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神里清澈的光吧 关注:25贴子:9,127

回复:冷暖自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太懂事的姑娘,大多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7楼2017-06-26 23:37
回复
    他并不喜欢你,他只是喜欢被你喜欢着,偶尔对你示好,只是怕你不喜欢他,怕失去被你爱慕的虚荣,就像宠物跑远了,
    主人会叫一下它的名字。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8楼2017-06-27 05:23
    回复
      “走出一段感情需要多长时间?”
      除非离别
      否则“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深浅

      昨天和朋友聊天
      说到几个非常值得说的美好的夜晚
      都是在比较陌生的地方做一些很寻常的事
      我们聊天 或者静坐
      大多数生活就是一根烟带着一点光
      今天突然想到这就是“去生活感”
      是在日复一日的复制中
      出现了粘贴错误

      我还记得有一日
      看见过一盏路灯亮起的时刻 很奇妙
      橘黄色的光把旁边的树叶
      照得亮堂 暖烘烘
      我就这样被时空错乱放置了一下
      也记得那个时候你站在我旁边给我讲
      你看我最喜欢的灯塔 它像不像灯塔
      也有一晚上去厨房泡什么茶
      我爸在一旁微波炉给我妈打热牛奶
      哼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热水冲进杯里 茶包倏地浸开的一刻
      我有了微妙的 错乱。
      就像陈绮贞唱着
      水管在开花 椅子在异乡 树叶有翅膀
      我不知道是爱人还是忘记爱人
      哪个更去生活化
      它会让你错乱不知所措
      总觉得某一幕发生过却也不会再发生了
      又或者发生也终于一直停留在你的幻想里

      上海的街道我走过很久
      有的时候觉得一年短又觉得一年长
      那天又翻到你站在外滩拍照发给我的照片
      其实那个地方我也曾去过无数次
      这些念头都很普通
      但一旦和你相关
      这些情节就天南地北地都被擦亮
      是被烘热的棕榈叶
      也像被滚水浸开色的茶包

      其实谁也不傻
      听不懂别人的话
      谁也不那么聪明非要按照知道的去做
      谁还不会爱人啊
      拙劣的爱法也是爱
      捉襟见肘的爱法也是爱
      有的人爱的坦荡
      有的人爱得小心翼翼
      有的爱令人愉悦
      但有的爱可能一接触到就开始透着心酸
      你也不要急着躲
      因为这背后真的
      也全是真意
      爱意珍贵 爱意也无定

      于是我反复斟酌你的用意
      其实我早就懂了
      其实我挺明白事理的
      我明白什么时候疏远
      什么时候大胆 什么时候大大咧咧
      其实我没有那么非要怎样
      我只是过于紧张和担心了
      怕离别会突然来袭
      来得太突然我措手不及
      可没想到 它还是那么措手不及的来了

      我知道事情过去了就不要细想了
      大家都肉体凡胎的谁经得起琢磨啊
      那些谎言啊伪装啊
      走样了的事实啊
      误以为的真心啊
      算了 都过去了

      有的日子它会骗人
      被它骗过去了
      就把那些不警惕
      那些语焉不详含糊其辞
      都当作一场故弄玄虚
      当作被一些庞大无朋的东西蒙住了眼睛
      不流连不介怀
      我也不会再追问

      夏日来得猝不及防
      再看一次罗曼蒂克消亡
      上一刻已经封好信躺好的人
      下一幕满脸喜气
      一口沪语里尽是玄机
      就好像你一直在说
      总害怕夏天会走
      总觉得每一天都那么珍惜
      我的时间线也乱了 太亮堂了
      情爱在这里又该消声了
      滥俗的话也别讲太多
      敬一场夜雨 敬万事皆轻
      敬警惕过 也敬从今之后不警惕

      我想我一遍遍觉悟但还是不够
      我还是习惯不被爱
      不被人帮助
      会让我失措的还是有人愿意对我好
      为我想办法
      然后等着把这段关系再一次搞砸
      我真的很擅长

      “该如何对一个你不想失去的人说再见?”“我什么都没说,就这样走了 . ”
      爱情要原地踏步多久
      才走到下一个路口?


