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初初相识之际,许惊弦年方十二,水柔清也只比他大上两岁,正是少男少女最易幻想,又最易猜忌的年龄,起初两不相让,于拌嘴吵架中视彼此为对头,困龙山庄一战,共抗宁徊风与鬼失惊等强敌,同仇敌忾之下,不由敌意大减,反倒开始互相欣赏对方的机灵。随后同往鸣佩峰替许惊弦治伤,互通身世后,一个自幼失去父母,仅随义父长大,另一个却是母亲远赴京师多年,渐又有些同病相怜,一路上虽也不免争争吵吵,打打闹闹,却亦渐渐懂得克制与体谅,这才有了舟中争棋的容让之举,两个人都是争强好胜,恨不得把对方斩尽杀绝,却都在胜利在望之时给对方留下了余地,那一幕是彼此心中此生也难以磨灭的记忆!
若是就此下去,由两小无猜到青梅竹马,他们或许早就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一对情侣,然而离望崖前一场棋局,全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自那以后,水柔清无法原谅许惊弦亲手将父亲莫敛锋送上自尽之绝路,而许惊弦亦心头愧疚,无颜以对,与暗器王林青入京后,又因水秀的惨死,隔绝了两人之间的最后一缕温情。随后水柔清决意找简歌复仇,留在京师苦练武功,而许惊弦则跟着蒙泊国师去了吐蕃御泠堂,从此海角天涯,断了音讯。
诺城再度重逢,许惊弦武功大成,但又害怕水柔清知其身份,幸好容貌更改,便化身林闲与其相识;而水柔清却阴差阳错误认为他是“大好人”。见他为救夏天雷与强敌周旋,武功高强,智谋出众,反倒不知不觉地芳心暗动。哪知最后知其竟是许惊弦所扮,惊愕莫名之下,重又将那份绮思压在心底。
这些年水柔清渐已成熟懂事,心知父母之死并不能完全责怪许惊弦,对他已无恨意。一个是情窦初开的血气少年,一个是多愁善感的如花少女,又是儿时旧日伙伴,相处渐久,自是情愫暗生,哪怕强自抑制,却难以尽消。尽管水柔清百般在心中提醒自己大仇未报,无需考虑儿女情长,但那份感情却不由自主地慢慢滋长着。然而每次与许惊弦相见,听他谈天说地,重拾昔日时光,既有睽违已久的快乐,亦生出思念父母离世的痛苦,实是矛盾不已。
直到恒山之行被般若大士点化后,她才真正放开了纠缠多年的心结,不再视复仇是人生的唯一目标,而是用心去感受生命中更多的美好。
许惊弦正想借机说出叶莺之事,一抬头恰好见水柔清盈盈眼波偷偷向他扫来,目光中似藏着千种温柔、万般体贴,不由怔住。
水柔清原是耐不得那沉默,本想偷觑许惊弦一眼,哪知目光与他对个正着,登时慌了神,跳起来掩饰道:“说好我们来游华山,怎么在这个山洞里说了半天的话儿,快陪本姑娘出去走走……”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许惊弦愣了半晌,这才如梦初醒般追了出去,四处找寻一番,才发现水柔清坐在一方大石上,以手托腮,偏起头望向天空,如若雕像。洁白冰冷的雪花拍打在她脸上,又一粒粒弹开,更是衬得肌肤胜雪,吹弹可破。
狂风撩动她的长发,遮住了她半边脸孔,只隐隐约的看到她面上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情态。同样是满怀心事的她,若是以往,他必会觉得她娇小的身体在苍茫天地之中显得那么渺小,令人忍不住心生怜惜;但今日,他却只发现她秀美的倩影在漫天风雪之中又是那么的醒目,让人无法忽视。
他不想打搅她宁静的遐思,只是静静地站在她身后,仿似守护。
水柔清忽然手指着崖下道:“这里原来应是叫‘老君离垢’,说的是老子李耳于此离开尘垢到达仙境,但后来以讹传讹,就成了老君犁沟,音虽相同,意思却差了许多咧。可见有许多事道听途说都是作不得准的,原当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方可相信。”
许惊弦知她暗示自己方才大胆所语,心头一暖,微笑道原来你还懂得这许多典故,还有什么,不妨告诉我,让我也长长见识。”
水柔清道:“若说这华山中的典故,最有名的就是劈山救母与棋定华山了。你若想听,我就给你说说。”当下清咳一声,娓娓道来。
许惊弦虽未读过多少书,但自小就喜欢在茶馆中听说书人讲故事,沉香劈山救母与陈抟老袓与赵匡胤下棋赢得华山的典故早都滚瓜烂熟,但再听水柔清重新说一次,却是别有一番意味。
水柔清讲完故事,淡淡一笑:“陈抟老袓一局棋赢下了华山,我们那局棋却是谁也没有蠃。”许惊弦才知她说起这典故的用意,那是彼此都不会忘记的一局棋,亦是彼此间情苗暗长的开始。以往与水柔清相处时,要么拌嘴吵架,要么各自赌气,从未有过此刻格外动人的一份温柔。轻声道:“但至少,我们谁也没有输。”
水柔清低叹一声:“说起来我们也是与棋有缘,若不是当年那局棋你故意相让,我也不会知道,原来那个倔强而从不肯服输的小鬼头竟也会那么宽容。而若不是离望崖前的那一局棋,我们也不会做几年的仇人,而今日,又是因为齐生劫的缘故,我们来到了华山,听到你给我说出心底的话儿……”
许惊弦心中大震,听她直言离望崖棋局之事,猝不及防间眼角一烫,险些热泪盈眶,他知道她已真正放下父亲的死因,由此刻开始,他们之间最后的障碍已然消失。他蓦然涌起一股冲动,鼓起勇气道:“清儿,我想告诉你一件事。”
