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战争吧 关注:80,551贴子:2,811,890

170714德米斯图拉:叙利亚和谈谈话趋渐务实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地时间7月13日下午,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解晓岩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在此契机下,德米斯图拉向中国媒体透露了一些谈判的进展。迄今第七轮和谈进展到第四天,取得一些渐进进步。第一,所有的叙利亚代表都留下来谈,没有人说要离开,谈话也趋渐务实。第二,在联合国2254决议上列出的三个反对派,即叙利亚最高谈判委员会、莫斯科小组、开罗小组都坐在一个会议室里谈论,这是一个重要进步。第三,政府方在反恐、制定新宪法、大选等议题上深入了讨论。德米表示,虽然叙利亚反对派和政府方还没有能够在一个会议室里谈,但是这一天会到来的。
解晓岩:和平谈判需要相对较长一段时间
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解晓岩表示,作为特使第四次到访日内瓦,每次感受都不同。联合国主持的日内瓦和谈是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从经验看,和平谈判需要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而叙利亚问题延宕六年,涉及民族、教派矛盾、极其复杂。维持谈判可持续,不破裂,不失速;从相对易于形成共识的问题入手,循序渐进,不断积累互信,巩固政治解决大方向,不动摇,不反复;坚持叙利亚人民自主自决,创条件,巧引导。和谈,就是为叙利亚人民最广泛的代表搭建平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14 13:03回复
    在俄罗斯与美国等的多方斡旋下,随着叙利亚部分地区停火协议的实施,以及邻国伊拉克境内清剿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行动取得重大进展,已持续6年多的叙利亚冲突和战乱也正在走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叙利亚战场:美俄磋商支持停火
    2017年7月7日,在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和谈与日内瓦和谈两次会谈期间,美国、俄罗斯和约旦三方在约旦首都安曼达成一项在叙利亚西南部停火的协议,并且已于本月9日生效。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对该协议积极表态:“美俄关系处境艰难,但我们感到要想解决叙利亚冲突,俄美都需参与。”此次美俄达成停火协议,为落实阿斯塔纳和谈提出的在叙利亚建立5个“冲突降级区”开了个好头。不过,现在叙利亚境内的拉卡等重要城镇还处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控制之下,叙利亚政府军和库尔德人武装对极端组织的军事打击,不包括在此前达成的停火协议以及建立5个“冲突降级区”范围内。随着极端组织头目巴格达迪在叙利亚拉卡被美军空袭打死消息得到证实,伊斯兰国势力在叙利亚的土崩瓦解即将到来,叙利亚境内的冲突将主要转向政府军与“努斯拉阵线”等其他一些极端势力派别的作战,以及与政府军与叙利亚其它反对派武装如何在“冲突降级区”实现停火的谈判,由于美国也表态以“积极的姿态”支持俄罗斯等提出的建立“冲突降级区”的设想,叙利亚冲突与战场形势总的将走向缓和与停火。
    叙利亚和谈:外交斡旋紧锣密鼓
    2017年7月4-5日,由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三国主持召开了叙利亚问题又一轮阿斯塔纳会谈。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组织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谈,作为观察员的美国、约旦和联合国的代表出席会谈。尽管没有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但各方就在叙利亚境内建立5个“冲突降级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商定了下一次阿斯塔纳会谈的日期。随后,本月10日,第七轮由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主持的叙利亚问题日内瓦和谈拉开帷幕。此外,美国与俄罗斯还与中东地区与叙利亚冲突相关国家加紧磋商,寻求在叙利亚实现全面停火目标。
    美国与俄罗斯目前之所以开始在叙利亚合作寻求停火,主要出于以下考虑:首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本月初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峰会达成了叙利亚寻求合作的某种共识,此次部分停火协议的实施正是这一共识的体现。其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势力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逐渐崩溃为战场停火创造了条件。再次,叙利亚境内各种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为了避免战场损失,寻求未来在叙利亚政治重建过程中的一席之地,也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美俄发起的停火要求。
    叙未来命运:各方博弈刚刚开始
