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神里清澈的光吧 关注:25贴子:9,127
最后,两个改变你生活的礼物
其实我一直准备了两个礼物。这篇这么长的文章,所有因为一些共鸣或者因为一丝共同的信念而坚持看到了这里的人们,这两个礼物会改变你们的生活的。
拆开第一个礼物,是一首旋律很简单的歌,来自Cat Steven,叫做'If You Want To Sing Out, Sing Out.'
歌词简单的甚至不需要任何中文翻译:
Well, if you want to sing out, sing out; And if you want to be free, be free;
Cause there's a million things to be,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And if you want to live high, live high; And if you want to live low, live low;
Cause there's a million ways to go,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You can do what you want, the opportunity's on;
And if you can find a new way, you can do it today.
You can make it all true, and you can make it undo.
如果你还很难看到'there's a million things to be, and there's a million things to do',那么请拆开第二个礼物。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17-02-26 11:20
回复
    第二个礼物将帮助你看到生命中的无限可能。这是一个明年一月才会开始邀请测试的网站,这个网站是我为我自己创造的,但如果你看到了这里,那么它也是为你创造的。怎么来形容这个网站呢?
    对于互联网行业研究者来说,它和移动互联网、移动应用、云服务等当下潮流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没有任何国外的成功案例或者相同模式可以C2C(Copy to China)。所以,它可能很无聊。
    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我的目标是让这个网站做到以下三点:
    1. 它要很好看、很酷、很好玩
    2. 它要很真实,几乎和现实一样真实
    3. 它要实实在在地帮助用户获得让生命更有价值的经历
    它叫做“连客”,来源于英语单词“Link”。它会帮助用户将过去和未来的经历连接在一起,让用户看到生命中的无限可能。就像乔布斯说得那样,“连接人生中的那些点”。
    我知道,以上的一切听上去很不靠谱。但没关系,它若存在一天,就会给用户带来一天价值,给这个社会带来一天的活力。
    过去一年里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精彩的故事,而我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网站。
    www.dennythecow.com
    我想把它分享给所有相信人生就是不断经历的朋友们。明年,我们依然年轻。
    Denny
    2011年12月18日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7-02-26 11:25
    回复
      对于所有从这篇文章中读出站着说话不腰疼、异想天开、理想化的朋友:
      请试着重读第一段“关于欲望”。每个人都需要、也只需要同时满足五大需求到一定程度。我至今没有找到理由证明人为什么要追求你明知道你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另外,这篇文章和成功学无关。标签有价值,但是他们从来都不应该是目标。他们只是往正确方向前进的人们必然会创造的副产品,而只把光环当目标的人往往很难有任何光环。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同时满足五大需求的那个方向。我只是将我所经历的和所感悟的分享给了大家,我们每一个人可以选择从别人的经历中领悟那些道理,还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去领悟,后者比前者更容易头破血流,但是前者比后者更需要个人的冷静思考和沉淀。总之,在看完这篇文章以后,让每个人自己决定怎么去使用自己的时间货币去处理这篇文章。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17-02-26 11:26
      回复
        ༄完结撒花♡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17-02-26 11:28
        回复
          ♡后者的行动力♡
          即将告别一位朋友,临行前见面,她说她人生中的所有决定都是为了自由。我说,其实在哪里都可以自由,不一定非要去那个地方。朋友很坚定地,不是的,有些事是必须改变才能得出结论的。
          我长这么大,接受到的震撼主要来自那些行动力极强的人,来不及眨眼她们就漂亮地转身,她们的话很容易把我推翻。回去之后我想了想,普通人获得自由的路径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强化丧的一面。通过不断地否定自己,躲避主流,降低自我和他人的预期。你无所事事,就好像可以做任何事。没有人再对你抱有期待了,你就一定程度地「解绑」了,自由了。
          另一种则是兼具财力、体力与见识后(财力或许只占其中很一小部分),能够自由地做出「改变」。在别人还流连废墟的时候,可以拾起碎片轻松上路。这个看起来容易,其实大多数人走着走着就忘了,碰到挖好的坑就顺势躺进去,四周遍布豪言壮语的尸体。
          我一直以来是前者,我的自由很虚弱,可能以后也是。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后者,都令我惭愧万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17-03-06 09:10
          回复
            【大智若颠,大巧若拙】
            创业一定是做大多数人的生意,既然是做生意,必要时候,必须降低自己智商和情商,说大家都听的懂和理解的话,让多数人觉得你跟他们是同频的。
            所以,当你看到比你收入高很多的人,却觉得不过尔尔的时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为很有可能他们只是看起来如此,实际上,他们的思想是无边界是天马行空,是高你N个档次的,你在思考吃喝拉撒的时候,他们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哲学,形而上的东西。
            说到这里,真是有些形而上了。有人说形而上到底是啥意思?
