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吧 关注:204,227贴子:13,328,929

回复:【2016-12-22】艾就艾了,今天开始吃药,记录下我的余生岁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国家调整了医保目录说不定过几个月会有好消息


204楼2017-02-02 04:16
收起回复
    祝愿楼主家人平安,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你的文字,看了让人觉得安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5楼2017-02-02 18:02
    收起回复
      好才华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6楼2017-02-02 18:08
      收起回复
        四十二、因果(摘录自网络)
        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涅盘经·遗教品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梁书·范缜传》:“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一》:“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泥犁经》曰:“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
        《因果经》曰:“欲知前世因,则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则今生所为者是。”
        《涅槃经》曰:“善男子,知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远离恶因。”
        《弥勒所问经》曰:“一业多果,多业一果。”(一业多果是一罪数刑,多业一果是数罪一刑,从其重也。)又谓一业渐感五果,得异熟三果,等二果。又谓十不善业道,有三种果:一果报果,二习气果,三增上果。生地狱中,是名增上果。由地狱退生人中,依杀生故有有断命果。依偷盗故有资生果。乃至依邪见故痴心增上,以是一切名习气果。依彼十种不善业道。有一切外物气势,所谓土地高下雀鼠雹棘尘土臭气多有蛇蝎,乃至如此一切苦界名增上果。
        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广义的因也包括缘。因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互相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佛教的因果理论是其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人生现象理论的基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和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都属于佛教因果理论范围。
        佛教因果律随佛教的发展,也有了不同的说法:1、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关于因果观念主要是六因、四缘、五果。六因是在分析三世善恶果报的各种条件或作用时提出的,包括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和异熟因。四缘是一切有为法产生时的因,是从一般的果的产生角度来进行分析时所作出的对因的分类,包括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五果是因缘所生或道力所证之果,包括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和离系果。2、大乘佛教的中观派从其理论的“空”观出发,否定有实在的因果关系,认为因不实在,果也不实在,从而否定了因中有果论和因中无果论,否定有真正的“生”。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因果关系。3、大乘佛教的瑜伽派从其理论的“识”出发,提出十因、四缘、五果,认为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实在性,但因“识”也不是真实有,所以其因果观念与中观派也就没有实质的差别。
        “因缘果报”,也可以理解为“因——缘——果”,一粒种子埋进土里,如果没有水分养分和阳光照耀的“缘”,也未必能够开花结果。这种同时互存和异时互存关系,其实也就是佛教所谓因果的关系。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发展,这是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例如:以老师为主,那么老师就是因,学生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学生为主,那么学生就是因,老师就是果。这是同时互存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另一果。总之通过正面和反面来说明,事实上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因,当然更没有一个绝对的果。
