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大正3年)12月20日:东京站至高岛町站(已废除车站)的一段东海道本线以"京滨线"的名义开始运行。 此线是当时内阁铁道院最长的铁路路线,其中一辆的后半部分设有二等车厢(相当于现时的绿色车厢,此类车辆被称为"二、三等合造车")。当时路线被称为"京滨电车"。 1914年(大正3年)12月26日:暂停运行,京滨线专用的大井町站和高岛町站暂停营业。 1915年(大正4年)5月10日:再次开始运行,大井町站、高岛町站复业。 开业当天在下行列车行驶途中发生意外,因为列车急停导致一名来宾丧生。事件导致当时的铁道院总裁仙石贡需于翌日在各大报章刊登道歉声明。此后因事故频仍而停驶,经过半年的试车后重开。 1915年(大正4年)8月15日:列车的终点站移至横滨站,高岛町站被废除。 1915年(大正4年)12月30日:运行路线往南延伸至樱木町站。 1928年(昭和3年)2月1日:运行路线往北延伸至赤羽。 延伸的路线自1925年11月1日开业的山手线中田端站开始于山手线分离,然后往北延伸至赤羽站。选择此延伸路线的目的是要与驶经尾久站的东北本线列车分开行驶。建设王子和赤羽两站时,曾在车站旁边筑堤。(在赤羽站建筑的堤已于赤羽站高架化工程时被拆毁) 1932年(昭和7年)9月1日:运行路线再往北延伸至大宫站。 延伸后初期使用与现名相反的东北、京滨线,至1956年11月19日才改用现名。 1938年(昭和13年)9月3日:为了将车辆用作战时输送,废除二等车厢制度。 1945年(昭和20年)4月15日:车辆基地(蒲田电车区)受到空袭而烧毁,需要暂时以蒸汽机车继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