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瑜吧 关注:2,630贴子:13,461

回复:这是一个邪教(权瑜第一世,稷瑜第二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24章
周瑜这次伤重,孙权为了防止他多思多虑。一直陪在他身边衣不解带的照顾。叮嘱大夫给他的药除了清毒补脏,更多的是安神。
他心里清楚,等周瑜伤势稍好,才是最麻烦的时候。别看公瑾现在病着,整个人看起来温顺的很。但是猛虎终究是猛虎,哪怕此时乖巧如猫,但凡他能动弹了,他的心思就又活了。南郡荆州是他心头大患。如果不能彻底说服他,他必定是要拼死夺下。
鲁肃说的暂时夺下他的兵符的确是最快捷的办法。但是孙权不想这么做。公瑾对江东,对孙权,殚精竭虑,没有半点错处。他怎么能夺他兵权,只为防止他出事?
为了看着他,孙权连公务都搬了过来,就近在他身边处理。
“主公,你这样实在太过了。”周瑜稍微好一些,披着衣服靠在一旁叹气。孙权大张旗鼓,将一车车公务就这样拉了过来,实在任性。
“我不看着你,怎么能放心得下?”孙权冲他微微一笑,“难道公瑾不想看到我?”
周瑜垂下眼睑,不说话了。
人都说生病的时候心会变得柔软。周瑜一生英雄,遇到孙权也不得不尽数化为绕指柔。他如何会不想看到他?能时刻得权儿相伴,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我生病的事,千万不要让外人乱传。”
孙权提笔批阅完一册公文,吹了吹竹简上未***墨,“公瑾是担心,有人趁机发难?”
“正是。”
“勿需要担心。你生病需要休养的事,我从来没有打算瞒着。”
“主公,万不可如此啊。现在曹操贼心不死,惦记着江东。刘备小人正欲图大计。如果现在他们知道我病了,一定会有所作为,局势一定会生变。”
“我知道。”孙权点点头,“那就让他变。”
“主公!”
“我大都督病了。需要休养,这种时候最高兴的人是谁?是曹操。最着急的是谁?是刘备。昔时,我与刘备为盟,他背信弃义欲夺我荆州。我们投鼠忌器,暂时不能跟他翻脸。他便越发得意,越做越过火。吃相难看,恨不得一日之内就坐大坐强,一统天下。他们倚仗的不过是我江东之势,是我公瑾之才。
又因为我们没办法跟他们一样不顾大局撕破脸来打一场。他们便越做越过份。现在我公瑾病了,伤了。要好好休养。他们要南郡,要荆州自己去抢吧。只要曹操能忍得下刘备,我孙权也能忍得。
此时此刻如果曹操得知我大都督病了,如果欲攻江东,那么最担心的不是我们,而是刘备。他们好不容易从一无所有,到看到一丝希望。虎口夺食,我们去抢,我们便是他最大的敌人,曹操去抢,曹操就是他最大的敌人。
刘备不是自认关羽,张飞英勇无双吗?那就正好给他们一个施展手脚的机会。我大都督现在伤了累了,打不动了。伤好之前,一切免谈。”
“主公,但是你欲成大业。荆州必取啊。”
“我知道。”孙权站起身,仰天叹气,“但是现在不是时机。”
“主公不要担心,只要待我伤势稍好,我一定……”
“公瑾。”孙权摇了摇头,“不行。”
“为什么?”
“我说过,公瑾于我,于我江东,十个荆州也不换。你的伤势大夫说了,一定要全心全意休养三五年以上。”
周瑜一听就急了,三五年时间,战机早就过了。刘备孔明擅钻营,一定会趁着这三五年成势。
“主公,你不能因私忘公。你对周瑜情深义重。我都知道,但是江东百年大业……”
“我是为了公瑾,但是也是为了江东百年大业。”孙权坐回他身边伸手轻抚他脸颊,“公瑾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江东没了公瑾,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刘备夺下荆州,壮大声势。而我江东却失了大都督。局面会是怎么样的艰难?你忍心将这困局交给我吗?”
周瑜想了想,双手一抱拳,坚定的说,“主公放心,我一定拼死也会夺下荆州。绝对不会让主公陷入这样的难堪。”
孙权只能叹气,“没有公瑾,我要荆州干什么?”
“一将功成万骨枯,我是主公的大都督。我不能贪生怕死,一味自保。”
“我知道,我都知道。你的心意我都明白。”孙权热泪盈眶,“公瑾可知道这世上诗句万千,我最怕是哪一句吗?”
周瑜摇头。
“我最怕的就是那句,红颜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孙权看着他,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滑落,“公瑾对我心我都明白。我们要成不世伟业,要成不世之功,公瑾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我是不会拦着你的。但是,不要争这一朝一夕。公瑾不怕,我怕啊。我怕苍天不公,夺我公瑾,到时候我该怎么办?
我父兄死得早,上天只留下一个公瑾给我。你是我心中最爱,是我魂之所系。如果你也抛下权儿,天地之大,我还有什么?江东霸业?你知道我不从来不是贪恋权势的人。江东于我是责任,却不是其他。
如果没有公瑾,我不过是行尸走肉,最多燃身耗血拼尽一切为了江东,做一个木头一样的主公罢了。这世上如果我最爱的人也能舍我而去,试问我还能再信谁?若上天垂怜让我早死也就算了,不过是短短数年时光,我便可解脱痛苦,去找公瑾。
如果上天偏要折磨我,让我活得久远,现在我理智尚在,自然还能知人善用,但是若是我将来年老昏庸,我必将疑心嗜血。到时候不要说我自己的名声,只怕连我父兄的名字也要被我败光了。”
“主公,你怎么能这样?”周瑜心痛难当,“就算周瑜有什么不测,也非瑜背诺,天不假年罢了。你怎么能自伤至此?”
“我难道愿意这样吗?”孙权看着他苦笑,“我上有母亲,下有责任。若非心痛至死,我又怎么会?我说这话并非是想公瑾伤心。只是告诉你事实罢了。”
“主公。”周瑜闭上双眼,默默流泪,“早知如此,当初我实在不该答应你。”
“公瑾后悔了?”
孙权看着他,目光冷了下来。
周瑜睁开双眼,看着他。目光之中尽是不忍和挣扎。孙权实在用情太深。他不敢想像,如果自己真的有个意外,留下权儿一个人该如何是好。早知道如此,当初真不应该答应他。若是不说破,不在一起,万一自己有什么意外,权儿也不至于伤心至此,真正是心丧若死啊!不该如此,真不该答应他啊!
孙权一看他的神情,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主公还是回去办理公务吧。周瑜也好安心养伤。”周瑜侧过头,这话说得心痛,但是他却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和孙权断了。
“我懂了。”
孙权站起身,心如死灰往门口走去。背景凄然孤单,看得令人心酸不已。
周瑜看着他的背影几次三番想叫住他。但是却开不了口。他们之间已经错了。如果再不收手,再让孙权深陷下去,万一他有什么事,留下权儿一个,他怎么受得了?还是早早了断了吧。权儿青春年少,生得俊郎,又是江东之主。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温柔美貌的女子相伴,何必一腔柔情尽倾于他身上?
想到这里,周瑜觉得自己的心如针扎一般,巨痛难忍。一口血再也忍不住吐了出来。周瑜心中一惊,看着指缝之间的鲜血,心中一片冰冷。果然,他真的要扔下权儿了吗?
“大都督!”吕蒙急匆匆跑了进来,一看到周瑜唇边指缝的鲜血,大惊失色。
“你这是怎么了,大都督。”
“没事。”周瑜挥手,“你怎么来了。”
“主公,主公回去了,派我来照料大都督。”
“回去了?”周瑜苦笑,“回去了才好。”
吕蒙抬头看他,欲言又止。叹了口气,拔腿就跑,不一会儿叫来大夫。
“大都督刚才吐血了,神医快替大都督把脉症治。”
华陀伸手替周瑜把了把脉,“没有大碍。大都督中的毒箭,体内还有些许余毒未清。他又多思多虑,故而有淤血凝结,现在脏腹之内瘀血吐出来不是坏事。”
吕蒙这才放下心来。