    经过多年冲突与战乱,目前的叙利亚已是满目疮痍,冲突各方的控制区域犬牙交错,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但有两个趋势已很明显。首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控制的领土将日趋萎缩,最终将失去对拉卡等大城镇的控制。其次,未来一段时期,由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主导的在叙利亚建立“冲突降级区”的努力正在取得进展,美国也表态支持,这是美俄首次在叙利亚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
    但目前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冲突降级区”的设立,是否会演变成俄罗斯、美国、伊朗、土耳其等国未来划分叙利亚的“势力范围”。德米斯图拉为日内瓦会谈设定了“四个篮筐”的内容。即:组建民族团结政府、修订宪法、重新举行大选,以及反恐相关议题。
    目前,叙利亚境内各派只是认可这四个问题的重要性,但如何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取得谈判进展还远远没有达成共识。此外,以前对叙利亚局势有重要影响的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因忙于应付和卡塔尔的“断交事件”,对叙利亚的停火安排及后续进程态度并不明朗。因此,未来有关叙利亚政治重建等重大安排,各方的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
    总之,叙利亚这个位于中东核心地带的国家,过去的六年,持续的冲突一直影响着整个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局势,牵动着大国的神经。历史上,叙利亚就是一个事关地区和平的关键国家。眼下的叙利亚,是内部各派实现完全停火,同时尽快收复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控制的失地,还是继续深陷于各派混战的梦魇,已然走近下一个十字路口。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14 13:04
    回复
      7月9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抵达摩苏尔,宣布该城全部解放,祝贺政府军在战胜“伊斯兰国”中取得“历史性胜利”。十天前的6月29日,在伊拉克政府军成功收复象征着“伊斯兰国”“龙兴之地”的努里清真寺后,阿巴迪就曾宣告了该极端组织的“终结”。这次,“伊斯兰国”或许在伊拉克的“终结”真的来临了。
      虽然“伊斯兰国”宣称的“首都”是位于叙利亚的拉卡,但摩苏尔对于该极端组织来说,无论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意义更为重大。
      政治上,该极端组织的头目巴格达迪是伊拉克人,其正是在2014年6月29日,于摩苏尔的努里清真寺宣布“伊斯兰国”建国,并自封为“哈里发”,其很多高级头目,都一直坐镇摩苏尔。经济上,摩苏尔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是重要的贸易中心,拥有北方最大的油田和最大炼油设施,该极端组织通过征税、走私石油等方式在该城筹集到了大量资金。因此,古道君看来,对“伊斯兰国”来说,丢失了摩苏尔这棵“摇钱树”,才是真正的“致命”,没有钱,运营网络、招募人员、购买武器就会遭遇很大困难,而且此后只能在乡村和沙漠过苦逼日子,这才是真正走上“终结”的开始。
      摩苏尔是伊拉克西北部尼尼微省首府,距首都巴格达约400公里,2014年6月沦陷于“伊斯兰国”之手。2016年10月17日,伊拉克政府军宣布发动收复摩苏尔之战,此后寸土必争、艰难推进,直到今年7月9日全部收复,历时超过8个半月。伊拉克政府军奔走相告、举城欢庆的胜利,的确来之不易,可以说是一命换一命、由血泪浇铸而成的胜利;得来的摩苏尔,废墟成片、满目疮痍,可以说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一,建筑毁于一旦。在8个多月的战斗中,摩苏尔西城区40多个居民区中,有6个完全被摧毁,22个部分被毁,近500栋建筑化为一片废墟,5000多栋建筑遭破坏,大量文物古迹遭受灭顶之灾,其中包括摩苏尔大学,以及建成于公元1172年的地标性建筑努里清真寺及宣礼塔,
      第二,民众死伤无数。摩苏尔沦陷以来,已造成近100万平民流离失所,伤亡人数没有明确的统计,但肯定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平民真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死亡威胁既来自“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他们不仅把被困在摩苏尔城区的平民作为人质,还强迫他们作为人弹和炮灰,甚至处决、射杀逃离该城的平民。比如,围歼战开始之后,先后有20名女性发起自杀式袭击,其中包括怀抱婴儿的母亲。也来自政府军及反恐联盟的空袭和炮火,美主导的反恐联盟曾多次在对摩苏尔的空袭中发生误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比如,3月17日的那次误炸,造成至少105人死亡。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7-14 13:09
      回复
        第三,伊军损失惨重。摩苏尔战役是信息化战争中典型的城市战,尽管有美军的空中支援,伊拉克政府军动用的兵力达10万之多,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在城市这样特殊的战场背景下,面对“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的“不对称”战法,伊军占不到多大便宜,因而不仅战役时间拖得很长,而且自身伤亡也很大。《纽约时报》曾援引美将领的描述称,该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艰难的城市战之一”。
