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吧 关注:22,816贴子:586,616

大家一起来探讨关于豫剧“平民戏后”章兰创立“章派”艺术的问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亲爱的吧友们,尊敬的戏迷朋友们:
关于豫剧表演艺术家章兰老师创立“章派”艺术这个问题的言论,可谓近十年来都会时不时说起或者听到。
那么大家不妨在此专贴,一起来✔大胆的、✔客观的、✔公正的、✔严肃的、✔活泼的、✔文明的、✔偏学术性的、✔非官方的、来共同的尝试探讨一下,关于豫剧表演艺术家章兰老师创立豫剧“章派”艺术的这个问题。
首先呢,我们重新认识了解一下,为大家所熟知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章兰。
● 章兰,女,1953年1月出生,汉族,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山东省剧协副主席,山东省聊城市豫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奖,等30余次各级奖励。被文化部批准为优秀专家。1992年、1995年率《陈三两》、《冰山雪莲》、《路边店》进京在中南海演出,先后3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章兰从小从父学戏。父亲章兆麟是鲁西一带有名的山东梆子大黑头,人称“一声雷”。
章兰3岁能学唱戏;
6岁登台,赢得赞扬;
11岁演《朝阳沟》银环,名声鹊起;
13岁,在剧团挑起大梁。同年,正式拜豫剧著名演员马宝珍和武功教师李明才为师。
● 她主唱正旦,闺门旦,兼工帅旦,反串小生。曾演出50多出剧目,代表作有传统戏《陈三两爬堂》、《三拂袖》、《大祭桩》、《苗郎审爹》、《女县令》、《大明贤后》、《穆桂英挂帅》、《李慧娘》、《白蛇后传》、《孟丽君》等等,现代戏《路边店》、《冰山雪莲》等。
●章兰对云集在豫剧大本营河南之地的前辈名家们,由衷敬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跟踪潜学。她几乎买全了她们的音带光盘,反复揣磨,但她没有以某派做圭臬,而是 “始终卓然自立”、“广采博取”、“走自己的路 ”。
在剧目上,冲破流派疆限,兼演名家代表作。陈素真的《三上轿》《三拂袖》,常香玉的《花木兰》,崔兰田的《陈三两》,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阎立品的《秦雪梅》等代表作,她都演。但又不恪守她们的路数,更不仿效她们的唱法,而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理解,吸收她们的长处,演出自己的样子。在这里,她没有某些流派演员,亦步亦趋唯恐走样的心理负担,而是放开手脚,任我变通。
● 章兰为人谦虚朴素,聪慧好学。她从不以主演自居,对艺术笃诚致至。演过百遍的戏,再排练,仍是全部做出,如同演出。她对戏锲而不舍,《陈三两爬堂》先后6次修改。陈门的《三拂袖》她又屡做大变,唱腔都由个人设计。
章兰,以文戏的唱与做为主,尤其唱腔更为精美,以致成为她表演艺术中,观众始终不移的审美重心。艺术不是孤立的,在她那令人倾倒的演唱中,积淀着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思想。
实践证明,章兰的路走对了,她的独立的创作精神,孕化为她那华丽娟婉、章清韵透的演唱风格。
● 章兰的唱,有口皆碑。她生就了一副甜美而有韵气的好嗓子,且驾驭自如,有声静韵透之美。豫剧的唱多有紧梆急弦,奔放高亢,她唱来,既有力度,又无躁气,有高腔的韵之美。至于低腔的韵婉,就更在掌握之中。豫剧多有滑章、颤音,章兰的唱,用得多而显。滑音求其清爽,颤音求其快捷。吐字上,她既有轻俏,又有凝重,掷字有声。章兰的演唱,细婉蕴藉的特点多一些,这是她与其它旦角名家在演唱风格上的差别。这一差别,不存在艺术上的高下之别,只是不同的地域文化长期滋润的结果。
章兰的演唱,较之前辈,呈显像;较之同龄人,又呈隐态。这除了与地域文化、时代风尚、个人性情、嗓子天赋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她的艺术观念相关:她始终以朴素自然,放收有度,隐露相济,变中求美,作为追求的艺术理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章派风格”!