“嗯,你说吧。”
“这次来华山,一是为了扶摇,二来是还想找无语大师打听另一个人的下落。”
“哈哈,事前你怎么不说清楚?一定是个女孩子吧。”水柔清并没有许惊弦想象中的大吃一惊,神情平淡,似是早在意料之中。’
若是就此下去,由两小无猜到青梅竹马,他们或许早就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一对情侣,然而离望崖前一场棋局,全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自那以后,水柔清无法原谅许惊弦亲手将父亲莫敛锋送上自尽之绝路,而许惊弦亦心头愧疚,无颜以对,与暗器王林青入京后,又因水秀的惨死,隔绝了两人之间的最后一缕温情。随后水柔清决意找简歌复仇,留在京师苦练武功,而许惊弦则跟着蒙泊国师去了吐蕃御泠堂,从此海角天涯,断了音讯。
诺城再度重逢,许惊弦武功大成,但又害怕水柔清知其身份,幸好容貌更改,便化身林闲与其相识;而水柔清却阴差阳错误认为他是“大好人”。见他为救夏天雷与强敌周旋,武功高强,智谋出众,反倒不知不觉地芳心暗动。哪知最后知其竟是许惊弦所扮,惊愕莫名之下,重又将那份绮思压在心底。
这些年水柔清渐已成熟懂事,心知父母之死并不能完全责怪许惊弦,对他已无恨意。一个是情窦初开的血气少年,一个是多愁善感的如花少女,又是儿时旧日伙伴,相处渐久,自是情愫暗生,哪怕强自抑制,却难以尽消。尽管水柔清百般在心中提醒自己大仇未报,无需考虑儿女情长,但那份感情却不由自主地慢慢滋长着。然而每次与许惊弦相见,听他谈天说地,重拾昔日时光,既有睽违已久的快乐,亦生出思念父母离世的痛苦,实是矛盾不已。
直到恒山之行被般若大士点化后,她才真正放开了纠缠多年的心结,不再视复仇是人生的唯一目标,而是用心去感受生命中更多的美好。
许惊弦正想借机说出叶莺之事,一抬头恰好见水柔清盈盈眼波偷偷向他扫来,目光中似藏着千种温柔、万般体贴,不由怔住。
水柔清原是耐不得那沉默,本想偷觑许惊弦一眼,哪知目光与他对个正着,登时慌了神,跳起来掩饰道:“说好我们来游华山,怎么在这个山洞里说了半天的话儿,快陪本姑娘出去走走……”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许惊弦愣了半晌,这才如梦初醒般追了出去,四处找寻一番,才发现水柔清坐在一方大石上,以手托腮,偏起头望向天空,如若雕像。洁白冰冷的雪花拍打在她脸上,又一粒粒弹开,更是衬得肌肤胜雪,吹弹可破。
狂风撩动她的长发,遮住了她半边脸孔,只隐隐约的看到她面上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情态。同样是满怀心事的她,若是以往,他必会觉得她娇小的身体在苍茫天地之中显得那么渺小,令人忍不住心生怜惜;但今日,他却只发现她秀美的倩影在漫天风雪之中又是那么的醒目,让人无法忽视。
他不想打搅她宁静的遐思,只是静静地站在她身后,仿似守护。
水柔清忽然手指着崖下道:“这里原来应是叫‘老君离垢’,说的是老子李耳于此离开尘垢到达仙境,但后来以讹传讹,就成了老君犁沟,音虽相同,意思却差了许多咧。可见有许多事道听途说都是作不得准的,原当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方可相信。”
许惊弦知她暗示自己方才大胆所语,心头一暖,微笑道原来你还懂得这许多典故,还有什么,不妨告诉我,让我也长长见识。”
水柔清道:“若说这华山中的典故,最有名的就是劈山救母与棋定华山了。你若想听,我就给你说说。”当下清咳一声,娓娓道来。
许惊弦虽未读过多少书,但自小就喜欢在茶馆中听说书人讲故事,沉香劈山救母与陈抟老袓与赵匡胤下棋赢得华山的典故早都滚瓜烂熟,但再听水柔清重新说一次,却是别有一番意味。
水柔清讲完故事,淡淡一笑:“陈抟老袓一局棋赢下了华山,我们那局棋却是谁也没有蠃。”许惊弦才知她说起这典故的用意,那是彼此都不会忘记的一局棋,亦是彼此间情苗暗长的开始。以往与水柔清相处时,要么拌嘴吵架,要么各自赌气,从未有过此刻格外动人的一份温柔。轻声道:“但至少,我们谁也没有输。”
水柔清低叹一声:“说起来我们也是与棋有缘,若不是当年那局棋你故意相让,我也不会知道,原来那个倔强而从不肯服输的小鬼头竟也会那么宽容。而若不是离望崖前的那一局棋,我们也不会做几年的仇人,而今日,又是因为齐生劫的缘故,我们来到了华山,听到你给我说出心底的话儿……”
许惊弦心中大震,听她直言离望崖棋局之事,猝不及防间眼角一烫,险些热泪盈眶,他知道她已真正放下父亲的死因,由此刻开始,他们之间最后的障碍已然消失。他蓦然涌起一股冲动,鼓起勇气道:“清儿,我想告诉你一件事。”
“嗯,你说吧。”
“这次来华山,一是为了扶摇,二来是还想找无语大师打听另一个人的下落。”
“哈哈,事前你怎么不说清楚?一定是个女孩子吧。”水柔清并没有许惊弦想象中的大吃一惊,神情平淡,似是早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