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旭吧 关注:1,671贴子:70,334

回复:【连载】二战老式战斗机史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P-61“黑寡妇”
美国P-61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夜间战斗机,它装有当时世界最先利用雷达进行导航,可在夜间进行空中格斗,机身涂成黑色,常常隐蔽于夜空中,依靠其先进的机载雷达搜索发现目标,一旦捕获目标,便迅速调整姿态立即扑过去,以猛烈的火力将目标击落。由于,P-61飞机与黑寡妇蜘蛛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人们给P-61飞机起了“黑寡妇”这样一个绰号,并在它的机头两侧绘出蜘蛛图案。P-61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用玻璃钢做雷达罩的飞机,由于其优越的夜战性能,使得它在中国战场上大放异彩,成为日空间的克星。


17楼2017-11-28 08:34
回复
    首飞时间:1942年5月21日
    服役时间:1943年11月


    18楼2017-11-28 08:35
    回复


      19楼2017-11-28 08:35
      回复
        尽管一般把欧洲的攻击型飞机分为昼间和夜间轰炸机,但在二次大战的头几个月,并没有作过几次夜间攻击。夜间轰炸远不及昼间轰炸准确,因此当德国人拥有空中优势时,他们并不需要进行夜间轰炸,而同盟国也认为作夜间轰炸是不明智的。1940年发生了更为激烈的空战,英国空军昼间出动的飞机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使英国轰炸机部队集中进行夜间袭击。它们的敌人在昼间开始了不列颠战役,虽然有战斗机护航,但当损失达到难以容忍的数字时,德国空军就愈来愈转向夜间作战了。
        夜间轰炸仍然不够准确,但正如从不幸的考文垂(1940年11月遭到德国飞机猛烈轰炸的英国城市)所了解到的,增加载弹吨位能够重创工业目标。在夜间,要发现一座工厂也许已经是很困难的,但这和发现一架飞行中的飞机相比却要容易得多。防卫伦敦的快速截击机,在白天干得很好,但当戈林的轰炸机夜间在伦敦投弹时,这种截击机就要在黑暗中到处摸索,并只有在探照灯光偶然照到才能获得攻击的机会。这就使得盟军迫切需要一款可以夜间负责截击的夜间战斗机。


        20楼2017-11-28 08:36
        回复
          美军陆航的夜间战斗机开发计划自1940年8月开始,位于伦敦的美军陆航办公室对不列颠空战中皇家空军如何使用雷达对德国空军进行拦截任务有着深刻认知,在当时美军知道英国即将开发出一款可以安装在飞机上的雷达,在台柴特委员会(Tizard Mission)的运作下1940年9月美国获得英国许多的先进科技授权,也包括了雷达的生产。
          1941年1月11日,美国订购了两架XP-61原型机。接着于同年3月10日又订购13架YP-61作战适用性试验机。
          由于设计复杂且计划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当P-61在1944年进入太平洋战区服役开始,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都已经取得制空权,使得P-61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战果比起其他像是P-38或是蚊式等改装的夜间轰炸机要少许多。
          P-61于1944年进驻中国以保护成都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免受日机在夜间空袭,但有一架P-61误把一架运燃料B-24轰炸机击落。


          21楼2017-11-28 08:37
          回复
            尽管“黑寡妇”问世较晚,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在欧洲战区,纳碎德国后期投入使用的JU88型、DO217型共计被“黑寡妇”击落237架(一说总共击落德国和日本飞机为127架)。美陆军航空队的P-61型飞机在欧洲战区夜间作战中,损失率仅为0.7%。
            在大战的最后一年,“黑寡妇”飞机名附其实地作为陆军航空队标准夜间战斗机。到那时,轴心国处于守势,同盟国也就没有遇到达饱和轰炸袭击。P-61 飞机通常独自出动去伏击各个敌方袭击者。
            1944年10月5日,第426夜战中队被派往中国西南重镇成都,后来第427中队也来到了中国。进驻中国战区的夜战中队使用的“黑寡妇”战斗机是P一61B型。该机于1944年首次试飞,装两台普·惠公司生产的R-2800-65型18缸(双排)星形气冷活塞式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5兆瓦。该机最大速度每小时589公里(高度6100米),升限1.01万米,航程4830公里,装4门20毫米机炮和4挺12.7毫米机枪,并可载4枚720公斤的炸弹。 P-61B乘员2~3人。当采用2名乘员方案时,由飞行员兼前面机身4门固定机炮的射手,而雷达操纵员则兼无线电通讯及尾部后舱4挺机枪的射手;当取3名乘员方案时,飞行员兼4门机炮射手,雷达操纵员操纵雷达,专心致志捕捉目标,无线电通讯员兼负4挺机枪的射手。
            1944年10月29日晚,“黑寡妇”在中国首战告捷。功臣是飞行员罗伯特·斯科特和雷达操纵员罗伯特·菲力普。


