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远吧 关注:26贴子:1,282
  • 12回复贴,共1

(存戏:雀屏&延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7-08-16 15:26回复
    雀屏立于前,多是青年才俊跃跃欲试。于是夺头筹之后便隐去身际,任有志者自勇往之前。王公贵卿瞩目之间,兴许早定下乘龙快婿也罢。晒晒然去,恐被捉住那牢笼里。
    心下念得是,自大理寺调值御史台,两边定疑惑众,尝闻御台魏公之雷霆手段,却不知是好是坏。踱步间,隐于龙柱之侧。


    2楼2017-08-16 15:39
    收起回复
      转首当见延武,正是驸马都尉第一人也。自婚后与齐国公主举案齐眉,如今膝下四童,当真羡煞诸人。余几位主我亦有所耳闻,然志不在此,唯应景罢也。见人拱手,笑曰
      :延武兄——
      :听闻我这厢刚出大理寺,您后脚就进去饮茶一杯,可属妙哉?专选我不在的时候去的?


      4楼2017-08-16 16:26
      回复
        那户部郎中之事,即便人在准备制科,却也不得不闻。大理寺中同僚自不必说,不消盏茶的功夫自知了,只是信延武身正,自不会受那郎中之污蔑。续叨叨
        :哎,大理寺办事一向如此,如有沾边的,哪怕你是站那儿不动,也定要问个十来个问题的,延武兄一身正气,不怕他问,早日摘清那疑惑不是更好?
        又旁言,道
        :那日对策之后,才知要转去御台,虽心有所往,却也是提前不知的,延武兄见谅则个。


        6楼2017-08-16 16:37
        回复
          延武之言自然不错,兰台可是容易进的?并不比大理寺好过,这其中弊端益处在心中也过了千遍,论说毫不犹豫那是诓人,只不过不愿固守一处,日后论作老顽固罢也。转盻旋背,嗟忾见闻。负手而立,侃侃道来
          :人家皆道御史台乃乌台,乃喻乌鸦之墨乌也。谏臣也,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玄直今日立于此,荣冠加身,誉满贺堂,却也不知他日骸骨何处——


          8楼2017-08-16 17:26
          回复
            :延武兄所言正矣——
            坦然一哂,为官岂非盼中流砥柱焉,奈何圣杯亦鸠杯,哪能安稳的捧在手心里。叹憾泰宇巍崇,尊官资位上禄,须臾也缥缈,尊贤懿德也。注念间,忆起从前话谈,复又问道
            :早听延武兄所说,有意自武职转文,眼下可有消息?


            10楼2017-08-17 10:06
            回复
              11
              :尝闻沈公所言,却不知延武兄是因公主与儿女请退,还是旁的因故?
              武职为功者重,保家卫国之余亦为自家挣得一份功劳。而今他在营多年,按理自可请命往外域置敌,但他如今身为驸马都尉,齐国公主又定居长安,膝下孩儿有四,若有退居文职的想法,也属时常。故而又言
              :建功立业,当以武职为最好,但若有顾虑,转而向文亦是极好,不知延武兄有意哪个部门?


              12楼2017-08-17 10:25
              回复
                延武志向高远,不愿屈居固营应是如此,闻他要去大理寺,却是不赞成的。如今大理寺人才济济,却是专才,狱律之观繁杂细索,需专,却不一定适合延武。与延武结交数年,也无需打太极敷衍,便也道
                :大理寺重国律,多与犯事之人打交道,却也是容易得罪人的地方。延武兄乃驸马都尉,说起来大理寺诸人倒不好随意差遣,届时可能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玄直愚见,延武兄不妨考虑一下御史台?监察诸道群臣,上直谏言,与驸马都尉之身份亦相符,如何?


                14楼2017-08-17 14:11
                回复
                  :延武兄身为驸马,皇亲国戚,若大理寺有何事定也顾及此,届时办案束手束脚,反倒两厢有阻。不若往兰台一聚,意在秉公班查,不惧权贵皇亲,定也事半功倍——
                  大理寺审外,御史台治内,以驸马都尉之身份,大抵是可震慑臣僚与爵公的。因而觉他往兰台更加合适,不过解析一二,决定还是在他
                  :玄直愚钝之言,若讲的不对,请延武兄海涵——


                  16楼2017-08-17 14:41
                  回复
                    :延武兄才能赫显,众皆所知,也无需担心因公主而声延了——
                    力士奉茶,乌盏汤醇,忆起当日以茶喻乌台,亦抱怨过好些,却不知如今之事。南柯归梦,恍然三生。
                    捧盏而饮之,旁侧传来阵阵惊呼,原又有少杰射中展轴,应对磅礴,当为众贺之。豪杰会当次时,亦做东床快婿。
                    :听说突厥近年不平,商队过路是战战兢兢的,延武可听说过此事?


                    18楼2017-08-17 15:21
                    回复
                      :才去几日,倒也适应,氛围与大理寺相若,不过有个别以前有些纠葛的,瞧着彼此干瞪眼罢了——
                      说了便笑,以前做事不常顾忌,除了刑部就是惯儿招惹御史台的人,虽上卿之间尤有优裕,尚相互饮酒常乐,可底下小的诸人便不太掩饰了,言辞冲突是常事,谁叫两边都是惯儿耍嘴皮子玩儿的呢。
                      摆下茶盅,捻口茶果清香惬意,复又忧心忡忡
                      :如今春夏交际,突厥粮草丰盛,故而要好些。若是冬季枯荣,那边境的百姓是要受罪了。最怕有引战之因,届时朝议,又是唇枪舌剑——


                      20楼2017-08-17 15:45
                      回复
                        :哈,延武兄还记得当日之事那,玄直可是真怕,好在有兄弟照顾着,以后便好了许多。
                        当日他许好友与我照应,这之后出巡也壮胆了些许,办事又方便,交情便起于此处。若说大理寺与兰台臣僚,著名者魏公,当是矫时慢物,目语额瞬,却又处事周全细微,朝中拜见已是折煞,如今在他手下办事,心知谨慎几分。摆了摆手,又笑
                        :迂腐也,不迂腐也,皆有之,若有幸与延武兄共事一处,再详谈之。
                        谈及突厥,又道
                        :可不正是如此,天高皇帝远,全凭案牍探之,岂有周全之礼?巡察御史也是极难,倒不知往后该如何了——


                        22楼2017-08-17 16:00
                        回复
                          :哎,自古谏臣忠义两难全,只怕玄直日后却是孤家寡人也
                          乌台之卿得罪人多,却也是众臣皇亲喜拉拢的,荣权富贵,岂是轻易可得。是以愿做孤臣,而不愿附权势。恐他并不了解此志,却也不轻易多说,世事难料者,岂知后事?即便有朝一日必然做出选择,却也不急在此时此刻。此志深埋心底,只道
                          :是,往昔教训以血肉筑成,却无根绝之法。延武兄可有好的提议?若可解决此事,一来福泽百姓,二来至尊定是另眼相看了。


                          24楼2017-08-18 09: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