            我也不晓得。在我的理解,形而上就是在事物外形上面的东西,比如一个苹果,它的大小,形状,味道,颜色等等,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到,感觉到;但是它的形成原理,它的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是甜的,为什么不能长得和西瓜一样大?这就是形而上,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想与众不同,高出别人一截,就必须在形而上这方面下功夫。然后在用形而下的话语或者文字来表达出来,让大家都去理解和认同这件事,这就是专家或者高手。
            我们可以复杂,但是我们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最简单的。
            我比较喜欢天下霸唱的小说,他说他看过统计,中国现在平均的教育水平也就是初中二年级多一点,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所以他的东西,都尽量用这个水平能看懂的文字来取表达和讲述。
            老梁讲故事也是如此,不论你有没有文化,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大家都能听懂,都感觉有意思,所以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郭德纲也是如此,他的相声,是个人都能听懂,他抖个包袱,是个人都会哈哈大笑,他把相声又变的有趣起来,是因为他知道老百姓真正喜欢什么。
            牛逼的商人,都是不让客户动脑子的。
            一如安卓机和苹果机。有那么句话:人品不好智商低,慎用安卓智能机。这是因为安卓手机使用的时候,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否则只一味使用,不知养护,时间长了很容易变成砖头。
            苹果就没有那么多破事,是个人都能用,也没什么技巧,也不怎么需要养护,用了很长时间还是一样流畅。
            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都是一个道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然后再从形而上到形而下,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思维过程。
            我写文字喜欢用脏字,但是我是言之有物的,有感而发的,并非泼妇骂街,为骂而骂——如果那样,我和一个会说话的咸鱼还有什么分别?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7楼2017-03-13 23:24
            回复
              【想了解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没有比朋友圈更深刻的了】
              不同层次的人炫耀的东西不一样。我炫耀的是“永不停息”的工作。对于炫耀其他什么东西,我都觉得幼稚……
              我并不觉得工作累,我并不觉得休息有多重要。我觉得那些需要休息、周末、假期的人都特别悲哀。
              为什么他们那么穷,却那么喜欢玩。朋友圈里有一个妹子到海南旅游了,拍了很多照片发到朋友圈,我并不羡慕她,反倒是觉得她很可怜。穷人的旅游不知道有什么好炫耀的?
