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吧 关注:49,871贴子:564,190

回复:站桩随手贴:王 芗 斋 先 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营自己:
山有美菌,江有鱼味。地有五谷,树果甜美。
人生不是牢笼,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中。
善于经营自己的生存环境,料理自己的亲情家室,关爱自己的知己美遇,责任与安享共有。这是人之常情。
修炼是苦乐并存,其中享受,行者自知。
或有未入门庭之人,想堂中之事,或有差异。
人生能有几知己?但得三两人同行足矣。
若有妙玄法,说与知己听,琴弦共山水,人同境不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15楼2018-03-31 12:40
收起回复
    昨日梨花疏影,今宵已落成愁,离人白头。拼尽一生泪,不过是三春花事梦一场。朝来寒雨晚来风,风刀霜剑是尘世的宿命。可曾见,丽日下的陌上花开,夜半时是荒村野径;可曾悟:经历时是泪湿春衫,回首望是一笑春风。
    流连,只为等心里想等的那个人。等到了就是冥冥注定,等不到,落花成冢失落渺渺无芳踪。
    以上的词是人生之感悟,看官且将就阅读。
    看似该文字与站桩无关,其实到了这个境界事事总关心。
    心态缓缓散散懒懒,似无心,随意而站,进境最快。
    世事无常、世态炎凉,有志练功者需破除这个虚幻。
    桩功好比引子,进入状态后又不拘于形式。
    一部好剧是用时间换了空间,时间重要还是空间(境界)重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38楼2018-04-30 23:13
    收起回复
      人要是没有想法,年轻人都会老。
      读千卷书不如走万里路,
      走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
      名师指路还要自己领悟。
      众说纷纭的站桩理论与心法,要与自己的身体、情商、智商等实际情况相应才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41楼2018-05-04 16:32
      回复
        为了帖子的完整,我近期准备清理下回复内容,以后的好友问题尽量在微信或私信写。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59楼2018-05-17 12:30
        收起回复
          把帖子清理了一下,感觉舒服多了。
          人生也是如此,需要经常的清减,吐故纳新。
          人要想好好的生活、成长、延伸,就必须与生命核对下速度。人生苦短,哪有时间与腿争?打坐与站桩有许多相同的原理,就是松、静。
          与生命核对速度。就是要用新鲜的空气、食物来弥补每天死亡的细胞。🍏️
          你看那婴儿的身体,是多么的香甜与细软。而那年老病弱的身体是僵硬并发散着酸臭的暮气。
          好好站桩吧,身体微蹲或深蹲是符合胎儿先天姿势的。血管弯曲距离变近利于身体末梢的疏通……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60楼2018-05-20 00:00
          收起回复
            说桩:
            历史悠久的站桩现在突然火了,因为现代人的饮食、生活方式变了,产生了许多的现代病。
            颈椎、腰腿、血栓、心血管、糖尿病、肠胃等等。
            治疗这些疾病靠站桩肯定有帮助,但效果并不是几日就痊愈的。生活中我告诉我的朋友及熟人,治疗这些疾病不如“慢趟摩擦步”来的快,来的舒服。
            桩在网上很容易百度到,浑圆桩帖吧里写的很详细。
            我接触站桩很早,从十几岁就认识了几个老师,老师也是博学之人,形意、八卦、太极的朋友都有,所以我也是得天独厚了。
            我早年没有做实在功夫,被传统的思想引入了误区,认为要想练好功夫会“怠慢”了爱人。现在想来,这种传统最少害了多少人的二十年?
            桩,讲究的就是“根劲”,脚底生根,如如不动,是谓桩。
            现在老师已是老年,年届九十仍体态灵活、思维敏捷。乃我之幸。
            师常说,站桩苛求时间是一大错误,进入状态后变成常态才是修为。
            当年程师爷在眼镜店的柜台一站好几个时辰,来了客人也不理,徒弟一看原来师傅“定住了”。
            懂“桩”者,不可太拘泥。
            当前春光明媚,驾一叶扁舟陶醉在江湖,也是天心地心之“桩”。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61楼2018-05-22 00:13
            收起回复
              周末聊下站桩
              我们经常讲天人合一,实际天人合一不是一种强求的状态,强求的话则是始终达不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天人合一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是一种很自然发自内心的与环境一致,是从内而外的契合。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佛系。
              有些事物我们不要追求,追求会很难得到,这也是“背反原理”。好比年轻人交朋友追不上,你就故意疏远他(她),反而会追到。
              站桩过程中如果你刻意追求放松,不容易做到,你不追求,无拘无束,反而会放松。
              身体得衰老是,细胞老化、精气衰减,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的淤堵,结果是腿脚不灵活,四肢冷,头脑温热,这螺旋状的衰老是大自然赠给我们的皱纹与印记。
              而站桩恰好是消除衰老路线的一种方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63楼2018-05-25 22:58
              回复
                桩之解语:
                站桩修炼者,有人觉得很舒服,身体通畅了,精神清爽,有飘飘欲仙的境界。
                有的人感受到的是痛苦,肌肉痛、筋骨痛、麻酸痒胀、浑身无力等。
                懂桩者知道这些都是过程,境界会经常变幻的。
                即便是找到名师,老师也不会把每个细节一一告知我们的。
                所以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即便老师中规中矩把基本功细心教,你也耐心学,还需要你的实践及体悟,因为百人百姓,体质结构各有不同。所以说勤于思考及领悟是成功的阶梯。
                比如说骨骼的变化,站桩开肩开胯松腰及调整腰盘。有的人虽然年龄不大,但腰盘骨缝都长死了,甚至结石化了,需要慢慢打开,所以说功夫上路人不能比人,正确的做法是与自己的过去比。
                “道法自然”我们要知道这个原理,真正的功夫基础是“见解”,当我们见解上去了,功夫也差不到哪里去。古人说读千卷书,行万里路。有其道理。
                山川秀丽,人之俊美,内因由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68楼2018-06-08 16:36
                收起回复
                  蓦然花开。
                  悟道后你怎么办?(写给有缘人)
                  & & &
                  看官别多想哈,很多人会很容易到这个境界境地。
                  事实上,神通和悟道不一样。悟道就等于从黑暗里面忽然见到光明,从迷惘里忽然见到真实。过去是错的,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非的,现在是是的。所以,悟道的人,在悟的那一剎那,真是天崩地裂,山摇地动,不但过去的迷妄粉碎了,自己与宇宙虚空融为一体,现前的更是另有一番新的风光,是另一个真实恒常的世界。
                  悟道,是觉悟到了“真我”,有了见地。
                  看到了“那个”,但还要你走过去才行。
                  几个特征:
                  侮辱不以为耻
                  卑屈不以为贱
                  艰难不以为苦
                  恩宠不以为荣
                  迫害不以为意
                  度众不以为烦
                  时间不以为久
                  这些很好理解吧,因为你明白了很多,这些都不重要了。而且你还会“独居不以为闷”呢?
