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东陵大盗》1986
导演: 李云东
编剧: 苏金星
主演: 孙飞虎薄贯军 傅崇诚 胡庆士 郝知本
制片:西安电影制片厂

影评:
《东陵大盗》在1986年上映,共有5集,当时在露天电影只是观看了第一集和第二集。盗墓题材的电影不多,但都非常好看。加之农村平时对墓的认知程度高、关注度高,使得这部电影的神秘、悬疑、恐怖气氛一下子烘托了出来,为真正的盗墓电影拉开了序幕。后来此类题材的电影有《夜盗珍妃墓》《古今大战秦俑情》《鬼吹灯之寻龙诀》等。
河北遵化清东陵是清代三陵中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陵区。陵区内有帝陵5座,后陵4座、分别葬有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嫔妃、1位皇子、共计157位清皇族成员。1961年国务院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逐年拨发专款对陵寝建筑进行维修和保护。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东陵大盗事件发生在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的年代,堪称中国文物史上继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之后第三东陵大盗大文物浩劫……
任何一个民族,只要经历过风卷云逝的沧桑变幻,就必然要对自身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文化上的反思,而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民族都会出现一些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本片就描写了这样一群为保卫国家珍宝而不懈努力的人。
导演李云东祖籍河南洛阳,1935年出生,1965年调入原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室工作,1995年退休。西安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国家一级导演。李云东曾执导5集系列电影《东陵大盗》,为西影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当时的类型片堪称一大贡献。
李云东导演最著名的电影就是上世纪80年代执导的5集系列电影《东陵大盗》,影片主要描述了孙殿英借赴南京催饷之名,盗挖慈禧太后陵墓,消息传出后举世震惊。国内爱国志士和团体纷纷要求查明真相、严惩罪犯,而一些军阀、政客则煽风点火,企图从中渔利,还有一批批洋人打着收藏家、商人的旗号,企图收买珍宝。《东陵大盗》当年给西影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悉影片前两集每集卖出了380个拷贝,1988年上映的《红高粱》售出257个拷贝。
副导演何平,1957年10月出生于山西,中国著名导演、编剧、监制、摄影。父亲在20年代曾是山西戏剧运动的创始人,母亲是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的唯一的女性。自小受艺术的熏陶,立志要从事电影行业。1979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在故事片《竹》的摄制组中任场记。1980年起在舞台艺术片《杂技女杰》,科普故事片《气象小哨兵》故事片《初夏的风》、《欧妹》、《东陵大盗》中任副导演。
何平身为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与陈凯歌、张艺谋 一样,享有极高的国际赞誉。在同时期导演为了迎合观众、纷纷转向商业大片时,导演何平依然坚持自己对电影艺术执着的追求。纵观其导演经历,其产出并不算多,但每一部影片都是精品。其执导的《双旗镇刀客》、《炮打双灯》、《日光峡谷》、《天地英雄》曾包揽多项国际电影节大奖,备受国际瞩目。而其参与策划和监制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手机》等影片也促进了华语海外市场的开拓。
胡庆士饰演孙殿英,民国27年(1938)7月出生,安庆人。话剧和电影、电视剧演员,一级演员。1956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安徽省话剧团任学员。1958年任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演员。1969年复员分配到芜湖市钢铁厂当工人。1972年任安徽省话剧团演员。1979年任兰州军区话剧团演员。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师资班学习。1982年任兰州军区话剧团导演。1986年转业至浙江省话剧团任演员。曾在电影《李冰》中饰李冰、《东陵大盗》中饰孙殿英;电视连续剧《海瑞传奇》中饰海瑞、《关公》中饰曹操、《白色黎明》中饰蒋介石、《水浒传》中饰演梁中书。导演电影《凶宅美人头》、电视连续剧《浙东今夜暴动》。编剧《孽海情缘》、《神秘猫儿眼》。
孙飞虎饰演蒋介石,在第13届、第1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最佳男配角:(《开国大典》《重庆谈判》)
郝知本教授,旅居新加坡学者、表演艺术家、教育家。1990年定居新加坡后,郝知本教授担纲新加坡心电台“中华文化节目制作人”,为新加坡听众播讲《聊斋》《水浒》《西逰记》《三国演义》《天龙八部》等中国古典及现代名著;开创在新加坡电影院内,每月举办一次“中国电影讲座”,向新加坡观众介绍中国著名影片《红楼梦》《红高粱》《黄土地》《老井》《春桃》《清凉寺的钟声》《东陵大盗》等等;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政府机关、大中小学、社会团体开办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讲座;为新加坡教育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修系设置“语言艺术教育课程”;创办“新加坡华文教师朗诵艺术学会”;先后受聘为:中国北京大学朗诵艺术学会顾问、中国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安徽大学兼职教授。
郝知本教授在国内时,在国家剧院任职,曾主演过《东陵大盗》、《归乡》、《死亡集中营》、《蓝鲸紧急出动》等多部电影;导演及主演过《原野》、《有这样一个小院》、《白求恩大夫》、《南海长城》、《年青一代》等二十多部话剧歌剧。亦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