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青鸟集团吧 关注:7贴子:94
  • 7回复贴,共1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光阴,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历史
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日新月异
《画里盐城》
向这座城市献礼!
我们憧憬新未来
汗水伴随梦好圆
“强富美高”新盐城
盛世华章谱新篇
这里美如画
这里是我家
这里是word大盐城


1楼2017-02-09 13:36回复
    画里盐城——夜色迷人美如画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
    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
    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
    也许是为城里的一座熟悉老宅,
    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道生动风景。

    盐城 这座城
    或许你爱着
    自由,如仙鹤翱翔
    活力,如万鹿齐奔
    而我却是被它的夜色深深迷住

    当夜幕降临
    霓虹亮起
    盐城的夜晚
    开始色彩斑斓的灯光秀



    夜色繁华 灯火阑珊
    俯瞰一城璀璨
    车水马龙 高楼林立
    聚流四海财智
    活力 悦动 闪耀 激昂
    “强富美高”新盐城
    夜色迷人美如画
    http://www.bfqn.com.cn


    2楼2017-02-09 14:03
    回复
      画里盐城——盐城 海盐之饶

      有人类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盐
      烟火三百里,
      灶煎满天星,
      浩瀚的大海、广阔的滩涂、茂密的盐蒿草,
      “煮海生盐” 海盐之饶

      从 海中之洲,长百六十里,洲上有盐亭百二十三
      到 唐初泥沙淤海,洲方与大陆相连
      从 盐渎不堪问,萧萧风苇间。绕城惟见水,临海故无山
      到 为民生利,乃城海上,环城皆盐场,故名盐城
      从 每岁煮盐四十五万石
      到 盐场二三十处,皆可煮海为盐
      盐 成就了一座城市的传奇
      盐城
      水是咸的,
      土是出卤的,
      扑面而来的风是涩的。
      翻开盐城的历史,我们感到它的“盐分”太重了
      1.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实行移民屯垦,从苏南迁移4万多居民来到两淮地区从事煎盐劳役。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2.盐城处于江苏沿海中部,苏南有吴越文化,苏北有楚汉文化,盐城置身于南北文化的过渡带上,虽兼容并蓄却又不倚不靠。从盐阜大地考古挖掘出的与盐有关的遗迹、文物达860多处,反映海盐文化的非物质遗产1200余种。

      3.在盐城,沿海的乡镇地名大多为盐卤“浸泡”过的,灶、堰、冈、仓、团、盘、圩、滩、垛、荡等,成了海盐文化非物质遗产最为鲜活的符号。

      在盐城
      有这么一个建筑
      通过晶体的组合叠加,
      结合层层跌落的台基,
      如同海盐的结晶体随意地散落在串场河沿岸的滩涂
      让人领略先祖“煮海为盐”的历史文明。

      盐,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是人类永远的伴侣。
      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
      在我国东南沿海这片富含卤水的大地上,盐民用火艺术地炼就了海的晶华,成就了盐商们的富贵之梦。
      “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这是公元13世纪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初次踏上中国盐城这片古老大地时的感慨。
      “人是大地的盐。”
      盐城 从茫茫海塗逐步走向繁华市镇。


      这是盐城的历史,也是中国海盐发展历史的缩影。
      http://www.bfqn.com.cn


      3楼2017-02-13 15:28
      回复
        画里盐城|味觉记忆中的盐城 八大碗
        有人说
        要了解一座城市,
        最快的方法还是用味蕾。
        想起南京,脑海中浮现的肯定是肉香四溢 皮肥骨香的盐水鸭
        想起苏州,那必须是肉质细嫩 膏似凝脂的大闸蟹
        想起无锡,肯定是色如鹅黄三尺余 肥美不减胡羊酥的酱排骨
        如果说
        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味觉记忆。
        那么
        八大碗便是盐城的味觉记忆








        从一种味道开始
        记住一座城
        从怀念一个城市开始
        恋恋不忘 它的味觉记忆
        http://www.bfqn.com.cn