              生活质量越是不怎么样的,越是喜欢天天刷朋友圈……
              吃顿好点的饭发一圈,喝口好点的酒发一圈,去了个好玩点的地方发一圈,看到街头有人吵架打架的就安安心心站在那里录制小视频,一边录一边想:看我等会在朋友圈里给他们来个大的……
              也许是无聊吧,也许是炫耀吧,我不必了解,别人的生活与我无关,我的内心渐渐归于平淡。
              我不知道他们那里来的那么多闲暇时光,我是越来越感觉一天24小时严重不够用。
              混得牛逼的人,发的东西全几乎是和工作相关的事情;混得不怎样的人,发的东西几乎全是和工作无关的事情。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17-03-13 23:26
              回复
                做项目最大的收获,不是赚了点儿小钱,是发现了太多赚钱的秘密,看穿不说穿,说穿也没人信,悄悄干ing。最大的感触就是永远不要试图改变穷人,他们的劣根性就是我们永恒的市场,是我们永久的自动提款机。人穷在思维,不是看了点儿书,听了几节录音,就能蜕变,突变,顿悟,越来越相信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3岁看大,7岁看老。越是正儿八经的人,越难成就气候,举目四望,稍微有点儿成就的人,谁没流氓的习气?!老实巴交,规规矩矩,只能吃屎,想起周围那些善良的人儿,我的心儿都碎了。
                想发财的,常常迷恋发财秘笈,一夜暴富的神话,购买《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丛书的,99%都是穷人。想泡妞的,又常常迷恋泡妞秘籍,催情药水,这些玩意儿,SB一看,也知道99%都是假的,不过依然有大把大把的人买单,我们不是为需求买单,我们是为梦想买单,嗯,青天白日梦,市场真大!喜欢做梦的有两种人,强者编制梦想,弱者为别人编制的梦想买单。广告,是聪明人的赚钱工具,是吞噬穷人灵魂的吸血鬼。我活着有两件事儿从不相信:一是广告,二是女人……
                没有承担风险意识的人,永远都过着“100%”安全的生活。敢冒险的人,冒了一阵子险;怕冒险的人,冒了一辈子险。创业前期,胆商永远比情商更重要,SB都知道:人间正道是沧桑,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知易行难,注定99%的人成就不了啥气候,永远不要对穷人仁慈,社会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穷人永远是强者的斗争工具,赚钱工具,娱乐工具……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不知道,江湖太大,我太小。
                “今夜,我请你喝酒。”
                “对不起,今夜,我只想赚钱……”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17-03-15 13:44
                回复
                  【营销的精髓是什么?】
                  没颜值,就要有创意,没创意就要脸皮厚。
                  芙蓉和凤姐早就告诉我们营销的精髓了,就算你什么都没有,你还可以让别人笑你啊。
                  笑着笑着,你就有名了,有钱了,然后就什么都有了。
                  当初笑你的那群人,看着你笑着笑着,笑完了然后还是该吃屎吃屎,该吃饭吃饭,该干嘛干嘛。
                  做营销策划的时候,很多人就是一句话,我生意不好,怎么办?
                  或者在稍微深刻一点,每天没有人进店消费,怎么办?
                  其实像我这样做营销策划做的久了,很多问题都是不屑于回答的。
                  很多人只记得自己长了个嘴,忘记了自己还有个脑子。所以他们只会问,不会思考。
                  然后我要一点一点分析,生意不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比如有一家卖新疆特产的店铺,开在了一个新下来的楼盘里,这些天一直都是关门闭户的,没见过有什么生意。他的老板找我来问原因,气得我都语无伦次了:你丫的脑子有泡啊?!特产店必须是开在人流大的地方才有用,一个新下楼盘,也就三分之一的入住率,就算是都住满了,谁他么闲的没事去买你的新疆特产?你自己都不是新疆人还卖新疆特产,你还不如开个干果店呢?
