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流中
一个城市发展中曾经很绚丽的华章
也许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漠
最后沉淀在城市记忆中的
往往是那些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
盐 城
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
孕育了远古的盐阜文明
而他们便是这些文明的开拓者
陈 琳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他做过古射阳县郡守,后任汉末大将军何进的主薄。陈琳擅长草拟公文,尤以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最为有名。他的诗仅存4首,以《饮马长城窘行》最有价值。
陆 秀 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祖籍建湖建阳。祥兴元年(1278年)为左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境内)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从容投海而死。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乡建阳镇建有“丞相陆公故里碑",另有《陆忠烈集》传世。
施 耐 庵
元末明初文学家,原名彦瑞,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区白驹镇)人。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张 士 诚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建元天祐。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时年47岁,葬于吴县斜塘。
卞 元 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他的好友施耐庵又以其打虎事迹为原型,塑造了英雄武松的形象。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他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王 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他拜当时著名哲学家王守仁为师,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他是明朗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立人,他终身讲学,始终接近劳动人民。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宋 曹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他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著有《书法约言》、木刻双钩《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书。入清后,他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自号耕海潜夫,以书诗自娱,其诗篇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清廷腐败统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吴 嘉 纪
明末清初爱国诗人,字宾贤,号野人,江苏东台人(清代属于扬州府泰州)。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
冯 道 立
清朝水利专家,字务堂,号西园,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人。他从小聪慧好学,博览群书,胸怀大志,要做李冰、郭守敬那样的水利家,服务桑梓,为国效力。他阅读了很多有关水利方面的著作,研究了前贤在水利事业上的成败得失 。如明代治黄(河)水利家潘季训的专著《河防一览》等,作过认真研究分析,并指出其中的精见与不足
奔流不息的历史河流中
他们是第一缕阳光和最早的文明
他们是一抹重彩
盐城的历史
因你而丰富
因你而精彩
http://www.bfq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