        4楼2017-02-14 13:40
        回复
          在时光的长流中
          一个城市发展中曾经很绚丽的华章
          也许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漠
          最后沉淀在城市记忆中的
          往往是那些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
          盐 城
          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
          孕育了远古的盐阜文明
          而他们便是这些文明的开拓者

          陈 琳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他做过古射阳县郡守,后任汉末大将军何进的主薄。陈琳擅长草拟公文,尤以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最为有名。他的诗仅存4首,以《饮马长城窘行》最有价值。

          陆 秀 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祖籍建湖建阳。祥兴元年(1278年)为左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境内)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从容投海而死。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乡建阳镇建有“丞相陆公故里碑",另有《陆忠烈集》传世。

          施 耐 庵
          元末明初文学家,原名彦瑞,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区白驹镇)人。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张 士 诚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建元天祐。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时年47岁,葬于吴县斜塘。

          卞 元 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他的好友施耐庵又以其打虎事迹为原型,塑造了英雄武松的形象。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他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王 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他拜当时著名哲学家王守仁为师,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他是明朗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立人,他终身讲学,始终接近劳动人民。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宋 曹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他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著有《书法约言》、木刻双钩《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书。入清后,他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自号耕海潜夫,以书诗自娱,其诗篇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清廷腐败统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吴 嘉 纪
          明末清初爱国诗人,字宾贤,号野人,江苏东台人(清代属于扬州府泰州)。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

          冯 道 立
          清朝水利专家,字务堂,号西园,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人。他从小聪慧好学,博览群书,胸怀大志,要做李冰、郭守敬那样的水利家,服务桑梓,为国效力。他阅读了很多有关水利方面的著作,研究了前贤在水利事业上的成败得失 。如明代治黄(河)水利家潘季训的专著《河防一览》等,作过认真研究分析,并指出其中的精见与不足
          奔流不息的历史河流中
          他们是第一缕阳光和最早的文明
          他们是一抹重彩
          盐城的历史
          因你而丰富
          因你而精彩
          http://www.bfqn.com.cn


          6楼2017-02-16 10:49
          回复
            画里盐城|情迷大纵湖
            城市的幸福生活
            车水马龙 霓虹闪烁
            却总是混合着钢筋混泥土的味道
            想要逃离这喧嚣吵闹
            何不择一日
            来一场春天的旅行
            过向往的生活

            走进大纵湖
            做一次船夫
            驾一叶风情木船
            双桨轻划 荡涤尘俗
            放怀心境 岂不乐哉

            登临放眼环湖望 纵湖美景天下奇
            芦荡水道错综连 循环往复有奇谜

            驾一叶扁舟 驭一群鱼鹰
            跺一声甲板 喝一声下水
            朝出船底浮水面
            晚归船舷压水边
            渔家乐翻天

            芦花飘絮
            皎洁的月光,
            洁白的芦花
            相映成趣 意境幽远

            纵湖龙兴禅寺 战火岁月沧桑
            今逢太平盛世 老态重焕新装
            四百余载太短 佛教文化流长
            欣闻观音显圣 中华大地荣昌

            在绿树丛中
            明净的湖水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信步长廊中,清风扫烦恼
            湖畔渔火 苇岸红亭
            湖面飘来阵阵悠远的佛寺钟声
            举酒一杯 临风而立
            只想洗去凡尘
            返朴归真 哪怕是南柯一梦
            也只愿停驻在这一刻
            http://www.bfqn.com.cn


            7楼2017-02-22 08:50
            回复
              大丰港 盐城的"蓝色经济圈"
              风儿 轻拂海浪
              鸟儿 蓝天飞翔
              鹿鸣悠悠 百里槐花飘香
              长堤绵延千年的思念
              栈桥承负百年的梦想
              多少年的期盼 多少年的向往

              大丰港 地处江苏省1040公里海岸线港口空白带的中心位置,是国家交通部规划的港口项目和江苏省跨世纪五大战略工程,属于国家一类口岸。“十五”期间,经国务院批准被国家海关总署列为江苏省唯一开放的水运口岸,纳入上海港国际航运体系,成为苏中地区的出海大通道,是江苏沿海中部及周边地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最佳大跳板。

