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嫂吧 关注:22,119贴子:1,431,076

回复:“你好,某先生”;“你好,媳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回车上问你,媳妇,肚子疼不?你说还没啥动静,不疼,不知道是真没疼还是在安慰我。瞬间冷静了一下,时间来的急,不能在县里生。可是这会儿雾是越来越大了,开车只能趴在方向盘上使劲往前看。好在后半夜,路上没什么车,四五十迈的速度往市里开,心想着,半路还有高速口,万一能上去高速就去省里,如果去不上省里,市里就是第二选择🤔。开了半个小时,到第二个高速口的时候发现自己太天真了,这么大的雾,一时半会儿是散不了了。开着导航继续往市里开。
刚开出来没多久,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生孩子这么大的事,咱俩连个后援团也没有😓,也不知道是主意太正还是咱俩太孝顺😝,双方父母都没通知,心想着大半夜的,还折腾他们干啥。可是如果到了医院,最简单的问题都没法解决,我去停车,你怎么办,你现在可是一点也离不开人了。都说人要有三五好友,确实,想到了你的一个好友,正好在市里,不管几点了,抄起电话打了过去,响了一阵终于接了,谢天谢地她睡觉手机不静音😅。让她提前去医院等着接你,心里才长出一口气。不过始终还是没有放弃去省里的想法。
一个小时的路程,开了一个半小时。四点半,终于到医院了,车前轮压上医院减速带的时候,高德提醒我,高速通了……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24-12-18 22:50
回复
    进医院之前还心存幻想的问了一下你状态咋样,肚子疼不,虽然你状态挺好,可是半个车头都开进医院了,就放弃了去省里的执念。直接开到急诊门口,取来担架,正好同学也提前到了✌🏻️。虽然是急诊,但是该有的程序一样不能少,好在没有什么人,不用排队,先做了一个B超,检查报告说孩子六斤多,挺好挺好,不大不小,不管是剖腹产还是顺产,至少不是个巨婴。推到楼上产科住院部,值班护士做着胎心监护,值班医生办理住院手续。护士把胎心监护做上就说胎心有点快了💗,你本身还没有要生的迹象,已经不能心存顺产的幻想了,得手术。正好也遂了我的心,根本不想让你遭顺产的罪。
    可是这值班的实习大夫却说,现在是夜班,只有值班大夫给做手术,我断然拒绝了,在安全问题上是万万不能马虎的,不去省里已经是退而求其次了,在市里找个值班大夫做手术那玩笑就是开大了。我说找xx主任,她说人家没上班呢;我说情况特殊,要求主任做,她说那你自己给主任打电话吧;我说我没主任电话,有主任电话我早就打了,她说那没办法;我说我媳妇有慢性病,这手术你们值班大夫做不了,我不是来找医院麻烦,但是万一有问题,你问问值班大夫能负责么🙀。实习大夫有点懵,没成想马上下夜班了还接个大活儿。略有不情愿的给主任打了电话,这边开始准备进手术室。
    六点刚过,主任到了,我相信她是有专业水平的,因为在之前的产检中虽然态度略有生硬,但是正如她所说,没到预产期羊水就破了🧐,我也相信她是有职业素养的,因为在她来之前,我们没通过电话,没见过面,她不可能是百分百确定我会有所表示她才来医院的。来了,就是因为身着白衣,救死扶伤。
    当然,我总不屑于搞这些小动作,尤其老师,医生,这些职业都是收红包的敏感职业,并不是自命清高。主要是有句话说的好,人质在人家手里,还是送一些心里踏实😝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24-12-19 21:33
    回复
