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生活探险家

——读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有感
正午阳光打在海面,粼粼波纹,蔚然成风。忽有“鲸鱼”浮起,喷出两束水柱,深灰皮肤反射着阳光。它不是抹香鲸不是长须鲸啊——这是鹦鹉螺号,集时代最新科技知识大成的代表,畅游海底两万里!
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在凡尔纳笔下更添魅力。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终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漩涡中。
我随着尼摩艇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程高潮迭起。跟尼摩艇长一起海底狩猎,探访亚特兰蒂斯废墟,踏上南极;听“走火入魔的分类狂”龚赛伊对形形色色的鱼分类;观捕鲸手尼德兰与鲨鱼斗智斗勇,醉心于阿罗纳克斯教授的学术研究……
掩卷,尼摩艇长的温文尔雅和绝顶智慧犹在我脑海,他扑朔迷离的过往,他或慈悲或可怕的施恩与复仇,都拉扯着我的思维。然而,最拨动我心弦的情节,却是潜艇上四人永不泯灭的探险精神。尼摩探索海洋,不惜生命安全来到南极;阿罗纳克斯认为知识高于一切,为探究科学奥秘牺牲自由;龚赛伊对主人忠心耿耿,同时热衷于分类事业;就连只想着逃跑和美食兰师傅,一看见鲨鱼就不由自主举起鱼叉与之肉搏,豁出去一般的勇气。
他们是19世纪海洋探险家,追求科学与自然的奥秘。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也可成为一个探险者——生活探险家。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只不过我们往往害怕后果而不曾探索。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想挑战极限,在严冬的室外游泳池游泳,只为找到极致;你想知道黄连究竟有多苦,买来口服液;你在实验室做电学实验,忽然好奇短路现象,将电源正负极相连……因好奇心而尝试的路上,你可能会被冰水冻僵四肢卧床不起,被黄连苦得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因电源短路烧坏用电器而追悔莫及。于是我们不再好奇,压抑好奇,不再像阿罗纳克斯教授那般勇敢冒险。
生活处处有美丽,人生时时有惊奇。尝试再尝试,冒险再冒险,不害怕所有新鲜事。如果担忧负面结果,而放弃冒险,那么教授就失去了海底两万里的机会,失去了探索发现的机遇。当然,为此他差点失去自由,甚至丧失生命,但我想教授先生不曾后悔。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冒险,就算失败,也有荣光,至少我们无愧于心。
愿做生活探险家,探索世界缘本心。人生有很多选择,而芸芸众生正是被不同的选择雕琢出不同的模样。有些人风光险峻,有些人一马平川。我常听到有人抱怨生活平淡,却不愿为梦想冒险。而选择,无所谓正确与否,只有自己去做,才不会后悔。也许多年以后暮然回首,我就感谢一路上的冒险经历,正是它们将成长淬炼成长成,也淬炼成一个未来太美好的我吧。时光之火,可以燎原。就像尼摩艇长,虽曾因不堪回首的往事复仇屠杀,鹦鹉螺号虽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漩涡中踪影不见,但他曾经的学术研究是不会消失的。那个藏在漂流瓶中与大海共存的秘密,总会在一个云淡风轻的午后,被驾着小船在大西洋捕鱼的少年,从渔网里捞起。陈年的冒险往事,被年轻的生命发现铭记,蒙上神秘色彩。
恍惚间,我看见尼摩艇长英俊挺拔的身影身影屹立在潜艇平台,任一方波涛汹涌,他自岿然不动。洗褪一身仇恨,平静探险海洋,探险生活。此时海风微澜,空中飘来七个字:愿做生活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