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吧 关注:21,157贴子:199,794

如何看待和评价徐志摩做人的成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过狮子头网友的一篇帖子,引起我们这样一种思考——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徐志摩做人的成败。为此,我们查阅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特别反复认真地研究阅读了胡适之徐志摩和林徽音一些相关的资料、文章和私信。下面,就以这个狮子头网友的帖子做引子,并重点结合如何解读和诠释1926年梁启超在徐志摩陆小曼婚礼上的那篇训斥、重点围绕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徐志摩做人的成败(同时让大家看看胡适之林徽音对徐志摩的人品和道德都给予了怎样高度的赞扬),讲谈一些看法和分析。


1楼2017-04-30 17:38回复
    狮子头网友在网络上有几段考据《康桥日记》的帖子,附录如下:
    ==============================
    [徐志摩《康桥日记》为什么少了四页?林徽因最后看到这四页了吗?
    胡适1932-1-22日记原文:
    为了志摩的半册日记,北京闹的满城风雨,闹的我在南方也不能安宁。今天日记到了我的手中,我匆匆读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我查此半册的后幅仍有截去的四页。我真有点生气了。勉强忍下去,写信去讨这些脱页,不知有效否。后面是今早还日记的原书。这位小姐到今天还不认错!
    (来自:李伶伶《日记中的胡适》
    来自iPad1楼2015-01-16 11:12
    狮子破案:
    沈从文1977年8月致陈从周信:”拟回复您询问到淑华所扣日记中涉及某女士的姓名,许是书生气作怪,不便提。”(来源:《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五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P122)
    少的四页确实是凌叔华裁去的。
    胡适向凌叔华讨回了那四页日记(沈从文的信息来源应是胡适)。
    在沈从文另一封信中(具体那封信忘记了),他说不愿使活人看了惆怅。应是针对林徽因或某女士而言,说明那四页可能没给林徽音看。
    大家以为如何?
    来自iPad2楼2015-01-16 11:1


    9楼2017-04-30 22:11
    回复
      狮子头222: 刚看到沈从文1931-12-12致胡适信,才知道沈不是从胡适处知道袁昌英的事,反而是沈早从徐志摩那里知道,在1931-12-12信中告诉胡适。2015-2-5 15:33
      某女士”是谁?沈信中没说。我认为是袁昌英!
      就是《小脚与西装》里,被徐志摩请到家里吃饭的小脚女士。(见:杨静远《母亲袁昌英与徐志摩》)。
      张幼仪在书里说请小脚女吃饭是在8月,凌叔华裁去的四页日记是7月底的。时间差不多。
      袁昌英和凌叔华都在武汉大学,两家来往密切,袁的女儿认凌叔华为干妈。所以凌叔华为袁遮盖。徐志摩大嘴巴,没准把张幼仪的“小脚和西装不配的话都照搬了。
      来自iPad4楼2015-01-16 11:41
      N年F班: 楼主是在看到15楼那段文献之前开的楼并推导出这层结论的吗,那确实太牛了2015-12-10 10:37回复
      狮子头222: 回复 N年F班 :本楼主就是这嘛牛!2015-12-10 14:00
      ==============================


      10楼2017-04-30 22:13
      回复
        将来gogo:应该是凌舒华裁去的,林徽因在这给胡适的信中提到了
        8楼2015-01-16 14:01
        狮子头222: 不是一回事。林说的截去半本,另一半就是胡适拿到的,这一半又被裁去四页2015-1-16 14:10回复
        将来gogo: 回复 狮子头222 :好吧,我再考证一下2015-1-16 14:40回复
        狮子头222:母亲袁昌英与徐志摩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07年10月19日15:12 杨静
         我对那位文友的误答,几年后在读到韩石山先生的《徐志摩传》时方才悟到。该书引用了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写的《小脚与西服》一书中的一段叙述:1921年8月,徐志摩在沙士顿寓所邀请新从爱丁堡大学获硕士学位的朋友袁昌英同游剑桥,并赴家宴,然后把她送上去伦敦的火车。此举引起张幼仪的猜疑,以为袁是徐打算要娶的“二太太”,因而心怀妒意地打量袁的仪容:上身穿西服套装,下面一双小脚。而西服与小脚的不搭配,竟被张邦梅小题大做地用做了她的书的标题。
          (摘自《万象》2007年第10期杨静远文)
        来自iPad 9楼2015-01-16 14:07
        ===========================


