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吧 关注:110,487贴子:953,377

回复:禅净双修——我的打坐经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念佛不就是用嘴念吗,还要注意什么呢?
答:有些人,口里虽然不停的念,心里却尽是胡思乱想,那样念法,是没有用的。必须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除了一句佛号外,什么事也不想,什么念头也不起,这就叫作一心不乱,然后才容易成功。
问:那不是很难吗?
答:你看,你一会儿嫌念佛太容易,一会儿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这个方法,说容易极容易,说难也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住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就不乱了。俗语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便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心里想得清清楚楚。每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听到心里去,一个字也不把他放松。这样时间久了,心自然不自散乱。这是顶要紧的一个方法,千万不要忘记。
以上为李炳南老居士的开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04楼2024-06-06 08:43
回复
    瑜伽念佛: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在那里默念。
    念佛,思念要集中在胸膛以下,肚脐以上,差不多在心下胃上的位置,不在前面,而在中间,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另外有理由,不去管它。
    你总要把思念集中在这里,耳不听外边,要听这里在念佛的声音;眼不看外边,要看这里:本来看不到,好像看得到,这时心情安静,只听到内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 ,字字听到清楚,慢慢的念,而都听得到。
    如果听不清楚,便是心跑到外边去了。便要重新念起,念到一字一句都听清楚,连念到一百零八句,也都能够听得清楚,这样虽没有得定,但与定也差不多了。
    因为念到一百零八句,能没有妄想杂念,做到一心不乱,是很不容易的。
    你尽管念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久而久之,突然间念佛念停了,念不起来了,你再想念,还是提不起来。
    这时候,你感到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时候就是定。
    此后,更需勤加练习,愈练习愈好。能做到这一步,是千难万难的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05楼2024-06-08 12:50
    回复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杀盗淫妄酒,是居士基本五戒,其中淫最难戒除,其实这五条每条都很难戒。不杀生,包括不伤害,包括不杀蚊虫,而素食也是不杀生的应有之义。盗,即不与取,把单位的东西拿回家,捡了东西不还,都叫做盗。妄语,一直不说假话也很难,因为总有善意的谎言为借口。淫,此为邪淫,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淫欲就像吃饭一样,是身体的本能,也是无始以来的习气,不能靠简单地禁欲来戒除,过午不食和素食都很重要,不净观和白骨观也很好,但不是一般人都能修的。最终还是要靠念佛,使自己时刻保持正念,保持正气。凡念佛不力者,盖因不能以生死心切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06楼2024-06-10 11:57
      回复
        人类采取的每项行动都基于爱或怕,而且不仅仅是那些和人际关系有关的行动。所有影响商业、工业、政治、宗教、教育、社会事务、经济目标的决议,所有
        涉及战争、和平、攻击、防守、侵略、投降的选择,所有攫取或施舍、独吞或分
        享、统一或分裂的主张——所有人类曾经做出的自由选择,都必定出自于这两种思
        维中的一种:要么是爱的思维,要么是怕的思维。
        怕是收缩、封闭、攫取、跑开、隐藏、独吞、伤害的能量。
        爱是扩张、开放、赠送、停留、敞开、分享、治疗的能量。
        怕粘住和抓紧我们拥有的一切,爱送走我们拥有的一切。怕纠缠,爱松手。怕激怒,爱抚慰。怕攻击,爱修复。
        所有人类的思维、话语或举动要么基于怕,要么基于爱。这一点你们别无选
        择,因为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好选的了。但至于选怕还是爱,你们可以自由决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08楼2024-06-20 22:01
        回复
          几时饭来几时饱,几人了来几人好。
          几人何曾问几事,几时何曾度几人。
          人不度人人自度,事上无事事自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09楼2024-06-21 08:05
          回复
            心入愿。敬佛如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10楼2024-06-23 20:33
            回复
              打坐之前,要先拜一下佛,恳请佛力加持入静。这是地藏菩萨通过另一个人的口告诉我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11楼2024-06-25 15:22
              回复
                念佛之法,须间也念,忙也念行坐也念,梦寐也念,乃至鬼哭神嚎无不念,才是真念佛人,欲得此真念者,只在一信字,汝当紧信。吴如庵居士如是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12楼2024-07-26 23:11
                回复
                  瑜伽念佛,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在那里默念。念佛思念要集中在胸膛以下,肚脐以上,差不多在心下胃上的位置,不在前面,而在中间,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另外有理由,不去管它。你总要把思念集中在这里,耳不听外边,要听这里在念佛的声音;眼不看外边,要看这里:本来看不到,好像看得到,这时心情安静,只听到内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字字听到清楚,慢慢的念,而都听得到。如果听不清楚,便是心跑到外边去了。便要重新念起,念到一字一句都听清楚,连念到一百零八句,也都能够听得清楚,这样虽没有得定,但与定也差不多了。因为念到一百零八句,能没有妄想杂念,做到一心不乱,是很不容易的。你尽管念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久而久之,突然间念佛念停了,念不起来了,你再想念,还是提不起来。这时候你感到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时候就是定。此后更需勤加练习,愈练习愈好,能做到这一步,是千难万难的事。以上是南怀瑾先生讲的瑜伽念佛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13楼2024-10-24 10: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