                  还有个哥们,在菜市场旁边开了个运动鞋折扣店,主卖安踏,李宁,特步,361等等,就是从网上拿的货,价格比淘宝稍微贵十块二十块的,想走低价策略,微利经营。结果一天基本就没几个人来,一天卖出一两双都是烧高香了。我说你他么弄这个破店还不如去摆地摊了,有点钱直接去专卖店了,没有钱的那是能省则省,不是上地摊就是上网上买了。我没见过任何一家买运动鞋服的小店经营超过半年的,也就是早晚是个死,你又何苦来走一遭?要么就卖品牌的,高端一点,正规一点的,要么就卖杂牌的,低端一点的,便宜一点。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充分的货源,千万不要再所谓的中端市场上摇摇摆摆,你耗不起。
                  还有一家开面馆的,别人家卖一碗面都要七八块钱,他卖一碗最低是五块;别人家啤酒最低5块,他家最低2块,并且晚上过来吃面,都会免费赠送一碟拌菜,环卫工人,残疾人什么的来吃面,一碗面只收3元。就是这样一个良心面馆,生意一直都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老板天天愁眉不展,他租了两层楼的店面,可是就算是平时高峰期,一层楼都很难坐满。店里人吃马喂雇了七八个伙计,根本就入不敷出。他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利润本来就很微薄,大家还不买账?我说你看看你的店开在什么位置?犄角旮旯,你的客户人群是什么?上班族,好家伙,你的店离商业区有好几百米远,大家为吃一碗便宜面,多走十多分钟?有这功夫还不如多休息会儿呢!老板说你当我不想开在商业区啊?那里的租金贵啊!再卖五块钱的面,我裤衩子都得赔没了!我说所以你开始就错了,你可以在商业区租个小些的店面,然后推出一款五元特价面,一款特价小菜,其余的都和别人一样,不赚钱这面就算是白饶的,大家都知道你是个有良心的老板,都知道你不想赚穷人的钱,心里上是不是对你就认可了?可以来你这吃特价面,也可以吃正常价格的面,为什么不去做?你说你有良心,你在积阴德,那是在暗处,抱歉我没看到,我没体验过,说能说你有良心?
                  不求回报的,那是雷锋郭傻子,用自己过苦日子的代价来换取别人的快乐。可你记住你是商人,你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给你带来回报。
                  营销的精髓是什么?其实并没有所谓的精髓,所谓的精髓就是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煞笔兮兮的在那里抽烟发呆。所谓营销的精髓就像这句话一样:你是单身的话,那么如果你是女(男)人,你会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2楼2017-03-15 13:45
                  回复
                    【关于学习,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少看电子书,多看实体书。
                    遇到心仪的电子书,若市场上有实体书,就直接买一本,若没有就直接打印出来。
                    广结善缘,到哪里都是财源广进!
                    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 ,当你再没什么可失去时,就是你开始得到时。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99%的人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都源于那1%......
                    从小都喜欢看课外书的小孩,长大后生活质量都不错。看课外书多的小孩,脑子都比较活,不是会写文章,就是会讲故事。
                    擅长写作,会讲故事的人,生活质量都不错。
                    又会写作,又会写故事,那就更不得了。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小朋友,长大后可能连养活自己都很难,这样的人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果大家有闲,有条件,就多看点儿杂书,多看点儿禁书。
                    有些十七八的小孩问我做点什么好,我说你去学设计,你去学编程,你去学中医……十个人有9个都是纷纷摇头,太难了,太他妈难了,太几把难了,学不会啊!
                    废话,吃饭容易,走道容易,你吃饭厉害能赚钱吗?你走道厉害能赚钱吗?