        11楼2017-04-30 22:17
        回复
          狮子头222: 又看《小脚与西服》P118,黄山书社 2011年版,宴请袁昌英是貌似在9月。韩石山的史料应更准。张事隔60年的回忆不能要求太细。 2015-2-12 17:56回复
          胡适:“我匆匆读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
          “果有”——是针对凌叔华截去半册的异常举动而言。
          “文章”——就是“袁昌英”。
          徐恋林徽10年了,这事他和凌叔华沈从文,从根到梢说多少遍了,胡适有什么不知道的。
          只有“袁昌英”,是新文章
          凌叔华开始不给就是护着袁,后来被迫交出,
          又撕去7月底的四页,正是徐请袁吃饭那几天,
          可能是徐把张幼仪说小脚的事写了,再发挥几句,太不雅,凌不想让别的男人看到。
          沈从文致陈从周信中所说,叔华扣下的志摩日记
          也许是指胡拿到的半本,不是指那四页?
          这四页凌为了护朋友,始终没交出去?
          来自iPad10楼2015-01-16 16:03
          他的生活与恋史一切早已不厌其烦的讲与不少朋友知道了,他和林徽因、陆小曼等等恋爱也一点不隐瞒的坦白的告诉我多次了,
          ———凌叔华1982-10-15致陈从周
          胡适沈从文等人对林徽因徐志摩的事能有什么不知道的。
          能让胡适说出“果然有文章”,只能是意外出现的袁昌英。
          凌叔华这种鬼鬼祟祟的处事风格,
          难怪卞之琳说:“志摩说过叔华是最适宜料理“案件”的人”,也就像挖苦话了。
          对比之下难怪徐把林徽因当女神 。
          来自iPad16楼2015-02-05 15:27
          窗子内外:这么说 难道袁昌英跟徐志摩在英国也有暧昧甚至恋情?真够乱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12-10 14:34
          狮子头222: 截去四页估计就是袁昌英艳史。老实人特容易被浪子骗。2015-12-10 15:56回复]


          12楼2017-04-30 22:20
          回复
            为便于各位网友看得脉络更清楚,现将这位狮子头的主要考据证据“化繁为简”:
            ===================================
            1、胡适1932-1-22日记原文:为了志摩的半册日记,北京闹的满城风雨,闹的我在南方也不能安宁。今天日记到了我的手中,我匆匆读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我查此半册的后幅仍有截去的四页。
            2、胡适:“我匆匆读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果有”——是针对凌叔华截去半册的异常举动而言。
            3、“文章”——就是“袁昌英”。只有“袁昌英”,是新文章。能让胡适说出“果然有文章”,只能是意外出现的袁昌英。4、截去四页估计就是袁昌英艳史。老实人特容易被浪子骗。


            13楼2017-04-30 22:24
            回复
              我们对狮子头网友的考证证据和考据结论有不同的意见和结论,现提出讨论并商榷。
              ====================================
              一、关于[胡适:“我匆匆读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果有”——是针对凌叔华截去半册的异常举动而言。]
              很明显,这位狮子头读不懂或没有读懂胡适之日记的真实含义。现在我们推理一下胡适之日记原文的真正含义:“为了志摩的半册日记......今天日记到了我的手中,我匆匆读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 ;我们在讨论和考证《康桥日记》相关帖子里明确指出过,胡适之在1932年1月22日日记提到的“志摩的半册日记”已经是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按照林徽音给胡适之私信中所提到的,徐志摩《康桥日记》其中的两本,即一本从1921年7月31日起,次本从1921年12月2日至第二年8月;和另有半册始自1920年11月17日而这半册日记正巧断在刚要遇到我的前一两日;这样可以确定有两本和另半册《康桥日记》都已在林徽音手中,而只有最后那半册即1921年1月___7月《康桥日记》还没在林徽音手中。请参见原帖子的相关讨论和考证http://tieba.baidu.com/p/2889188427?pn=2)。现在再来进一步解读胡适之日记的原意:今天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到了手中,我匆匆读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顺着这样的逻辑再来推理就再清楚不过了——胡日记所写的这个“此中”就是特指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这个“此中”,所提到“此中果有文章”,就是特指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果有文章。我们这种推理从表面文字和实际内容上看从里到外都是合乎逻辑的。再往下看这个狮子头网友的考据:[“果有”——是针对凌叔华截去半册的异常举动而言] ,这个网友的这种判定从字面和内容看都显得逻辑混乱___因为胡到手的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就是凌叔华送到胡适之家里来的,说“此中果有文章”当然也是指凌叔华送到胡适之家里的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果有文章;怎么到了这个狮子头网友那里就变成了“果有”——是针对凌叔华截去半册的异常举动而言?已经是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怎么又被凌叔华截去了半册?难道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还有后半册《康桥日记》?这么奇怪的“异常举动”凌叔华凭什么本事能做的出来?很明显,凌叔华的这个“异常举动”,是这个狮子头网友生搬硬套的无中生有的“考据”出来的!所以,我们断定胡适之所说的“果有”的真实含义只能是与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相关;而狮子头网友认定的那个“果有”的虚幻含义与事实真相简直是相去甚远南辕北辙!因为对于胡适之1932年1月22日日记而言,根本不存在又被凌叔华截去了半册《康桥日记》这种事实!因为胡适之1932年1月22日日记提到的徐志摩日记就已经是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没有再以后了!凌叔华没有本事和能耐再截去半册《康桥日记》了!
              ============================================