IP属地:上海134楼2017-08-21 12:22
回复
    这章超肥啊,珍惜啊,少年们~


    IP属地:上海135楼2017-08-21 12:33
    收起回复
      第25章
      此自之后,孙权就派了马车又将公文尽数拖了回去。虽然每天都派人过来殷勤问询,但是自己却一次也没有过来。
      等周瑜伤势稍好,他又打起精神清点了三军,准备一心攻打荆州。
      可是,他上书提了几次,孙权都驳了回来。没有一次答应他。周瑜心里郁结难过,孙权爱他他自然知道。但是,他们怎么能因为私情而置江东大业不顾。他原本就是主公手中利剑,哪有敌人都杀上门了,利剑还不出鞘的道理?
      这一日朝会,周瑜箭伤已经全愈。剩下的只是细心调养五脏的内伤罢了。这是个精细活,一时片刻急不来。
      周瑜一身华服信心满满的上朝。他知道孙权担心他,所以想让他看到一个活蹦乱跳的周公瑾。到时候自然可以说服孙权放他出去打仗。
      细算起来,自从那日在大都督府离开,他已经许久不见孙权。周瑜嘴上说得好听,要放手,要结束。可心中思念早已泛滥。借着朝会一眼望去,只觉得孙权俊郎的面容消瘦许多。时不时皱着眉头,面沉如水,一时之间完全看不懂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大都督身体可好些了?”
      “多谢主公记挂,我的身体好多了。”
      孙权点点头,转头继续和张昭说话。自此再没有转看看过周瑜一眼。仿佛刚才关心他的身体只是普通主公对臣下叮嘱。他们之间真的再无其他。
      周瑜看着,心里突然莫名一酸。这应该是他心中所愿,可是,真的见孙权如他所想这般做了,与他之间毫无怜惜爱意,却让他心里如此难堪、难受更难忍。
      他收拾心神,“主公,刘备趁我伤重,现在正欲占荆州。我请公主允我领兵前去,定不能让此人得逞。”
      孙权摇摇头,“不行。”
      “主公,荆州于我江东大计至关重要,主公千万莫失良机。”
      “我说了不行。曹操现在欲以荆州为饵,迫使我与刘备互相残杀。荆州我江东必取,但不是现在。”
      “主公,你现在不取荆州,日后刘备得了势,必成一方势力。到时候我江东的敌人不仅是曹操更有刘备。”
      “我知道。天下大势,机会稍纵即失。我不取,旁人就要取。但是,荆州我江东现在取不了。那便只能先让刘备取。总好过让曹操取之。”
      “怎么会取不了?只要主公同意派兵,我必拼死力敌,一定替主公夺下荆州。”
      “夺下之后呢?”孙权看着他,“夺下了就等着曹操来打,刘备来夺?”
      “主公!”
      “这事不要再说了。大都督的心事我都明白。但是,我已经决意听子敬三分天下的意见。曹操能忍得下刘备,我也能忍得下。我已决定联刘抗曹。”
      周瑜看着高坐在那里的孙权,只觉得他是那样陌生。曾经他们这间那么默契,所思所想,几乎一个眼光就全都明白了。而现在这个男人居然告诉他,他能忍得下刘备,他要承认三分天下的局面。
      周瑜觉得自己的心一片冰冷。此时孙权的目光投了过来,周瑜咬着唇死死的盯着他,孙权却是扫了他一眼,目光就落到了旁处,眼光之中空然一片,什么也没有。
      周瑜忍着心痛回到兵营,越想越不能这样下去。如果主公真的这么想,三分天之下局是逃不掉了。有一个曹操已经够难对付的了,现在还要多一个刘备。江东大业何时能成?主公天纵之才,一个小小的江东怎么能容得下他施展抱负?他是主公臂膀,如何能坐看主公龙游浅滩?一身才华无用武之地?
      “传令下去,集结三军,我要攻取荆州。”
      吕蒙听了这话愣了一下,“大都督?你这样做行吗?”没有主公授意,这样做简直是……
      “主公现在听不进我的话,可是我不能放任刘备坐大。刘备虚伪,诸葛亮狡猾。我不能让主公增加新的劲敌。我这个大都督屡屡持权犯上,有时候偏偏不听主公的。我一定要趁刘备现在还没有成势,灭了他。”周瑜下定了决心。
      “是。”
      等孙权得到消息,周瑜已经将东吴的六万精兵派了出去。
      鲁肃急得跳脚,“主公,这如何是好啊。公瑾他,他这是又犯性子了。今日在朝堂上,主公就应该好好劝他,怎么前几日,主公还和公瑾好好的,这是怎么了?公瑾对主公忠心一片,也就你的话他能听得进去。主公怎么不好好劝劝他,偏偏要和他置气?”
      孙权摆手,劝他稍安勿躁,“不是我和他置气。我软话说尽。他就是不肯听。公瑾是打定了主意不想让刘备坐大啊!”
      “公瑾糊涂啊!刘备虽然可恶,但是我们的首号大敌却是曹操,现在我们力拼刘备,只怕曹操在许昌笑都要笑死了。”
      “不!我们的近患的确是曹操,但是远虑却是刘备。公瑾想得没有错。”
      “难道主公也认为现在应该取荆州?”
      “不是。荆州现在取不得。这荆州就像当初父亲带回来玉玺。留之无用,只有害啊!当初公瑾就说过,大丈夫手提三尺剑就能建功立业。何况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江东这样大的局面。时机不到,荆州只能舍了。”这句话孙权说得着实心痛。荆州,是荆州啊!他父兄就一直心心念念掂记着的地方。他东吴发展壮大的命脉之地。
      “那主公为何还要故意气他。”
      “我不是气他,我是没办法。我不狠下心我压不住他。公瑾想得长远,但是,我们现在只能顾眼前。如果我们现在拼尽全力夺取荆州,刘备和曹操势必紧盯着不放。我公瑾身体还没有好完全,这样操劳,势必出大事。
      刘备和诸葛亮削尖了脑袋耍使计谋,公瑾哪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和他们这样耗损?良将易得,一帅难求啊!于公于私,我江东断不能失了公瑾。只有舍了荆州,过上几年太平日子。等公瑾身体好了,我东吴的兵马更强壮了,以待时机,荆州必取。”
      鲁肃长长叹了口气,“公瑾也是怕到时候刘备成势。主公又添了一个新的大麻烦。”
      “成势就成势。战国时的大秦,由强转弱又由弱转强,六代君王终成大业。成大事要有耐性。刘备仁义的模样是摆不了太长时间的,诸葛亮是个谋士。所谓谋士,可谋一时之利不可谋永久;可谋一城,不可谋一国。这天下要大定,终究讲的还是实力。一朝一夕,胜个一场半场战,算不得什么。”
      “主公看得高远啊。”鲁肃听了这话大为钦佩,心里对孙权的敬服无以言说。
      “只是主公看得如此明白,却怎么拦不住公瑾呢?”
      “我不是正在拦吗?”
      “主公啊,火烧眉毛了,你就不要跟我开玩笑了好不好?公瑾都已经调了六万精后出发了,你怎么……”
      “你现在就去劝他回来。”
      “公瑾不会听的。”鲁肃真是急了,如果周瑜肯听他的话,他怎么还会跑来找孙权?
      “唉。”孙权拍了拍自己,“只能自毁声名了。”
      “主公说什么?”
      “我不擅长行兵打仗,现在却不得不去打几场败仗了。”
      “主公何意?”
      “我要去打合肥。”
      “合肥张辽?”
      孙权点点头。
      鲁肃一愣,“张辽骁勇,主公恐怕……”
      “我知道。”孙权无可奈何的抬头叹气,“只有我陷入危局,公瑾才会回来啊!”
      ……