        对于原因和结果的判断问题,即“此果为何因所结”或“此因会导致何种结果”的问题,是人类求知思考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宇宙因果律其实就是宇宙恒理总变律:“层层事物相生灭”的因果表述。它所指出的是:(a)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复杂因果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直接因果环节都是由一事一物构成的。只有两种可能组合:(1)事因生物果;(2)物因生事果。一物是不能成为另一物的直接原因的,一事也不能成为另一事的直接原因,事因生事果和物因生物果所表达的都只是间接因果关系。这一点有别于所有传统学说中的因果观。比如:辩证因果观、阴阳因果观、佛教因果观、实证因果观等。因为它们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一宇宙因果规律。至于因果不能同时存在,必须先有因后有果,则与辩证因果观、实证因果观、佛教因果观相同。而与阴阳因果观不尽相同,因为它认为有同时因果关系的存在,比如 “阴阳生克”、“天人感应”之类。(b)当结果产生之后,其直接原因就消失了。这一点则与所有传统因果观都不相同。因为它们所关心的主要是“事因生事果”或“物因生物果”这两类间接因果关系。目的着重在找寻两事间或两物间的因果连结。但“事物灭生”因果律却认为,要弄清楚任何间接的因果连结关系,就必须先把区间内每一个直接因果链节弄清楚。这样就为求解一般的间接因果问题指出了正确的着眼点。(c)关于内因与外果及外因与内果的问题,本律是一种立体的表达。而所有传统因果观都是线性表达的。
        2017年2月2日,年初六,服药后第四十二天


        IP属地:江苏207楼2017-02-02 22:23
        回复
          那一些孩子为何没有福报得艾滋病呢干脆别投胎转世得了


          208楼2017-02-02 22:50
          收起回复
            《因果》
            一、
            2017年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千里奔波,一夜未眠,黎明时分,我终于又回到了家乡。飞奔的列车开始慢慢减速,缓缓驶进车站,随着汽笛一声长鸣,在一阵猛烈地颤动之后,喘息着停靠在站台。
            跟随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拖着行李箱,踏出车门。凛冽的寒风立刻扑面而来,厚厚的羽绒袄似乎也无力抵挡这严冬的肃杀,让人恨不得转身退回温暖如春的列车里。当然,也仅仅只是这样想想而已,每个人都像是被汹涌的潮水裹挟着,不由自主地朝前移动。昏黄的灯光下,笑声,喊声,奔跑声,工作人员维护秩序的声音,电子扩音器提醒旅客注意安全的声音,行李箱“轱轱辘辘”在地上滚动的声音,到处一片喧哗。
            出了站,各种各样的招徕声又马上包围过来:
            “同志,住店吗?就几步路,大冷天,新床新被子,供应热水,网络、电视全部免费,歇歇乏再走!”
            “哎!老板,去哪里?去哪里?泗县,灵壁,泗洪,坐车吗?”
            “萧县砀山,濉溪淮北,上车就走!上车就走!”
            人们或是停下来讨价还价,或是继续迈着匆匆的脚步,很快消失在无边的夜色里。不同于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远处,灯火璀璨的城市依然还在酣梦之中。点点繁星挂满了拂晓前的天空,冷冷地眨着惺忪的睡眼。
            我背上背包,拉着行李箱,沿着广场直走到马路边,忍着寒冷,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给妹妹打了个电话:
            “喂!你们到哪里了?”
            电话里传来妹妹焦急的声音:“你下车了吗?我们一会儿就到,你千万别乱走,就在路边等着。”
            挂了电话,我找了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瑟瑟发抖地站在寒风之中等候。不时有人过来询问要不要坐车或是住宿,我回答说有人来接,他们也就离开了,最多也就嘟囔两句。这一点让我不禁由衷地感慨起来。
            一二十年前,这一带可是众所周知的是非之地,龙蛇混杂,无赖横行,打架斗殴,坑蒙拐骗,多如牛毛。我的很多老乡从外地打工回来,就是在这附近,所有的血汗钱全被劫掠一空。我也曾亲眼看见过两个女孩子被人抢走行李,伤心欲绝地蹲在路边哭泣。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几年,这样的事情已经很少听说了。于是,我脑子里紧绷的那根弦也就渐渐放松下来,一边跺着脚和寒冷搏斗,一边在心里抱怨自己,早知道这样,要是让妹妹提前一些过来的话,也不至于受这个罪了。
            其实几天前妹妹就说今天让妹夫开车来接我,当时我想我下车时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只要进候车室再等上两个多小时天也就亮了,然后再直接乘坐公交车回家,实在没必要麻烦他们。但妹妹说两个孩子知道我要回来非常高兴,一齐闹着要来接舅舅,我听到后一时高兴,也就答应了。没料到昨天车晚点,于是我告诉妹妹不要来那么早,五点半之前到车站就行了,但我更没料到的是,过了徐州之后,列车开始提速,结果还没到五点就已经到站了,以致于现在悔之晚矣。
