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五湖废人
#郭黄二人,泛舟太湖,遇陆乘风,连载版是这样描写陆乘风年纪的
原文1:
打量那渔翁时,见他约摸【四十余岁年纪】,脸上枯瘦,似乎身患重病,身材极高,坐著几乎比郭靖高出一头。船尾一个小童手中拿著葵扇在煽炉煮酒。
但之后却出现了前后矛盾的地方,变五十多岁了,如下
原文2:
陆乘风长叹一声,心想:“她丈夫死了,眼睛盲了,在这世上孤苦伶丁。我虽是双腿残废,却是有妻有子,有家有业,比她好上百倍。大家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提旧怨干什么?”
修订版将【五十多岁的人了】修改为:【几十岁的人了】,修订版陆乘风登场也是四十余岁年纪,连载版前后矛盾,修订版这样修改才合理,
#连载版归云庄中蓉儿和陆乘风品评诗书,修订版于此段作了大量修改,我们做一下两版对比
原文:
上挂著一副对联,黄蓉看了不觉一怔,原来上联是“绮罗堆里埋神剑”,下联是“萧鼓声中老客星”,那正是她父亲黄药师口中时常闲吟的两句诗句。对联下款写著「五湖废人病中涂鸦”,想来“五湖废人”四字,必是那庄主的号了。陆庄主见黄蓉望著对联呆呆出神,问道:“老弟,这副对联写得怎样,请你品题品题。”
黄蓉道:“小可斗胆乱说,庄主可别见怪。”陆庄主道:“老弟但说不妨。”黄蓉道:“庄主写这副联时,似是一腔愤激,满腹委曲,笔力固然雄健之极,但是锋芒四射,与这两句诗中恬然自安、封剑归隐的境界似乎不甚贴切。”那人听了一声长叹,半晌不语。
修订版 原文:
壁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一个中年书生在月明之夜中庭伫立,手按剑柄,仰天长吁,神情寂寞。左上角题着一首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词黄蓉曾由父亲教过,知道是岳飞所作的《小重山》,又见下款写着“五湖废人病中涂鸦”八字,想来这“五湖废人”必是那庄主的别号了。但见书法与图画中的笔致波磔森森,如剑如戟,岂但力透纸背,直欲破纸飞出一般。陆庄主见黄蓉细观图画,问道:“老弟,这幅画怎样,请你品题品题。”
黄蓉道:“小可斗胆乱说,庄主别怪。”陆庄主道:“老弟但说不妨。”黄蓉道:“庄主这幅图画,写出了岳武穆作这首《小重山》词时壮志难伸、彷徨无计的心情。只不过岳武穆雄心壮志,乃是为国为民,‘白首为功名’这一句话,或许是避嫌养晦之意。当年朝中君臣都想与金人议和,岳飞力持不可,只可惜无人听他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两句,据说是指此事而言,那是一番无可奈何的心情,却不是公然要和朝廷作对。庄主作画写字之时,却似是一腔愤激,满腔委曲,笔力固然雄健之极,但是锋芒毕露,像是要与大仇人拚个你死我活一般,只恐与岳武穆忧国伤时的原意略有不合。小可曾听人说,书画笔墨若是过求有力,少了圆浑蕴藉之意,似乎尚未能说是极高的境界。”陆庄主听了这番话,一声长叹,神色凄然,半晌不语。
修订版中已将连载版陆乘风请蓉儿对其书写对联(绮罗堆里埋神剑,萧鼓声中老客星)品评,修改为:陆乘风请蓉儿对其所作书画(书生画像配诗岳飞《小重山》)品评
#连载版还有陆乘风向蓉儿求赐书画桥段
原文:
他还想考较考较黄蓉的才情,说道:“黄老弟,你我一见如故,我想请你赐一幅法书,好令在下日夕相对,如接清神。”黄蓉微笑道:“啊哟!小可拙笔,岂敢有污庄主令目?”陆庄主听她语气是答应了,心中大喜,忙命书僮在案上铺开一张大宣纸,研墨伺候。
黄蓉略一思索,提笔在纸上画了起来,画的是一个中年书生在月明之夜中庭伫立,仰天长叹,神情十分寂寞。画罢之后,在左上角题了岳飞所作的“小重山”词一首:“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眬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图中那书生手按剑柄,虽然著墨不多。但活画出一位壮志难酬的英侠之士的面目来。陆庄主大喜,连连称谢。黄蓉侧首看了一遍字画,在下款处写了“后学黄生敬作”六字。陆庄主赏玩了半日,爱之不尽。
修订版删去了求赐书画桥段,并把连载版中蓉儿所作书画(书生画像配诗岳飞《小重山》)移花接木,修改成了修订版中陆乘风请蓉儿品评的,自己所作之书画,旧版蓉儿的书画才情没有在修订版中体现,可惜了
#连载版郭靖随蓉儿及陆乘风观看书画,有过这样的描写
原文:
【等看到书法,郭靖兴致突然大振,觉得书法中的银钩铁划,笔锋劲力,有些地方竟然和剑法暗合,不过他与黄蓉并未显露会武,所以心中虽然想到,却也不便谈论。】
修订版删去了【】里的描写,连载版郭靖就是这样,一会聪明一会愚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