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五百吧 关注:14贴子:1,362
还有其他湘籍名人


1楼2017-04-05 20:50回复
    ˎ̥在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湖南有199人。


    2楼2017-04-05 20:51
    收起回复
      元帅
      彭德怀 湖南湘潭 1898-1974 西北野战军司令、志愿军总司令
      贺 龙 湖南桑植 1896-1969 南昌起义军事总指挥、国家体委主任
      罗荣恒 湖南衡山 1902-1963 东北野战军政委、总政治部主任、总检察长


      3楼2017-04-05 20:57
      收起回复
        大将
        黄克诚 湖南永兴 1902-1986 总后部长、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
        陈 庚 湖南湘乡 1903-1961 中野4兵团司令、军事科学院院长
        谭 政 湖南湘乡 1907-1988 东野副政委兼主任、总政治部主任
        肖劲光 湖南长沙 1903-1989 东野副司令兼12兵团司令、海军司令
        许光达 湖南长沙 1908-1969 西野2兵团司令、装甲兵司令兼政委


        4楼2017-04-05 21:03
        收起回复

          “四大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史家称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端。
          大清王朝承平景象下的种种弊端彻底地显露出来,此后内忧外患一直困扰着步履沉重的王朝,君臣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
          1851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爆发于广西金田村,史称太平天国起义。两年之后,便立国定都,大封有功。14年的时间,横扫中国18个省份,几乎彻底摧毁大清王朝。
          然而,用老百姓的话说,也许是清王朝气数未尽,命不该绝。如此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却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发生了最高层领导的权力内讧斗争,元气大伤。而清王朝这边,却出现了几个难得的人才,这就是后来被誉为“四大中兴名臣”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四人。他们组建了以湖湘子弟为主要构成的湘军,最终攻克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南京),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


          5楼2017-04-05 21:17
          收起回复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了湖南这块风水宝地以及近代以来产生于此的豪杰俊彦之士,就不会指责杨度的狂傲了——在传统文化和内在性格上,湖南人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开近代湖南风气的人物,笔者认为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王夫之王船山先生,在思想学术上对后辈学人影响极大。他主张经世致用之学,反对治经的繁琐零碎和空疏无物,主张治学当为国计民生,为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也就是要致用,“知而不行,犹无知也。”“君子之道,力行而已。”


            6楼2017-04-05 21:23
            回复

              另一个是陶澍(胡林翼的岳父,左宗棠的儿女亲家),“少负经世志”,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在任时得魏源、林则徐、贺长龄等人的协助,进行了一系列整顿漕运、改革盐政、兴修水利的工作。其官位显赫,声誉卓著,是三湘子弟经世致用的一个现实楷模。
              但真正使湖南人整体崛起并使天下为之侧目的,则还是曾左彭胡四人。他们一手组建的湘军在与太平天国、捻军的征战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纵横天下,湘系人物也随之因功遍布政坛,其势力之大,令朝野为之侧目。


              7楼2017-04-05 21:29
              回复
                在中国古代政治历史上,一般来说,每个朝代的政治舞台上多有一个相对的地域中心,因为科举考试取才的缘故,往往是文化发达的地区在政治上具有较多的机会,或者是跟随开国皇帝打天下的军功集团在王朝的前期发挥主导作用。而由于各种原因,历史上湖南很少出现过一流的政治人物。最明显的证据就是,1860年以前,湖南能跻身史传的人物极为罕见,有学者曾对此做过详尽的统计:南京大学历史系编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收录鸦片战争以前历史名人3005人,其中湖南籍仅23人,占同期名人总数的0.77%;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名人750人,其中属湘籍者85人,占同期总人数的11.33%。
                这种情况是因为曾左彭胡的出现而彻底改变的。