●章兰演唱特色,集中于她的代表作《陈三两爬堂》一剧。该剧唱腔,辗转多姿,揉用曲剧、越剧、黄梅等唱法,令人耳目一新,韵味醇厚,朗朗上口。
章兰带领山东省聊城市豫剧院足迹遍布京、津、晋、冀、鲁、豫、皖、陕、甘、藏等地,支撑起豫剧在齐鲁大地的一片天。
●●●人物评价:
戏剧大家张庚在北京看了章兰表演,直夸道“我看了那么多《陈三两爬堂》,章兰的最好”。
著名豫剧编导杨兰春在看过章兰戏后深情地说:“章兰可以自成一派了!”
●以上大多为章兰老师百度百科上,20年前的文字介绍。
那么接下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了,先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 65岁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章兰老师,目前是否已经算得上创立了豫剧“章派”艺术?
2. 或者说是,现在树立起“章派”大旗的可能性的大小、时机是否成熟?
3. 或者说是,如果目前暂时不能竖起豫剧“章派”艺术大旗,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缺乏些什么、还需要做哪方面的努力?
(希望文明、客观的吧友们,可以畅所欲言,但一定要文明礼貌)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11 02:59回复
    李树建老师凭借他的三部曲,创立了豫剧“李派”老生的艺术。
    那么章兰老师,经过50年的舞台磨炼,嫣然已经形成了独有的豫剧“章派风格”。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11 03:03
    收起回复
      章兰老师有那么多部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而且章兰老师在豫剧,甚至整个戏曲界都很有名望,只是目前章兰老师的徒弟们貌似还不多,如果章兰老师也能够像省会郑州的哪些艺术家一样(李树建、贾文龙、李金枝……),一次收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好苗子做徒弟,认真教授,好好传承自己的艺术,那么豫剧“章派”的大旗也就慢慢树立起来了!会被更广泛的认可!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11 03:09
      回复
        豫剧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拥有众多的梅花奖得主。梅花奖作为中国戏剧奥斯卡奖,其实也是对演员综合实力的一种肯定。
        目前来讲,中国豫剧界尚有三个“二度梅”获得者,
        一个是国营河南豫剧院的院长李树建,
        一个是国营山东籍地级市豫剧院的院长章兰,
        一个是民营剧团团长王红丽。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4-11 03:19
        收起回复
          章兰不仅是一名“二度梅”获得者,同时也是继“豫剧六大名旦”之后的“今日豫剧十大名旦”之一。其实力得到官方和民间的双重肯定,实属不易。
          如果说其他名旦已经是别的派别的继承者,但是章兰老师却没有归附与某一流派,而是学习各个流派,五十年的舞台打磨形成自己的“章派风格”。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4-11 03:28
          回复
            豫剧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在整个戏曲大环境都逐渐没落的快速发展的21世纪里,属于是后起之秀!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梨园春的作用下,可谓是推动了戏迷的爆炸性增长,和豫剧影响力的进一步传播。
            生角方面,刘忠河的“刘派”大放光彩,李树建的“李派”也基本成型,初具规模。
            但是,旦角流派并没有太大的,或者说是没有突破性发展和创立。 十大名旦,不管你承认与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家对她们实力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目前来看,
            1. 轮门派,今日十大名旦里大多成为各个派别的继承者,本流派风格比较的鲜明。
            2. 有不少名旦已经退出豫剧大众视野,或者已经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所以,就章兰老师,是一位艺术风格鲜明,有实力,有发展,有声望,舞台资历老成,较全面,同时也是“德艺双馨”的豫剧表演艺术家。
            她完全有实力,有能力,在新时期,创立豫剧“章派”艺术!
