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东南飞吧 关注:20贴子:256
  • 8回复贴,共1

【其他】世界十大手枪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9-01-29 18:57回复
    意大利伯莱塔92F型手枪 
    1985年由意大利伯莱塔公司研制的伯莱塔92F型手枪力压群雄,被美军选为新一代制式军用手枪、并在美军中重新命名为M9手枪。从此伯莱塔92F型手枪便一抢走红。该枪发射9毫米巴拉贝鲁姆弹,全长217毫米,空枪重0.96千克,初速333.7米/秒,有效射程50米。
     
     特点:一是射击精度高。该枪的开闭锁动作是由闭锁卡铁上下摆动而完成,避免了枪管上下摆动时对射弹造成的影响。二是枪的维修性好、故障率低,据试验:枪在风沙、尘土、泥浆及水中等恶劣战斗条件下适应性强,其枪管的使用寿命高达10000发。枪自1.2米高处落在坚硬的地面上不会出现偶发,一旦在战斗损坏时,较大故障的平均修理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小故障不超过10分钟。三是人机工效设计合理。枪的表面为无光泽的聚四氯乙烯涂层,不反光、耐腐蚀


    2楼2009-01-29 18:57
    回复
      中国QSG92式手枪 
      国产手枪的发展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如今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最具说服力的当属1998年定型的国产QSG92式手枪,该枪发射国产DAP9毫米手枪弹,也可发射巴拉贝鲁姆弹,全枪长199毫米,全枪质量0.76千克,枪管长111毫米,采 
      用15发双排双进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 
       特点:一是枪弹侵彻力好。通过与世界名弹9毫米巴拉贝鲁姆弹进行对比试验表明:50米距离发射国产DAP9毫米手枪弹,在穿透1.3毫米厚的232钢板后仍能击穿50毫米厚的松木板,而使用巴拉贝鲁姆弹在同样条件下则不能有效穿透1.3毫米厚的232钢板。二是结构设计优化。采用全塑料握把和组件化结构,具有弹性的发射机支架,可吸收后坐能量,降低了后坐力,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


      3楼2009-01-29 18:58
      回复
        德国HKP7型手枪 
        德国的华尔特公司已成为"世界顶级半自动手枪" 的代名词,在其众多产品中,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HKP7型手枪非常具有代表性。该枪使用9毫米巴拉贝鲁姆弹,全长171毫米,全重0.78千克,枪管长105毫米,初速351米/秒,配用8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 
          特点:一是后坐力小。该枪采出气体延迟式开闭锁机构,击发后,部分火药燃气从枪管弹膛前方的小孔进入枪管下方的气室内,当套筒开始后坐时,作用在与套筒前端相连的活塞上的火药燃气给套筒一个向前的力,这样就延迟了套筒的后坐,从而减轻了后坐震动,使工作更加平稳。二是安全性好。该枪在弹膛有弹的情况下也可以安全携带,在需要快速出枪时又可以立即解除保险进行射击。三是精度好。试验表明:与华尔特公司生产的其它型号手枪相比,HKP7型手枪快速射击时的精度和射程都是最优的。


        5楼2009-01-30 13:59
        回复
          德国P229型手枪 
          1991年,德国SIG公司(此前为 SIG瑞士工业公司,现被德国收购)将P220型手枪的碳钢冲压套筒改用不锈钢切削加工,并将原P228型手枪的口径改为0.45英寸(11.43 毫米),制成了P229型手枪,这种看似简单的改进,却使P229型手枪在原枪基础上性能大增,并成为一代名枪。
          该枪发射0.45英寸史密斯·韦森手枪弹,枪全长180毫米,全重0.905千克,枪管长98毫米,初速309米/秒,弹匣容量12发,有效射程50米。


          6楼2009-01-30 13:59
          回复
            捷克CZ83型手枪 
            捷克人对枪的钟爱,造就了一对枪械设计天才,他们便是"KOUCky"兄弟。20世纪70年代"KOucky"兄弟推出了一支集其它世界名枪优点于一身的CZ75型9毫米双动手枪。CZ75手枪精巧的布局,合理的人机工效及能够实施转换套件的设计思想,令其一发而不可收,此后又出现了CZ85、CZ97B、CZ85B、CZ83、CZ100等各种型号,而其中的CZ83是最具有代表性产品。CZ83手枪采用的是转换套件,它可使CZ83既可使用7.65毫来勃朗宁枪弹,又可使用9毫米勃朗宁短弹,还可使用前苏联马卡洛夫枪弹。CZ83手枪的全长172毫米,枪管长97毫米,发射7.65毫米枪弹时空枪重0.75千克,发射9毫米枪弹时空枪重0.8千克。采用10双排弹匣供弹机构,有效射程50米。 
             
               特点:一是人机工效好。该枪的握把设计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发射机构采用的是双动原理,使用简便快捷。二是弹药通用性好。转换套件的设计思想,使该枪能够发射多种型号的枪弹,简化了后勤保障及武器对枪弹口径的依赖性。


            7楼2009-01-30 14:00
            回复
              美国M1911A1式手枪 
              M1911式基于勃朗宁设计的M1905式手枪,于1911年定型为M1911式。1923年,对该枪进行了改进,取名M1911A1式,于1926年正式列装。该枪全长为215毫米,枪管长127毫米,枪全重1.36公斤,有效射程为50米,初速为253米/秒,弹匣容量为7+1发。 
                 
                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枪管摆式开闭锁,弹匣供弹。枪弹击发后,在火药气体作用下,枪管和套筒一同后坐。由于枪管通过下方的铰链固定在套筒座上,因此后坐时铰链上端开始向后转动,超过死点,逐渐拉枪管尾端向下而开锁。此时枪管停止后坐,套筒继续后坐,完成抽壳,抛壳、压倒击锤等动作。


              9楼2009-01-30 14:01
              回复
                前苏联托卡列夫手枪 
                20世纪前半期,苏联托卡列夫手枪(又称TT30 /33)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手枪之一,除中国进行仿制外(中国命名为54式手枪),还遍布于华约各国、朝鲜、越南及非洲许多国家。该枪发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全长196毫米,空枪重0.85千克,枪管长116毫米,初速420米/秒,使用8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 
                   特点:一是结构紧凑。该枪在吸收勃朗宁手枪优点基础上,创新了一套近似模块化的内部设计,包括击锤、阻铁、击锤簧、阻铁费等,使枪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二是威力大。托卡列夫7.62毫米手枪弹是世界上同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大的枪弹,射弹威力大是该枪所以被众多国家仿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10楼2009-01-30 14:01
                回复
                  谢谢你哦!呵呵,^_^


                  18楼2009-02-14 18: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