      IP属地:上海142楼2017-08-22 17:44
      回复
        第26章
        周瑜正在排兵布阵,突然听到鲁肃心急火撩的跑来报说,孙权在合肥吃了败仗。折损了东吴数万精兵。周瑜心里又气又急。他一门心思替主公扫清障碍,孙权居然在后面扯他后腿。仲谋之智根本不在行军打仗。他跑去打什么合肥?他哪里是张辽的对手?
        这一来,他不回去也不行了。
        周瑜只身前往吴郡,于半夜终于赶到。
        孙权正等着他。
        曾经心意相通的两人,此时见面,却相顾无言,不知该说些什么。
        “主公,我回来了。”
        孙权看着他,从周瑜进屋的一刻,他就尽收眼底情意,只是漠然的看着他。他知道这种目光周瑜见了定然难受。而且他着眼江东大局,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丝毫没有错漏。反而是自己步步制约,他肯定伤心死了。
        但是,公瑾实在性子太傲。若是还是情深意厚的时候,他做出这事,周瑜恐怕不仅是伤心,更是要伤情了。所以,现在他不得不做出一副,心如死灰,不讲私情只讲君臣的模样。长痛不如短痛。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他不将公瑾压下,不逼他,公瑾是不会愿意听他话,容下刘备,强忍着恶心,认了这三分天下之局的。
        想到这里孙权逼自己硬下心肠,“我为吴侯,你无我号令怎能私自用兵?”
        “主公现在也知道军心所向了吗?”周瑜反问。无号令调兵,自然是因为三军想法都一样。刘备偷南郡简直是往东吴三军每个人心上扎刀,试问谁能忍得下去?
        孙权转过身,一字一句,声声如刀,“公瑾!这东吴究竟是我是主,还是你是主?”
        周瑜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听到孙权说这样的话。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才孙权说了什么?他居然问,东吴究竟谁是主?他是怀疑他吗?他觉得他拥兵自重?他居然怀疑他的忠心?
        一时之间,天旋地转,日月失色。天地之大,他居然有无所容身之感。周瑜只觉得自己腿一软,禁不住退了两步。好不容易他扶住什么这才勉强站稳。
        他突然想到,那一天他一身白衣赶到孙策灵堂之前,孙权也是这样对他说。
        他说,“我想将江东之主的位置让给将军,我愿意做一长史跟随将军……”
        他以为这些年来,他们之间的种种已经说明了一切。他对他忠心不二,他对他信任有加。更何况两人之间那不可言说的情义。他们曾经那么相爱。权儿曾经说过,如果没有他,他心丧若死。
        想到这四个字,周瑜抬起头。是啊,仲谋向来聪明。他说过,如果连最爱的人都忍心舍弃他,这个世上他还能相信谁?还能倚仗谁?
        若是他不是真心深爱周瑜,依着孙权那么聪明,多思多虑的性子,他怎么可能会深信一个人拥兵自重?任由他行事霸道放肆、无所顾忌?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只怕再正常也没有。
        难道,孙权真的已经不再对他有私情?他们之间真的如他所愿,恢复到了普通君臣的关系?连那仅剩的信任,孙权也不愿意留给他吗?连周瑜为东吴,为主公尽忠的心愿也不愿意满足他了吗?
        周瑜深吸一口气,勉强定下心神,苦笑着拿出兵符放在桌上,“这是东吴兵符,我奉还主公。我身体不好,这就回柴桑养伤、待罪……”
        剩下的话他实在说不出口。一颗心痛的几乎失去知觉。周瑜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后面的事他几乎都记不清了。那天晚上的事简直像一场恶梦。每每想起就让他心痛难当。
        鲁肃赶回来的时候,就听到外面人在议论主公和周瑜吵架的事。
        说大都督回了柴桑养伤。
        程普将军不无感叹的说,“大都督箭伤易好,心伤难愈啊。”
        “箭伤是曹仁给的,这心伤?”
        众人只是摇头,都知道这心伤实在不好说。
        赤壁之后,主公和大都督关系亲厚,笨一点也许看不出来。但是聪明如程普之流多少是心里有数的。更不用提鲁肃吕蒙他们。


        IP属地:上海149楼2017-08-23 14:04
        收起回复
          少年们,我的目的就是,要让权瑜成为一个邪教!凡是看过的人都要被洗脑,觉得对啊,这两人就是一对!对啊,剧情就应该是这样的。达到这个目的,我就圆满了。


