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晶之玉儿吧 关注:205贴子:59,021

回复:小世界诸天图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色界天
此界四天,依所入定而区分,皆恒处禅定中,连固定的形体亦消失,寿命甚为绵永。说无色,也非完全没有物质身体,只不过其形质极为微细,如《俱舍论》卷二八所言:“由彼色微故名无色,如微黄物,亦名无黄。”据说此界众生只有佛才能看见。
第一空处,住“空无边处定”,定中唯见一无边虚空,寿二万大劫;
第二识处,住“识无边处定”,定中唯见心识无量无边,“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楞严经》卷九),寿长四万大劫;
第三无所有处,住“无所有处定”中,“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楞严经》卷九),唯见一无所有,寿长六万大劫; 第四非想非非想处,住“非想非非想定”,“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楞严经》卷九),没有任何观念,但还有分别无念无想的微细心存在(非非想),寿长八万大劫,为三界中的长寿冠军。非想非非想处为三界之顶颠,故名“有顶”。


IP属地:河北78楼2017-01-19 12:59
收起回复
    《楞严经》
    卷九说生四无色界天者有两种人:
    一是从无想天等外道天继续深入禅定而入,为凡夫,
    二是从五不还天上升,多住于超越三界的“受想灭尽定”中,而寄居于非想非非想处,为不回向大乘的钝根阿罗汉。关于四无色界天的住处,有二说:一说在色究竟天之上;一说无别住处,如元代帕思巴《彰所知论》说:“无色界者无别处所,若有生者,何处命终即彼生处,作无色定,故名无色。”
    佛经中述说,人生之时。也有天神随生。如《华严经》说:“如人生已,则有二天恒相随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此盖即所谓记人善恶的善恶童子之类。


    IP属地:河北79楼2017-01-19 12:59
    回复

      诸天虽然长寿快乐,神通自在,为世人艳羡,但也仍有其苦恼,欲界天下二天中,
      有宿世修福不多而相对贫穷者,或为人臣妾,受他所制,或神通未能如意,或受阿修罗作乱的战祸威胁;
      而且不管寿命多长,福报多大,即贵为天主,也终有一死。


      IP属地:河北80楼2017-01-19 13:00
      回复
        六欲天临死前有五种预兆出现:
        身光消失、不乐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坏、身出汗臭,生平一起嬉戏玩乐的天女们,见到这种“五衰相现”,便皆远离。
        又以天眼观见将生何处,若是堕落,则更是凄惶恐怖,痛苦不堪,如地狱苦。
        《正法念处经》偈云:“如蜜和毒药,是则不可食,天乐亦如是,退没时大苦”。规诫众生不可贪著天界之乐,应思出离三界。
        非想非非想处天,是世间修行者修行极处。修学到此,修行者再无所修,皆认为自己修到了究竟涅槃。
        修行者安住于此,如冰虫蜇鱼冻在那里,享八万四千大劫天福。
        八万四千大劫后,天福享尽,将堕落时,便诽谤没有究竟涅槃。
        一念谤法心起,直堕地狱,重入轮回。