                    答案是能赚钱,吃饭厉害的那叫美食家;走道厉害的那叫竞走冠军。
                    大家都能做到的事,你做不到极致,就别想出人头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又说做不好,学不会,命运给予你穷困潦倒或者平淡无奇的生活,你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过去古时候帮人写信写字都能赚钱混饭吃,现在呢?当一个技术煞笔都会时,他也就不值钱了。没有望而生畏的门槛,就没有精英和庸者的区别。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3楼2017-03-16 19:34
                    回复
                      [只有家人和粮食才是真的 其余的都是狗屁]
                      真正赚钱的项目不在教材中,不在课件中,永远只存在于鲜活的市场中。
                      我知道我不聪明,又过了爱做梦的年纪,所以我就慢慢变得专注起来。
                      接触各式各样的东西太多了,慢慢也就厌倦了繁华。走过千山万水,永远难忘的也就那么几个地方;交过那么多朋友,一想起来心里就暖洋洋的也就那么几个,看过了那么多杂书,真正喜欢的百看不厌的也就那么几本。
                      大家都在玩互联网+,我现在只玩互联网-。
                      减去所有垃圾流量,减去所有和赚钱无关的事情,减去所有没有任何回报的动作。
                      年纪增长,并没有给予我更多的智慧,但是我却慢慢学会了珍惜时间。
                      所谓珍惜时间,就是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有效率的事情。
                      我现在的生活很简单,吃饭,睡觉,溜达,看书,赚钱。其他的事情,我渐渐就不怎么做了。
                      接触的人多了,遇到的事多了,慢慢就会知道,除了家人和粮食是真的,其余的都是狗屁。
                      当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想法变得简单,关注的东西慢慢减少,收入却没有减少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慢慢找到感觉的时候。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4楼2017-03-16 19:37
                      回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还有别人的诗和远方的田野。
                        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诗和远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的现在那些所谓的诗人都很有钱,我只知道领导写的诗大多数都难以卒读;我只知道没有钱就去不了远方,就是去趟市里的百货大厦都得掂量掂量。
                        有钱了,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没钱,你太矮,你太胖,你太瘦,你太闷,你太浪,你太丑……其实还是,你太穷。
                        我过去喜欢所谓的理想主义者罗永浩,但是现在我一点也不喜欢了。我感觉他正在把自己之前积累的理想一点点变现,不在天马行空,也不在挥洒自如,一入江湖,便都是唯利是图,面红耳赤的商人。
                        无可厚非,罗永浩要吃饭,我们也都要吃饭,但是理想不能当饭吃,只有把理想变现,我们才会有饭吃。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仅仅是为了糊口?
                        当然不是,绝大多数人的理想不仅仅是糊口,他们也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是他们每天的所作所为,却一直都是仅仅只能糊口的动作。
                        我一个朋友是瓦工,有活儿就干,没活儿就呆着。上有老下有小,工资也只能维持生计而已。他以前不知道多少次说生意不好了,要改行,改行,但是直到现在还是过着和从前一样的生活。
                        他说没办法,天天都要花钱,现在一天不赚钱都不行,不敢换行。
                        他或许也有理想,或许也有诗和远方,但是我们长大以后就会明白:童话里都是tmd骗人的,《读者文摘》《青年文摘》里面的故事也都是骗人的。
                        当初都没有勇气去做改变,没有勇气追逐自己的诗和远方,现在拖家带口,醉生梦死,多了几张吃饭的嘴,几双要钱的手,就会有勇气追求自己的梦想了吗?
                        我不懂。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5楼2017-03-16 19:38
                        回复
                          别把马云资助"小马云"当笑话看
                          靑言11-15 14:37
                          针对近期网络上关于“小马云”的各种信息,阿里巴巴集团11月13日下午发布长微博回应称,这不应该是一个笑话或者段子,“小马云”的背后是沉重的现实:我们社会还有那么多未脱贫人群,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让人深思和焦心。
                          在遇到马云之前,人们对于“小马云”的认知还停留在段子的层面,在遇到马云之后,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的态度,还有他今后的人生。他既不幸又充满幸运,他因相貌走红,却又因相貌获益。
                          这本是一个暖心童话,却有不少人将其当做笑谈。诚然,马云的举动或许称不上伟大,但我们应该为这种善意鼓掌,不是因为马云,也不是因为阿里巴巴,而是为一个苦难的孩子。可有人却说,如若不是因为长相,“小马云”依旧还在贫穷中挣扎求生,这对于同样贫穷的人而言有失公平。
                          必须要承认,即使是马云,也拯救不了所有贫穷的孩子,可如果没有马云,这一个孩子恐怕也无法顾及。你可以为马云的举动会心一笑,但贫困儿童的沉重现实却让人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这个资助的故事理应激励更多的人和事,无论何时,善意都不应该被质疑和嘲笑。
                          就像阿里巴巴的回应那样,这不应该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沉重的现实。在现实中,还有更多的“小马云”需要救助,你们看到马云资助“小马云”,但是却没看到在“小马云”的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贫困儿童。他们长得不像马云,也不像马化腾,谁来拯救他们?仅仅靠一个马云吗?