      六点半不到,准备进手术室,慌忙中还拿错了孩子出生时候的包被😓,新买的没用上,拿了个旧的。看着你被推进手术室,心情别提多紧张了,还想再多安慰你几句,却被护士挡在了门外。你反而比我想象的要镇定的多。麻醉师来找家属签字,按程序把一切风险跟我详细的描述了一遍,虽然类似的通知书也大概了解过,但是无疑这几篇文字只能更增加我紧张的感觉。按程序签了字,按程序送上🧧。门一关,等待开始了。同学去帮忙办理手续了,手术室的门口只有我自己,坐,坐不下,站,站不住,这时候才想起来家里人都没通知,忙了小半宿,天都大亮了。给双方父母打完电话后心情似乎缓解了一些。记得以前我爸跟我说过,在我出生前他去签字的时候,手都有点不听使唤,虽然我倒是没签字时候手抖✍🏻️,但是整个人都是懵的,看来这也真不仅仅是电视剧的桥段。当时感觉时间过的挺快,至少比预想的快很多,手术室门开了,喊xx家属,孩子出生了。"女孩,1.85公斤"说着,就把包着小被的孩子放到我怀里"抱抱吧,你自己抱着楼上儿科也行,护士领着你上去"听护士说完心里咯噔一下,不到2斤,也没早产啊,刚才B超还六斤多,减肥也不能这么快吧?等等,她说的是公斤,那也才三斤多啊😥,太小了啊,不会抱错了吧。细看看,她吐了吐舌头,被里露着拳头大小的脸,也看不出长相,不过这被我倒是认识,拿错的旧被么😓。护士一边领着我上楼一边跟我说,孩子出生都要先去儿科检查,没问题随后就送回产科病房。抱着我似乎没什么重量的小闺女,小心的不能再小心的往儿科走,没有那么喜悦,也不再那么慌张,心里却满是疑惑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24-12-20 21:40
      收起回复
        出生跟预估的咋差这么多呀?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24-12-21 16:05
        回复
          到了儿科,把孩子交给了护士,就那么看着护士抱着孩子走了,一直到看不见了,开始往手术室走,一边走还一边想,B超做了啊,六斤多啊,怕不是医院B超按了个放大镜给看错了?😳三斤多,太小了啊,孩子健康不?一阵阵的开始胡思乱想。又在手术室等了半个小时左右,媳妇出来了,不是全麻,状态还不错,推着媳妇回到病房,还是隔壁床的帮忙抬到的床上,要不是因为手术不能大幅度移动,就你这九十斤出头,我真是一个人抱着还能爬个几楼😝。这时候家里人也陆续到了,开始忙活开了。
          忘记了在哪看到的一句话,说女人把一辈子最难堪,尴尬的时刻都留在了生孩子的手术台上。不管平时多么优雅,多么干净,人终究是敌不过麻药的,头脑的清醒,伴随着下半身的毫无知觉,可能麻药的副作用会让人更尴尬难堪。母亲无畏如此。生养二字看似简单,怀胎十月的辛苦,各种检查的担心,推到手术台上的那一刻,确是才刚刚开始。不管现在的技术有多成熟,医生的水平有多专业,母亲都是独自承担着生命的风险,去创造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母亲伟大如此。
          病房有三张床,尤其探望产妇的人还特别多,所以赶紧去找了护士长,想换个单间,🧧,护士长倒是有个想法,要不说她能干护士长呢😂,下午同病房的产妇出院后她不再往这个病房安排产妇了,这样我们也不用再折腾了,挺好挺好。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4-12-23 20:41
          回复
            人家孩子出生后做个常规检查一个小时左右就送回来了,咱这根本不行,直接就送保温箱了,特殊时期,家属也不允许进去看孩子。倒是感觉轻松不少。每天去儿科的小窗口询问询问孩子的情况,还让护士拍了几张照片,根本看不出来有多小,但是一看就是一家人😝,第二天大夫就开始让你下地溜达了,说是让适当活动,走廊里总能看见遛弯的产妇,很多人都背着个小包,打听后才知道,那是止痛泵。如果感觉刀口疼的时候,可以推药的。当时就感觉不太好了,🧧也给了,为什么没给咱也用上啊?何苦的挺着疼呢?后来才知道,据说能挺还是自己挺的好,止痛泵对恢复不利。不管是不是真的,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不然呢,人如果事事较真也只能是徒增烦恼罢了。
