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02日漏签0天
中华好诗词吧 关注:44,813贴子:1,038,36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 64回复贴,共5页
  • ,跳到 页  
<<返回中华好诗词吧
>0< 加载中...

回复:也来谈谈《中华好诗词》中的几位诗词大神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饮弄水月
  • 进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久没有更新了。。。《中华好诗词》回归了,我也来更新几篇, 共襄盛诗词盛举吧。。。


  • 饮弄水月
  • 进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十九、韦异才
<其一>
已经写了十八位了,我看到一些回复在感慨一些遗珠之憾。本人也深有同感,实在是珠玉太多,想做到全面兼顾,真的很难。看看是否有机会,补补漏吧。
第五季的一个遗珠是韦异才,刚好她又参加了大学季的第二季,所以就从她开始吧。
个人观点:韦异才的综合实力在第五季中应该是“进士进第”的水准,虽然因为一个失误,最终憾止于“进士出身”。
很多人对她不喜,我大概思考了一下,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可能因为其场上的一些“作派”(引用某些人的词语),通俗一点就是不太会说话;第二个可能是因为其形象没有达到当前主流观点所谓的女神级别;第三个可能是当下比较流行的道德绑架吧。至于哪个原因占比较多,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总的来说,三者应该是互相关联的,并且互相影响的。人是很复杂的,个人如此,群体更是如此。
本人的兴趣更多在于诗词,对某些所谓的政治正确或者道理至上的东西,实在是兴趣缺缺。对于异才经历的事情,本人在前面讲李绅的那一节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里就不再多言了。
言归正传。
韦异才在场上,有一个独特的称号,叫做“异才师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她是武大双子星李四维和王悦笛的师姐,更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她本身展现出的就是一位典型的大师姐形象:严肃和不苛言笑。
她第一次上场时的介绍视频,我重看了一下,实在是很无语。介绍说“传说武大有一奇女子,其身形高挑、端庄优雅,古典文学造诣无人能敌。十步来一人,千里不留行。众人闻风丧胆,畏缩不前。诗词储备量更是不可胜言。可谓人中骐骥,卓尔不群。此女出场必掀起一场惊涛骇浪”。背景还是异才师姐在湖边“书空”:节目组还专门打上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焉知异才师组书的不是“咄咄怪事”?更搞的是选择的背景音乐。选择的是《陆小凤武当之战》的主题曲。因为本人对秋官的作品还是比较熟的,所以音乐一响起,我就想起了秋官的“誓要去,入刀山;浩气壮,过千关。。。”
出场时,用程成的话来说,就是“杀气冲天”。程成求她一笑,回复说不对他笑,只对支持自己的人笑。程成还问她万一掉坑了怎么办,赵老师直接接话说,“那是不可能的”。自信和实力确实是爆棚级的。
异才师姐在选择对手时的动作很有意思的,右手空中轻挥,感觉要找人说bye-bye一样。不过她的选择还是属于稳重型的,这一点跟李四维和王悦笛很不一样。李四维和王悦笛当年一上来,都是傲气冲天,先找公认的高手来挑落。说明年纪大一点,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多多少少还是会稳重一些。异才师姐第一关选择田源。
当然,她也有她的自己的理由。她对各位关主都有赠诗。对田源,她的赠诗“惟有源头活书来”。
第一关,对的诗是杜牧的《赠别二首》。这两首因为是名作,所以对二人来说,当然没有任何的问题,对得非常流畅。
想说的一点是:当时田源问了一个问题,问为什么是“垂泪”而不是“落泪”或者“流泪”?杨雨老师的回答是“垂是平声,落就成仄声了”。
杨雨老师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首先声明一下,本人不是吹毛求疵之人,也不喜欢做这种事情,只是本着探究的精神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程成调笑说田源是“一个无知的人”,凯叔还加了一句,“一问就问一些特别基础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很基础,我觉得大家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
先把原诗引于下:
赠别二首-其二
杜枚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一首近体七言绝句,首句平起入韵,押的是下平八庚韵。这首诗里面的用字虽然很简单,但是读音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里面用了很多的入声字。
第二句中的“唯觉樽前笑不成”中的“觉”字是入声觉字韵。而第三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更是要特别注意。其中的“蜡”字是入声合字韵,“烛”字是入声沃字韵,“惜”字是入声陌字韵,而“别”字为入声屑字韵,均是仄声。咱们的凯叔把“惜别”二字从“仄仄”直接读成了“平平”。用赵老师的要求来说的话,就是“凯叔的朗读还是有一定改善空间的”。
再回到杨雨老师的回答上来。杨雨老师说“垂是平声,用落就变成仄声了”。三四句要格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因为上句的“有心”为“仄平”,故下句宜用“平仄”。从这一点来说,如杨雨老师所说,诚然用“垂泪”要比“落泪”更好。