                          这件事之所以引发共鸣,最大看点不是“小马云”因何获益,而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影响整个社会。在精准扶贫、救助贫困儿童的长征中,不能只有马云一个人在努力,一个马云救不了全中国的贫困儿童。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也不是马云一个人或者阿里巴巴一个企业能够解决的问题。
                          不应把这就件事当笑话看,而要把这件事当做一次警示,相比于“小马云”被资助的意外走红,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小马云”背后的千千万万个贫困儿童。他们没有企业家资助、没有社会力量倾斜,如何改变他们的命运才是我们未竟的事业。这其中有政府的主导力量,更不能少了我们社会中的所有人。
                          要看到诸如“小马云”之类的良善价值,得庆幸自己会“抱怨”,是我们经常抱怨的国家给了我们抱怨的能力。世上最苦的不是自己一边哭一边说着自己苦,别人也赞同,而是别人看到你的苦难已经潸然泪下,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在受苦。
                          受苦的孩子还有很多,但这不是只会看脸的社会。在这场全民狂欢当中,我们应该看到的不仅是“网红的诞生”,更应看到马云式的精准扶贫。在政府的阳光尚未到达的当口,希望个人对于社会责任的坚守能唤醒社会更多的力量,为沉重的现实做更多的努力。
                          让孩子生活地更好不是一句空话,从“小马云”这个家庭开始,希望能有更多的“马云”,为这个社会传播良善。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6楼2017-03-16 19:39
                          回复
                            《拥有梦想的人只做证明题,不做选择题》
                            是安于现在的生活并学着享受庸常,还是甘冒下坠的风险振翅飞向远方?
                            这是我最近经常看到的问题。说实话,我也觉得非常惊奇,竟有那么多人觉得现实
                            一点点埋葬自己的梦想,同时又没有足够的勇气跨出一步。每次说到看不到的山的那头,海的那一端,总有无数颗小心在各个地方黯然破碎。仿佛一夜之间经过了四十个星球,却没有一个星星上能种出玫瑰花来。
                            人们写信来,索要帮助和建议。但是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的人生是我的人生,我的经验是我的经验,未必对你有用。况且,我安于这样的生活,命运如此安排,而换作别人,怕是不能把这其中的一日当做清凉无梦的午后安睡。
                            我们习惯于看到各种甜睡的面孔,却很少有人上前掀起床单来,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钉子。或者是像张爱玲说过的那样,在这一袭华美的裘衣下欣赏挤挤挨挨的虱子。
                            答案我们都知道:睡在哪里,都是睡在雨里。只是所有人都顽固地认为,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会有属于自己的屋檐下的一张小床。
                            那些写成功学的人会告诉你一个单词:
                            选择成本。
                            在A和B之间漫长而痛苦地选择,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选择本身没有对错,然而犹豫却会让一切慢慢成灰。
                            传统智慧在纸张和口头上一直流传着冷冰冰的劝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让人打消一切妄念,老老实实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可是远方就在那里,在太阳落下的山的背后,在桅杆消失的地平线深处。传说飘来飘去,有人的确远走高飞,而且并没有死无葬身之地。
                            我想,无论是过哪一种人生,都有各自的理由,背后也有种种不得已。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把生活当作了手中的那个苹果,我们总是把光鲜靓丽的一面示人,自己永远面对着有虫洞的一面。
                            所以总的看下来别人手里的苹果总要更好些,却少有人去想别人很可能面对了一条更肥大壮硕的虫子。佛教里把这种视角称之为平常心,可惜拥有这种视角的人总是少之又少。
                            应该承认,这是一种困苦,一重磨难。谁都年轻过,谁都心比天高过,但是未必每个人都曾经飞过。每天的生活里,都可以看到许多振翅高飞的故事,以至于让现实变得更加让人难以忍耐。
                            有必要做一次全民性的概率论普及,告诉所有人那些值得上报章电视的例子全都是特例,在每一双翱翔云团的双翼下都有无数累累白骨,得到的没有阳光,只有遗忘。在保持目光向上的同时,应该了解大数平均的铁律——绝大多数人必须要过着庸常的生活,这是所有人所无法逃避的命运。
                            唯一的问题是不曾有人赞扬,去赞扬一个每天下班骑车买菜的丈夫,一个每夜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母亲,一个愿意寸步不离承欢膝下的儿子。
                            媒体在赞扬成功者,在开列财富榜单,把最多的时间和最大的荣耀给了最少的人。让人觉得买菜讲故事毫无价值,必须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一个人的一生才没有虚度。要去讲冒险的故事,讲远走高飞的故事,讲所有关于远方闪闪发亮的故事,才有人去听。
                            所有这些故事里永远不会问你一个问题:你是谁?太多的人觉得自己不应该过目前的生活,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些微的改变而付出丝毫的代价?