          IP属地:上海153楼2017-08-23 19:22
          收起回复

            第27章
            眼见虽然手段激烈,但好歹是硬拦下了周瑜犯性子,不再提兴兵的事。鲁肃以为这事暂时停一停。没想到,还没几天吕蒙哭丧着脸来前求救。
            “子敬,你快去劝劝大都督吧。”
            “他怎么了?”
            “自从跟主公吵架之后。大都督天天醉酒。根本不愿意好好调养身子。我怎么劝他他都不听。他说东吴已经没有周瑜这个人了。他心都死了,这样下去他还休养什么身体?早知道他这样,还不如让他去打荆州,还没现在这样伤身呢。”
            “哎呀!”鲁肃指着他,急得跳脚,“你怎么这么没用?”
            “伤他心的是主公,我说什么也要他肯听才好啊。以前我劝他都是扯着主公的虎皮做大旗。现在我一提主公他就更加伤心,越发变本加厉。害我连提都不敢提主公的号名。大都督会听我的才怪。”
            鲁肃也知道吕蒙说得没错,“你快回去看着他,我这就去找主公。”
            鲁肃找到孙权的时候,他正在翻看竹简。
            见他这淡定模样,鲁肃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主公,公瑾现在日日醉酒,你就不去管一管?”
            孙权放下手里的书简,沉思片刻,“现在还没到时候啊。”
            他这一回是下定了决心,借着吵架,让刘备那头折腾去吧。等他折腾完了,局势定下来。公瑾只能算了,跟着他以图日后。现在荆州之局可还没解。他若心软,前面的戏岂不是白做了?
            “顾不了这么多了。吕蒙刚才来找我,说公瑾心若死灰,天天醉酒,公瑾说东吴已经没有周瑜这个人了。子明急得不行,还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他去打荆州,还没现在这样伤身呢。”
            “吕蒙这个笨蛋。一点用也没有。”一听这话,孙权也急了,“我,我不是叫他看着公瑾的吗?”
            鲁肃听了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主公你以为子明能劝得住公瑾是为什么?还不是有你这张大旗?现在你就是他的病症,这药方现在不灵了。”
            “那现在怎么办?”
            “主公才智过人,一定能想出好办法的。”鲁肃看着他,讲的毫无诚意。
            孙权瞪着他半天,“唉”了一声,“去柴桑。”
            孙权紧赶慢赶来到柴桑。
            周瑜从房里出来,见他背身而立,看着孙权修长的身影,周瑜不自觉的就湿了眼眶。明明已经在心里发过誓,从此与这个人一刀两断,划清界线。可只是见他背影就觉得心里无尽委曲,心痛难耐。思念简直要喷发一般涌了出来。
            周瑜定了定心神,“主公。”
            “公瑾。”孙权转看着他,眼神之中再也不复以往冷漠,只有无尽情意。
            “身体可好些了?”
            “还好。”
            “公瑾,说起来这件事是我错了。我伤你心了。我年纪轻,经得事少,你是做哥哥的,就不能原谅我一回吗?”
            “主公怎么会错?要错也是我错了。我多有忤犯,主公大度,一直容我、让我,是我自己不知足罢了。”
            “公瑾,难道你真的一点也不能体会我对公瑾之心吗?”
            “周瑜如今已经是待罪之身,主公如果想治周瑜忤犯之罪就下令好了,又何必要我体谅?”
            孙权叹气,“看来公瑾还是在生我气。”
            “周瑜不敢。”
            孙权心灰意冷的看着他摇了摇头,转过身,“既然如此,我下回来再看公瑾。你好好休养身体。”
            周瑜抬头看着他,一时之间不敢相信他居然就这样走了。果然恩爱一断,这人做事真是心狠。
            周瑜正在胡思乱想,没一会儿突然看到吕蒙流着眼泪跑了过来,“大事不好了,大都督。主公,主公刚才在大门口突然昏过去了。”
            “你说什么?”
            周瑜只觉得天地失色,整个人一软,差点摔倒在地。
            “大都督,你不要吓我。”
            “快,快带我去。”


            IP属地:上海155楼2017-08-24 16:57
            收起回复
              第28章
              吕蒙扶着周瑜来到偏厅内室,孙权服了药沉沉睡着,鲁肃正陪着他。一看到周瑜,急得跳脚。
              “哎呀,子明,你把公瑾带来干什么?”
              “大都督担心主公。”
              “他自己身体都不好,你还把他带过来?还嫌不够乱吗?”
              “我不碍事,主公现在怎么样?”
              鲁肃叹了口气,“主公没事。喝了药刚睡下。刚才大夫来过了。说主公只是思虑过重,郁结于心。一时之间气血不畅这才晕倒。他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么多烦忧?居然忧虑到这个地步!”
              周瑜看着躺在榻上的孙权。这人向来擅谋,多智近妖,谁知道这是不是又是他的苦肉计?可是看着他的脸,他却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转身离开。
              鲁肃见他的样子,叹了口气,继续添了把火,“刚才主公睡下,我居然在他鬓边发现了白头发。主公才二十出头啊!”
              “白头发?”周瑜心里一惊,仔细一看,他眼力惊人,果然在孙权鬓边发丝之间看到一根银丝。
              “主公怎么会耗损到这个地步?他才二十几岁,又素来玉贵娇养,怎么可能会早生华发?他到底心里压了多少事才会自损至此?”周瑜心里又痛又恨,哪里还顾得上两人之前的争吵。几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双手,泪水差一点就流了下来。
              “公瑾啊,你不要再跟主公赌气了。刘备和诸葛亮背盟,往我们东吴背后插刀子,你以为主公不难受吗?荆州要地,主公会不想要吗?我东吴出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却让刘备在后面捡便宜,主公心里比谁都痛啊!”
              “所以,我才说我要力夺荆州啊。你们一个个的偏偏还要扯我后腿。”
              “可是,比起荆州,东吴更重要的是你,是日后的发展啊。”鲁肃苦口婆心的劝他,“主公有远见,他说过所谓谋士,可谋一时,不可谋长远;可谋一城,不可谋一国。乱世平定最要紧的还是看实力。一两场仗的输赢不算什么。一时之争,更没必要。
              荆州必取,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丧失了最好的机会。现在再取,人力物力损耗之下,打下荆州也实力大损。而从此还要***夜掂记着,今天你来打,明天他来打。而此时曹操却可以在许昌一力发展,长此以往,我们与大魏的实力差距就越来越远了。”
              “可是眼下不取荆州,我们东吴的发展就又要往后推了。”
              “主公说过,十年之内,荆州必取!”鲁肃斩钉截铁的说,“主公等得起。公瑾你也要等得起才行啊。你是主公大都督,良将易得,一帅难求。江东不能没有你。主公和我已经商量过了,一定要逼刘备和诸葛亮签下暂借荆州的文书。等他们有了落脚地,荆州一定会还给我们。”
              “一纸空文如何能信?”
              “空文讨不回荆州,却可以占一个理字。时机到了,我们自然可以派兵出马拿下我们自己的东西。”
              “只怕到时候刘备大势已成。主公又要多一个敌手了。”
              “那便多一个。”孙权睁开眼睛,伸手反握住周瑜,“曹操我不怕,刘备我也不怕。我怕的是公瑾。我如果没有公瑾就什么都没了。”
              周瑜瞪着他,“明明有一条平坦的路,你偏要选那条难走的。”
              孙权摇头,“平坦的路上没有公瑾。”
              周瑜闭了闭眼睛,转过头,“当初我真不该答应你。”
              孙权搂住他,“公瑾就别再说这些伤我心的话了吧。你是嫌我白头发还不够多啊?”
              提起这个周瑜心里大痛,“你,你混账。”
              “是是是,我混账。都是我的错。”
              眼看着这两人又开始旁若无人,鲁肃扯了扯看得起劲的吕蒙,冲他使了个眼色和他一起离开。
              一到门外,吕蒙嘿嘿一笑,“果然还是主公有办法。”
              “主公自然是聪明。”鲁肃点点头,转而冷冷一笑,“劝下了公瑾不与刘备死磕,我也要去找那刘备一趟。”
              “找他们干什么?”
              “讨要荆州。”
              “别傻了,我的子敬。刘备伪君子,他肯给你,大都督还用得着费这么大的心思和主公吵成这样?”
              “我知道他们不会给。但是,主公说了,我们去要,一是说明荆州是我们的,他们不给是他们理亏,二来,将来即使哪天发兵打仗,也是拿回自己的东西,天经地义,名正言顺。这纸空文是一定要逼他们签下的。他们吃不准主公能不能按得住公瑾,也想借一纸空文暂时平息公瑾之怒。所以这“借据”他们会签的。”
              “说得对。就算他们暂时得了荆州也要让他们知道,荆州不是他们的,是我们暂借的,他们早晚要还!”吕蒙点点头,又忍不住叹气,“又要辛苦子敬了。你成日以敌为友,心里只怕也不比大都督和主公好受啊。”
              鲁肃听了这话抬眼望他,吕蒙生得英武,但是为人十分细心,看人时总是一脸专注,目光熠熠,一望便觉得温暖、亲切。否则孙权也不会将周瑜托给他照顾。此时这话说得十分暖心,鲁肃忍不住笑了。
              “子明也会说奉承话了。”
              “不是奉承,是真心话。”吕蒙叹了口气,“这些日子得大都督教导,又蒙子敬提点。我才发现我有太多不足了。主公也好,大都督也好,子敬也好,都太累了。”
              “子明又何需自谦?你跟着公瑾,得他时时提点;主公又什么事都不背你我,可见你我都是他的心腹。得主公和公瑾如此信任,子明日后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作为什么的都无所谓,能帮到你们,帮到东吴才好。”吕蒙想到这里又一咬牙,“早晚有一天,我要替主公,替大都督,替子敬,替我东吴把荆州夺回来。”
              “我信子明定能做到。”
              吕蒙嘿嘿一笑,笑容灿烂,“绝不辜负子敬。”
              ……