            第二天儿科来消息说要家属去签字,给孩子做全身检查,可是B超当天已经排不上号了,只能等明天。而产科又说明天咱们要出院,剖腹产只留三天,然后就是回家休养😵。怎么才能在孩子做检查的时候跟家人见个面呢?明天如果出院的话很可能是来不及了。我拿着B超的签到单去找分诊的护士,没有一点夸张,也没有一点煽情,只是阐述了事实,而往往打动人的就是事实:孩子做B超排到明天,明天孩子妈妈还给安排了出院,从打孩子生下来后孩子妈妈就看一眼就给送保温箱了,能不能通融一下,安排到今天,让孩子妈妈出院之前再看看孩子,我也知道插队不好,我也知道系统排号就给我们排到明天肯定是今天没有位置了。但是能不能加个位置,多晚都能等。分诊的两个护士几乎没有对一个要求插队的人嗤之以鼻,听完我的理由,分分钟帮我改了检查时间。因为善良的人,不需要他人的感动和过分的恳求,谢谢你们的善良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24-12-23 22:36
            回复
              七年了,慕了。找个海哥哥好不好,每次出去半年好没安全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24-12-25 08:33
              回复
                跳着看完了,幸福美满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24-12-25 23:12
                回复
                  🉑🈶🉑🈚平安夜,圣诞节,菲律宾们是真会整活儿,23号开始,敲个破桶在我房间门口就开始唱上了,我心说怎么了?这么热闹,一开门,五六个人,一手端着盒子,领头的里面全是美刀,一手拿着纸单,记账。我心说这场面我见过啊,谁结婚办喜事,门口要饭的都是这个套路啊,不给钱肯定是不行了,他们别从平安夜唱到圣诞节,五十刀奉上,辛苦了几位,下一家吧。干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在船上没领过钱还搭进去五十
                  餐厅桌子都拆了,就为了趴体,从早晨一直等到晚上,终于是步入正餐了。每个人都拿出手机轮番拍照📸📸📸📸📸📸📸📸📸📸📸。我就奇了大怪了,智能手机都流行这么多年了,不至于吧,各位,咱不用做报表,用不着那么多照片好吧。总算是拍完了,突然发现所有菲仔都开始低头,卡带开始致辞,用我二两半的英文水平,听了一会儿,原来是祷告。这个必须要尊重,我可以什么都不信,但是我不能去诋毁。好了,开动吧,热菜已经放凉了;凉菜,已经放的出汤了。本来应该挺有食欲的一桌菜实在也是没啥可吃的了
                  饭后游戏开始了,这个时候才知道,什么是孤独。它并不存在于一个人的房间,也并不是关上灯之后的自怜自艾。而是这种热闹和欢笑,根本没法融入,并且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语言,好在身经百战,已经百毒不侵。如果说以前没有过这种体会,可能是因为还没有过这么强烈的落差而已。
                  借着老外的光,放了两天假。从中午开始胃疼,吃一粒奥美拉唑不管用,吃一粒雷尼替丁,还不管用。好,叫上劲了,再来一粒。终于再天生牛马体质的加持下,在晚上九点巡班之前突然就好了。
                  偷懒就这么难么?本来还想着如果再疼就不下去了,结果却好的这么及时。真是别愧对了公司开的每一分工资,加油,打工人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24-12-26 06:09
                  收起回复
                    真情表达,这个好帖顶一下慢慢看,海哥加油。希望能给你指点一下迷津。


                    IP属地:新加坡103楼2024-12-26 21:00
                    回复
                      出院前一天的下午,你终于在手术室第一次看见我闺女后,又一次看见了这个小家伙。又瘦又小,B超的探头碰在肚子上不知是凉的还是怕的,下意识的抽动了一下。检查结果也很好,没问题。在全家人的护送下,又回到了保温箱。接下来就是大人出院,回家等孩子。
                      回家的路上由于操作失误,一个小急刹,从后座上躺着的你直接轱辘下来😓,幸亏下面放着拿的行李和东西,垫了一下,要不罪过就更大了,一脚刹车,让我的肚子都跟着紧了一下😰。