              14楼2017-04-30 22:41
              回复
                二、关于[“文章”——就是“袁昌英”。只有“袁昌英”,是新文章。能让胡适说出“果然有文章”,只能是意外出现的袁昌英。截去四页估计就是袁昌英艳史。]
                这么多年来,针对胡适之日记里这句“此中果有文章”,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广大网友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和考据,然而像这个狮子头网友这么考据这么解读的确实堪称是重大的“新发现”!果真如此应当给予祝贺。但是深究一下胡适之日记原话,顿感这个网友再一次陷入了考据逻辑的混乱。这里就先假定这个网友说的是真的,即截去四页里就是袁昌英艳史;我们现在还是来研究胡适之日记原话:“今天日记到了我的手中,我匆匆读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 我们前面已经证明了“此中果有文章”是特指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里“果有文章”,胡日记紧接着说“我查此半册的后幅仍有截去的四页”。那么问题来了——让我们看到这个狮子头网友再一次“无中生有”:胡适之写日记当天还没有看到被凌叔华截去的四页,胡是怎么发现被截去的四页里有袁昌英的“文章”的?胡适之再接着写到:“我真有点生气了,勉强忍下去,写信去讨这些脱页”。——我们看看有多简要和清楚:胡当天日记是“写信去讨这些脱页”,这再一次证明胡适之尚未看到被凌叔华截去的“四页日记”,他是怎么发现“只有袁昌英是新文章”的?这个网友曾经推崇胡适之“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考据精神,但是我们认为“证据”和“结论”必须有内在关联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这个网友的考据证据和考据结论来看恰恰就缺乏这种相关的逻辑关系。其实胡适之还有一句考据名言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未知的目标和问题可以大胆猜想大胆假设,但是求证目标和求证问题的过程、方法必须是小心、科学严谨的。而狮子头网友在考据中认定被截去的四页里有袁昌英的“文章”,并且认为“能让胡适之说出果然有文章只能是意外出现的袁昌英”所提供的证据,假设倒是挺大胆,但是考据过程和考据方法太过缺乏科学严谨太缺乏科学逻辑,得出的考据结论完全脱离胡适之日记所提到的“历史事实”,相距“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考证精神甚远甚远,因而是完全错误和荒谬的!这里再提一句:这个网友提到了沈从文的信件做证据,但是沈从文信中何曾有“此中果有文章”的“文章”就是“袁昌英”的确凿文字证据,该网友并没有拿出沈从文的原始证据,因此还是那种虚幻的无中生有的主观推论。还是那句话——就即便是将来那“四页日记”找到了公开大众了,里面真的提到了袁昌英,那也与胡适之日记讲到的“此中果有文章”没有半点丝毫的关系,因为胡适之1932年1月22日写这篇日记的时候,他根本就还没有看到那“四页日记”,他日记提到的“此中果有文章”只能是与不包括那“四页日记”的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有关!这就让我们看清楚了这个网友的考据和论证逻辑:上次是让凌叔华将已经交出去的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愣是又截去了半册《康桥日记》,这次是在胡适之还没有看到那“四页日记”,愣是证明出“此中果有文章”的文章就在那“四页日记”里。这正应了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15楼2017-04-30 23:00
                回复
                  三、关于[截去四页估计就是袁昌英艳史。老实人特容易被浪子骗。]
                  这个狮子头网友的考据结论确实很“大胆”,但是考据过程和考据方法确实也太过于粗糙更显得过于肤浅,因为仅仅提供和凭借这么一点扭曲的还是猜测的证据做考据作结论,甚至就连扑风捉影或照猫画虎都远远够不上。徐志摩在伦敦郊区沙式顿租住的家里请个女留学生袁昌英吃顿饭(张幼仪还在现场郭虞裳还在现场)就吃出了与袁昌英的艳史,请问有确凿的实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证据吗?胡适之日记中提到的“此中”、“果然”、“文章”这些用词用语只能与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有关,而与被截去的“四页日记”没有半点丝毫关系,因为胡适之写日记当天根本都没有看到被截去的那“四页日记”。(胡提到的“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这个“才知道”只能是才知道看到的最后那半册《康桥日记》“果有文章”,而那被截去的“四页日记”当天都没看到,他怎么会用“才知道”这种口气和语气 )并且从胡适之写日记那天起,被凌叔华截去的“四页日记”后来到底有没有被发现被找到,徐志摩那“四页日记”里到底写了什么至今都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怎么就能下定结论说徐志摩请袁昌英吃个饭就吃出了“艳史”呢?老实人袁昌英到底是怎么被徐志摩“浪子骗”的,狮子头网友应该拿出更多的更进一步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证据。了解那段历史的都清楚,徐志摩请袁昌英吃饭的目的是想向发妻张幼仪证明与自己的婚姻不协调不搭调,因此想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提醒大家,当时徐志摩正在狂热地追求林徽音;如果这个狮子头网友考据的真的是历史事实,按照这种逻辑推理,那么徐志摩一边在想着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一边还借助吃饭机会与袁昌英大姐发生艳史(当年徐25岁袁27岁),一边还在狂热地追求林徽音;[一边是发妻张幼仪一边是大姐袁昌英一边是林徽音]这个徐志摩的道德行为真是太低下太成问题了,尤其对林徽音来说,这不是徐志摩一边在狂热追求林徽音一边也在卑鄙地欺骗着林徽音吗?(你徐志摩为什么要一边与袁昌英大姐吃饭发生艳史,一边又追求我林徽音啊!)我们请问这样的“历史事实”有人相信吗?我们翻阅林徽音的历史,倒是有一点可以十分确定:林徽音一定不知道或不知晓当年徐志摩请袁昌英吃顿饭就吃出了艳史的历史事实,不然她就不会积极高度地评价徐志摩具有“极难得可爱的人格”;反过来说,林徽音更不会在已经知晓徐志摩请袁昌英吃顿饭就吃出了艳史的历史事实情况下,还那么坚定地评价徐志摩具有“极难得可爱的人格”。大家可以认真研读历史资料,林徽音曾经至少有三次对徐志摩的人品和为人做过高度地肯定和评价(后面具体讨论);同时对社会上有人质疑和攻击徐志摩的私德,林徽音也曾直率直白地给予谴责和批评,这是林徽音公开在媒体上为朋友徐志摩“两肋插刀”向那些恶毒攻击的反击(后面将具体陈述)!
                  =====================================