        尽管伊政府方面没有公布具体的伤亡人数,但据有些信息透露,在摩苏尔战役中打先锋的反恐部队遭受了40%的损失;另有信息表明,摩苏尔战役以来,伊军阵亡人数超过1000人,受伤近6000人。而被击毙极端分子的人数,有说1000余人,也有说2000余人。在战果的统计中,通常存在缩小自身伤亡、扩大敌人伤亡的情况,如果摩苏尔战役也存在这种情况的话,那伊军几乎是一命换一命,这里当然还不包括平民的伤亡。
        我们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孙子早就说过,“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对伊拉克来说,尽管摩苏尔战役取得了胜利,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胜利并不值得炫耀,更应该总结和反思的是,“伊斯兰国”为什么会在伊拉克兴起?摩苏尔为什么会失去?怎样防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7-14 13:09
        收起回复
          伊拉克Alsumaria News新闻电视台13日援引尼尼微省消息人士的话称,“伊斯兰国”(IS)武装分子宣布,在伊拉克尼尼微省泰勒阿费尔市成立一个独立国家,独立于其他“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控制区的“哈里发”。
            消息人士称:“‘泰勒阿费尔的IS头目在发表的简短声明中称,该城为独立于‘哈里发’的国家。”他同时威胁,对于那些敢于违抗新政权命令的人将进行严惩。俄联邦新闻网13日报道称,俄罗斯专家们认为,泰勒阿费尔事件表明,在IS头目巴格达迪死亡后,其内部发生了分裂,各派开始为争夺领导权自相残杀。可能这些IS武装分子准备拒绝接受新选出的领导人,因此决定“单干”。
            报道称,9日,伊拉克军方宣布,摩苏尔已从IS手中解放。之后,伊拉克军队将移师泰勒阿费尔——这里是IS在尼尼微省的最后一个据点。俄科学院中东问题研究所专家费多洛娃称,目前,“伊斯兰国”失去了大部分控制地盘,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致命打击。未来在争夺领导地位时,该组织可能发生分裂,这样将会出现大量的小型武装组织,这将让打击“伊斯兰国”变得更加困难。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7-14 13:11
          回复
            “伊斯兰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摩苏尔7月9日已被解放,其所谓的“首都”拉卡重围之下也已进入解放倒计时,其头目巴格达迪,也被证实已于5月底俄罗斯空天军的一次空袭中毙命。如此,其自2013年4月8日成立以来,在伊拉克、叙利亚人民的土地上疯狂肆虐了4年之久,如今终于要走上末日了?且慢盖棺定论,莫急举杯相庆。
            第一,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伊斯兰国”的“七寸”在哪里?是其产生的思想、政治、经济、宗教土壤,这些被打中了吗?得到根本的改良吗?其巢穴、其头目,充其量只是“蛇头”而已,可是,“伊斯兰国”是个“九头怪”,且早已“狡兔三窟”。
            第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前两次打的都是“僵尸”,其阴魂早就脱窍而出,此次端掉“伊斯兰国的”巢穴,难道不也是如此吗?它还随时会找到一个新的附体,继续为害作怪。
            第三,“伊斯兰国”是一个“国家”吗?不是!它本身就是一只怪兽,只不过“时”好“命”好,才幻化为人形,如今只是恢复了原形罢了。正如其自身所宣称的那样,他们不是失败,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和战斗形式而已。
            因此,对伊拉克乃至世界人民来说,与“伊斯兰国”的战斗远未结束,只不过,他们由明转为暗,由合转为分,由大转为小,由静止转为流动,由内线转为外线,由阵地战转为游击战。对世界人民来说,挑战不是变小了,而是增大了;威胁不是没有了,而是扩散了。
            这不,7月10日,美联邦调查局宣布,一名34岁的士兵,被控曾宣誓效忠“伊斯兰国”并向其提供情报而被逮捕。这还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士兵,曾先后赴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多次获嘉奖。无独有偶,7月7日,一名42岁的巴黎警察也受到审讯,因为被怀疑向与“伊斯兰国”有关联的黑帮提供帮助。而早在2016年的11月,德军情报部门就曾透露,在军中查出20名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同时还有60起疑似案件正在调查中。并且,德军已经成为“伊斯兰国”渗透的重灾区,从2007年至2016年8月,共查出24名军队成员具有伊斯兰极端主义背景。
            也许美、法中的“内鬼”只是个例,但德军中的现象,却绝非“偶然”或“个别”可以解释的。可见,“伊斯兰国”早就开始了向欧美国家强力部门进行打桩布子,这些“内鬼”搜集提供情报,接受系统的武器操作和军事训练,必要时可能会临阵倒戈或从内部开火。这些被发现的“内鬼”已经是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那还要多少类似的《潜伏》剧本还在上演呢?
