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周年祭
入夜的时候,郑恩地就会用修长的手指抚过她脚踝上被磨破的伤痕,语气中带着轻柔的叹息:“珑珑,你这又是何苦,假若你听话些,我也不至于如此对你。”
自己在她的怀中发抖,生怕她看出自己曲谱中隐藏的痛楚,看出自己对她的排斥、憎恨和想要逃离这一切的渴望。
那样的话,她会狠狠惩罚自己。
所以,自己从来不敢写下歌词。
所有的歌词,都只存在于她脑海中的一遍遍叫嚣,唯有曲调,被肢解成残破片段一点点飞散。郑恩地拿她创作的稿纸去交给专业人士分析,有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皱着眉说,这根本不是什么乐曲,只是被囚禁太久后心智不清,产生的幻觉。
于是,郑恩地就放下心来。
她一点点地完成了笼中蝶,是那段被囚禁、被折辱的暗时光里,灵魂唯一的避难所。只有在这首歌里,她才觉得,她是活生生的自己,有喜怒哀乐,有悲伤恐惧,而不是郑恩地手中的提线傀儡,明明被虐待得身心俱伤,还要驯服地低头,假装自己甘之如饴。
初珑想,在郑恩地的定向引导下,自己最后竟没有彻底地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首歌曲功不可没。它是自己灵魂的心跳,惨烈凄苦,却真实。
最后那场演唱会,她站在舞台上,台下十万名歌迷,一声声地喊安可。
鬼使神差地,她选择了这首歌,因为那一刻,她想真实地活着。
没有伴奏。
她独自清唱,艳惊四座。
然而,嘲讽的是,就是在这首歌唱到一半的时候,舞台上突然断电,暗中,她的后心传来一阵剧痛,随后被人重重推下舞台,死亡。
她死后,粉丝们悲痛之余都非常遗憾,只因她最后的那曲笼中蝶,只来得及唱出半首。就连这半首,也是没有混音和编曲的清唱。
于是,许多人呼吁起来,要求帝皇方面修复笼中蝶。
帝皇方面保持缄默。
确切地说,是帝皇的吴夏荣保持缄默。
她是朴初珑搭档了一辈子的音乐制作人,如果笼中蝶要编曲,非她莫属。如果她不表态,没有任何一位制作人有勇气并且有能力接下这首歌。
朴初珑遗作,光是这五个字就压得人喘不过气。
如今,吴夏荣回国,开媒体发布会,说:
“以前,我不敢碰笼中蝶,因为,那是初珑生命中的最后一首歌,承载了太多,也太过绝望。我没有信心把它做好,也不想亵渎它,所以出国,整理思绪。现在我回来了,为珑珑做这最后一首歌,是我无法逃避的责任。我不敢说能把它做到最好,但我会用整个灵魂去倾听她,倾尽全力去还原,这首歌的编曲,会无限接近她。”
麦娜姐陪着初珑看电视,冷嗤一声说:“得了吧,要不要这么矫情,她在这个节骨眼上回来,不就是为了转移舆论注意力,救朴初熙么。”
初珑却低声说:“她不是那样的人。”
麦娜姐又冷嗤一声:“说得你好像多了解她似的。”
初珑苦笑,自己能不了解她吗,六年的音乐搭档,彼此间的默契是外人难以想象的,甚至比起郑恩地来,她更接近自己的灵魂。
“我猜,是郑恩地召她回来的。”初珑心里难过,说以夏荣的为人,既然说过帝皇不配做自己的音乐,就不可能主动回来拯救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以她的身份地位,能把他召回国的只有郑恩地一人,一定是郑恩地使了什么手段,让她不得不屈服。
麦娜姐惊异地看她一眼:“看不出啊,珑珑,你什么时候变这么聪明了,这也能猜到,boss这段时间一直派人盯着帝皇的动静,还真是郑恩地召吴夏荣回国的,据说吴夏荣不愿意回来,辞呈都递了,也不知道郑恩地使了什么手段,最后还是让她乖乖回来。”
初珑苦笑,果真如此。
为了朴初熙,郑恩地竟然这样大动干戈。
不过……
郑恩地看重谁,都与自己无关了。
她关心的是故友夏荣,还有笼中蝶的进度。
不止初珑,外界无数人,都关注着这首歌的修复进度。
夏荣带了一个小组,解析她遗留的手稿。据说,手稿很凌乱,支离破碎,其中许多细节要么相互冲突,要么就是跳跃、轶失,凭白增加了许多难度。
外界纷纷传闻,看来,天后朴初珑创作这首歌时,精神状态果然不好。
没多久,夏荣便禁止小组成员对外透露情况,并谢绝了一切媒体探访,只关起门来专心致志做事。无论娱记们如何千方百计打探,都再也挖不出一丁点内容,最后一条可供证实的消息,还是工作人员不小心说漏了嘴
“为做这首歌,吴小姐很辛苦,开会时,几度哽咽不能成言。”
所有初珑饭都心有戚戚,在官网排着队一页页地刷祝福。
就在这伤感的气氛中,迎来了天后朴初珑逝世的第一个周年祭。
到处都是莲灯,素白的蜡烛,还有小小的雏菊花。
电台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她的歌。
就连麦娜姐,也亲手做了七朵莲灯,拉着这辈子的初珑去郊外河畔流放。她是歌迷,特别真诚的那种,莲灯入水时,口中默默诵着悼词,眼眶泛红,有泪光浮动。
