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个老帖子,我觉得很好,我这里也发表下我的见解:
首先,我个人是很喜欢章兰老师的,小时候家里电视台总是放很多她的戏,像孟丽君(前后分别扮演两个不同行当角色)、三拂袖、 三上轿、女县令、穆桂英挂帅、陈三两,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陈三两,绝对是大成之作,后期,她又拍了大明贤后,这个戏是二度梅夺梅剧目,她主演现代戏《路边店》也是非常可以的(网上又录像),这个戏是进京演出的剧目,很有意思的一个剧目。
章兰老师是唱戏很有韧性也很有个性的一个人,常年扎根基层 ,
前两天刚好看了章兰老师的一个访谈,还是一如既往的方言说话,
我觉得章兰老师最大的特点是,接地气,
章兰老师也是幸运的
在齐鲁大地一个地市级剧团,收获了二度梅等各项荣誉
其实在每个剧中都有很多艺术家因为低调而被埋没
章兰老师在访谈中说过,她很多戏都学习
但是每个戏都会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拓展
章兰老师起初是跟马保珍老师学习小生
后来又改行学习旦角 所以看她的戏,
又很多反串小生的戏 算是本色出演吧
再说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章兰老师有几年在邯郸呆过
她去到邯郸之后别人说他是山东豫剧
也就是发音很多是山东口音
因为山东和河南距离不是很远
其实听着也不是很违和
《路边店》很多演员就是明显的山东味道
不过还是挺有意思的
现在受山东省文化厅要求
她背负起了弘扬山东梆子的重任
不过,她也坦诚
年龄大了,加上严重的风湿病
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了
只能尽力去做
不过她现在也成立了工作室(政府搞得)
开始培养下一代
关于她的风格:
她是这说的,她说她要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调整
也有自己的风格
最终回归到一个主题:
成立流派的几个条件,1.演唱有特色,2,有剧目 3.有一定影响力 4.有一定影响力继承人
我i觉得都满足了
成立是可以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