                  16楼2017-04-30 23:14
                  回复
                    按照这个狮子头的考据,徐志摩又是“大嘴巴”、又是“浪子骗”,那么徐志摩的人品一定是不咋地不怎么样;但是依照林徽音的标准,徐志摩却是一个具有“极难得可爱的人格”的人,我们相信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并绝大多数读者和网友,支持和赞同林徽音对徐志摩的正确评价!


                    18楼2017-05-01 22:27
                    回复
                      现在言归正传切入这篇帖子的主题:让我们来重点讨论和分析梁启超对徐志摩训斥的真正含义或本意,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徐志摩做人的成败。
                      我们首先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历史现象:梁启超1926年在徐志摩陆小曼婚礼上曾经借助作证婚词训斥徐志摩“性情浮躁、学无所成、做人失败、用情不专”,并且随后将这篇训斥写信告知在美国留学的梁思成和林徽音,但是形成明显反差的是梁启超“如此贬低”、“如此低格”的训斥并没有影响林徽音对徐志摩具有“极难得可爱的人格”的正面评价;并且当年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许多社会舆论批评和攻击徐志摩的私德(徐志摩曾经在写给恩厚之私信中称这是“一股强悍无比的恶势力”,胡适之也曾认定说“我们的志摩<在这恐怖的压迫下>,从不叫一声<我投降了>”);但是社会上这些批评和恶毒攻击都没有影响林徽音对徐志摩具有“极难得可爱的人格”的积极正面的评价,大家应该认真想想林徽音这是为什么!这是林徽音良莠不分吗?这是林徽音是非不分吗?这是林徽音看错人了吗?!
                      =========================================