            22楼2017-11-28 08:37
            回复
              “黑寡妇”出现于二战后期,美国也没有向其他国家出售。二战结束后,随着历史的变迁,世界上仅存有两架,一架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另一架在中国的北京航空馆。


              23楼2017-11-28 08:38
              回复
                5.B-24“解放者”
                B-24“解放者”是美国研制的远程轰炸/侦察机。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生产得最多的大型轰炸机,同时也是使用得最多的轰炸机,多达1.9万架的产量,确立了它在飞机发展史上的地位。B-24“解放者”轰炸机不仅在欧洲,同时也是在非洲、亚洲广大海空战场的“空中霸王”。


                24楼2017-11-29 08:15
                回复
                  首飞时间:1939年12月29日
                  服役时间:1941年
                  退役时间:1968年


                  25楼2017-11-29 08:15
                  回复
                    武器装备
                    (1)机头、机尾、背部、球形炮塔各配备两挺勃朗宁0.5英寸机枪,腰部两挺;
                    (2)炸弹舱或机翼内挂弹架上最大可携带5443千克(1200磅)炸弹。
                    最大飞行速度:467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3,380千米


                    26楼2017-11-29 08:15
                    回复

                      B-24“解放者


                      27楼2017-11-29 08:16
                      回复
                        “解放者”是美国陆军航空部队为提高联合公司B-17轰炸机的性能进行修改的成果,它与B-17的生产时间差不多同时。这种被生产商命名为32型的轰炸机,是围绕着当时还很新的大跨度低阻力的戴维斯机翼设计的。美国陆军也对该项目的顺利进行印象深刻,原型机起飞之前,即于1939年3月订购了36架生产型。一个法国采购团也购买了120架这种轰炸机,1940年6月,法国被德军占领后,这些飞机交付给了英国。正是英国人给这种飞机起了“解放者”的绰号,英国皇家空军海岸兵团于1941年6月在大西洋上空第一次使用了“解放者”。


                        28楼2017-11-29 08:17
                        回复
                          B-24参与了对汉堡、柏林、法兰克福、鲁尔等重要地区的轰炸战役。最著名一次战役的是B-24机群大规模远程空袭普罗耶什蒂油田,给纳粹的能源供应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B-24“解放者”(Liberator)重型轰炸机机组成员8至10人,航程5152公里(装载5000磅炸弹时为2300英里,即3700公里),也主要用于欧洲战场,和B-17轰炸机一起,成为对德国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主力。当时驻扎中国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也有装备B-24。
                          在二战期间,B-17与B-24对德国投下大量炸弹,是人类战争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壮烈的一场空袭作战行动。在战争后期,B-24更多投入远东战区,不仅执行战略任务,也参加战术打击行动。B-24还用于及越法战争、朝鲜战争等局部地区冲突中。
                          二战后,大量B-24轰炸机被作为剩余物资提供给美国的盟国,包括当时的中国政府。


                          29楼2017-11-29 08:17
                          回复
                            6.B-25/PBJ“米切尔”
                            美国B-25轰炸机也被称为B-25”米切尔“型轰炸机,是世界第二次大战全球战场中最为优秀的中轻型轰炸机之一,它以“米切尔”命名,以纪念一战中美国指挥官威廉·米切尔(William Mitchell),B-25轰炸机也是美国空军为数不多的以名字命名的飞机。B-25轰炸机机第一次在俾斯麦海战中出现,给日本运兵船上的士兵造成很大的杀伤。B-25轰炸机主要由美国空军配备,美国海军也配备相当数量的B-25轰炸机,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通过租借法案,英国皇家空军、苏联空军、澳大利亚、荷兰等地也有为数不少的美国B-25轰炸机。B-25轰炸机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由于它在二战争中参加了空袭东京的战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成为全世界的明星战机。


                            31楼2017-11-30 08:55
                            回复
                              1938年3月,美国空军提出了对双发中型轰炸机的最低要求:载弹1200磅、航程1200英里、速度大于200英里/时。波音、麦道、贝尔以及北美航空公司出标,最后北美航空公司中标。
                              第一架量产的B-25于1940年8月19日进行首次试飞,此时采用的引擎为R-2600-9,每具引擎出力1700匹马力。第二批量产的是B-25A,公司编号也改为NA-62A,这时候来自欧洲战场的经验促使许多飞机增加保护乘员与重要部位的装甲板和自封油箱,这也是B-25A的修改重点。1941年春天,B-25A正式运交部队开始服役。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威廉·米切尔,这种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32楼2017-11-30 0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