但从另一方面讲,七言律绝中的一三五字不太计较平仄。虽然用“落泪”是仄仄,造成了一个三连仄,但也没有大的毛病。而事实上,第三句也是三连仄开头的。所以,到底“垂泪”是不是一定要比“落泪”好,可能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
而田源提到的另一个词“流泪”,杨雨都是则没有说明,可能是没有听清。从平仄上讲,“流泪”跟“垂泪”是相同的。我个人觉得“流泪”也许未尝不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但是,让我有点意外的是,古人似乎不太钟情于“流泪”这个词,不知道是否因为太过口语化,所以不太愿意写在诗歌里面,使用得极少。
就写泪的动词而言,似乎用的最多的,还是“垂泪”二字。并且很多的名作中,使用的就是“垂泪”。除了咱们考题中的杜牧这首名作《赠别》外,还有李煜的《破阵子》中有“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晏小山的《蝶恋花》中有“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白居易的那首超长诗名七律《望月有感》中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崔郊的《赠婢》中有“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还有鱼玄机的名作《赠邻女》中颈联“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等等,用的都是“垂泪”。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用“垂泪”可能是古人写诗中的用来描写“流泪”的一个常用的措辞吧。
描写流泪的词语还有一个“堕泪”。这个词在诗里比较少见,但在词里面非常多见。这一点其实挺有意思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第二题考的是《诗经-关睢》中“寤寐求之”中“寤寐”二字的意思。这个对异才师姐来说,当然不是问题。我个人区别这两个字的含义,用的是《古诗十九诗》其十三《驱车上东门》中的一句诗“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第三题异才师姐的表现有点意外。问“乐府三绝”中除了《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词》外,还有谁。有三个选择,分别是《孤儿行》、《长歌行》和《秦妇吟》。异才师姐思考了一下,选择了《长歌行》,这肯定是不对的。就这几个选择而言,当然应该是韦端已的《秦中吟》。不过如果是问答题的话,说《陌上桑》我个人觉得也不能算错。可能是因为里面没有《陌上桑》,把异才师姐的思路打乱掉了。她当时可能把思路放在汉朝上去了。
所以在田源身上,在这道相对比较简单的题目上面,耗费掉了一个求助,还是有点可惜的。
第二关,异才师姐选择的是袁成杰,给他的赠诗是“生当作人杰”。袁成杰错在《黔之驴》上面了。这个中学课本的篇目,看来是完全忘记了,看来只能在坑里作鬼雄了。
第三关,选择的是冯筱童,给他的赠诗是“儿童相见不相识”。他倒在《短歌行》上面,这题考得有点难度,因为考的背上一句,要非常熟悉才行的。
第四关,选择的是程成。程成一直在要求,当面对决,结果被咱们的异才师姐无视了,从头没正眼看他。程成倒在一首元曲,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这首曲算是咏史名篇,下半段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前半部分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所以容易出问题。录在这里,供大家温习一下。
【中吕】卖花声-怀古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第五关,对的是最后的守关大魔王左岩。还没开始,从坑里爬出来了一个支持者田源。田源确实是《中华好诗词》明星关主里面最抢镜的一位,硬是把一个很严肃的诗词节目加上了多彩的娱乐效果,所以是天生的综艺咖。左岩的实力确实不错,这次杜甫的《兵车行》没能把她难住。她说上次就是折在这首诗上,回去后把它背了下来。可见《中华好诗词》让每个人都有进步,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左岩倒在欧阳修的《踏莎行》上了,这首算是欧词中名篇之一,不能说难吧,可能是没有背过吧。稍显遗憾,并没有给异才太大的考验。
异才师姐通关后,在擂主战上选择的是舒敏。这场比拼在舒敏的那节中,我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场比拼中,可以看出异才的诗词基本功还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通过于頔二字能判断诗句,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对一般典故,我们通常只会去记其中的主角,不太会去记配角。
<待续…>


2025-07-02 19:43:42
广告
  • 饮弄水月
  • 进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测试一下,一直发不成功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 饮弄水月
  • 进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三>
异才师姐在半决赛中的表现有些跌跌撞撞的,她的长处并没有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像“不可言传”这种题型,似乎是她非常不擅长的,可能是脑洞不够大吧,与她本身学院派的风格确实差别比较大。