              IP属地:上海159楼2017-08-25 11:19
              回复
                第29章 我也想学学做昏君的滋味
                周瑜靠在孙权怀里,孙权握着他的手,时时亲吻他侧脸,十分恩爱甜蜜。
                “这一次我知道委曲公瑾了。”
                周瑜靠着他,两人的发丝纠缠在一起,看起来说不出的亲密。
                “主公能忍,我也能忍。”
                “公瑾。”
                孙权叹气,心里感动。未经验证,谁也说不好,二分天下和三分天下之说谁对谁错,孰优孰劣。但是公瑾一直是强势的二分派。他知道公瑾肯退这一步,认下这三分之局,都是为了他。
                “主公不惧刘备,我又何惧?”
                “如今这局面,只怕比当初我们设想的二分天下之势要难。真的要辛苦公瑾了。”
                “主公年轻,刘备和曹操都老了。他们即便再老谋深算,可惜还是没赶上好时候。”
                孙权听了这话哈哈大笑,“正是这个理啊!”
                “亏你还笑得出来。”周瑜赏了他一个白眼,“大好年纪不思进取,反而只想着耗死敌人不成?”
                “我还不至于这么没有出息吧。”孙权笑着吻他眉眼,“公瑾听我说。天下乱局,要想一统,一定要有充足的实力。现在我们的实力虽然有一些,但是还不足够。曹操势大,我们势微,壮大自己才是重点。昔日大秦一统天下也经历了六代帝王。若是有生之年我能有幸成为天下之主固然好。即使不能,我东吴还有绍儿。目光一定要放得长远一些。你看那刘备的儿子生得如何啊?”
                周瑜想了想,用了一个比较婉转的词,“资质平平吧。”
                “资质平平?公瑾你也太客气了,可真给他留面子。就他那样只怕给绍儿牵马,绍儿都嫌他笨。”孙权冷笑,“只图眼前不思将来,这不是行大事的为所。”
                周瑜若有所思,垂下眼睑,“曹操的几个儿子倒是挺聪明的。”
                “没有聪明的儿子固然要烦恼,聪明的儿子太多了只怕也是一件烦恼的事。”
                周瑜抬眼看着他,“我不知道你居然已经想得这般深远了。权儿难道就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吗?”
                “当然有。男子汉立世,自然要建功立业,有一番作为。如果没有这野心,我不配当这江东之主。更不配父兄给我的大好基业。不配当我孙家儿郎。”
                “那你为什么还想得这么远?甚至都想到了绍儿?”
                “公瑾呐。”孙权紧了紧手臂,将周瑜搂得更紧,“行大事而有静气者难。一统天下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天下大势最终还是要以实力论胜负输赢。公瑾什么都好,就是太心急了。少了几分静气。”
                “静气!”周瑜仔细品了品这两个字,只觉得这两个字,字字千金,无限深意。他家世极好,年少成名,文武全才又生得相貌俊美,旁人有他一样就已经是人中龙凤了,可他几乎占齐了。所以他向来肆意张扬。这静气两字从来没有想过。
                “主公说得对。我日后一定改。”
                孙权在他鬓边一吻,“不用改。我就喜欢看公瑾肆意张扬,意气风发的样子。当初翩翩白衣少年郎,今日火烧赤壁我东吴大都督。公瑾原本要活得光芒万丈,活得潇洒快活。你什么也不用改,公瑾身上少的两分静气,自有我在,我会替你补上。”
                “主公这样会宠坏我的。”
                “那便宠坏了。”孙权笑了,看着他眼中尽是无尽情意与坚定决绝,“公瑾,我知道,你和兄长情同手足,年少时发誓要做一番大业,永固江东。兄长去得早,将这江东和我托给了你,君子重诺,从此江东便成了你的责任,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了你肩膀上。但是,你记住,东吴不仅是你的责任,更是你周公瑾的倚仗;我孙权也不是你的拖累而是你身后的支柱。
                无论公瑾想干什么你都可以放手去做。我和整个东吴都会支持你。就算哪一天你想做什么把东吴的兵都折损干净了,我也认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但是,唯独一样,不要冒进,不能燃身为炽。你想想看,你只见我一根白发就心疼到了何等地步,而我每每看你受伤,却不愿意好好养伤,还要跟刘备诸葛亮拼命,我心里是什么滋味?”
                话说到这份上,周瑜真是柔肠百结,心中一腔爱意如水。他紧紧握着孙权的手,“主公,我性子傲,老是伤你的心,你会不会恨我?”
                “公瑾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我早就说过,我永远不会恨你。谁欲夺我公瑾我便恨谁。公瑾是不会错的。”
                “主公……”
                孙权温柔的看着他,情意无限轻抚他眉眼,“以后我们不要吵架了。只要公瑾凡事不钻牛角尖,我什么都听你的。”
                “那我便胡来将东吴搞得颠三倒四。”
                “随你高兴。”孙权看着他,满脸宠溺。
                “主公真是有雅量的人。”
                “千金买一笑,烽火戏诸侯。我也想学学做昏君的滋味。”
                “混帐,你想讨打。”
                孙权哈哈大笑,将他搂在怀里低头亲吻,“我错了,还请阿兄原谅我。”
                “我今天才知道主公原来有如此远见。”
                “只要有公瑾,我便什么都不怕。公瑾也不要怕,不要急。一切有我。”
                “我答应你好好养伤。这三五年之内不再耗费心神。只在你帐下替你出谋划策。”
                “公瑾。”孙权闭上眼睛,眼眶泛红。此时此刻他才终于放下心来。公瑾终于是想通了。
                “我看鲁肃有大才,有远见,心智远胜我。我养伤期间,就让他接任东吴大都督一职可好?”
                “听你的,都听你的。”
                “吕蒙最近长进很大,不如也放手让他历练一番,把他派到子敬身边去吧。”
                “好,听你的。”
                “你这主公当的,怎么一点意见也没有?”
                孙权靠着他,满脸幸福,“得妻周公瑾,我还能有什么意见?”
                “你又讨打!”
                “哈哈哈哈。”
                ……