            如果向欧美国家强力部门的渗透是《潜伏》高级版和加强版,那么,还有大众版和初级版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7-14 13:11
            回复
              早在今年3月初,“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流传出来的“告别演说”中,就号召其成员中的非阿拉伯战斗人员,返回各自的国家。而据欧洲情报官员称,从2014年末到2016年中期,大约有100至250名海外激进分子通过土耳其边境回流欧洲。这些回流人员容易暴露身份,也许不会亲自行动,但能发挥“酵母”和教官的作用,这才是真正令人可怕和头痛之处。正如乔治·华盛顿大学与国际反恐中心的研究表明,从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的三年间,发生在欧美的被“伊斯兰国”认领的51起袭击事件中,65名袭击者中只有18%曾在伊拉克或叙利亚战斗过,其余大多是本国公民。
              尽管摩苏尔的巢穴被端,但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乡村和广大沙漠地带,依然是“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的“乐土”。而且,在几年前,“伊斯兰国”就开始向中亚、东南亚渗透蔓延,试图营建新的巢穴。比如阿富汗、菲律宾,据估计,在阿富汗的“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有数千名;而菲律宾的马拉维市,与效忠该组织的武装分子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7-14 13:1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7-14 13:1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7-14 13:16
                  回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叙述一下沙特构建全球恐怖主义网络利用的工具。大家都知道沙特是有名的世界土豪,为了构筑这个恐怖主义网络沙特利用了两个网络,第一个是伊斯兰世界的外汇地下通道哈瓦拉,另外一个是沙特和卡塔尔等国家组建的全球雇佣兵训练输送网络马德拉斯。这两个网络又与沙特在伊斯兰世界广泛构建的瓦哈比极端主义清真寺和学校相连。举个例子,瓦哈比极端主义清真寺和学校是整个网络运行的心脏、哈瓦拉和马德拉斯网络就是这个恐怖主义网络运行的动脉和静脉,恐怖分子和金钱就是这个网络输送的主要介质。在这个系统之外则是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提供的政治和军事支持。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体内和体外循环网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7-14 13:17
                    回复
                      在这个全球恐怖主义网络中,收买当地官员构建恐怖主义网络的节点是关键。没有这些保护伞,整个网络是运行不起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7-14 13:20
                      回复
                        而更多的证据显示被收买的官员中甚至包括国家领导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7-14 13:22
                        回复
                          2016年4月16号沙特官方承认沙特王室曾赠与马拉西亚总理纳吉布7亿美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7-14 13:23
                          回复
                            同样的套路,沙特的瓦哈比极端主义在世界各地扎根以后,就开始逐步侵蚀当地的政治生态,排挤伊斯兰正教势力,逐步以极端教法取代国家权力机构的法律法规,捆绑残害底层少数民族群众,成为事实上的独立王国。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成立自己的政党组织,同时暴力对抗所在国的强力机构,并且与境外的西方势力勾结,英美则以宗教信仰自由、当事国镇压当地少数民族、危害人权为借口介入,借机发动武力干涉,分裂目标国,这套把戏西方和沙特一直在波黑、南联盟、车臣、新疆等地联合上演。以沙特渗透瓦哈比做前站铺路,制造对方国家内部宗教民族对立以后,西方再乘机介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7-14 13:26
                            回复
                              其实沙特和西方的这种搭档和配合在1979年的阿富汗战争中就已经实践过了,沙特支持的恐怖分子本拉登以所谓肾战名义进入阿富汗与苏联红军作战,中情局、军情六处与本拉登的勾结成功的将苏联拖入了帝国坟场。在美国灭掉了本拉登以后,基地组织开始与中情局合作转战伊拉克和叙利亚,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就是著名的努斯拉阵线。目前该组织同时受到沙特、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更是在戈兰高地为努斯拉阵线成员提供军事医疗服务。努斯拉阵线与东突联合制造了2016年8月30号对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的恐怖爆炸袭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07-14 1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