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桦吧 关注:2,438贴子:504,651

「°旭桦°』【分享】端午:别名最多的传统节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虽说现在端午节有逐渐演变为单纯的“粽子节”的趋势,但每到这个时候都能想起吃粽子,至少说明人们对于这个节日还是相当重视的,民以食为天嘛,有节令食品可吃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啦,除了吃粽子,这个节日的活动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这个我们从端午节众多的别名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1楼2017-05-30 07:33回复
    其实中国的传统节日别名都挺多的,象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重阳节又名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中秋节又叫八月节、祭月节,等等,每个传统节日都会有那个三五个别名,可是,你知道吗,端午节的别名是最多的,据说有二十多个呢!


    2楼2017-05-30 07:33
    回复
      先来瞧瞧端午节都有哪些别名吧:
      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艾节、蒲菖节、龙舟节、香包节、浴兰节、粽子节、女儿节、诗人节、解粽节、地腊节、龙日、午日……
      怎么样,够多的了吧,这我还没写全呢。不写那么多了,怪累的,还是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说为什么叫这些别名吧。


      3楼2017-05-30 07:34
      回复
        端午节、端五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五、午同音,故又称端午。
        端阳节:五月正是仲夏,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重五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有“解粽节”之称。


        4楼2017-05-30 07:35
        回复
          菖蒲节、艾节:古人认为“重午”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艾节。
          女儿节: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诗人节:关于端午节的来源虽然众说纷纭,但倾向于端午节起源于纪念诗人屈原一说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解放后端午节又有了诗人节的别名。
          ……


          5楼2017-05-30 07:35
          回复
            在这么多别名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我最喜欢的是“女儿节”和“浴兰节”,喜欢女儿节是因为这天可以借着过节的机会多回一次娘家,虽然现在我住得离我妈家很近,想回去随时都可以回去,但还是喜欢一些这样的节日,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娘家“蹭饭吃”。于是,昨天下班就回去了,晚上吃了粽子、茶蛋、咸鸭蛋什么的,和家人一起过节的感觉真好!


            6楼2017-05-30 07:36
            回复
              喜欢浴兰节是因为苏轼的一首《浣溪沙》词: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古往今来,写端午节的诗词也不算少,可一提到端午节,我最先想起的却总是苏轼的这一首,就因为他词中写到的“明朝端午浴芳兰”这一句,就让我一下子记住了浴兰节这个名字,并喜欢上了这个节日!其实去年端午节的时候,就想用这句做标题写端午节来着,结果有事没写成,今年又是!真是奇怪了,好吧,不用它做标题了,就写在这给同样喜欢的朋友欣赏一下好啦!
              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7楼2017-05-30 07:36
              回复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啦,再跟姐妹们分享我多年前的文字,并祝亲们端午安康!天天快乐!


                8楼2017-05-30 07:37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5-30 08:49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5-30 08:49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5-30 08:49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5-30 08:49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5-30 08:49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5-30 08:50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5-30 08: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