            就在我流着鼻涕自怨自艾的时候,妹妹总算是赶到了。妹夫跑下车,帮我把行李塞进后备箱,一边还打趣道:“哥,你来就来呗,还拿那么多东西干嘛,真是太客气了。”这话简直让我无地自容,因为箱子虽沉,实际上里面呢,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其它一无所有,连块糖都没给孩子买。
            想起孩子,上了车我才发现,蕊蕊和森森并没有在车上。妹妹说昨天晚上他俩还兴冲冲的非要一起来呢,熬到很晚都没睡,后来我打电话说列车晚点,两个人才躺下了,动身的时候看他们睡得正香,实在不忍心叫醒他们,所以也就没带他们过来。
            我嘴上和妹妹聊着家长里短,双手也没闲着,不停地搓揉着冻僵的耳朵和脸颊,妹夫又特意把暖气开到最大,我身上总算暖和过来。半个多小时后,路边的灯光开始稀少起来,灯火通明的城市渐渐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我这时才感觉又睏又乏,靠在座位上,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妹妹的声音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最后就什么也听不到了。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突然感觉身体猛然晃动了一下,我才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到家了。等妹夫停稳之后,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向家里走去。东方已经大亮,瓦蓝色的天空像是被刚刚擦拭过,清澈而又透明。整个村子好像还没睡醒,公鸡报晓的声音此起彼伏,除此之外,只有林子里的鸟雀们最为活跃,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我家的大门敞开着,院子里的灯还亮着。看着眼前熟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跳动的心忽然平息下来,只感觉无比的温馨、宁静。到了堂屋门前,还没进门呢,迎头撞上母亲,大概是她听到了停车的声音然后就起床了吧。
            “娘,你怎么起那么早!”
            “早就醒了,路上都还好吧?身上冷不冷?”看得出来母亲心情很好,她伸手摸了摸我的羽绒袄,埋怨说我穿得太薄,然后就翻箱倒柜去给我找厚棉袄。
            进了东堂屋,明显比外面暖和的多,雪白的灯光照着墙壁,有些刺眼。这里是父亲和母亲的卧室,母亲睡里面的那张床,东西朝向,而父亲的床靠着西墙,南北朝向。两张床之间放着两个单人沙发和一张小玻璃茶几,上面堆满了杂物。东墙边放着一张大点的茶几,上方墙上挂着一台旧液晶电视。整个房间显得略微有些拥挤,但却让人感觉非常踏实。
            父亲正坐在母亲的床边上抽烟,而奶奶就睡在父亲原先的那张床上,严严实实地盖着被子,只露出花白的头发。看到我进了房间,她掀开被子就要坐起来,我连忙走上前抓住她的手,“奶奶,你千万别起来,小心着凉了。”
            奶奶反过来拉住我的手,一个劲地问我冷不冷。看到她高兴的样子,我突然无端的有些难过。
            奶奶真的老了!
            从我有记忆以来,印象当中,奶奶大概永远就是这个样子,甚至在潜意识里,她虽然从来就不年轻,但也绝对不会把她和衰老联想在一起。她永远是慈祥的,她永远是勤劳的,她永远是豁达的,也永远是包容的。她是我们血脉的源头,她是我们牵挂的终点,她是我们精神的寄托,更是我们永恒的归宿!
            然而她现在的确是真的老了!
            就在去年麦收的时候,她还拿着镰刀自己收割了几分地的麦子;直到秋天,她还自己翻地,自己种菜;哪怕是在她生病的前一天,她还在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坚决不给任何人增添哪怕一丝麻烦。但是突如其来的疼痛让她再也撑不下去了,才不得不让人把她送到我家里来由母亲照顾,后来虽然屡经求医问药,最终还是落下了腿脚蹒跚的毛病,离开了拐杖再也无法行走。
            许多年来,我一直都认为疾病和死亡离我很遥远很遥远,根本没必要去过多的关注它们,所以,即使我以前的文字里写满了悲痛与哀伤,但充其量也不过只是少年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慨而已,其实又何曾真正的感同身受过?但现在,我才开始渐渐地真正懂得了。
            转眼间已是旭日东升,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小小的院子里洒满了金色的阳光。吃过早饭,父亲忙着去池塘抽水,准备明天捕鱼。这时我才知道,大哥全家以及嫂子的妹妹还有嫂子的两个外甥昨天晚上就已经来到了,只是他们在二楼休息,还没有起床,所以我一直没有见到。
            虽然一夜没怎么睡觉,但大概是刚刚到家心情比较兴奋的缘故吧,我并不是太累,便打算到村子里去和乡亲们打个招呼。就在这时候,母亲从外面回来了,告诉我让我不要出门,一会儿征哥来找我有事。
            征哥是后院我大爷的儿子,这半年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一直在家治病,没有再出门打工。但是,他找我会有什么事呢?我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不大会儿,征哥来了,我迎过去打了声招呼,他看起来似乎心事重重,总有些欲言又止的感觉。这让我更加奇怪了,自家兄弟,有什么事说不出口呢?于是便问他到底找我有什么事。
            他犹豫再三,这才吞吞吐吐地说:
            “嗯……,我找你是有点事……,你知道怎么在网上捐款吗?”