                IP属地:上海161楼2017-08-26 17:24
                收起回复
                  第30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混账
                  火烧赤壁之后,天下大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刘备趁着东吴大都督周瑜伤重之际,趁势夺下了荆州。东吴因为周瑜伤重,忍下这口恶气。只讨了个空头借据就放手了,并没死磕。刘备的势力终于开始崭露头角。他手下有猛将,关羽、张飞、赵云,又有军师诸葛亮,一时之间风头很足,几乎成一飞冲天之势。
                  与此相比,东吴却沉际下来。外人都传言主公孙权与大都督周瑜生出嫌隙,夺了周公瑾兵权,以养伤之名将他圈禁在身边,任命鲁肃为新任东吴大都督。鲁肃力荐吕蒙为副都督。
                  曹操听了大笑说,东吴没有人了。让鲁肃,吕蒙当了大都督。孙权小儿,目光短浅,周公瑾何等英雄人物,居然心生怀疑,弃之不用,简直愚蠢。
                  关羽更是直接骂孙权是,眯眼小儿,不足为惧。
                  吕蒙听到这话真是肺都气炸了。想他主公孙权,相貌俊朗。心志高远,德才兼备。对周大都督信任有加,明明是养伤。什么圈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有子敬怎么就当不了大都督了?他才智惊人,有胆有谋,心智坚忍。三军在他管理之下,井井有条,令行禁止,虽然行军打仗可能比不上周大都督,但是现在东吴又不用打大仗,一些小仗有他吕蒙就完全可以摆平。而且关起门来练兵,他们好不好关刘备鸟事,关曹操鸟事?一个个的不知所谓。
                  这天,在军中大营,鲁肃整理完军务,已近二更,便对吕蒙道,“子明早点去休息吧。”
                  吕蒙点点头,“大都督睡了我就休息。”
                  说着端来一盆热水伸手替鲁肃解脱鞋袜。鲁肃大惊伸手按住他,“子明将军,你这是干什么?”
                  吕蒙看着他,“大都督太辛苦了,烫个脚,好好休息。”
                  “不行。你是我东吴副都督,怎么能干这种事?”
                  吕蒙拉开他的手,温柔的看着他,替他解开鞋袜,“这些都不算什么。”
                  鲁肃还欲再说,但是却架不住吕蒙手脚麻利,替他脱了鞋袜细心替他洗脚。大帐之中灯火昏黄,鲁肃只觉得脸上发烫,一时之间不知如何自处。
                  他哑着声音轻声问,“以前你也这样对公瑾吗?”
                  “怎么会呢?”吕蒙抬头冲他微笑,一口白牙闪得人心慌。
                  “那你为何?”鲁肃垂下眼睑,看着自己指尖,声音越发轻了。
                  “你和周大都督不一样。我喜欢这样照顾你。”说着吕蒙伸手拿一旁布帕,细心替鲁肃擦干双脚,不欲他重新穿回鞋袜,直接上手将他抱到榻上,细心替他盖好被子,掖好被角。
                  “大都督好好睡吧。”
                  鲁肃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一颗心莫名跳得飞快。
                  看着不远处的公文,他强迫自己定下心神,暗暗骂道,“都是混帐。”
                  都是主公这个上梁不正,害得吕蒙也跟着不知道学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差点害得他心乱。好在主公虽然人胡来,但是却将公瑾照料的很好。前几日他去看过周瑜。他气色好了许多,闲来无事正在教孙绍练剑。
                  说起来实在凶险,如果不是主公一力强迫,公瑾只怕真的要天不假年了。他刚歇下来没多久,就生了一场大病,大夫说这些都是公瑾平素太过操劳,提着一口心气。这回千斤担子放下,整个人精气神散了。还好调养得早。就这样按着病理调理了大半年才转好。
                  鲁肃自从接下这东吴大都督一职,才知道公瑾到底有多辛苦。如果不是吕蒙一直在一旁帮扶,他只怕也要撑不下去了。东吴大都督真是个心火熬油的差事。等公瑾好了,他一定要向主公力荐,绝对不能让公瑾这么辛苦,否则这几年的病公瑾算是白养了。
                  还好他只是暂代,否则他只怕也撑不了太久。
                  这几年刘备全势发展,每每传来他又打下哪里,得了什么猛将。主公只是微笑。什么也不说。因为孙刘两家貌合神离的联盟,曹操不敢对江东下手。江东这几年风调雨顺,关起门来发展势头一片好。只是外人全然不知。主公的决断是向江南发展,开发江南蛮荒。北往辽东开进,南往台湾发展。这几年孙权大力发展东吴水军勇猛无比,所打造的战船气势十分雄伟。
                  孙权给鲁肃的命令便是让他全力练兵。有公瑾的方法,吕蒙的亲自上阵,东吴三军,一个个英勇异常。世人都知道关、张、赵英勇,对于东吴除了公瑾似乎讲不出什么一战动天下的名将。鲁肃有时候也想,主公怎么这么沉得住气,明明手上有一支精锐,却丝毫不张扬。静气二字,他真是做到了极致。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不是行军打仗的料,一遇到这种事就放任吕蒙、程普等一众武将去做。这几年在刘备的高调之下,东吴的发展越发不显山不露水。但是,确确实实得了许多好处。三国之势已成。不知道不觉之中,天下人都有一种感觉,曹操势力最强,刘备叫得最响,而东吴却成了最神秘的一股。
                  细数下来,这五年东吴一直默默并吞些旁人看不上眼的地方,并没有什么一战动天下的大动作,但是,细细索索,一直不停的吞下来,却也是一块不小的地方。只是动静不大罢了。不权如此,世人都知道东吴水军天下无敌。但是步、骑却是曹、刘两家强。这几年,孙权一直命鲁肃针对自家的弱点,训练了一批精锐步骑。只是没拉到中原地带,只在江南、辽东一带练手。