                            只要是个人都会说:我要按照我自己的心愿生活。但是,你又能为你的意愿支付多少成本?这还不用说到遥远的未来,遥远的某地,只是,只是说你在这一时,这一地,你愿意为了你的梦想,不计成败利钝做了点什么?飞翔是一种能力,在振翅远飞之前,你得证明自己能够浮在空气里。
                            需要走一段人生路,才能区分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梦想”。欲望会在清晨醒来之后的沐浴中消散,在目睹摩天大楼,宝马香车时重新升起。
                            而梦想却在你走出几步被击倒之后,依旧照耀在前面,让你咬牙含泪却依然翻身爬起,继续追逐。
                            欲望让人觉得自己很重要,而梦想却让自己变得很轻很轻,轻到采取任何举措都不会犹豫再三。
                            欲望让人在选择之间备受煎熬,求神问卜,梦想却让人迈出一步,然后是第二步,第三步。
                            如果只是拥有欲望而无梦想,最合理的方式是消灭它。与其满足它们的全部,不如克服其中之一。只有欲望才会构成选择题,所有任何一个选项之下都有你的欲火在熊熊燃烧,让人倍受煎熬。
                            如果你认为自己胸怀梦想,那么就从心念一动就去做证明题,证明你愿意为此承担后果,证明你有这个能力把空想变成现实。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1楼2017-03-20 21:57
                            回复
                              《漂泊于大城市的年轻人的未来》
                              说来惭愧,我自己就是一个离开小县城在大城市里蜗居着忐忐忑忑勉强维持生计的年轻人。我看着自己佯装过来人一样的分析真是感到自己咋那么不要脸。
                                当我们还年轻,当我们的父母还身体健康,当我们还没有养育孩子的压力,当我们看到我们的收入依然在不断增长——我们所将要面对的真正的问题还没有到来——那个不可知的未来依旧不可知。
                                事实上,这些在大城市的新住者们却都异常焦虑,而且这种焦虑比年轻奋斗的时候更甚——因为他们不知道未来。
                                留在在大城市?没有户口,孩子的教育是最主要的问题,迟早要回去高考。家里的父母双亲逐渐年迈需要照顾,而他们却在千里之外。哪怕你有了足够牛逼的经济能力你要把父母全都接到大城市,可是你的父母真的愿意吗?他们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再被逼无奈断绝自己所有的熟人联系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而且连医保社保都不一定搞的定。再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落叶归根”是一个人一生的最大理想,可是呢?
                                那难道在事业成功之后,赚了钱之后就回老家去?回去干什么呢?当习惯了大城市里的公平竞争和日新月异,回到那个闭塞又处处开后门的小县城,我们真的能适应吗?我们明明可以再努力一下就获得更大的成功,为什么就放弃了呢?