                      19楼2017-05-01 22:35
                      回复
                        回望相关历史可以发现,无论过去八十多年前还是直至现在,许多人对徐志摩私德的贬低和质疑,大多都是延续了梁启超对徐志摩“性情浮躁、学无所成、做人失败、用情不专”的评价和定性,包括一些学者、读者及许多网友都曾受到梁启超这篇训斥的影响。


                        22楼2017-05-06 22:59
                        回复
                          我们现在就对梁启超的这篇训斥做一些具体的解读和讨论:梁启超训斥徐志摩“性情浮躁、学无所成、做人失败”到底是特指什么,是指徐志摩留学美国本来是学习经济金融以图实业救国,而到英国留学后又学起了政治学,随后又搞起了诗歌创作?是指徐志摩回国后先期参与组织聚餐会,又参与组织新月社特别是没什么重要著作面世?总之就是指徐志摩学习上或干事业没有常性没有恒心想一出是一出?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事实:剑桥大学给徐志摩的评语:持智守礼 放眼世界。这是多么正能量的高度评价,用现代词语解读就是“德才兼备”,这让我们看到与梁启超对徐志摩的训斥反差巨大。


                          25楼2017-05-11 22:56
                          回复
                            再来看历史事实——被梁启超训斥的1926年的徐志摩,已经是一个著名的有相当社会影响的有成就的新月派诗人(他是新月派的灵魂、胡适之是新月派的领袖);不仅如此,徐志摩 1923年(27岁)任职北京大学教授,1923、24年参与组织聚餐会、创办新月社,接受当年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讲学社(梁启超林长民是牵头人)委托担任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访华的前期联络,并在泰戈尔访华期间担任翻译(林徽音担任副翻译),并在泰戈尔访华行程中陪伴左右,1925年(29岁)出版《志摩的诗》、特别是任职《晨报副刊》主编,而《晨报副刊》在当年中国文化界的地位和作用都已载入史册,同时就在那几年徐志摩创作了相当数量的新诗并当之无愧的成为新月诗派的领军人物。总之1926年与陆小曼结婚前(也就是梁启超训斥徐志摩前),徐志摩已经在社会上取得相当的成绩和社会影响,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有记载有公论的。先不提那几年梁思成林徽音尚且还在读中学读大学,就是相比大徐志摩两岁的金岳霖以及陆续回国的许多欧美留学生,都及不上徐志摩所取得的成绩和社会影响力与号召力。看看以上这些事实都像是1926年梁启超训斥的“性情浮躁、学无所成、做人失败”的徐志摩吗?大家可以比较比较思考思考!


                            26楼2017-05-11 23:04
                            回复
                              再穿插点更具体的历史资料:徐志摩 1907年(11岁)入读硤石开智学堂成绩全班第一;1909年(13岁)开智学堂毕业写作文言古文《论哥舒翰潼关之败》;1910年(14岁)入杭州府中学开始写作《府中日记》;1913年(17岁)开始阅读梁启超的文章,在校刊发表《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1914年(18岁)在校刊发表《镭锭与地球之历史》;1915年(19岁)杭州府中学毕业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同年与张幼仪结婚成家;1916年(20岁)转入天津北洋大学;1917年(21岁)随北洋大学转入北京大学;1918年(22岁)拜大学者梁启超为师(梁启超收徐志摩为入室弟子,看重的是张君劢的引荐,看重的是徐志摩是个可塑之才,并不是看重徐志摩老父那1000块大洋钱)并经梁启超提议赴美留学,并途中写下爱国励志的《启行赴美文》,并入读美国克拉克大学;1919年(23岁)克大毕业入读哥伦比亚大学修硕士学位;1920年(24岁)通过论文《论中国妇女的地位》获哥大硕士学位,同年下半年放弃攻读哥大博士由美赴英(因错过罗素)转师从拉斯基教授学习政治学,同时广泛结交威尔斯、魏雷、卞因等著名作家和一批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同年撰写《安斯坦相对主义(物理界大革命)》发表于梁启超创办的《改造》杂志(在当时许多欧美留学生及一些中国访问学者包括理工科的教授学者,都还没怎么意识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但是徐志摩敏锐地感觉到了。徐志摩曾经对梁思成说梁启超的相对论知识还是从《安斯坦相对主义(物理界大革命)》这篇文章中得来的呢。林徽音语);1921年(25岁)经狄更生推荐以特别生资格转入康桥即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并开始新诗创作。


                              27楼2017-05-12 22: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