最后刚好很不幸又碰到了杜若祎小朋友,这真的是让人很纠结的一件事情。而这位姑娘呢,也确实不太懂人情世故,想到啥就说啥,已经把别人小朋友都淘汰了,还要说“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赢”。这话本身也没啥问题,但当对手是小朋友的时候,给人的感觉终究还是不妥的。因为毕竟按人之深情,大家都会有一种小朋友被欺负了的感觉。事实上,这种节目对小朋友来说,本身就是不太公平的,以一个国学的博士生对一位十岁的小朋友,无论如何都是胜之不武的。这也是最终造成这期播出后,异才师姐被观众近乎“千夫所指”的批评和指责的原因。
这让我想起了李四维在第一季时,曾经遇到过两个小朋友,并且最终都将他们淘汰了,虽然也是胜之不武,但是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或者指责。李四维是异才师姐的师弟,但在处理这些问题方式,要比异才师姐更为成熟一些,异才师姐可以去借鉴一下。
我觉得观众并不是因为若祎被淘汰而去责备异才师姐,更多的是不满她的处理方式。因为若祎被淘汰是非常正常的,他能进入前八,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对诗词的专业性要求比较偏高的一个节目。所以,异才师姐,作为国学的大神,在诗词之外,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空间的。而这次的遭遇,相信也会成为她人生经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时候,“责之深”,更多的是因为“爱之切”吧。
诗词节目,属于典型的文比。古之谓“文无第一”,故即使赢得某场比拼,或者某季的冠军,终究只是暂时的,因为无人敢说自己的实力天下第一。所以参加这种比赛,真正的价值在于这种经历。如何充分从这种经历中获取滋养,是最重要的。像参加这种节目的选手、大学士、主持人、工作组成员、现场的观众等,都是可以学习和交往,并且从中获益的对象。很多时候,就是看你如何去把握和使用这些资源吧。
第五季决赛的比拼还是很精彩的。最后异才师姐折戟于“百转千回”那一关,最后止步于前五。六位选手参加“百转千回”,因为人比较少,所以节奏非常快,很容易出错。在这一关,异才师姐表现出国学大师姐的风度。公认的难题考上句的时候,李绅和马博文遇到问题时,都把问题丢给了异才师姐,这也是一种信任的表现,而异才师姐并没有使用任何所谓的策略,全部独自抗下来了,但最终把自己也抗下去了。。。
所以说最终异才师姐在第五季虽然只是得了第五名,但她的诗词实力我觉得在整个第五季的参赛选手中应该是最强的一位。赵老师也持这种观点,并且说她心态不够轻松,太较真了,影响了最终的发挥。杨雨老师也说她是“读书特别用功,满腹经纶”,可能只是缺少的一种“游戏的心态”。郦波老师更是从国学专业的角度对她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不是为了去跟“度娘”PK。
武汉大学在《中华好诗词》的舞台上可谓大名鼎鼎,因为在第一季中独霸了前两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招生广告。李四维和王悦笛给武汉大学文学院的莘莘学子们开了一个好头,以至于以来几季中时不时会看到武大学子的身影。继四维和悦笛之后,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印象的是两位女生,一位是第二季的曹一鸣,另一位就是韦异才。
在大学季的第一季中,武大也有参赛,但是成绩似乎并不太好,我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了,不记得有没有进入前十。好像来参赛的几个选手,都比较年轻。现在大学季第二季开播,没有想到异才师姐这次亲自挂帅,带领武大“卷土重来”了,对很多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pleasant surprise,也带给了大家很多的期待。
在我看来,《中华好诗词》大学季,是所有几季中最精彩的,因为我觉得诗词中的激情是属于年轻人的,青春诗意绽放的花朵才是最美丽的。
我想起了前两天看到的一个比较搞笑的故事。引在这里,开心一下。
小L说,这周刚吓跑了一个相亲对象。一个理工男,鬼知道什么毛病,竟然喜欢吟诗作对。
两人在川菜馆点了个鸳鸯火锅,配菜还没上,男人突然朗声一句:只羡鸳鸯不羡仙。吓得她虎躯一震。
没多久,服务员端来了土豆和牛肉,男人又来了:土豆,别看它名字土,实乃洋物,原籍南美洲。妈-呀!小L刚想去夹丸子,吓得噗一声掉进锅里。随后,男人又噼里啪啦地跟她科普了诗的起源和饮食文化。
最可怕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他笑眯眯地提问道:不知L小姐平时喜欢什么诗?
啊,惊魂一刻。多年前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恐惧,又一次席卷而来。小L颤颤惊惊,忐忑地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男子面色铁青:还……有吗?小L想了想:那……床前明月光?
相亲,卒。
小L复述这段时,差点没把我们肚子笑破。
L没笑,她长叹了一口气道:
唉,其实是老了。要搁十年前,我可能真觉得他挺风雅的,现在上年纪了,觉得风花雪月都挺浪费时间的……
谁说不是呢。
到了我这种年纪,四周都是佛系青年。
我有时在想:是否人经历过一些所谓的世故和沧桑之后,诗情就不再了呢?年过而立之后,正如上面的文中说的,很多人可能觉得“风花雪月是挺浪费时间的”。然而什么叫做“风花雪月”呢?可能很多人有自己的理解。我个人比较喜欢用一句禅诗来给“风花雪月”作注。引在这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每天都说自己工作很忙,似乎也确实很忙。我们没有时间去图书馆,没有时间去书店,没有时间去看电视,没有时间去陪老婆看电影、逛街,没有时间陪儿子做游戏,甚至连同等红灯的时间似都没有。。。因为我们要工作,要赚钱。有时不禁想问: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人生难道除了工作,就只剩下工作,除了赚钱就只剩下赚钱么?如果当有一天我们无法工作了,无法赚钱了,那么我们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呢?