                                我们赚了钱回到小县城做什么呢?如果你是做互联网、做营销公关、做新闻媒体等等的工作,你回到小县城面对的是一片无助与迷茫。你把赚来的钱投资搞个小饭馆?开个小超市?或者托后门去去当地的事业单位挂个职位?呵呵,你一个离开家乡十几年人,根本无法再重新回来融入当地的圈子。
                                那么,未来究竟在哪里?
                                答案就是,根本没有未来。
                                未来和你的奋斗、你的收入无关,和你能不能买得起大城市的房子无关,和你有多少的积蓄无关(那1%的超级富豪暂且不论),你所面临的是一个矛盾,一个来自于你的家庭的压力,来自于这个国家这种制度的限制的矛盾:就如同我之前所说的一样,你以为你足够努力就能获得自由,但其实,有一个巨大的透明的网在限制着你——这就是你所背负的家庭——你的父母、你的爱人的父母、你的孩子——虽说父母是无私的,但你的父母绝不应当为了你的梦想和选择而失去自己的生活——还有你所面临的制度:户口的难题、看病的难题、买房的难题——一切的难题你无法解决。
                                但你如果回到家乡呢?就如同三十多年以前那样,你在计划中长大,然后接收了国家分配给你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那时候你生活在一个极其稳定的,几乎一成不变的年代。人们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没有变革,没有挑战,当然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个人服从国家安排,服从组织分配,那个年代差不多就是这样,可以一眼望穿自己的人生去向。组织会帮你安排好一切:吃食堂,住宿舍。而你也不用为孩子的事情操心,反正孩子的成长路径也和我一样而已——那个时候,你也不会羡慕所谓的大城市,一来你根本没有资格去大城市工作;二来所谓的大城市,也并没有多少更繁华的地方——也许这种生活也是不错的,这可能是就是如今很多人想要的稳定、文艺而小资的生活——然而,这种病态的稳定带来的却是普遍的贫穷与人性的压抑——于是这种制度这种生活,轰然倒塌。
                                在那个时代,以为自己可以稳定一辈子的年轻人们,在这一套生活规则倒塌的时候迷茫无措,他们觉得自己被骗了——但其实,只是自己的内心骗了自己。
                                三十多年前,那些拿着铁饭碗的年轻人,永远都不会想到下岗和破产,永远不会想到股市和理财,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房子是商品,永远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北漂一族。这就是变化啊,永恒的变化。
                                理解我所说的了么?我不知道漂泊在大城市的最终未来在哪里,因为我所有的分析、研究、展望都只能是基于现有的生活模式和制度去分析:但是变化实在太快了,这个国家正在艰难地转身,我永远都不知道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世界的样子——哪怕我翻开历史,哪怕我从经济角度去分析,我也不知道——历史哪怕再相似,也不会永远都一模一样。
                                所有怎么办呢?我取了一个这样的标题,然后自言自语说了一堆没用的废话?
                                但这些,真的不仅仅是废话。
                                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你想要生活得更自由,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不安。你想要稳定与安全,就必须按耐自己躁动的心。这是常识而已,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自己的选择,只能自己来做,并且对你所做的选择负责——这就是生活。
                                未来不可知,未来不可期,哪怕是邓公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说要“摸着石头过河”,无论用什么方式过河,我们只要到对岸去就好了,而对岸是什么?对岸就是快乐与幸福。
                                战乱中长大的40后当时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经历了饥饿和贫穷的50后当时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以为把握了未来的60后却不小心失去了未来,再大变革中成长的70后当时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但现在回首过去,这一切都太清晰了——在大城市中用青春交换梦想的80后、90后的未来到底在哪里?也许,二十年后,就清晰了。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有最好的自由和财富;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有最多的迷茫和焦虑。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选择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能做的,只是努力做好当下,保持自己当下的快乐与激情,仅此而已。至于,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向前,其实鲁迅早就说过了:这个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2楼2017-04-10 1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