      来自iPhone客户端159楼2017-06-30 00:30
      回复
        妥善利用好人人保持智商隔离,
        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来自iPhone客户端160楼2017-06-30 04:30
        回复
          在外貌、服饰上追求时尚是否挺无聊,
          是否有意义和必要:
          教我们现代文学经典研究课的女博士在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反复强调:
          文学经典之所以经典化,除了其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学性价值外,往往还伴随着人们出于某种特定目的的粉饰与拔高。时尚的流行与变换,其实与之相似。
          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是存在阶级分化的。不同阶级的人会有不同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这在某些特定的消费品上,比如衣服、首饰、住宅、随身物品、交通工具(这些也是时尚更新最快的事物,因为最常见)表现地非常明显。当对消费品选择的不同逐渐变得非常明显时,人们就可以从消费品的选择上判断出此人是属于哪一种阶级。
          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又往往会反过来刻意强化人与人之间的分野,于是在对消费品的选择上阶级出身相近的人会有意识地调整,不约而同地趋向于最能显现识别的款识与品质靠拢。最终整个社会围绕着几种消费品,自动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这一自发的分化过程就是时尚。
          但这不是时尚最值得讨论的地方,时尚最好玩的地方他是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的。当一段时间下来,在消费品上的分化结构固定下来以后,想走向更高阶级的人便会自发地模仿更高阶级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这不能简单地定性为打肿脸充胖子,而是希望能在更高阶级的人群中获得认同。
          但不幸的是,一旦当被模仿对象意识到与自己拥有共同消费习惯的人是比自己条件差很多的人,那些会感到很恼火,无法显现自己的优越感的人,便会放弃原先的消费习惯,花样翻新,以求拉开距离。而当模仿者一旦发现新花样变成时尚以后,就会精神抖擞奋起直追。
          于是就形成一个非常好玩的现象:时尚永远捉摸不定,永远在变易,后来者永远也追随不上,并且在风格上有着不断的轮回,比如简与繁、紧与松,因为人类设计的款识永远也就那几样。而一波又一波的时尚,会随着下一阶层对上一阶层的模仿而不断传递,自然也就会存在最底层人所追捧的时尚,其实是最上层人许多年前所摒弃的。
          资本在时尚的追逐战里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将自己的商品符号化,然后将商品向时尚追逐者推销。等一波时尚浪潮安静下来,再制造出新花样。在时尚的战争当中,所有人都皆大欢喜,自然就都乐此不疲。
          因此,倘若你非常渴望跳出自己如今所在的阶级,向更好的阶级出发的话,那么时尚就是你必须要了解的知识之一。如果你并没有这种欲求,那么为什么要搭理它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161楼2017-06-30 04:34
          回复
            从来没有对谁特别信任,觉得自己特别了解谁,或者觉得谁特别明白我。
            悲观的体现吗?不一定,
            我倒觉得是对人性的可能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始终留有一点余地。从不敢认为我对谁了解到可以绝对预测他们的行为,比如他们一定不会做什么事,或者一定会做什么事,或者一定不会背叛,一定会坚持,诸如此类。
            人心还是很微妙的,人的经验、性情、价值判断,也都不断在变化。我觉得我很尊重这种变化与复杂。而且真的是越成长越信缘。有时候关系就到这一步了,这就是你和这个人相处的巅峰了,再往后就是一条漫漫下坡路,看你要不要坚持走完全程。当然也有时候峰回路转或者触底反弹,也都说不定。
            总归都还是对缘分心存感激,我们能相伴一程、再相伴一程,既是选择也是运气,唯独不觉得是理所当然。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2楼2017-06-30 19:09
            回复
              原来 遗憾才是人生的真相
              那些让你觉得遗憾的东西
              说不定才是真实的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3楼2017-06-30 19:13
              回复
                有的时候经常会问
                事情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当然是一步一步走到这一步的

                谁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就过不去
                一条路才 他 妈 过得去呢
                因为你只有这一条路 。
                经常觉得 我比小时候怂
                以前厚着脸能干的事
                换作现在 绝对不敢了
                想做点什么
                想硬着头皮融入一些场面
                都要回溯过去
                调动年少无知时的经验鼓励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
                或许是“成年后的急管繁弦”
                让人听不清自己
                也容易封闭一些能力
                连同勇气在内的
                以为会长驻此生的品质
                实际上一两次就用完了
                不再轻易开口
                是因为“好像懂得了什么”
                懂得的一点点
                足以令我们无话可说