                8楼2017-04-05 21:35
                回复
                  太平天国平定之后,有人指出:“楚省风气,近年极旺,看曾涤生领师后,概用楚勇,遍用楚人。各省共总督八缺,湖南已居其五:直隶刘长佑、两江曾国藩、云贵劳崇光、闽浙左宗棠、陕甘杨载福是也。巡抚曾国荃、刘蓉、郭嵩焘皆楚人也,可谓盛矣,至提镇两司,湖南北者,更不可胜数,曾涤生胞兄弟二人,各得五等之爵,亦二百余年中所未见。”(张集馨:《道咸宦海闻见录》)还有人统计的数字是,湘军人物官至督抚者达27人,而且,此后的影响长盛不衰。所以,今天我们去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会赫然看见门口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口气虽大,却也只令人感叹而无怪其狂妄之意。
                  曾左彭胡之后,独撑晚清危局的李鸿章虽说不是湖南人物,也是出自曾国藩的门下,对曾以恩师相称,其发迹也有曾国藩刻意栽培,以收薪尽火传之意,这一点我们后文再叙。


                  9楼2017-04-05 21:42
                  回复
                    讲中国近代政治,离不开湖南;讲湖南,离不开曾左彭胡。
                    曾左彭胡是所谓湖湘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又将之进一步发扬光大,使湖南人代有英杰。
                    客观地分析,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地理位置对人的性格以及文化传统是有很大影响的。近代历史上的湖南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风。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地理位置往往决定了气候条件,进一步又决定该地区的物种生态,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肯定是要与其所存在的系统相适应的,这样才能和谐生存。而且,在古代生产力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人口流动性很小,人们“改天换地”之类的雄心壮志与希望也微乎其微,多半只能被动地去适应环境。久而久之,则会形成本地区的民风习俗。


                    10楼2017-04-05 22:02
                    回复
                      学者钱基博曾这样分析湖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围。其他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淡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古,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义以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代学风,盖地理使之然也。”


                      11楼2017-04-05 22:08
                      回复
                        □ 反清斗士——宁调元
                        □ 维新人物——宋教仁
                        □ 维新人物——刘道一
                        □ 维新人物——刘揆一
                        □ 维新人物——熊希龄
                        □ 反清斗士——黄兴
                        □ 反清斗士——周震鳞
                        □ 反清斗士——黄钺
                        □ 反清斗士——杨毓麟
                        □ 反清斗士——陈天华
                        □ 维新人物——秦力山
                        □ 维新人物——林圭
                        □ 维新人物——沈荩
                        □ 两院院士——周兴铭
                        □ 两院院士——古德生
                        □ 两院院士——艾国祥
                        □ 两院院士——夏家辉
                        □ 两院院士——朱建士
                        □ 两院院士——左铁镛
                        □ 两院院士——陈火旺
                        □ 两院院士——钟掘
                        □ 维新人物——唐才常
                        □ 两院院士——姚守拙
                        □ 两院院士——陈希孺
                        □ 两院院士——俞汝勤
                        □ 两院院士——何继善
                        □ 两院院士——王淀佐
                        □ 两院院士——丑纪范
                        □ 两院院士——余永福
                        □ 两院院士——姚开泰
                        □ 两院院士——刘宝琛
                        □ 两院院士——姚绍福
                        □ 两院院士——杨弘远
                        □ 两院院士——赵伊军


                        12楼2017-04-05 22:15
                        回复
                          □ 两院院士——范云六
                          □ 两院院士——刘业翔
                          □ 反清斗士——禹之谟
                          □ 反清斗士——谭人凤
                          □ 两院院士——袁隆平
                          □ 两院院士——陈庆云
                          □ 两院院士——沈志云
                          □ 两院院士——刘筠
                          □ 两院院士——周光召
                          □ 两院院士——高伯龙
                          □ 两院院士——丁夏畦
                          □ 两院院士——陈耀祖
                          □ 两院院士——文伏波
                          □ 两院院士——唐稚松
                          □ 两院院士——黄祖洽
                          □ 两院院士——陈能宽
                          □ 两院院士——谭靖夷
                          □ 维新人物——谭嗣同
                          □ 两院院士——张履谦
                          □ 两院院士——俞大光
                          □ 两院院士——萧纪美
                          □ 两院院士——萧健
                          □ 两院院士——廖山涛
                          □ 两院院士——黎介寿
                          □ 两院院士——黎鳌
                          □ 两院院士——黄培云
                          □ 两院院士——李星学
                          □ 两院院士——慈云桂
                          □ 两院院士——曹建猷
                          □ 两院院士——孟少农
                          □ 两院院士——李薰
                          □ 两院院士——陈国达
                          □ 两院院士——雷天觉
                          □ 维新人物——徐任铸


