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22贴子:613,430

回复:【国学】深度解局《易经》原始面貌--连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此,黄帝忧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他,以灭蚩尤。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醒来后,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


来自iPhone客户端537楼2017-08-28 09:26
回复
    于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访寻这两个人。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在涿鹿郊野,两军摆开阵势大战。


    来自iPhone客户端538楼2017-08-28 12:40
    回复
      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黄帝便令风后造指南车。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黄帝按照奇门遁甲之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黄帝演练熟悉,重新率兵与蚩尤决战。


      来自iPhone客户端539楼2017-08-28 14:23
      回复
        蚩尤率领魑魅魍魍,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而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最后,杀死了蚩尤,但蚩尤有不死之身,所以分尸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后来,又有神农之后榆冈与黄帝争天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541楼2017-08-28 22:23
        回复
          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黑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版泉之野。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后来,又亲率兵马征伐各方不肯巨服的诸侯。前后共经52战,天下始归一统。


          来自iPhone客户端542楼2017-08-29 08:23
          回复
            与炎帝之战,与蚩尤之战打的十分辛苦,传说是在西王母的帮助下取得了胜利。在上一节中讲到西王母部落是最早的宗教团体,她们继承了女娲留下的易的资料,掌握了“道”,也就是当时最先进的“科技”。


            来自iPhone客户端543楼2017-08-29 11:10
            回复
              靠帮助别的部落做事换取生活物资生存。黄帝就是在西王母的帮助下完成了统一。实际上九天玄女传了两样东西给黄帝,一个就是方圆图,雁阵图,也就是所谓的兵法图。另一个就是干支历法,干支历法的应用非常重要,因为当时每一个部落首领都认为他们建立王朝的那一天,是第一天


              来自iPhone客户端544楼2017-08-29 15:28
              回复
                时间计数非常混乱,而干支历法只掌握在西王母部落手中。所以西王母派九天玄女确定了统一的时间标准。


                来自iPhone客户端545楼2017-08-29 19:32
                回复
                  这就有助于黄帝部落进行有效的战略部署,哪一天,应该布阵,哪天去埋伏,哪天去偷袭,哪一天去正面进攻。有了时间的统一标准,部队集结打仗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混乱,黄帝也是因此打败了蚩尤。这就是著名的神话故事——黄帝战蚩尤。也是黄帝完成的第一件事业,统一诸部落方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546楼2017-08-30 08:37
                  回复
                    在以下古籍中也皆有记载:


                    来自iPhone客户端547楼2017-08-30 10:15
                    回复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皇王部四·黄帝轩辕氏》:“蒋子《万机论》曰: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胄不释。黄帝叹曰:夫君危于上,民安于下,主失於国,其臣再嫁,厥疾之由,非养寇耶!今处民萌之上,而四盗亢衡,递震于师。於是遂师营垒,以灭四帝。向令黄帝若不龙骧虎变而与俗同道,则其民臣亦害于四帝矣!”


                      来自iPhone客户端548楼2017-08-30 15:07
                      回复
                        《管子·地数第七十七》:“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请刈其莞而树之,吾谨逃其蚤牙,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黄帝曰:此若言可得闻乎?伯高对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


                        来自iPhone客户端549楼2017-08-30 17:29
                        回复
                          苟山之见其荣者,君谨封而祭之。距封十里而为一坛,是则使乘者下行,行者趋。若犯令者,罪死不赦。然则与折取之远矣。修教十年,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


                          来自iPhone客户端550楼2017-08-31 08:21
                          回复
                            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


                            来自iPhone客户端551楼2017-08-31 14:32
                            回复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一·经编·易类·归藏》:“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汉艺文志考》引《太平御览·卷七十九》云:黄帝将战,筮于巫咸。罗苹《路史注》引云:昔黄神与炎帝战于涿鹿。”


                              来自iPhone客户端552楼2017-08-31 2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