                      回家享受了两天不用带孩子的月子生活后,在孩子出生的第七天,回家了。从护士给的出院注意事项,到逐条的询问,生怕自己照顾不好这个小家伙。至今只还记得护士的一句话:不用过于担心,孩子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大。
                      医院比较贴心,在孩子喂一遍奶后交给了家属。我闺女也比较给力,睡了一路,一点没闹。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换纸尿裤,喂奶。孩子小的啊,能把最小码的纸尿裤穿出嘻哈风。脚脖子跟我大手指一样粗细,没点儿胆量还真不敢下手抱。产前准备的奶粉是牛栏,医院出生后喝的是美赞臣,护士也十分肯定的说,不用转奶,甚至她都没听过什么是转奶,出于对医院的信任,回家后第一次给的奶粉就是牛栏,结果我闺女就像喝了牛栏山二锅头一样,拉稀了……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24-12-27 22:18
                      回复
                        网上总结的不一定就是谬论,科班出身的医院也不一定就都对。事实证明,不转奶肯定不行,而且孩子太小,早产儿奶粉根本不能停,用医生的话说,早产儿奶粉相当于肉,普通奶粉相当于正常伙食。你家孩子就得吃肉,补。好吧,自从回家拉稀后,担心拉多了掉体重,脱水,开始每天称体重。为了计算排尿排便量,每天用做面包的精确到克的小称量纸尿裤😂。总之,从几点喝了多少奶,到几点尿了多少尿,一天几次大便,都记的清清楚楚,就差每次在后边签字了,简直比轮机日志还详细。就这么记,一直记到了开始加辅食。估计古代皇帝的起居录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吧。
                        月科里的小家伙挺好带,家里人手也足,做饭的,带孩子的,伺候月子的🤗通称居家月子中心。有时候晚上陪着孩子睡觉,她一动我就能醒,还不等她响警报就开始冲奶,喂奶,拍嗝,换纸尿裤,十几分钟搞定。一睡又是两三个小时。你叫她天使宝宝,太乖了,也不哭闹,特别好带。家里亲属也比较给力,至少半个月之内没有过来看望的,因为都知道孩子小,怕体质弱,又是易情期间。人来多了毕竟风险还是很大。小家伙就一天一两称的涨,到满月的时候,已经六斤多了(好吧,刚刚赶上正常出生孩子的体重😓)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24-12-30 01:25
                        回复
                          孩子两周大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满月酒了,开始选饭店,定菜单,准备糖果烟酒。然后就是最难的一步,发请柬。
                          其实自古以来婚丧嫁娶添人进口主家请吃,亲戚朋友过来祝贺并且带些贺礼都是太平常的事了,父母结婚的时候有送暖水瓶来贺喜的,我出生的时候有送鸡蛋挂面来下奶的。只是自从十几年前开始,变了味儿,大事也办,小事也办,没事找事也得办。基本上是拿办事情创收了,因为这个事儿确实利润极大,成本中的一小部分是酒席钱,一大部分是主家的面皮🐵,面皮厚的🙉本金多,可以总办,面皮薄的🙈本金少,不愿意给别人找麻烦。而具体利润取决于主家人脉、权势、地位。利润翻倍属于利润极低的。利润大的是可以成几何基数翻上几倍的。据说有的人家因为常年花份子钱,自己又没有什么事情可办的,开始思变,盖猪圈办,马下驹办,有的实在没什么办的,两口子岁数加起来够66也办🙀。这东西实在比传染病更厉害,导致很多家庭随礼变成了最大的开销。所以只能寻找各种奇葩的理由自己也办。
                          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咱俩的观点惊人的一致,不仅仅局限于吐槽这种风气上,自己家有事能不办就不办,当初父亲去世很多亲戚朋友都没给消息,因为想来的人肯定会来,觉得是负担的人给信儿了也会让他有诸多微词,所以又何必呢,更何况,逝者已经安息了,实在不想让那些微词叨扰了父亲的清幽。
