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这花团锦簇的繁荣外表下面,帝国内部所隐藏的各种矛盾在不断地孕育、滋生、激化。首先是统治阶级日益骄奢淫佚。唐玄宗经过一段时间的励精图治之后,面对着一派升平景象,骄侈淫佚之心逐渐萌发。玄宗本性喜爱奢华,开元二年(714)即"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又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皇帝梨园弟子'。"(《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后来更沉迷于歌舞、击毬、斗鸡等游乐,乃至建鸡坊于宫中,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专司斗鸡。①等到天宝三载(744)纳寿王妃杨氏,并于次年立为贵妃后,玄宗的骄奢之心乃如水决堤,不可收拾。为节省篇幅,我们从《资治通鉴》卷二一五、二一六中节录数段,以见当时皇室贵族奢侈淫佚之一斑:织绣之工专供贵妃院者七百人,中外争献器服珍玩。??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
上以国用丰衍,故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
(杨氏兄妹)竞开第舍,极其壮丽,一堂之费,动逾千万。既成,见他人有胜己者,辄毁而改为。
①见陈鸿《东城老父传》。按:《东城老父传》虽系小说,但所记则有事实根据,李白《古风》其二十四云:"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即为旁证。
时诸贵戚竞以进食相尚,??水陆珍羞数千盘,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
其次是朝政日趋黑暗。开元二十二年(734),"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登上了相位,开始了以排斥贤臣,残害忠良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生涯。李林甫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排斥了贤相张九龄,又于天宝五载(746)排斥了左相李适之,开始独揽大权。从那以后,凡是正直的、有才能的人士无不受到排斥陷害。天宝六载(747),李林甫遣人杖杀海内名士李邕、裴敦复,又迫李适之自杀。同年,李林甫把参加制举的包括杜甫、元结的举子全部黜落,造成无一人及第的局面,他反而上表贺"野无遗贤"。其他奸邪小人也纷纷占据要津,显赫一时。天宝七载(748),加宦官高力士"骠骑大将军",赐安禄山铁券,而杨国忠竟"以聚敛骤迁,岁中领五十余使。"(《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天宝十一载(752),李林甫死,杨国忠为相,朝政黑暗如故。
上以国用丰衍,故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
(杨氏兄妹)竞开第舍,极其壮丽,一堂之费,动逾千万。既成,见他人有胜己者,辄毁而改为。
①见陈鸿《东城老父传》。按:《东城老父传》虽系小说,但所记则有事实根据,李白《古风》其二十四云:"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即为旁证。
时诸贵戚竞以进食相尚,??水陆珍羞数千盘,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
其次是朝政日趋黑暗。开元二十二年(734),"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登上了相位,开始了以排斥贤臣,残害忠良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生涯。李林甫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排斥了贤相张九龄,又于天宝五载(746)排斥了左相李适之,开始独揽大权。从那以后,凡是正直的、有才能的人士无不受到排斥陷害。天宝六载(747),李林甫遣人杖杀海内名士李邕、裴敦复,又迫李适之自杀。同年,李林甫把参加制举的包括杜甫、元结的举子全部黜落,造成无一人及第的局面,他反而上表贺"野无遗贤"。其他奸邪小人也纷纷占据要津,显赫一时。天宝七载(748),加宦官高力士"骠骑大将军",赐安禄山铁券,而杨国忠竟"以聚敛骤迁,岁中领五十余使。"(《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天宝十一载(752),李林甫死,杨国忠为相,朝政黑暗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