                          13楼2017-04-05 23:00
                          回复
                            □ 维新人物——梁启超
                            □ 两院院士——陈新民
                            □ 两院院士——沈其震
                            □ 两院院士——魏曦
                            □ 两院院士——田奇(王+隽)
                            □ 两院院士——曾昭抡
                            □ 两院院士——张孝骞
                            □ 两院院士——汤飞凡
                            □ 早期科技界名人——张忠培
                            □ 早期科技界名人——陈祜鑫
                            □ 早期科技界名人——李宗道
                            □ 维新派学者欧阳中鹄
                            □ 清监察御史赵启霖
                            □ 维新人物黄遵宪
                            □ 早期科技界名人——周鸣鸂
                            □ 早期科技界名人——潘世宬
                            □ 早期科技界名人——李聪甫
                            □ 早期科技界名人——龙伯坚
                            □ 早期科技界名人——卢惠霖
                            □ 早期科技界名人——乐天宇
                            □ 早期科技界名人——刘基磐
                            □ 早期科技界名人——傅角今
                            □ 早期科技界名人——周声汉
                            □ 早期科技界名人——袁辉
                            □ 公路工程专家余籍传
                            □ 早期科技界名人——周凤九
                            □ 早期科技界名人——李振翩
                            □ 早期实业界名人——王又曾
                            □ 早期实业界名人——李伯忠
                            □ 早期实业界名人——彭六安
                            □ 早期实业界名人——黄曾甫
                            □ 早期实业界名人——曾诚意
                            □ 早期实业界名人——向德
                            □ 早期实业界名人——刘廷芳
                            □ 早期实业界名人——饶湜
                            □ 早期实业界名人——丁鹏翥
                            □ 早期实业界名人——唐伯球
                            □ 早期实业界名人——范旭东
                            □ 早期实业界名人——章克恭
                            □ 早期实业界名人——左学谦
                            □ 早期实业界名人——梁焕奎
                            □ 早期实业界名人——龙璋


                            14楼2017-04-05 23:24
                            回复
                              □ 歌唱家李谷一
                              □ 瞿鸿机
                              □ 谭嗣同故居
                              □ 歌唱家何纪光
                              □ 音乐家白诚仁
                              □ 30年代上海明星电影公司音乐科科长贺绿汀与同仁合影
                              □ 1980年4月贺绿汀夫妇在女儿墓前留影
                              □ 1932年夏贺绿汀与姜瑞芝新婚留影
                              □ 1934年贺绿汀在上海
                              □ 音乐家吕骥
                              □ 话剧艺术家欧阳山尊
                              □ 湘籍艺术家彭俐侬
                              □ 湘剧艺术家徐绍清
                              □ 徐绍清和彭俐侬主演湘剧《生死牌》剧照
                              □ 1962年12月7日田汉在长沙市青少年宫观看花鼓戏
                              □ 田汉与梅兰芳、周信芳、洪深合影
                              □ 1956年5月田汉留影于长沙城南天心阁
                              □ 南国社在南京公演时田汉、洪深、熊佛西等人合影
                              □ 1939年5月田汉与洗星海在苏州洞庭西山合影
                              □ 创办南国剧社时的田汉
                              □ 田汉之母易克勤(1872-1972)
                              □ 田汉与《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合影
                              □ 1956年欧阳予倩在指导中国京剧院演员江新容排练京剧《人面桃...
                              □ 1957年欧阳予倩与《中国话剧运动50周年史料集》编委会成员合...
                              □ 50年代时的欧阳予倩


                              15楼2017-04-05 2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