                          所以准备酒席倒是很简单,发请柬变得格外受罪,每打出一个电话:"哪哪天,哪哪酒店,孩子满月了,早点过来哈。"说的是无比客气,但是总感觉在人家听来就是“我,过来吃饭,拿钱”😾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24-12-30 01:26
                          回复
                            很多妈妈是参加不了孩子的满月宴的,你也一样,与其折腾来折腾去,还不如在家好好休息休息。当天我就像个门童一样,招呼着每一位到场的客人,很多亲戚朋友也是多年不见,但是也根本没有时间寒暄。
                            没有主持人,也不用致辞,挺好挺好。孩子的满月酒,孩子没来,妈妈也没来,主持一大顿也是吃喝一顿然后走人,真要让我上台致辞反倒更尴尬,怕的不是上台,关键是心虚,孩子没来孩子爹站台上一顿白话意义在哪?又不能给人家礼金打个八折。
                            人齐,上菜,插曲来了。整桌席面最后一道是汤,意味着菜齐了,可是其中有一桌汤里落了一只苍蝇🙀,随礼了嘛你就来喝汤,汤没喝上让汤淹了吧,也不知道是烫的还是淹的,反正是嘎了,好在这桌坐的都是家比较亲近的亲属,这如果是几年不见的亲戚朋友,那就更丢人了,精心挑选的酒店就这个水平😓。赶紧去找服务员换。服务员也很不好意思,赶忙道歉,拿到后厨换。其实话说回来,换没换谁知道呢,没准把苍蝇扒拉出去又给端回来了🤬。
                            正印证了一句话,眼不见心不烦,汤里有苍蝇和有过苍蝇是不一样的。有苍蝇肯定是没人喝,可是有过苍蝇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我没看见,照喝不误。除非自己做,剩下不管是路边摊还是大饭店,食品卫生可见一斑。
                            哄哄闹闹半小时,吃的快的已经吃完了,手快的也已经开始打包了,喝酒的那桌也已经谈起了政治、经济、大环境。二姨夫打包了他的最爱,半瓶白酒。哎?灵感来了,突然想起来了,应该给我闺女准备女儿红了🍷。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24-12-30 16:25
                            回复
                              送走客人,回家分赃,收益不错,利润确实翻了几翻,其中的主力是奶奶姥姥老姨,小家伙也确实给家里带来了好运,还没出院的时候就开始陆续的接各种电话,工资给的是一家比一家高,从来没有过,想都没想过🐮。
                              出月子后最惬意的时光就是晚饭后,姥姥或者奶奶在家看孩子,咱俩去楼下小区遛弯,小区不大,绿化一般,现在想想,咱俩可能连小区大门都没出过,就一排楼一排楼这么溜达,聊天。看看谁家贴广告卖房子了,看看谁家车库进不去车了。三十岁的年龄,惬意的过着六十岁社区老头老太太的生活,美好无比!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的,关键是要有发现美好的眼睛。所以我一直都很笃定,定居在小城市是太对的选择了。生活节奏不快,经济压力不大,父母都在身边,亲戚离的不远。好在我们不仅仅只是拥有,而是更懂得享受。
                              孩子满月的第二天,去了趟农村酒厂,据说那里的水好,出来的酒也好,去的时候赶上正在出酒,纯的不能再纯了,六十度的酒接了三坛子,让酒厂老板封好。一坛留着闺女上大学,一坛留着闺女嫁人,一坛留着闺女生子。不知道能喝醉我的是哪一坛😏。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24-12-31 16: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