径在逐渐变小,最终它将撞到火星表面,或者破碎形成火星环。


129楼2018-02-07 20:44
回复
    地卫一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太阳系内的卫星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的质量比。月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月球正面大量分布着由暗色的火山喷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击坑,形成了广阔的平原,称为“月海”,实际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没有。月海的外围和月海之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斜长岩高地和显目的撞击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法编制、文学艺术和风俗传统等产生重大影响。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长期积累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大约几年增加1秒;由于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缓慢地距离地球越来越远,每一年远离地球大约3.8厘米。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1958年美国和前苏联发射的月球探测器都宣告失败。1959年前苏联和美国分别成功发射了“月球号”和“先驱者号”月球探测器。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首次载人登月,相继阿波罗-12、14、15、16和17号实现载人登月,一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采集月球样品和埋设长期探测月球的科学仪器,共带回地球381.7千克月球样品,大大增长了人类对月球起源、演化的认识。迄今为止人类只有这12名美国宇航员登上了地球以外的天体。


    131楼2018-02-07 20:48
    收起回复
      卡戎与冥王星组成双矮行星系统,曾被认为是冥王星的卫星,因此也叫冥卫一(2006年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议上与冥王星同时被降级成为矮行星),距冥王星约19740km,卡戎于1978年被美国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里斯蒂发现,卡戎的发现使人类进一步的了解了冥王星。


      132楼2018-02-07 20:49
      收起回复
        继续更新 老铁们来看


        134楼2018-02-11 12:41
        回复
          HD40307g天文学家近期发现在一颗近距离恒星周围存在一颗系外行星HD40307g,其和恒星之间的距离适中,可能拥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这颗恒星距离地球约42光年,围绕其运行的一颗系外行星恰好位于其“宜居带”内。所谓宜居带就是指由于与恒星之间的距离适中,行星表面的温度条件可以允许水体以液态形式存在。格赖姆·安吉拉-艾斯柯德(Guillem Angla-Escude)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她和来自赫特福德大学的米可·托米(Mikko Tuomi)博士一同作为有关这项发现论文的主要作者。她说:“这颗编号为HD 40307的恒星是一颗平静的老年矮星,因此没有理由认为围绕其公转的这颗行星不能拥有和地球相类似的气候环境。”加上此次发现的这颗3颗行星之后,围绕恒星HD 4030运行的,已经被确认的行星系统中的行星数量上升到了6颗。而此次新发现的这颗位于宜居带的行星则是在全部6颗行星中引起最多注意的一颗,它的轨道也是最靠外侧的。这颗行星的质量至少为地球的7倍,不过它围绕运行的距离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当,由于这就意味着它所接收到的光热量也应当和地球接收到的光照量相似。这就增加了其拥有宜居环境的可能性。


          135楼2018-02-11 12:43
          回复
            开普勒-22b是美国宇航局开普勒计划于2011年12月确认的首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它围绕一颗和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截止2011年2月份,科学家们共报告发现54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候选体,其中Kepler-22b是首颗得到确认的。美国宇航局所属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于2011年12月确认了首颗位于所开普勒-22b行星系统和太阳系行星系统对比图谓“宜居带”中,并且围绕一颗和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这颗最新确认的系外行星名为开普勒-22b(Kepler-22b)。威廉姆·布鲁基(William Borucki)是宇航局加州埃姆斯研究中心科学家,也是开普勒望远镜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他领导了这一次发现Kepler-22b的工作。他说:“我们第一次观察到这颗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的零星线索是在望远镜升空调试工作完成后仅仅3天的时候,而到了2010年假开普勒186f(6张) 期的时候我们终于观察到3次重复显现的凌星现象,从而可以确定此项发现。”