                  IP属地:上海175楼2017-08-27 12:00
                  回复
                    第31章 讨要荆州
                    这一年,刘备在蜀西立稳了脚跟,孙权微笑着对鲁肃道,“子敬,我们可以去向刘备和诸葛亮讨要荆州了。”
                    “现在?”
                    孙权点点头,“我和公瑾商量过了,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鲁肃皱着眉头,这些年他被刘备和诸葛亮不知道戏耍过多少次。虽然心里都知道讨要荆州不过是一句空话,但是每每还是要去。如今主公居然斩钉截铁说,荆州讨得回来,他反而不敢相信了。
                    周瑜正在一旁看书,见鲁肃苦着一张脸,忍俊不禁,“子敬是被诸葛亮气多了。你看看他这张脸苦的。”
                    孙权也笑,“子敬放心,这回不叫你去讨要荆州。我另外派个人去,必定能讨得到。”
                    “主公说得是谁?”
                    “诸葛亮之兄诸葛谨。”
                    “主公你这是?”
                    “刘备刚在西蜀站稳脚跟。欲夺天下他还得批着他那张仁义的皮。他借了我们荆州不还,对于他的声名没有好处。我们手上可是有“借据”的。诸葛亮是聪明人,他派他兄长前去,他多少要投鼠忌器。东吴最起码三郡必然到手。”
                    “主公妙计。”鲁肃拍手叫好。
                    “不是我想的,是公瑾想出来的。”
                    “我们一起想的。”
                    “正是,我们一起想的。”孙权伸手握住周瑜双手。他与周瑜都属智谋超群的人,所思所想往往神识同步。虽然孙权行军打仗之才比较一般,不能和他享受雷厉风行的兵革铁马,但却能享受心灵上彼此的契合。这些年他们在一起,寝食同室,恩爱异常。彼此的默契可以说是十足十。
                    孙权虽然舍不得,但是也已经决定,等诸葛谨回来,就让周瑜复任江东大都督。江东要出世,只有等公瑾。这些年他都是在给公瑾攒家底。待他一飞冲天时,兵精马足,有一支可供他肆意挥洒的精兵壮旅。
                    鲁肃这五年已经习惯他们旁若无人的时时恩爱。此时眼观鼻,鼻观心,无论看到什么全当不知。
                    孙权握着周瑜的手转头问鲁肃,“这些日子吕蒙照顾你可还周道?”
                    鲁肃脑子里不知道为什么就闪过吕蒙帮他洗脚的一幕。只是他素来内敛,垂下眼睛神情不变地说,“很好,就是太过殷勤了。子明将军英勇,实在无须如此。”
                    周瑜笑道,“子明有时候就是这么心细如尘。以前他劝我少喝酒,我还因为生气打过他一个耳光,现在想想都是我不好。”
                    “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
                    “就是你夺了我兵权的时候啊。”
                    孙权微笑看着他,耍赖说,“明明是你自己给我的。”
                    “你都说出了,‘江东不知我是主还是你是主’这样的话了,不是摆明了就是要我交出兵符吗?”
                    “那是为了气你,没办法嘛。”
                    鲁肃耳边听着这两人的话,心绪却飞得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他知道主公对公瑾非比旁人。他这个大都督只是暂代,他也从来没有半点不满。反而只是心疼公瑾辛劳。可是,等公瑾复任江东大都督,吕蒙只怕要跟着他一同回去了。想到吕蒙要走,鲁肃不知为何,心里涩涩发酸。


                    IP属地:上海181楼2017-08-28 12:47
                    回复
                      第32章 这些都是借放
                      自鲁肃当上大都督,常年居住在军营,他已经许久没有回家了。此时回了吴郡便顺便回家看看。他性子仗义疏财,所得俸禄大多都被他散了救济旁人。家中大宅常年不见修砌,早就破破烂烂的了。
                      家中老仆见他归来,大喜。忙不叠的给他摆桌开饭。
                      鲁肃环顾四周,他居然不知道他家里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家私了?
                      “这些哪里来的?可是主公派人送来的?”
                      “不是不是。”老仆人连忙摇手,“这些不是主公送来的。这些是吕蒙大人暂时放在大人家里的。大人可不能再拿去典卖了,这可不是我们家的东西。吕蒙大人说了,大人要用尽管用,损了,破了,砸了,毁了都没关系。只是这些不是大人的,你不能拿去卖了。”
                      鲁肃看着家里一件件精致的摆设,贵重器皿。曾经他也是出身富庶,这些东西价值不菲。他如何看不出来。吕蒙和他不同,吕蒙家世并不算好,他所有一切都是凭自己辛苦得来的,可以说是全是用战功和鲜血换得。
                      吕蒙将这些东西尽数放在他家大宅,却不准他典卖。并非是他小气惜物,而是怕他受苦。鲁肃心思一转什么都明白了。
                      “他……这些东西送来多久了。”
                      “已经有半年多了。”
                      “他还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对了,吕大人还送来一批衣物。”
                      鲁肃跟着老仆人来到内寝,果然里面放置了各式衣裳。
                      鲁肃哑声问道,“这些也是借放的?”
                      老仆人点头,“吕大人,这些衣服大人尽管穿,但是,也是只是暂时借放。大人不能卖了。”
                      吕蒙身材高大,魁梧,高鲁肃半个头。他们俩的衣裳尺寸完全不一样。这里的衣服每一件都是照着鲁肃尺寸订作的新衣,还说什么借放。真是……
                      这说起来又要怪主公孙权。他宠爱周瑜,每年都要送上大量锦衣华服,几年下来数量之巨已超过三百多套。而且一看就是还要一直要送下去,完全没有要结束的样子。吕蒙肯定是有样学样,好的没学会,这都学的什么混帐?
                      “要他多事。”
                      “大人快些用饭吧。吕大人每月都送来不少吃食,你不在家,我都留着呢。”
                      “这些吃的不会也是借放吧?”
                      老仆人终于摇头,“吕蒙大人说吃食不是借放。让大人尽管享用。”
                      “你也是我父亲那一辈的老人了,为什么好好的收人家这么多东西?”鲁肃心里烦躁,忍不住发火。
                      “我也没办法啊。吕蒙大人说他和大人是好友,他要借我们家大屋放东西,我又不能拒绝。否则岂不是坏了大人声名?”老仆一脸委曲。眼见鲁肃无言以对,心里窍喜。他家大人什么都好,就是太不会照顾自己了。他如何不知道吕蒙大人是找借口照顾大人,大人从小华衣美食,只是他心志高洁不在乎这些。但是,现在这样的日子也太苦了些,可不就得吕蒙大人这招好好治治才行。
                      “你去找人告诉吕蒙大人,快把这些都搬回去。否则以后我就不回来了。”
                      “这一点吕蒙大人也说了。”老仆人胸有成竹地说,“大人如果不愿意回来住更好。无论大人是在军营还是索性搬到吕大人府上,吕蒙大人说他都会好好照顾你的。让大人不要担心。”
                      “混帐。他这说的是些什么混话?”
                      “不关我事啊,大人。我只是实话实说重复吕蒙大人的话罢了。”
                      “我,我去找他。”鲁肃羞怒难当,坐上马车就直奔吕蒙府。


                      IP属地:上海183楼2017-08-28 20:09
                      回复
                        七夕快乐,这章是礼物啊,么么哒~


                        IP属地:上海184楼2017-08-28 20:10
                        回复
                          第33章 子明将军,你是要做大事的人
                          吕蒙正在家里练剑,听闻鲁肃过来,喜滋滋的跑出来,“子敬来了,快进来。”
                          鲁肃此时见了他,心里的羞怒已经消了大半,只剩下尴尬,他冲吕蒙拱了拱手,“子明将军快些将我家那些东西都拿走吧。这样,像什么样子?”
                          “我借子敬大屋放放东西怎么了?我们同帐之情,这点小事子敬也不能帮我?”
                          “你这哪里是放东西。你分明……”鲁肃开不了口,“总之,你快拿回去吧。”
                          “我不。”
                          “你!”
                          鲁肃看着他,见他一脸倔强。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半晌才轻声说,“公瑾的身体已经好了。过不多久,他就可以回来了。我这个大都督原本只是暂代,到时候子明就不用费尽心思照顾我了。”
                          “大都督回来我当然高兴。可是这跟我照顾你有什么冲突?”
                          “主公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公瑾,只有你细心周道。大都督回来了,你自然要去照顾他。”
                          “我不干。”吕蒙一口回绝。
                          鲁肃睁大眼睛骂他,“子明将军,你现在翅膀硬了。公瑾对你有授业之恩,你是不是以为你已经当上了东吴的副都督,就可以不把公瑾放在眼里了?”
                          “我哪有这样想?周大都督永远是我最敬爱的人,就算他叫我去死,我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那你居然不愿意照顾他?”
                          “周大都督有主公在,根本不用我啊。我还要照顾你。”
                          “你!”鲁肃只觉得自己的心越说越乱,“你怎么就是说不明白?”
                          吕蒙看着他,突然嘿嘿一笑,“我什么都明白。是子敬不明白。”
                          “原先主公叫我照顾周大都督,周大都督是我最敬爱的人。我自然乐意。但是,现在周大都督已经有主公,我也有了自己想要照顾的人。我自然要先照顾你了。周大都督那里,主公自然会派别人过来。子敬在担心什么?”
                          鲁肃看着他,突然抬起头,看着天空深深的叹了口气,缓缓闭上双眼,“子明将军,你是要做大事的人。我还记得那天你斩钉截铁的对我说,早晚有一天,你要夺下荆州。豪言壮语,言犹在耳啊!”
                          “我现在还是这样想啊。我一定要为主公,为大都督,为子敬你,为我东吴夺下荆州。”
                          “既然你要做大事,你就不能……”鲁肃说不下去。
                          “不能什么?”
                          “不能……不能在我家放那些东西。”
                          鲁肃生气的瞪着他。这吕蒙分明装傻。他才不信他不明白自己说得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总之就是不行。”
                          “那我夺下了荆州之后能放吗?”
                          鲁肃摇头,“更不能。”
                          “我到底哪里不好?让子敬这样嫌弃我?”
                          “子明将军,你要做天下英雄。这些事……你,你便不能。总之,你快把东西拿回去吧。”鲁肃说完,匆匆行了个礼,头也不回的走了。
                          吕蒙看着他的背影,“我才不信呢。主公和周瑜大都督不都是天下英雄?我看他们就很好。子敬就是脸皮太薄了。”
                          ……


