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香吧 关注:9,292贴子:120,948
过去的2015~2016年,香突然就开始马甲众多了。
先是两年里涌现了各种各级香的非遗传承人,各种香名满宝飞舞,香品形式层出不穷,接着又各种香材令人眼花缭乱。
药香,禅香,和香,古方香各种登场,要打假要出书要收徒要拜师要打人行为艺术不断,真是一片繁华景象。
一片扰攘之中,总该有一线清流。
且尽力一试。


1楼2017-01-18 13:54回复
    很多香友入坑,都是從接觸香材,各種手作香品開始的。
    也有從學習香道儀軌掉進坑裡的。
    還有被朋友贈送香品拉下來的。
    總之就是各種意外。


    4楼2017-01-18 13:58
    收起回复
      進來以後,開始看到各種書籍,學習各種香材,接觸各種香具,總之就是各種買買買


      6楼2017-01-18 14:00
      收起回复
        然而玩兒了幾個月以後,就開始茫然。
        香裡面門道好多,且不說香材真假難辨,香道理論眾多,想拜個師傅認真學習,都找不到有真傳承的。
        到合香吧把所有精品帖子看一遍,終於接觸到一些知識和經驗。然而該如何繼續向前走,又成了問題。
        上下翻帖子,各位先行者各種玩兒法:熏香,打篆,線香,香牌,香珠,手串......
        等這些都玩兒過了,接下來香該玩兒什麼?是攢錢買更高級的沉香來品?還是嘗試更多香材兌一起各種試?
        曾經嘗試想把對合香的感悟分享給大家,於是寫了這兩個帖子:
        http://tieba.baidu.com/p/4362011397
        http://tieba.baidu.com/p/4594628635


        7楼2017-01-18 14:13
        收起回复
          前一個從香味香韻來分析如何欣賞一款合香,後一個帖子從實例來講解如何設計一個合香方。
          然而總覺得還缺了一點東西。


          8楼2017-01-18 14:16
          收起回复
            年底之前參加了一位上海紀實頻道前著名美女主持的作品發布會,知道她如今在做一個美的專業主義系列訪談。訪談的對象是著名攝影師,收藏家,漫畫家,作家和主持人...主題叫“這個時代的審美”,當時就有所觸動。
            昨晚重讀朱光潛先生的書,突然知道了年輕香友們往前走所需要的最重要步驟。
            合香是要讓人欣賞氣味之美,那麼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氣味之美。


            9楼2017-01-18 14:24
            收起回复
              我在學校裡強調美學教育必須加強的時候,經常被人問,為什麼要加強美學教育?美有什麼用?
              要知道美有什麼用,先要知道什麼是美。
              我很尊重美學教育的前輩朱光潛先生,但是對他給美的定義不是很贊同。
              個人覺得,美其實是對外界事物產生的愉悅感。
              看到一幅畫一個場景或者一個人產生了愉悅感,覺得很好看,叫視覺之美。
              聽到一支曲子或者一首歌產生了愉悅感,覺得很好聽,叫聲音之美。
              吃到一個東西產生了愉悅感,覺得很好吃,叫滋味之美。
              聞到一個氣味產生了愉悅感,覺得很好聞,叫氣味之美。


              10楼2017-01-18 14:39
              收起回复
                對,沒錯,就是外界事物。
                你必須接觸到這些才行,如果成天宅在家裡腦補各種美,那也是美......想得美


                11楼2017-01-18 14:45
                收起回复
                  我們知道了美人是對外界事物產生的愉悅感,那麼每個人的審美,就是對這種愉悅感的認同。
                  在如今這個講究個性化的世界裡,你說的話做的事,經常是被質疑被指責被挑剔的,能夠獲得別人的認同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美能夠幫助我們獲得認同,這難道不是我們最需要的東西嗎?


                  12楼2017-01-18 14:52
                  收起回复
                    比如說,某人處理圖片的能力很強,把香品的圖片做得很好看。
                    然後大家就會去買,買回來才發現味道其實不咋地。
                    可是為什麼會去買呢?因為圖片產生的視覺愉悅感,讓你對他產生了認同。當然,因為你本身尋求的是氣味之美,所以這款香品的氣味不好,也就能騙人一回,不會再上當的。
                    不過要防著下一款香品的美圖


                    13楼2017-01-18 15:04
                    收起回复
                      之前我在帖子裡有寫過,審美是件很個人的事情。
                      每個人的審美跟所受的教育,成長的環境,個人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馬未都先生在接受“美的專業主義”採訪的時候,說過中國人的審美,其實是有幾個層次的。
                      最大的一個審美層次叫“艷俗”。
                      艷俗在這裡不是一個貶義詞,俗是指大多數人,艷表示需要比較強烈的刺激。就是說,大多數人的審美,是需要比較強烈的刺激才能產生愉悅感的認同。比如春節晚會上的各種服裝和佈景


                      14楼2017-01-18 15:18
                      回复
                        比艷俗高一個層次的審美,叫含蓄。
                        看看,前面這個表情是不是很含蓄?
                        含蓄之美,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那種美。含而不露,偶爾露冰山一角,下面還有一整座山。
                        用色也是一樣,含蓄的用色是淡雅的。宋朝的汝窯柴窯,溫潤如玉,其色天青。
                        由濃轉淡,是中式審美品位的提升。清朝的審美之所以被大家詬病,就是紅襖綠褲的二人轉效果,民俗文化雖然也是文化,審美層次上總是低了一頭。


                        17楼2017-01-18 17:33
                        收起回复
                          再往上兩個層次,就是矯情和病態。
                          這是馬未都先生說的,不是我說的
                          所謂矯情,其實是突破自我,已經比較孤芳自賞了,一般人看不懂。八大山人那群就是,國外也有,例如畢加索。
                          而病態很常見,就是極少數人的審美,譬如李漁。其它審美情趣都上佳的,就是那個對小腳的熱愛和病梅枯枝這些,讓人覺得到了高處就有點畸形了。


                          18楼2017-01-18 18:10
                          收起回复
                            品味氣味之美,我個人覺得是用它來提升審美品味的層次。
                            矯情可能會略有,病態絕對不打算沾邊。
                            那麼對合香審美的提升,就在於由“鼎爐銘”裡說的“中有蘭綺,朱火青煙”的熱烈,慢慢轉向“有暗香盈袖”的敏銳。


                            19楼2017-01-18 18:19
                            回复
                              有香友覺得香其實沒有啥文化,我是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說香品的使用,沒有點文化,被忽悠是很正常的。
                              舉個例子:
                              現在各個培訓機構都在教打香篆。看著確實賞心悅目,古裝美女,動作優雅,輕挑慢撥,壓個灰半小時,打個篆半小時,提篆點火十五分鐘。絕對讓你心平氣和靜心專注,教會你靜心,收你個幾千塊,只要你愛掏這錢,誰也不能說值不值。
                              但是誰要是說這個是他家有傳承的,那麼恭喜,你又發掘出工匠技藝來了。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第十三卷裡有記載說:“供香印盘者,各管定铺席人家,每日印香而去,遇月支请香钱而已” 看看,打香篆跟磨菜刀、箍桶、送柴火是一類的工作,能夠靠它養家糊口吃飯的。
                              我個人看法,“藍翔”應該開這門課。


                              20楼2017-01-18 18: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