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雪吧 关注:66贴子:6,088
“某一天,生命犹存,那个人拥有最健康的体魄,甚至还算得上年轻,不知疾病为何物。一切如常,仿佛会永远如此。他度过一日又一日,独善其身,只向往着前面的生活。然后,突然之间,死亡不期而至。他微微叹了口气,重重倒在椅子上,而这便是死。这么突然,没有留下一点思索的空间,不给大脑任何机会来想出一个或可安慰的词。除了死亡,除了人难免一死这个无法简化的事实,我们一无所有。久病后死去,我们可以顺从地接受。甚至连意外死亡,我们也可以归咎于命运。但对于一个没有明显原因便死去的人,对于一个仅仅因为他是个人便要死去的人,死亡将我们带到一个离生与死的隐形边界如此接近的地方,以至于我们不再知道我们在哪边。生变成了死,仿佛死一直拥有此生。毫无预警的死。也就是说,生命停止了。而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1楼2009-01-05 12:43回复
    作者: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4楼2009-01-17 00:32
    回复
      那些一定要做的事情,比如说吃饭和工作,可以稍微有偷懒,可以一顿不吃,可以偶尔工作开小差。但是,你的爱好和生活,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如果你选定了一件,一定要认真做好。
      来自兜兜麦的豆瓣日记


      5楼2009-01-21 20:03
      回复
        恋旧的人,是不是都固执得像一颗果核。建筑被更新,物品被换代,经济繁荣,观念改变,也许一切只不过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一座城市的面貌,能够始终保存着它上世纪七十年代,或者六十年代,五十年代,更早更早,或者二百年前的样子。也有一些城市,能够把它的传统保存得很好。我在东京很喜欢的一处地方,叫根津。它保留的那种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的气味,使人觉得很亲切。时代在前进,时代的手印会打在一座城市的脸上。它的尊严很沉默。也从不对抗。它只是与置身其中的人,相互映衬,密不可分。
        安妮宝贝《南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56f800100bwrk.html


        8楼2009-02-08 11:40
        回复
          世上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况的比较,唯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无上的幸福。必须经历过死亡才能感受到生的欢乐。活下去并且生活美满,我心灵珍视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13楼2009-11-22 22:34
          回复
               如果一个男子,没有让一个女人感觉因为他的存在,而更喜欢自己,没有让她觉得自己,比独处的时候更敏感丰盛。没有通过他做为介质,而确定她的隐晦个性和特质,并因此而认定是一种魅力。没有让她感觉像月亮一样发出光泽,并影响到内心的天地。
               那么,她将不会爱上他。


            14楼2009-12-30 11:16
            回复
              有一天 
              这些都会过去的 
              想到这结果 
              我就欣慰 
              再怎麼累死人的爱 
              再怎麼累死人的恨 
              都会过去 
              失眠 
              被冤枉 
              塞车 
              太穷了 
              都会过去 
              被轻蔑 
              被迫说谎 
              被迫承认自己改变不了什麼 
              或者 
              长得不好看 
              都会过去


              16楼2009-12-30 11:25
              回复
                我看到自己心里那个黑色的大洞,总想用力来填,又因为敏感害羞,不愿意让他们观望和触碰到这个洞。我对别人不够亲近。重复地要别人做出证明,但从没有得到满足。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17楼2009-12-30 11:30
                回复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  
                    这是理性的时代,这是疑迷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迷茫的时代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拥有一切,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由此升入天堂,人们由此坠入地狱  
                      
                    ——狄更斯《双城记》


                  18楼2009-12-30 11:31
                  回复
                    来自凤凰网关于改革开放30年交通变化的结语。 
                    摘录在此。 
                    或许30年后,地铁站里还是人来人往,高速公路上跑着和如今差别不大只是贵了许多的私人汽车,飞机场停降的飞机也多数是那些空中客车……30年后,我们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不会有更大变化。这不是悲观,社会在达到一定的繁荣之后必然会经历一个很长的平台期。在那时,依然有人抱怨地铁的拥挤,为买不起更好的车犯愁。 
                        交通工具毕竟是身外之物,在今天,我们可以问自己的车子换了没有;将来,我们该问自己什么,以确定自己仍然是幸福的呢?


                    19楼2009-12-30 11:31
                    回复
                      我们所说的爱情。或许我们真正爱上的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是那种“身在爱中”的状态,因为在疼爱着别人和被别人疼爱着,我们能觉得自己的好,我们变得更喜欢自己,我们觉得幸福和快乐。所以或许可以这样,我们不需要非得挎着一个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男人走在马路上,只要心里有一种爱惜的感觉,不管对象是《一帘幽梦》里的云帆,是《似水年华》里面的文,还是暗恋过的某个中学老师。


                      20楼2009-12-30 11:34
                      回复
                        爱情是一种缘分,没有理由可言。 
                         很少很少能够有彼此契合的爱,即使有这样对应的爱,也会败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怎样让自己爱的人幸福呢,怎样让自己的爱不成为桎梏呢,怎样让爱不成为负累而变成生活中的明媚呢。 
                         怎样呢,应怎样说,怎样做,才能让两个人都觉得幸福,而不是一方要给,一方想逃,那么的悲哀,那么的悲哀。怎样使所爱的人真心想与自己在一起,而不必使尽心计用足手段,才能勉强捆绑,怎样使彼此的相处更为融洽,使感情变得由衷而真心,使爱能天长且地久,使两个人都能感受到同一种幸福。 
                          我所说的,是同一种幸福。


                        21楼2009-12-30 11:40
                        回复
                          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希望;所有的希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无用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空洞的,除非有了爱。


                          22楼2009-12-30 20:11
                          回复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世界上,都是独自的旅行.
                            即使有人相伴,终究会各奔东西.


                            23楼2009-12-30 21:29
                            回复
                              某些人的爱情,只是一种“当时的情绪"。
                              如果对方错将这份情绪当做长远的爱情,是本身的幼稚。
                              ——三毛


                              24楼2010-03-04 14: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