            “网上捐款?捐什么款?捐给谁?”我更是纳闷。
            他叹了口气,“你银环姐家的果果得了白血病,现在才半个多月,已经花好几万了,她家那点家底就已经快掏空了,以后还不知道究竟需要花多少钱呢,听说你回来了,所以我来问问你知不知道怎么在网上捐款,看看能不能想点办法帮帮你银环姐。”
            我听完后万分震惊,只感到头皮一阵发麻,像是“咔嚓”一声一个炸雷劈在脑袋上,不由得喊了起来:“啥?果果,----得了白血病?”
            2017年2月3日,服药后第四十三天


            IP属地:江苏209楼2017-02-03 20:25
            回复
              四十四、母爱永恒,孝心无价
              --致亮亮
              亮亮是我妹夫的表弟,我们素昧平生,知道这个名字,其实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初六那天,当我从徐州看望堂姐的女儿回来之后,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但我回到妹妹家时,妹夫居然还没有回来。早晨的时候,他先送我到车站,然后又匆匆赶往人民医院去看望他阿姨,于是我们分道扬镳,想不到我都已经回来了,他却还不见踪影。
              时间越来越晚,妹妹陪两个孩子在客厅里写作业,我已是昏昏欲睡,就在这时妹夫才带着一身的酒气闯进门来。他脚步踉跄,满脸通红,目光呆滞,一看就喝了不少。妹妹自然对他没什么好脸色,连连催他去洗澡、换衣服。我也睏得要命,便打了声招呼,准备回房间睡觉。
              我才刚脱掉棉袄,还没来得及躺下呢,妹夫又跟着走进我住的房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然后却又像是丢了魂一样,一言不发。我看着时间都快到十点了,就催他早点去休息,他恍若未闻,只是低声喃喃道:“哥,人这辈子真是太不容易了……!亮亮他实在太苦了……!”
              亮亮是谁?
              随后妹夫又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打开给我看,--里面空空如也,连个钢镚都没有了。
              “哥,我实在也只有这么大能力了……,只能把口袋里的钱都给他……,亮亮他实在太不容易了……,你看我这样做对不对?”
              咦!我更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就在妹夫絮絮叨叨地叙说中,我总算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妹夫的姥娘家其实离我们村并不远,他妈妈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而亮亮的妈妈,也就是妹夫的阿姨,排行第四。阿姨早先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异样,她身材高挑,眉眼俊秀,性格也活泼开朗,说媒的人简直把门槛都踏破了,后来终于选中了附近村子的一个小伙子,也像其他农村的女孩子一样风风光光地嫁了过去。姨父聪明能干,他们村土地又多,小日子红红火火,随着亮亮的出生,更是锦上添花。
              然而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阿姨的精神状况开始渐渐有些不正常。最开始她还只是一个人疑神疑鬼、自言自语,后来便发展到失去理智,或是脾气暴躁、无事生非,或是吵吵闹闹、打鸡骂狗,最后甚至离家出走、杳无踪迹,好好的小家庭顿时被笼罩了一层阴云,再也不复过去其乐融融的幸福景象。
              就这样折腾了好几年,再加上中间又发生了许多其它的事情,她和姨父之间的矛盾更加变本加厉,隔阂越来越深,最终不得不以离婚收场。而那时,亮亮仅仅只有七八岁,鉴于阿姨的情况,他被判给了姨父抚养,从此成了一个没娘的孩子。
              在以后的时间里,阿姨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状态较好时,她完全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衣着整洁,满面笑容,无论谁也无法把她和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联想到一起。但在她发病的时候,就完全变成另外一副样子,哭天抢地,歇斯底里,哪怕是最亲近的人对她也惟恐避之不及。
              亮亮那个时候已经在小学读书,那所小学离阿姨的娘家并不太远,步行也不过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于是,当阿姨精神稍微正常点的时候,她就开始惦记起自己这个惟一的儿子,经常买些零食或是小玩具去学校送给亮亮。
              结果这反倒成了亮亮童年时的噩梦!