                  很多练功者都曾已经悟道,明了这些,但由于不践行,“误了卿卿”啊,着实可惜。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73楼2018-06-25 23:06
                  收起回复
                    站桩的境界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到了治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过三种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站桩的境界与王国维说的境界十分契合。
                    不仅仅是这些境界,站桩修炼道路遥遥,风光旖旎。
                    清心安然者,有“悠然见南山”之喜悦;
                    善思悟者,有“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飞跃;
                    参修禅者,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超脱;
                    王芗斋先生晚年酷爱诗词,经常与他的弟子们说境界是相通的。
                    由差异到一致。――“功夫在诗外”
                    我写此文,不是卖弄,是以此文追思那已经逝去的武林那些伟大的宗师们。
                    白云苍狗,千载美韵!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74楼2018-07-01 00:54
                    收起回复
                      花开荼靡:
                      用峰回路转来形容练功的规律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当站桩稳定下来你会发现有些“逆流及顺境”――有时舒适如饮醍醐、如饮清泉,有时浑身无力寸步难行。
                      这正是站桩进境的奇妙所在。
                      当你站到好像身体某个部位没有了。或者手没了,脚没了,头顶空了。――你奇怪吗?
                      进而,你在景色怡人之处站桩,看到感到蓝天、白云、微风、远方小桥、袅袅炊烟。你想把白云揉几条系在腰间;清风牵几许随云烟做伴;慢慢的慢慢的你看到:在树稍、云彩、远山的簇拥中红日出现……
                      这不是诗意、不是幻觉。意境抑或也是功境。
                      花开荼靡,又是一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82楼2018-07-21 00:34
                      收起回复
                        很多人站桩急功近利,求功态或者站桩的时间长短,结果事与愿违。须知――欲速则不达。
                        还有一种我认为的偏见,随着站桩深入饭量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真正得到了混元气,你是不会吃很多食物的,精气神充沛,你就不愿多吃了。
                        另外我觉得站桩重在境界及效果,重质不重量。有人讲火候,大火烧,这种说法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不能干烧。
                        当你空掉身心,万念俱寂,清清明明,自会醍醐灌顶,身降甘霖。
                        所以说,是心站桩而不是形站桩。
                        所以说,进入境界后并不拘于形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83楼2018-07-30 00:57
                        收起回复
                          删除了今天下午写的“真空生妙有”的段落,文字写的内容没有错,但不适合所有人看。因为涉及到混元气得法以及玄关事宜。这些问题只能意会,写出来就会“着相”。
                          以后尽量写点好消化的,舒心畅意的,以方便大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88楼2018-07-31 00:59
                          收起回复
                            一桩一功,一天一功,天天站,没有雷同。
                            我这帖子写了很多境界、很多感悟、还有一些风景点缀的对境。
                            因为随着不断的桩功修练,感悟就有所不同。
                            所以,就桩功而言,没有进门的人听着门内人说的话,觉得玄,还觉得那是不符合实际的东西。
                            但,对于修练过桩功并且还有些收获的人来说,那是实际的。从不去练习而是敷衍了事的去接受一下,他们会觉得那是玄的,是空的。这也可以用哲学的辩证关系来说了。眼睛会欺骗你,看到的未必真实。所以,练习站桩不同目的的人,他就有不同的收获。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吧里的好友,我也经常看你们的帖子,欣赏你们的有心及体悟,不评论是我的习惯,因为说多了会有口角。但我看到好的帖子会欢欣鼓舞,喜悦至极。
                            桩功增强了我们的体质,补充了我们的能量,时间久了会有一种气场、光彩……
                            致虚极,守静笃。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桩中你会享受这“静”的魅力。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89楼2018-08-14 00:02
                            收起回复
                              渡河当用筏,到岸不须舟。――怎样通解佛经、道经?
                              怎样理解武学的规则,怎样能较快的进入门径,进而登堂入室呢?
                              经者,径也。是先贤觉悟者给我们指的路径。说白点,是先贤给我们画好的路标!
                              为了让我们不迷惑,门径内的事先不说,以免我们“变因为果”,以免我们有“攀缘心”。
                              渡河当用筏,到岸不须舟。
                              就站桩来说,筏就是桩架,当功夫有成,无处不是桩。
                              渡河当用筏,到岸不须舟。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90楼2018-08-16 00: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