                          IP属地:上海187楼2017-08-29 20:53
                          回复

                            第34章 东吴是你倚仗,权儿为你后盾
                            鲁肃回去之后对吕蒙除了公务一律不见。
                            没多久孙权派了诸葛谨去西蜀讨要荆州。诸葛谨哭得可怜,又说孙权将自己夫人儿子请到吴郡建康宫中作客。若此时无功而返,不知道他一怒之下会干出什么来。说得诸葛亮流泪满面。刘备无可奈何同意将荆州三郡归还东吴。
                            孙权冷笑,这种心头割肉的滋味,刘皇叔今天终于也尝到了。他可没想过治诸葛谨的罪,更不提他的家人的罪。他派了诸葛谨去,诸葛谨是他东吴臣子,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替他东吴谋利。更何况诸葛亮是个谋士,所谓谋士嘛,总爱思前想后,以己度人。诸葛谨去了,旁的不用多说,诸葛亮就会什么都替他想到了。
                            他料定刘备嘴上答应,但是心里根本不愿意。只是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不得不为。所以他才要派诸葛谨去。他和诸葛亮是兄弟,诸葛谨去讨要荆州,要到要不到,都让刘备和诸葛亮难受。
                            如果要到了,刘备心里必然滴血。要不到,天下人会如何看待诸葛亮?刘备一直口口声声视诸葛亮为军师,两人好得蜜里调油似的。这种面子,他就是滴血也只能给。更何况天下人人皆知荆州是他东吴借给刘备立足的。孙权手里可是有着刘备和诸葛亮的借据。如今他们得了西蜀再无借口赖着不还。
                            此番种种,荆州三郡终可到手。
                            只是,事上的事都有变数。公文没有签下来之前,刘备说出花来,孙权也不会信他。果然关羽仗着自己武艺高强,拒不归还荆州三郡,还打伤了东吴前去交接的官员。
                            孙权得知气极反笑,“这关羽是以为我东吴无人了吗?”
                            周瑜一抱拳,“刘备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尔反尔。欺人太甚。关羽这哪里打的是东吴的官员,他打的分明是主公的面子。请主公派我前去,定然把三郡讨要回来。”
                            “这些小事不用公瑾。派吕蒙去。”
                            “关羽自视甚高,不会把子明放在眼里的。”
                            “就是要他这样。”孙权勾起嘴角一笑,“刘备不是一直就喜欢玩这一手吗?自己做出一副仁义的模样,诸葛亮替他出谋划策,底下的关羽和张飞则持武行凶,替他赖账。我说得有没有错?”
                            周瑜听了无以辩驳,“那你为何还要吕蒙去?你明知道他定然没办法讨要回三郡。”
                            “这些年吕蒙的长进你也看到了,可是关羽看不到。他以为我江东无人了。我们和刘备貌合神离,早晚会有一战。我就要让关羽早晚败在他看不起的人手里。”孙权双眼发亮。
                            周瑜略一思索就明白了,“你要杀了关羽?”
                            “不是杀,是逼死他。”孙权笑得如同狡狐,“当日诸葛亮出言激你的仇,南郡城头害你落马的恨,占取荆州背后捅刀子的怨,我每一桩每一件都记得清清楚楚。到时候刘备失了关羽,我们得了荆州。局势强弱必定扭转。当初我差点痛失公瑾的痛,也要让刘皇叔好好尝一尝。”
                            “这样会不会激起孙刘两家的大仇,继而大战?”
                            “这就要看诸葛亮能不能拦住刘备了。”
                            “如果拦不住怎么办?”
                            “那就打啊。”孙权双手扶着周瑜的肩臂,“我现在有公瑾,还有鲁肃,吕蒙……有江东一众猛将。我东吴要么不出势,一出势就要大惊于天下。这些年我替公瑾攒的家底就是用在此时此刻。我早就说过,曹操我不怕,刘备我也不怕,只要有公瑾我什么都不惧。曹操和刘备谁愿意先动手就打谁,东吴的精兵猛将,尽数交给公瑾,替我建功立业,替我开土封疆。”
                            “只是我东吴虽然兵精粮足,但是也要防蜀魏同时进军来犯我。”
                            “公瑾,你记住。我东吴要大出,欲一成霸业。总要做好这种准备,有这种气概。不能冒进,却也不能一昧自保。否则,如何成就大业?王业不偏安啊!刘备和曹操都可为友,又皆是我敌。只看时机罢了。公瑾万事莫怕,尽管放手去做。”
                            “主公对公瑾实在是太好了。”
                            “我早说过,公瑾不要怕,不要急,一切有我。”孙权看着他,目光之中尽是柔情,“我答应公瑾的事一定会做到。我要公瑾天高海阔,尽情施展。彼时你曾经说过,大江东去,天高海阔,好江山,好战场;现如今你的战场不仅在东吴,在赤壁,更在天下。公瑾尽管展翅高飞,东吴是你的倚仗,权儿为你的后盾。”
                            世上甜言蜜语大概只属此刻最为动人。周瑜只觉得满心英雄气概此时均化成了万般柔情。
                            “只恐辜负了主公重托。”
                            “公瑾也会有如此不自信的时候吗?”孙权哈哈大笑,“公瑾不是说过,大丈夫手提三尺剑便可纵横天下,当初的豪情哪里去了?你尽管放手去做,就算将我东吴大君都折损干净了,我也认了。大不了重头再来。”
                            “你舍得我还舍不得。”周瑜瞪他。
                            孙权但笑不语。反正他是不善长用兵的,打个合肥,不知道折了东吴多少军力。这件事真是一想起来就丢人丢大发了。


                            IP属地:上海192楼2017-08-31 23:06
                            回复
                              我这两天累死了,到家都好晚,倒头就睡,忘记更了。


                              IP属地:上海193楼2017-08-31 2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