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考古成果
文化层从4 .4万年前到四五千年前
南都:A区发掘深达7.5米,各种遗存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谢光茂:我们分A、B、C、D四个区发掘,最早发掘的12平方米的A区,是在靠近内洞的部位,我们从地表一直挖到基岩,深达7.5米。
根据不同的土色土质,按照考古的方法分了55层,这些地层有厚有薄。不同的土色土质,代表了不同时期形成的堆积层,不是所有堆积层都有石器、骨器、用火遗迹等文化遗存,A区只有堆积的上部发现有文化遗存,下部只有动物骨头和牙齿以及植物遗存。
在洞厅北侧靠近洞口位置,发掘了面积16平方米、深达4.2米的B区,B区所有地层都有文化遗物,收获很大。不仅发现了多处用火遗迹,在地表下方五六十厘米深处还发现了墓葬,并在距离地表约1米的墓坑底部,出土了距今16000多年的完整的人头骨化石及体骨化石。另外,在B区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等文化遗物,还发现了16000年前的稻属植硅体和28000年至35000年前的疑似稻属植硅体。
南都:四个发掘区为什么挖掘深度不同?
谢光茂:四个发掘区中,只有A区挖到了底部,是因为发掘经费、时间等很多方面都受限制;其次,山洞顶部掉下来很多岩石、钟乳石,堆积里面含有很多岩块,所以比较难挖。
在考古发掘中,并不是每个部位、每个区都一定要挖到底,第一个区挖到底,主要是想了解地层堆积情况、哪些地层有文化遗存,这些问题基本上都从A区解决了,其他三个区发掘到一定深度就可以不再挖了。
南都:上面讲到发现的遗存有多个不同年代,这个遗址的时间跨度有多大?
谢光茂:从目前的年代测定结果看,从距今4.4万年前到四五千年都有人类在这个遗址上活动,前后跨越四万年。
文化层从4 .4万年前到四五千年前
南都:A区发掘深达7.5米,各种遗存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谢光茂:我们分A、B、C、D四个区发掘,最早发掘的12平方米的A区,是在靠近内洞的部位,我们从地表一直挖到基岩,深达7.5米。
根据不同的土色土质,按照考古的方法分了55层,这些地层有厚有薄。不同的土色土质,代表了不同时期形成的堆积层,不是所有堆积层都有石器、骨器、用火遗迹等文化遗存,A区只有堆积的上部发现有文化遗存,下部只有动物骨头和牙齿以及植物遗存。
在洞厅北侧靠近洞口位置,发掘了面积16平方米、深达4.2米的B区,B区所有地层都有文化遗物,收获很大。不仅发现了多处用火遗迹,在地表下方五六十厘米深处还发现了墓葬,并在距离地表约1米的墓坑底部,出土了距今16000多年的完整的人头骨化石及体骨化石。另外,在B区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等文化遗物,还发现了16000年前的稻属植硅体和28000年至35000年前的疑似稻属植硅体。
南都:四个发掘区为什么挖掘深度不同?
谢光茂:四个发掘区中,只有A区挖到了底部,是因为发掘经费、时间等很多方面都受限制;其次,山洞顶部掉下来很多岩石、钟乳石,堆积里面含有很多岩块,所以比较难挖。
在考古发掘中,并不是每个部位、每个区都一定要挖到底,第一个区挖到底,主要是想了解地层堆积情况、哪些地层有文化遗存,这些问题基本上都从A区解决了,其他三个区发掘到一定深度就可以不再挖了。
南都:上面讲到发现的遗存有多个不同年代,这个遗址的时间跨度有多大?
谢光茂:从目前的年代测定结果看,从距今4.4万年前到四五千年都有人类在这个遗址上活动,前后跨越四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