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绘吧 关注:338,371贴子:1,300,308

回复:【厚涂解析】从色彩方面解析Rei(@理查不接稿不接广告)的插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数码绘画中,色彩有非常多的黑科技(这里不用贬义词邪门歪道,实际上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入门方法)
最常见的是ao画法,由此延伸出来的3d光影辅助贴素材,再懒一点就直接3d渲染(这些都用过,没实际体验过的我觉得自己是没有发言权的)
以防有人不知道,ao画法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里借用@grandia元 的公开课教程截图,b站搜索艺类可以找到)

第一步黑白

颜色图层控制阴影颜色

变暗图层控制亮部

正片叠底控制固有色
这是我目前看到过最具完整性的做法,其他的ao画法颜色要么过灰,要么没颜色。
但是
正是ao画法在cg界的广泛,让我深思它存在的弊端,这一年来我也深受影响,过度进行了3d渲染方面的研究,因为ao画法本来就是从3d渲染出来的概念,我想从根本上学习它。
一年的时间里,我渐渐反应过来,ao画法有着它致命的缺点,老师们不断交给学生,学生照样学,进步很快,都能够很好的画出来像样的画面。可是实际上这种画法并不需要任何的色彩知识,只需要用眼睛看,用ctrl u感受什么色彩好看,可以让颜色的搭配直接最简化。
可是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发现,大多数被业界称为“好”的人,实际上是真实,而不是独特。
ao画法的实际上是让色彩的计算和搭配交给了计算机完成,这种画法是适应流水线,却不是风格化色彩的路线。
基本上色彩有独特风格的聚聚,用的正是最难教学的直接画法,直接取亮暗色。这样的画法是从传统水粉画法中来,却去掉了调色的部分(而我是正中间卡在了调色和数码取色的转换上,实际上只要明白调什么颜色对于数字绘画中色相和明度纯度偏移量就可以知道结果,实际上没有人做这个,也没有必要,因为直接取色背下来反而比研究公式更快,现在反而意识到有一部分是需要一点点计算的,这个部分krenz叫做藏色,亮暗纯灰色用大概记范围的,丰富颜色用计算,会比ao灵活很多)
这样搭配出来的亮暗色才真正是具有自我独特的审美的,而不是经过固定程序计算的,而你用着ao画法却往往不知道颜色的搭配上可以有多大的自由度。但我不否认ao画法,否认它就是否认了我自己,我从ao入门,到了需要更高自由度的画法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反思这种画法的弊端。
一篇不适合太长,分一下段,各位也能休息一下,或者再看一遍


IP属地:浙江51楼2019-03-14 02:46
回复
    以上是防止陷入色彩塑造误区的经历和分享
    下一篇大概会回归到老累的色彩上面吧,或许会鸽掉?


    IP属地:浙江53楼2019-03-14 03:59
    回复
      环境对色彩的影响
      这里取了同样是夜晚的暖光,但是冷暖不同的两张图
      这里首先排除灯光色和背景深色的影响(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颜色)
      分别取了白色 肤色 深色衣服 第二张由于肤色没有阴影所以暂时不考虑
      首先放一下结论,然后可以结合图与数据观看
      1暖环境下,暖色更暖(色相偏橙色)
      2冷环境下,冷色更冷(纯,色相偏普蓝)
      3实际上亮部色相变化不太大,基本上都为光色附近(黄)
      4暗部色相是体现冷暖环境的办法,暗部受冷暖影响最大(可以理解为环境漫射光影响,但是更为夸张,不具有写实性)

      之前我们提到了明度相关的数值变化,明度抖动基本上是上下20左右,也就是40的范围
      那纯度抖动和色相抖动的方向我们基本上确立了,但是具体的数值有点难确定
      因为亮暗部纯度抖动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甚至在同是暗部的地方,纯度变化也可以很大
      色相也是同理,但是他们同样是局限在一个范围内的,如果眼睛觉得它太跳了,那么这个颜色其实是不包含在和谐的范围内的,其实这种颜色会比小变化好取。


      IP属地:浙江54楼2019-03-18 23:35
      回复

        实际上我是赞同的,为什么要删除。。。
        但是电脑绘画跟架上绘画不一样,除了吸色,就是自己选定颜色。
        明显是自己选颜色效率高,准确,而且可以脱离部分欠缺的“色感”
        所以底下的那一条在电脑绘画跟架上绘画中都是通用的方法,靠眼睛识别是正确的
        但是能够准确的取色,实际上就变成了关键问题,你不知道怎么用数据,哪怕是大概的数据你都不知道,怎么在十几个像素点中确定颜色?调一下画一笔是架上绘画的做法。
        如果我给你出个题,在电脑上画一个暖光的苹果
        你怎么在三个数据里面取得你想要的亮暗面颜色?你能调色吗?你怎么在电脑中加补色?你怎么变灰?你甚至还要自己做一个调色盘吸补色然后再降低笔刷透明度刷一下,感受,emmm,还是有些纯,再刷一下....
        架上绘画只有调色一种选择,电脑绘画有一种效率更高,更准确,但是看起来却比较复杂的做法。但实际上就相当于九九乘法表一样,避免了重复调色的过程。
        这个教程的目的就是补足架上绘画到电脑绘画的部分色彩盲区,如果说色彩数据没有用,你大可以试试,依靠自己的感觉,需要走多长的路才能贯通架上绘画到电脑绘画。
        如果自己学会了色彩的数据,能够独立制作调色盘,或者能够通过三个数据条选得自己想要的,大概范围内的颜色。不也挺香的吗?
        并且我也没阻止你按照数据取完色之后不让你感受啊,你大可以觉得取的不太好,再多试几次。
        假如说教色彩,不讲数据,不讲理论,谈感觉,大家都懂,感觉是不可意会不可传达的,不可复现,是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实际上你讲了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话,谁不知道审美重要,我只是在说数据同样重要。甚至你能先画出漂亮的色彩来,比你能说出来色彩理论要优先。
        若是每个人都能依靠感觉画出漂亮的色彩,那大可不需要我的存在了


        IP属地:浙江89楼2019-12-21 21: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