<待续。。。>


  • 饮弄水月
  • 进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四>
扯得有点远了,说回异才师姐在大学季第二季的表现吧。
异才师姐在大学字第二季的跟第五季中表现,给人的感觉似乎有点判若两人。明显说话多了,表情也更丰富了。用赵老师的话来说,当时似乎田源求着她笑她都不笑的。她在登台时说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还是很真诚的。她说个人最大的变化是心态方面。第五季的时候,她只想着要赢,但现在更多的是享受比赛的过程。这个态度其实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子:你过于在意一些东西,反而很难得到;如果退一步,也许反倒离这些东西还要近一些。《论语-子路》中说,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一季的武汉大学的出场阵容比上季要强大很多。我一直认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其实还是有一些劣势的。就常理而言,因为年龄小,读的书相对就要少一些。大一大二比起研究生一二年级,一般要差四岁甚至更多,这四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因为在高中的时候,需要应付高考,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国学以及诗词的。而大学生的时间则是相对灵活很多的。像北京大学上季之所以能夺冠,除了本身实力外,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其中的两位都是研究生,年龄和心态都有优势。而其中比较年轻的队伍,像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均是如此。武汉大学上季的表现平平,这季在大师姐的带领下,应该是很值得期待的。
武汉大学展示赛的选中的题型是“诗词三人行”,这题考验的是三人综合实力,要求三人同时答对才能得分,所以得分的难度比较高。
第一题考的是李颀的《古从军行》最后两句提到了哪种水果。这首诗是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名篇,所以当然并没有难度,三人当然都会。但是这题中文祥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他把题目看错了,以为多选题,勉强地写了两个答案,结果无法得分。所以这种题型并不一定是说你会了,就能得分的。像文祥的这种错误,就是临场可能会出的一些意外。
李颀其人在历史上的记载不详,名气也不能说大。《全唐诗》中他的诗集有三卷,共一百一十七首。第一卷是五言诗,第二卷是七言歌行,第三卷是剩下的一些五古,以及近体的五七言。
李颀的五言诗成就一般,我大概看了一下,个人比较喜欢的有一首叫《赠张旭》。原诗写了有十五韵,比较长,选我比较喜欢的几句:“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唐代写张旭的诗人不少,包括李白、杜甫、高适,但写得这么细致和传神的,莫过于此篇了。
李颀作品的成就主要是七言歌行上。但是他的作品在《唐诗三百首》中居然入选了七篇,这确实是让人有些意外的。入选的七篇作品,全部是七言诗,包括六篇七言歌行,和一篇七律。他作品的风格是我个人比较的。他是典型的盛唐边塞诗风:慷慨、悲凉,豪迈、洒脱。像《古从军行》、《送陈章甫》写得非常的流畅,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很容易背诵。
本题考的《古从军行》虽是托古之作,但是有强的现实意义。这一点让我想起了杨炯的《从军行》。杨炯看到长安的烽火,心中很不平静,再看到要出征的军队,听着战鼓的声音,于是生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感慨。相同的体裁,杨炯的《从军行》相当于一篇征兵的号角,而李颀的《古从军行》则是一派反战的檄文。
引在这里,大家再熟悉一下。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措辞是很浅近的,在《中华好诗词》中出现过很多次了。但读音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比较容易出错。前四句押的是平声“歌”字韵。“黄昏饮马傍交河”中的“饮”字,应该读去声的“沁”字韵。中间四句押的是入声“药”字韵。“雨雪纷纷连大漠”中的“雨”字有人说应该读成去声,作动词用,我个人不太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这里就是应该读上声,是名词,因为沙漠也是可以下雨的。最后四句押的是平声“麻”字韵。其中“遮”、“车”和“家”三字,用普通话来读,当然是不押韵的,但用古音读是没有问题的。我有时在想,想掌握古代的读音,如果有一些粤语或者闵南语的背景的话,学起来会事半功备。像“车”字在粤语中有两种音,而“家”字有三种读音。最后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应将性命逐轻车”中的“逐”字是入声“屋”字韵,按普通话读成平声,也是不对的。用粤语读“逐”字,就非常明显了。
<待续…>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 64回复贴,共5页
  • ,跳到 页  
<<返回中华好诗词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