            136楼2018-02-11 12:44
            回复
              格利泽581c(英语:Gliese 581 c)是一颗绕行位于天秤座格利泽581 红矮星之太阳系外行星里的“超级地球”,距离地球约20.5光年(193.9万亿千米)。它环绕恒星的轨道恰好处于其行星系的适居地带中,位于此地带行星的地表温度约在摄氏0至40度之间,因此格利泽581c可能存在液态水。由于液态水是已知型态生命存在的必要因素,所以格利泽581c有可能有生命存在。它所环绕的恒星格利泽581,是依照德国天文学家威廉·格利泽制作的星表识别的。格利泽581c与其恒星之间的距离比地球与太阳近得多,但是由于格利泽581是颗红矮星,所以格利泽581c得以维持适合液态水存在的温度。迄今为止,它是太阳系之外所发现的最小行星,也是少数类似地球的行星。按其质量估计,它约比地球大50%、重5倍,估计重力约比地球强2.2倍,它环绕轨道公转一圈只需花13个地球日。不过,天文学家仍无法判断这颗行星是否有自转。


              137楼2018-02-11 12:44
              回复
                格利泽581g(Gliese 581 g)是一颗系外行星,绕行位于天秤座的红矮星格利泽581,距离地球约20.5光年。它是在格利泽581行星系中发现的第六颗行星,于2010年9月29日由华盛顿卡内基学会和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UCSC)等机构发现后公诸于世,是夏威夷凯克天文台历时11年的观测所取得的成果。这颗在“适居带”内新发现的行星,有可能是迄今发现的与地球最像的系外行星,也是第一个潜在适居行星的确凿证据。但是也有天文学家指出没有在Gliese 581的可居住区域内任何行星的可信信号,无法证实Gliese 581g的存在。英国的天文学家基于HARPS的观测数据则认为Gliese 581最适宜存在5颗行星,格利泽581g并不存在。而根据美国高分辨率蝇眼探测器(HiRes)研究显示,Gliese 581拥有6颗行星的可能性误差达到99.9978% 。


                138楼2018-02-11 12:45
                回复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一颗新类地行星,行星编号为葛利斯581d,位于离地球不远的天秤座,质量约是地球的5.5倍(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5倍,或8倍),大小是地球的 1.5倍。它围绕距地球大约20.5光年的编号为吉利斯581的红矮星旋转,距该红矮星的距离大约为地球距太阳距离的1/14。由于红矮星比太阳小得多、暗得多,也冷得多,科学家推测,这颗新行星的平均温度大约在0摄氏度至40摄氏度左右。在这种温度条件下,水可以保持液体状态,也比较适合生命生存。2011年5月中旬,法国巴黎拉普拉斯学院的一组科学家发现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


                  139楼2018-02-11 12:46
                  收起回复
                    Gliese 411b是科学家在太阳系邻近恒星系统中发现的60颗新行星中的一颗,它具有岩石表面,位于距离太阳第四个最近的恒星系统Gliese 411b是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科学家带领的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在太阳系邻近恒星系统中发现的60颗新行星中的一颗,它具有岩石表面,位于距离太阳第四个最近的恒星系统。Gliese 411b行星的发现暗示着最邻近太阳的恒星都存在行星环绕,并且其中部分行星颇似地球。


