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吧 关注:546,893贴子:8,210,472

回复:电工小常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议在交流电系统中采用小型无电池直流整流器。借助这种方法,能够在负载需要直流电的任何地点,部署小型机柜安装整流器。藉此,无需再保留一个或多个直流电池组,也不必在运行系统中增删直流配电线。实际上,完全不需要制订任何直流配电计划。


48楼2017-08-11 14:02
回复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电子运动所带来的现象。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子运动现象有两种:我们把缺少电子的原子说为带正电荷,有多余电子的原子说为带负电荷。
    电是个一般术语,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大自然里,电的机制给出了很多众所熟知的效应,例如闪电、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等等。


    56楼2017-08-14 14:25
    回复

      用来称呼许多种不同的自然现象,一般只需使用“电”这单字就已足以胜任。但是,用于科学领域,这术语的意思显得相当模糊。必须使用更明确的术语来区分各种各样不同的概念。
      电荷:某些 亚原子粒子的内涵性质。这性质决定了它们彼此之间的 电磁作用。带电荷的物质会被外电磁场影响,同时,也会产生 电磁场。


      57楼2017-08-14 14:25
      回复

        电流: 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通常以 安培为 度量单位。
        电场:由电荷产生的一种影响。附近的其它电荷会因这影响而感受到 电场力。
        电势:单位电荷在 静电场的某一位置所拥有的 电势能,通常以伏特为 度量单位。
        电磁作用:电磁场与 静止或运动中的电荷之间的一种 基本相互作用。


        58楼2017-08-14 14:25
        回复

          (一)电荷的电场
            失去 电子或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有 正电荷或负电荷,带有 电荷的物体称为带电体。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 电场,引进电场中的电荷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该电荷称为试探电荷!发出电场的电荷称为场源电荷! 电场强度和电位是表示静电场中各点性质的两个基本物理量。


          59楼2017-08-14 14:25
          回复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即是单位正电荷在该点所受到的作用力。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顿/库伦(N/C>o)电场中某点的电位是指在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至电位参考点的电场力所作的功。电位的常用单位是伏特(V)或毫伏(mV ),即1V=1000mVe电场中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之间的电压或电压降。 电压的单位与 电位的单位相同。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一种物体的原子得到电子后会带上负电,失去电子后会带上正电。电性相反的电荷会互相吸引,电性相同的电荷会互相排斥。不带电荷的物体是一种电中性物体。


            60楼2017-08-14 14:25
            回复

              (二)电流与电路
                在 电源的非静电力作用下,同种带电微粒会发生定向移动,正电荷向电源负极移动、负电荷向电源正极移动。带电微粒的定向移动就是 电流,一般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电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直流电,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交流电。区分直流和交流,仅仅是其方向而已,与其它的量无关。电流虽然有方向,但是是一个标量。


              61楼2017-08-14 14:26
              回复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等于每秒通过电路的电荷量。电流的常用单位是 安培(A)或毫安培(mA),即1000mA=1A。电流所流经的路径即 电路。在闭合电路中,实现电能的传递和转换。电路由电源、连接导线、开关电器、负载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电源的功能是把非电能转换为电能,如电池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等。


                62楼2017-08-14 14:26
                回复
                  干电池、 蓄电池、 发电机等是最常用的电源。负载是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设备,负载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 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 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照明器具、家用电器、机床等是最常见的负载。开关电器是负载的控制设备,如闸刀开关、断路器、电磁开关、减压起动器等都属于开关电器。


                  63楼2017-08-14 14:26
                  回复

                    辅助设备包括各种继电器、熔断器以及测量仪表等。辅助设备用于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分配、保护及测量。连接导线把电源、负载和其它设备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连接导线的作用是传输电能或传送电讯号。


                    64楼2017-08-14 14:26
                    回复
                      很久以前,就有许多术士致力于研究电的现象。可是, 所得到的结果真是乏善可陈,少之又少。直到十七和十八世纪,才出现了一些在科学方面重要的发展和突破。在那时,科学家并没有找到什么电的实际用途。这要等到十九世纪末期,由于 电机工程学的进步,把电带进了工业和家庭里面。在这个电气研发的黄金时代,日新月异、连绵不断的快速发展带给了工业和社会,难以形容、无法想像的巨大改变。


                      65楼2017-08-14 14:26
                      回复
                        做为能源的一种供给方式,电所具有的多重优点,意味着电的用途几乎是无可限量。例如, 大众交通、取暖、照明、电讯、计算等等,都必须用电为主要能源。来到二十一世纪,现代工业社会的骨干仍旧依赖着电能源。在可看见的未来,电能必是 绿色科技的主角之一。


                        66楼2017-08-14 14:26
                        回复
                          近代研究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
                          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 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


                          67楼2017-08-14 14:27
                          回复
                            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富兰克林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确实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但对于电的本质的认识与我们的“两个物体互相磨擦时,容易移动的恰恰是带负电的电子”的看法却是相反。


                            68楼2017-08-14 14:27
                            回复
                              1752年,他提出了风筝实验(据传,没有实际证据证明富兰克林做过此类实验。)。其他科学家在实验中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 避雷针。


                              69楼2017-08-14 14: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