                我喜欢把每一个人的
                经历和成长都摆出来给你们
                也不喜欢总结太多
                因为我总相信万人万相
                你们都有独立的判断和感悟
                我希望你们看看自己
                再看看自己走过来的路
                那么短的一段 却又走了那么长。
                我记得我一伙计给我说过
                她高一第一次上晚自习
                看别人都在学习
                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
                然后就哭了
                其实她就哭了一小会儿
                哭完之后拿出来了一打三百字作文格纸
                开始写自己为什么哭
                我小学一年级 第一天上学
                课间不知道干什么
                不敢跟同学说话
                自己趴课桌上画画
                把我能想起来的卡通人物都画了一遍
                后来发现没人能救你于水火之中
                该经历的都得自己经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4楼2017-07-02 22:39
                回复
                  人就是这么一种动物
                  年轻的时候瞎着急
                  然后才慢慢找到自己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5楼2017-07-02 22:43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6楼2017-07-03 10:41
                    回复
                      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
                      总会安排一些
                      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这是规律。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7楼2017-07-03 15:22
                      回复
                        “历史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是很多人的一辈子。”
                        “国家也许走了一段弯路,对你来说,
                        就是毁了一生。”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8楼2017-07-03 16:28
                        回复
                          失望到极致是想说一长串证明自己的话
                          可是话到嘴边却又变成了苦笑
                          觉得再没有任何必要
                          说一个字都觉得多余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9楼2017-07-04 01:58
                          回复
                            也可能是这样的,因为长得丑而焦虑是表象,实际上是在为没有人爱而焦虑。
                            因为不能被爱,所以才自己盯着自己每一个细节计较,反思自己到底是哪里不值得被爱了。
                            我不仅怀疑自己长得丑,也经常怀疑自己太笨,太无聊,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能力,没有能够拿来取悦别人的特长,也没有什么可以使别人能够拿我炫耀。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天生值得被爱,这听起来比每一个人天生都是美的更值得怀疑。你可以觉得自己美,也可以自己爱自己,但是你不能就此让别人来一样爱你。
                            你在抱怨没有人爱的时候,有人表示愿意爱你,但是你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宽慰。然后你想到你自己的爱,可能对你想爱的人来说,也一样的没有价值。这可比长得丑更让人绝望多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70楼2017-07-04 09:00
                            回复
                              “聘礼就是买子宫的钱,婚姻的本质是一场生殖交易。”也是开了眼。
                              之前微博上一句话很激励我。大意是,我现在这么拼命努力,就是为了离那些直男癌繁殖癌大男子主义的人远一些。
                              我一直以为我是差不多做到了的。
                              毕竟大学环境相对来说单纯一些。同学中,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大多数眼界开阔,思想包容。而且在扩充朋友圈时,也会自行有所取舍。
                              直到某一天,我转发了一条关于女性生育问题的微博,并附论“我认为,一些西方国家的低生育率反而是女性个人意志得到尊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体现”。
                              结果一个平时关系尚可的男同学在下面回复我,“生育是女性的义务不是权利”。
                              紧接着在和我争论的过程中屡次出现直男癌经典论断,如“我是个卫道士,我认为有些东西根本不需要改(他反对同性恋,反对丁克)”“你现在支持女性可以选择不生育,是因为你没生过孩子。你这样的人以后就算事业成功在我心中也是失败者”。
                              我当时是有些懵逼的。
                              这种在我心中,活动范围不超过村子周边五公里的言论就出现在我身边。一个在我看来开放前卫的环境中。
                              那一刻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不可语夏虫以冰,
                              不可叫醒装睡的人。
                              但是其实,他秉持的观点是错误的吗?
                              也不是。
                              这个世界之所以多元,就是囊括了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先进的,落后的,开阔的,狭隘的。
                              你可以在你的井里卫你的道,我也可以在我的立场观我的天。
                              夏虫不识冰滋味又如何呢,让它找到另一条夏虫相亲相爱过完短暂一生岂不是也很好,未必非要拼命证实给虫子超出它们所能接受和认知的概念。
                              各自相安,道不同不相为谋,最好。
                              不过我后来还是把他拉黑了。
                              因为,你可以做井里的蛤,但你非让我按照你的基本法活着,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71楼2017-07-04 12: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