            不管几十年后,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以后,整个戏曲大环境会变成什么样,豫剧还会不会出现像“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这样有实力、又影响力的流派创始人?豫剧在河南、在全国还会不会有如今在中国这么广泛的影响力(中国北方地区),一切都尚不得知。
            但是,就目前实力派章兰老师的“章派风格”已经形成,创立豫剧“章派”艺术,时机也渐渐成熟。以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成为“流派”,那就需要看章兰老师是不是有弟子们进行传承了,流派流派,最起码是要有流传,要有传承的!这里这期望65岁的章兰老师能广收门徒,传艺育人,桃李满天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11 03:59
            回复
              时势造英雄,如果说上个世纪早就了“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他们六个人的流派艺术,
              那么, 随着时间的脚步,时代的进步,戏曲大环境的逐渐低迷,五十年后豫剧还会不会再有新的流派出现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11 04:15
              回复
                关于豫剧表演艺术家章兰老师创立“章派”的言论,近十年来都会看到听到,这难道不是对章兰老师的肯定吗? 如果说若干年前,杨兰春导演称:“章兰可以自成一派了”! 那么,十年后今天,对于65岁的章兰老师老师,时机也该成熟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4-11 04:25
                回复
                  如果章兰老师培养众多弟子,得以流传,那“章派”大旗就逐渐竖起来了。
                  其章派代表作应该是《陈三两》、《大明贤后》、《孟丽君》、《女县令》等这些唱腔独自设计,风格鲜明的剧目。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4-11 11:39
                  回复
                    1993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揭晓,张宝英(河南)、牛淑贤(河北)、王清芬(河南)、虎美玲(河南)、李喜华(湖北)、菅爱梅(河南)、朱巧云(河南)、李金枝(河南)、陈淑敏(河南)、马莉(河南)、胡小凤(河北)、章兰(山东),成为这次选拔赛金奖获得者。
                    ●其中,李喜华、菅爱梅、陈淑敏、马莉、朱巧云这 5 位,已经不在从事豫剧行业或者已经离世,或者淡出观众视野。
                    ●●还有 4 位是公认的豫剧各大流派的正宗传人,或是各流派的中流砥柱。唱腔和剧目,多是宗各个流派创始人的。
                    张宝英 : 宗崔兰田的崔派,最杰出、最重要的代表传承人,应该也是传授崔派第三代弟子数量最多的。
                    牛淑贤 : 宗陈素真的陈派,目前是陈派第二代的杰出传承人,已经或者正在培育大量第三代陈派传人。
                    虎美玲 : 宗常香玉的常派。常派传承比较特殊,分两脉,相对于常小玉的家传,虎美玲是外学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常派领军人物。
                    李金枝 : 宗常香玉常派,是常派闺门旦的一股清流,有别于常香玉唱腔特点的“劲儿”。成名早,有点吃老底,但是目前发展快慢状况如何,大家也应该清楚。
                    ●●●十大名旦其实是
                    12 位,上面两类名旦都已经不适合,目前也没有条件再另立别的门派。
                    剩下的 3 位,分别是王清芬、章兰、胡小凤。
                    三位均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同时,三位也都不是某个流派的代表性传人。这里当然要重点的尝试着讨论一下章兰老师。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7-04-12 20:36
                    收起回复
                      章兰老师,其他的上面都讨论过,不多说。
                      章兰老师首先是豫剧界为数不多的二度梅获得者,
                      同时也是十大名旦之一,
                      不属于目前的任何一个流派,
                      年龄方面,是上面三个人当中最年轻的,目前65岁。
                      最关键是还依旧活跃在一线演出,又有别于另外两位。
                      随着章派风格的逐渐形成,从剧目唱腔方面逐渐稳定,65岁依旧活跃在一线 等等这些条件来说,
                      章兰老师是目前中国豫剧届当中,最有机会,也是最有能力,在新时期,创立豫剧“章派”大旗的。
                      豫剧在上个世纪六大旦角流派形成后, 在整个戏曲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几十年后创立豫剧“章派”艺术,也是豫剧在新时期发展的表现,有利于豫剧的传承、发展与进步。
                      虽然不会像原有旦角流派在豫剧届这几十年所积累的那么大影响力,但是算也是大发展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7-04-12 20:59
                      回复
                        章兰老师获得的各项“国家级荣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7-04-13 00:24
                        回复
                          章兰老师获得的各项“省级”奖励: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7-04-13 00:25
                          回复
                            省级奖励:
                            1989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奖;
                            1991年获山东地方戏比赛表演一等奖;
                            1993年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5年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
                            1996年获山东省地方戏大赛特等奖;
                            2001年山东省文化系统优秀专业人才;
                            2001年山东省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
                            2002年被山东省文化厅记二等功;
                            2011年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7-04-13 00:48
                            回复
                              “国家级荣誉”:
                              1991年被授予国家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获得《梨园杯》全国豫剧演唱大赛金奖;
                              1992年获得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获得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金奖;
                              1994年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优秀专家;
                              1995年获文化部珠穆朗玛优秀演员奖;
                              1996年获全国戏曲新歌大赛大奖;
                              2003年获牡丹杯中国地方戏曲名家展演优秀表演奖;
                              2004年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2007年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
                              2009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花奖;
                              2010年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化表演奖;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04-13 0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