        IP属地:河北81楼2017-01-19 13:00
        回复
          欲界六天人之境界
          一遇物:让梨推枣
          二遇风 洁身自好
          三遇畜 实事求是
          四遇虫 反躬自省
          五遇衰 将心比心
          六遇气 谦虚谨慎
          七遇幽 以身作则
          八遇精 言之有理
          九遇明 公私分明
          十遇人 光明磊落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17-01-19 13:02
          回复
            一禅二禅三禅色界天人之境界
            一遇物 安贫乐道
            二遇风 洁身自好
            三遇畜 推心置腹
            四遇虫 息事宁人
            五遇衰 扶危济困
            六遇气 谦恭礼让
            七遇幽 乐善好施
            八遇精 心口如一
            九遇明 公平正直
            十遇人 正气凛然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17-01-19 13:02
            回复
              色界四禅天人 五不还天人 无色界 四空天人之境界
              一遇物 安抚恤贫
              二遇风 源清流洁
              三遇畜 施仁布德
              四遇虫 春风化雨
              五遇衰 救死扶伤
              六遇气 和光同尘
              七遇幽 安宅正路
              八遇精 解疑释结
              九遇明 大公无私
              十遇人 光明正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4楼2017-01-19 13:03
              回复
                十种仙人境界
                一遇物 安分知足(地行)
                二遇风 安分守己(飞行)
                三遇畜 沉默寡言(游行)
                四遇虫 三缄其口(空行仙)
                五遇衰 安之若素(天行)
                六遇气 谨言慎行(通行)
                七遇幽 我行我素(道行)
                八遇精 言之有据(照行仙)
                九遇明 公事公办(精行仙)
                十遇人 为令是从(绝行仙)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17-01-19 13:03
                回复
                  十种迷人之境界
                  一遇物 投机取巧(顽类)
                  二遇风 招风揽火(异类)
                  三遇畜 口是心非(庸类)
                  四遇虫 添油加醋(狼类)
                  五遇衰 借势生端(微类)
                  六遇气 装腔作势(柔类)
                  七遇幽 避重就轻(劳累)
                  八遇精 牵强附会(文类)
                  九遇明 见风使舵(明类)
                  十遇人 装腔作势(达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17-01-19 13:04
                  回复
                    十种阿修罗之境界
                    一遇物 欺大压小
                    二遇风 欺世乱俗
                    三遇畜 欺世惑众
                    四 遇虫 欺瞒夹账
                    五遇衰 欺软怕硬
                    六遇气 欺人自欺
                    七遇幽 欺三瞒四
                    八遇精 欺世盗名
                    九遇明 欺贫爱富
                    十遇人 欺上瞒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7楼2017-01-19 13:04
                    回复
                      十类鬼王之境界
                      一遇物 巧取豪夺(贪习)
                      二遇风 荒淫无度(淫习)
                      三遇畜 昧地瞒天(诳习)
                      四遇虫 借刀杀人(怨习)
                      五遇衰 杀鸡骇猴(瞋习)
                      六遇气 目空一切(慢习)
                      七遇幽 偷天换日(枉习)
                      八遇精 指鹿为马(见习)
                      九遇明 唯利是图(诈习)
                      十遇人 任意妄为(讼习)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8楼2017-01-19 13:05
                      回复
                        十类鬼之境界
                        一遇物 生夺硬抢(怪鬼)
                        二遇风 欺男霸女(魃鬼)
                        三遇畜 坑蒙拐骗(魅鬼)
                        四遇虫 挑拨离间(盎毒鬼)
                        五遇衰 落井下石(厉鬼)
                        六遇气 妄自尊大(饿鬼)
                        七遇幽 偷梁换柱(魇鬼)
                        八遇精 信口雌黄(魍魉鬼)
                        九遇明 见利忘义(役使鬼)
                        十遇人 为虎作伥(传送鬼)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17-01-19 13:05
                        回复
                          十类畜之境界
                          一遇物明抢暗偷(枭类)
                          二遇风 拈花惹草(异类)
                          三遇畜 花言巧语(狐类)
                          四遇虫 煽风点火(毒类)
                          五遇衰 趁火打劫(蛔类)
                          六遇气 自吹自擂(食类)
                          七遇幽 弄虚作假(服类)
                          八遇精 信口开河(应类)
                          九遇明 见钱眼开(休征诸类)
                          十遇人 狐假虎威(循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0楼2017-01-19 13:05
                          回复
                            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是梵文Trayastrimśa的音译,佛教宇宙观用语。
                            根据佛教理论,忉利天处在须弥山顶,中央为帝释天所居,四面各有八天,总共三十三天。
                            《无碍解道义注》中说:三十三个人投生到那里,为三十三天。或只因为那些诸天而称为三十三天。他们也是有依山而住者,有依虚空而住者,如是次第到达轮围山。

                            由来
                            三十三天:巴利语Tàvatiüsa的直译。因为此天界为三十三诸天所居,故名。
                            传说在很久以前,马嘎塔国的马吒喇村(Macalagàma)有一位名叫马喀(Magha)的婆罗门青年,他和三十二位朋友经常一起做善事、行布施,死后都投生到天界。因为马喀是他们的首领,所以成为此天界的天主,其他三十二位朋友分别成为小天王。


                            IP属地:河北91楼2017-01-19 13:47
                            回复
                              忉利天,或叫怛唎耶怛唎奢天(Trayastrmsa-Deva),译为三十三天,为欲界的第二层天,在须弥山的顶上,距离这个世界之上八万由旬高(约三十余万里)的地方。
                              此天天众身长四十里,寿命壹千岁,人间百年为其一日一夜。言三十三天者,在须弥山顶有一座城廓名叫喜见城,或叫善见城,纵广八万由旬,帝释天主居于其中。在善见城的四方有四个峰,各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四方合共三十二天,连中央的喜见城,共三十三天。
                              依据《正法念处经》,三十三天诸天国的名称分别为:
                              1、善法堂天,2、山峰天,3、山顶天,4、喜见城天,5、钵私他天,6、俱吒天,7、杂殿天,8、欢喜园天,9、光明天,10、波利耶多天,11、离险岸天,12、谷崖岸天,13、摩尼藏天,14、施行天,15、金殿天,16、鬘形天,17、柔软天,18、杂庄严天,19、如意天,20、微细行天,21、歌音乐天,22、威德轮天,23、日行天,24、阎摩那娑罗天,25、连行天,26、影照天,27、智慧行天,28、众分天,29、曼陀罗天,30、上行天,31、威德颜天,32、威德焰轮光天,33、清净天。
                              大智度论云:‘昔摩诃陀国中,有婆罗门,名摩诃,姓憍尸迦,有大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第二天上。


                              IP属地:河北92楼2017-01-19 1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