                    140楼2018-02-12 22:32
                    回复
                      开普勒-62e位于天琴座,距离地球1200光年,地球体积的1.6倍,公转周期122天。开普勒62e(Kepler-62e)是一颗环绕天琴座恒星开普勒62的太阳系外行星,是距离母恒星第二远的行星,由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该行星是以侦测行星通过恒星前方造成亮度下降的凌日法发现,并且是很可能位于母恒星适居带的类地行星。开普勒69c、开普勒62e、开普勒62f和地球的体积比较。根据行星的年龄(70 ± 40亿年)、辐射通量(地球的1.2 ± 0.2倍)和半径(地球的1.61 ± 0.05倍),它可能是由岩石组成,并且部分表面被海洋覆盖。已被《天文物理期刊》接受的论文指出根据模型,它可能完全被海洋覆盖。开普勒-62系统距离我们大约1200光年,曾经有研究称文明之间的空间界限大 约为数千光年,超过这一距离就有可能发现新的“情况”,如果我们将射电望远镜对准拥有多颗行星的遥远天体系统,或许会有不寻常的发现。令人兴奋的是开普勒-62e是开普勒空间观测平台在可居住带上探测到的最小行星,如果该行星被证实存在岩质表面和大气结构,那么很有可能存在液态水,因此这里将是很有意义的探索目标。通常情况下,在其他恒星可居住带上发现与地球体积相当的行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这次我们一下子发现了两颗,由于缺乏进一步的线索,因此这些行星上是否拥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还不得而知。先进的宇宙文明也需要依靠恒星能量支持,在K型红矮星周围可居住带轨道半径就会因为恒星能量的作用范围而变窄,如果开普勒-62f存在文明,那么该系统恒星能量的减少会迫使它们去同样位于可居住带上的开普勒-62e移民,因为那里拥有更加温暖的轨道环境。因此,有学者认为如果这两颗星球上都存在宇宙文明,并彼此发现了对方,由于恒星演化导致的能量减少就会引发星际冲突,这或许是一个有趣的科幻小说题材。它相当於冥王星这麼大


                      141楼2018-02-12 22:34
                      回复
                        开普勒62f距地1200光年。由华盛顿大学的天文学教授Eric Agol发现。该星球仅仅比地球大1.4倍,环绕比太阳更小更昏暗的恒星运转。开普勒62f可能是岩石表面它从其恒星身上接收的热量和辐射度,大约为地球从太阳所受热量和辐射度的一半,被认为是该星系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已被《天文物理期刊》接受的论文指出根据模型,它可能完全被海洋覆盖。如果它的密度和地球相同,它的质量可能是地球的1.41或2.80倍开普勒62f(Kepler-62f)是一颗环绕天琴座恒星开普勒62的太阳系外行星,是距离母恒星最远的行星,由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以侦测行星通过恒星前方造成亮度下降的凌日法发现。它很可能是位于适居带的类地行星。根据行星的年龄(70 ± 40亿年)、辐射通量(地球的0.41 ± 0.05倍)和半径(地球的1.41±0.07倍),它可能是由岩石组成,并且部分表面被海洋覆盖。[2] 该星球仅仅是地球的1.4倍,环绕比太阳更小更昏暗的恒星运转。开普勒62f可能是岩石表面,它从其恒星身上接收的热量和辐射度,大约为地球从太阳所受热量和辐射度的一半,被认为是该星系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142楼2018-02-12 22:35
                        回复
                          Gliese 832 c位于地球16光年以外的星系,其围绕一颗红矮星运转,由于此类恒星的温度和亮度都远不如太阳,所以即使Gliese 832 c的公转周期只有36天(暗喻距离“恒星”较近)其表面温度也和地球相近。据科学家推测,星球表面可能有水,可能支持生命Gliese 832 c系外行星其距离地球只有16光年左右,研究者认为,Gliese 832c与地球Gliese 832 c拥有与地球类似的自然环境,包括外层包裹的大气和按照气候划分的四季,甚至已经孕育有生命。由于其与地球相似,因此该行星上可能发现类似地球表面的温度,轨道周期为36天。一个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认为该行星处于恒星的宜居带上,这里的轨道环境允许液态水的存在。由于其围绕着红矮星公转,Gliese 832 c的轨道半径较小,红矮星所发出的光和热不像太阳那样强烈。


                          143楼2018-02-12 22:40
                          回复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新的系外类地行星,名为“HD85512b”,距地球大约36光年。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如果拥有足够的云覆盖率,这颗行星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之一。研究指出,如果拥有50%的云覆盖率,HD85512b便可能存在液态水,并且可能有生命存在。HD85512b位于船帆座,绕一颗橙矮星轨道运行。借助于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的高精度视向速度行星搜索器(以下简称HARPS),天文学家发现了这颗行星。视向速度观测是一项行星搜索技术,通过观测恒星光线的变化确定绕其运行的行星产生的引力拖拽。HARPS获取的数据显示HD85512b的质量是地球的3.6倍,与母星之间的距离允许表面液态水存在。科学家表示液态水的存在对生命的形成至关重要。