              2016年,大丰港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4.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0.8%;完成货物吞吐量7963.7万吨,集装箱19.41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5.1%和13.6%,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2032.2万吨,同比增长18.3%,开通国际远洋航线9条,被11家国际干线船公司纳入其全球集装箱运输网络,集装箱班轮每月达到56班。这份成绩单充分的展示大丰港借力不断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朝着“大船大港”新时代不断迈进。

              盐城市政府对港口在发展中的引领导向作用极为重视,坚持将大丰港作为沿海发展龙头,加快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港口对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引领拉动作用,统筹“一港四区”发展,提升港口综合能级。
              盐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大丰港将建成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0个,全力打造以 10 万吨级以上泊位为龙头、5 万吨级以上泊位为主体的东部沿海重要枢纽港。

              以大丰港为依托的大丰港经济开发区以“以港兴区、以区促港”为方针,全力打造“一湖居五区、五洲拱日月、玉带系南北、璀璨夺星光”的生态港城,加快三产服务业建设。力争5年内完成投资300亿至500亿元,初步建成5平方公里、5万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开放文明的生态型港口新城。

              随着沿海开发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大丰港将秉持着“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坚持不懈、持续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的机遇,全面加强以港口为主的集疏运体系建设,形成蓝色经济圈,不断增强沿海地区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促进盐城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实现“亿吨大港、千亿产业”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大丰港的发展,为盐城经济扩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带动城市经济、腹地经济、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通过大丰港本身的聚集效应、扩散效应,促进盐城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盐城将依靠大丰港这一“黄金海岸”,沿海逐梦扬帆再起航,加速驶向新崛起。

              当朝阳升起 汽笛鸣响
              满载丰收的巨轮
              乘风破浪
              归来
              http://www.bfqn.com.cn


              8楼2017-04-05 09:33
              回复
                画里盐城— 四月天的安丰古镇

                四月天
                细雨芊芊 枕河漫漫
                滴落在青石板上
                缓缓地流入湖心
                小桥 流水 人家
                凝聚成如诗如画的水墨江南

                四月天
                穿过温柔的雨巷
                走在木屋檐下
                踏着青石板
                聆听江南

                四月天
                沉醉 温柔的串场河水
                宁静的江南古镇·安丰古镇

                安丰古镇 是一座与苏南名镇风格迥异的国家级历史名镇,位于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安丰,濒临于黄海之滨的这一年轻而又古老之地,成陆于汉代,古称小淘浦、东淘,寄寓东去淘金之意。东晋时隶属于海陵郡宁海县,建镇在唐开元盛世。北宋年间,范仲淹在西溪任盐官,筑成捍海堰(今范公堤)后方更名为安丰。“安”寓安居乐业之意,“丰”寄丰衣足食之愿。安丰古街是安丰镇一条明清风格的古街,由北向南延展七里,青砖镶边、石板铺就,绵绵远远、绚丽多姿,组合成了古街建筑的浑然大观。

                古街,很古
                街上的故事,很多
                北起下灶星月桥
                南至盐坝盈宁桥的七里古街
                岁月留下的痕迹处处可见
                她是古镇的精华与灵魂之所在
                也是古镇的古韵与厚重之所在

                窄而深的小巷曲径通幽
                千年烟雨 盐业极盛
                人间烟火与市井文化在街巷深处积淀
                凝重的历史在街名巷名中刻下印记
                东抬盐巷、盐仓巷、东坝巷、三仓坝巷
                凝聚着盐文化的遗迹

                石街信步
                寻几阕明清古韵
                闾巷悠游
                拂千年唐宋和风
                感悟先民围海垒灶煮盐之源
                感悟盐民文化的气息
                如今的安丰古街仍保留着历史的平平仄仄
                诉说着它的古老悠长

                四月天
                丁香一般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

                四月天
                细雨蒙蒙
                踏石板古街
                沿着低垂的屋檐
                安丰古街路悠悠
                http://www.bfqn.com.cn


                9楼2017-04-11 13: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