入夜的时候,郑恩地就会用修长的手指抚过她脚踝上被磨破的伤痕,语气中带着轻柔的叹息:“珑珑,你这又是何苦,假若你听话些,我也不至于如此对你。”
自己在她的怀中发抖,生怕她看出自己曲谱中隐藏的痛楚,看出自己对她的排斥、憎恨和想要逃离这一切的渴望。
那样的话,她会狠狠惩罚自己。
所以,自己从来不敢写下歌词。
所有的歌词,都只存在于她脑海中的一遍遍叫嚣,唯有曲调,被肢解成残破片段一点点飞散。郑恩地拿她创作的稿纸去交给专业人士分析,有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皱着眉说,这根本不是什么乐曲,只是被囚禁太久后心智不清,产生的幻觉。
于是,郑恩地就放下心来。
她一点点地完成了笼中蝶,是那段被囚禁、被折辱的暗时光里,灵魂唯一的避难所。只有在这首歌里,她才觉得,她是活生生的自己,有喜怒哀乐,有悲伤恐惧,而不是郑恩地手中的提线傀儡,明明被虐待得身心俱伤,还要驯服地低头,假装自己甘之如饴。
初珑想,在郑恩地的定向引导下,自己最后竟没有彻底地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首歌曲功不可没。它是自己灵魂的心跳,惨烈凄苦,却真实。
最后那场演唱会,她站在舞台上,台下十万名歌迷,一声声地喊安可。
鬼使神差地,她选择了这首歌,因为那一刻,她想真实地活着。
没有伴奏。
她独自清唱,艳惊四座。
然而,嘲讽的是,就是在这首歌唱到一半的时候,舞台上突然断电,暗中,她的后心传来一阵剧痛,随后被人重重推下舞台,死亡。
她死后,粉丝们悲痛之余都非常遗憾,只因她最后的那曲笼中蝶,只来得及唱出半首。就连这半首,也是没有混音和编曲的清唱。
于是,许多人呼吁起来,要求帝皇方面修复笼中蝶。
帝皇方面保持缄默。
确切地说,是帝皇的吴夏荣保持缄默。
她是朴初珑搭档了一辈子的音乐制作人,如果笼中蝶要编曲,非她莫属。如果她不表态,没有任何一位制作人有勇气并且有能力接下这首歌。
朴初珑遗作,光是这五个字就压得人喘不过气。
如今,吴夏荣回国,开媒体发布会,说:
“以前,我不敢碰笼中蝶,因为,那是初珑生命中的最后一首歌,承载了太多,也太过绝望。我没有信心把它做好,也不想亵渎它,所以出国,整理思绪。现在我回来了,为珑珑做这最后一首歌,是我无法逃避的责任。我不敢说能把它做到最好,但我会用整个灵魂去倾听她,倾尽全力去还原,这首歌的编曲,会无限接近她。”
麦娜姐陪着初珑看电视,冷嗤一声说:“得了吧,要不要这么矫情,她在这个节骨眼上回来,不就是为了转移舆论注意力,救朴初熙么。”
初珑却低声说:“她不是那样的人。”
麦娜姐又冷嗤一声:“说得你好像多了解她似的。”
初珑苦笑,自己能不了解她吗,六年的音乐搭档,彼此间的默契是外人难以想象的,甚至比起郑恩地来,她更接近自己的灵魂。
“我猜,是郑恩地召她回来的。”初珑心里难过,说以夏荣的为人,既然说过帝皇不配做自己的音乐,就不可能主动回来拯救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以她的身份地位,能把他召回国的只有郑恩地一人,一定是郑恩地使了什么手段,让她不得不屈服。
麦娜姐惊异地看她一眼:“看不出啊,珑珑,你什么时候变这么聪明了,这也能猜到,boss这段时间一直派人盯着帝皇的动静,还真是郑恩地召吴夏荣回国的,据说吴夏荣不愿意回来,辞呈都递了,也不知道郑恩地使了什么手段,最后还是让她乖乖回来。”
初珑苦笑,果真如此。
为了朴初熙,郑恩地竟然这样大动干戈。
不过……
郑恩地看重谁,都与自己无关了。
她关心的是故友夏荣,还有笼中蝶的进度。
不止初珑,外界无数人,都关注着这首歌的修复进度。
夏荣带了一个小组,解析她遗留的手稿。据说,手稿很凌乱,支离破碎,其中许多细节要么相互冲突,要么就是跳跃、轶失,凭白增加了许多难度。
外界纷纷传闻,看来,天后朴初珑创作这首歌时,精神状态果然不好。
没多久,夏荣便禁止小组成员对外透露情况,并谢绝了一切媒体探访,只关起门来专心致志做事。无论娱记们如何千方百计打探,都再也挖不出一丁点内容,最后一条可供证实的消息,还是工作人员不小心说漏了嘴
“为做这首歌,吴小姐很辛苦,开会时,几度哽咽不能成言。”
所有初珑饭都心有戚戚,在官网排着队一页页地刷祝福。
就在这伤感的气氛中,迎来了天后朴初珑逝世的第一个周年祭。
到处都是莲灯,素白的蜡烛,还有小小的雏菊花。
电台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她的歌。
就连麦娜姐,也亲手做了七朵莲灯,拉着这辈子的初珑去郊外河畔流放。她是歌迷,特别真诚的那种,莲灯入水时,口中默默诵着悼词,眼眶泛红,有泪光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