                            144楼2018-02-12 22:41
                            回复
                              宜居行星(habitable planet、life-bearing planet),天文学专有词语,是指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科学家一直在试图找到这样的行星。如果未来地球枯竭后可依靠此时的科技在这些星球上居住。不是我们根本找不到宜居行星和外星人,而是地球与人类在宇宙中出生的时间太早太早。对正在不断演化的宇宙而言,地球早早来到了这个派对。根据一项新的理论研究,在46亿年前太阳系诞生时,宇宙中只有8%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产生。即使再过60亿年太阳寿命终结,这个诞生宜居行星的派对仍不会结束,还有92%的宜居行星目前仍未“出生”。这一结论是基于哈勃太空望远镜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长期观测,后者专注于搜寻太阳系外的行星。这项研究的作者,来自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STScI的彼得·博尔兹(Peter Behroozi)介绍说:“我们主要动机是了解地球在宇宙未来的处境。与所有在宇宙中形成的行星相比,地球其实属于早期形成的行星。”在观测距今非常遥远的星系后,哈勃望远镜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随星系成长,宇宙中恒星形成过程的“家庭相册”。数据表明,宇宙产生恒星的速度在100亿年前非常快,但是参与该过程的氢和氦占气体总量的比例仍然很低。今天,恒星诞生的速度比早期要慢得多,但是依然有足够的剩余气体可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不断会有恒星与行星产生。STScI的莫莉·皮尔(Molly Peeples)说:“在大爆炸结束后,银河系内外仍有足够多的物质,未来将继续‘生产’非常多的行星。”开普勒望远镜对系外行星的搜寻结果表明:位于恒星宜居带内,表面能够存在液态水且大小和地球相仿的行星,在银河系是普遍存在的。根据这一调查,科学家们预测目前银河系内应该存在约10亿颗地球大小的行星,并且其中很多都是像地球这样由岩石组成的类地行星。而在目前我们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内,还有一千亿个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这样估算下来得到的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这也给未来在恒星宜居带产生众多地球大小的行星提供了充足的机会,而未来100万亿年宇宙中仍将拥有恒星,这样充足的时间行星表面出现什么都有可能。研究人员称,未来像地球这样的宜居行星更可能出现在巨型星系团或矮星系里,因为它们还有足够的气体等物质形成恒星和行星系统。相比之下,我们的银河系已经用了比较多的物质来形成恒星。对地球文明而言,在宇宙中早出生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像哈勃望远镜这样强大的设备观测从大爆炸以来宇宙的演化史。而大爆炸与宇宙演化历史的观测证据,如光和其他电磁辐射,将在1万亿年后因为宇宙膨胀失控而被完全抹去。这项研究被发表在10月20日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1.该行星所围绕的恒星不能太大(需考虑紫外线辐射,过大的恒星会放出大量的辐射);2.该行星所围绕的恒星不能太小(行星需要靠得非常近才能足够温暖,导致潮汐锁定,一面永远对着太阳一面永远黑暗);3.该行星所围绕的恒星必须非常稳定;4.该行星必须在宜居带内;5.该行星所围绕的恒星必须是单星,或者至少离其他伴星要非常远(不然行星轨道会被扰动,一会贴到太阳上,一会跑到天边);6.最好外层轨道上有几个大行星充当保镖(比如太阳系里的木星土星,强大的引力使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向自己,让近日行星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7.行星必须是类地岩石行星;8行星表面重力必须和地球差不多;9.大气层气压必须和地球差不多 ;10.大气层成分不能太离谱 ;11.地壳活动不能太剧烈;12.有强力的保护伞(必须有磁场保护)


                              145楼2018-02-12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