              因为都是十里八村,亮亮家的事情可谓无人不知,连小孩子也都知道亮亮有个疯娘。每当阿姨到学校找他时,有些调皮的孩子就跟着起哄,拍着手跳着脚一齐喊:“疯子来了!疯子来了!”可想而知这会给年幼的亮亮带来多大的压力。于是,亮亮开始渐渐地不愿再见到自己的母亲,每当妈妈去找他时,他总是想方设法避而不见,或者甘脆就远远的跑开。
              但是阿姨却不知道自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伤害,越是看不到孩子,她越是三天两头的去学校找他,见不到就会在学校大吵大闹,连校方也被她弄得苦不堪言,却也对她无可奈何。
              就这样,一个找,一个躲,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甚至直到亮亮读大学,只要阿姨清醒些,还是会继续跑到那个陌生的城市去寻找他。或许在她的心里,她的亮亮不论多大,都永远是她最大的牵挂,所以每次去的时候,她依然带着他小时候爱吃的零食,或是给他买件好看点的衣服,千里迢迢去送给她的心肝宝贝。
              然而,这时的亮亮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处躲藏的孩子,他已经长大成人,况且在这人海茫茫的异乡,想要避开一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情。于是他无需再担心母亲会闯进他的世界,打破他宁静的生活,他只需略微花点心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让妈妈扑个空,然后在背后偷偷地看着她拿着那不再美味的零食、不再合身的衣服,落寞而归。
              阿姨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一个人生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后来便改嫁了,对方年龄大了她近一二十岁,但对她还算不错。而姨父也早已另组家庭,后来又给亮亮添了一双弟妹。亮亮也挺争气,大学毕业之后,顺利考上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平凡的日子像流水一样波澜不惊,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命运的轨迹默默前行。
              只是世上的事情终究难以捉摸,有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偶然,也会像一粒石子被投入平静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随即改变我们的人生,让未来充满无尽的变数。
              从年前开始,阿姨就开始感觉身体不适,开始只是牙疼,接着头晕,后来面部右侧出现肿胀等症状,就在春节前两天,不得不送到濉溪县人民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定为糖尿病所致。腊月二十九那天,阿姨的病情开始恶化,昏迷不醒并且伴随着急促的喘息,随即于大年三十中午转入淮北市人民医院治疗,很快被确诊为糖尿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年初一早上五点多,她又开始浑身发烫,烧到40.3度,并且呼吸情况更为急促。然后经过几天的精心治疗,总算出现些转机,她终于开始清醒,但仍然不能吃饭和下床。
              阿姨这些年来精神状态时好时坏,每年收入只是勉强度日,生病以来,每天高达两千元的医疗费用早就让家里不堪重负,原本就极为窘迫的家境更是债台高筑,亲戚朋友虽然也都帮了一些,但那些钱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眼看就要难以为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饱受病痛的折磨。
              就在这时,亮亮通过亲戚辗转知道了这个消息,多年来被深藏起来的记忆刹那间在他脑海里复苏,彻底唤醒了他对母亲的血浓于水的真情。学校刚一放假,他连家都没回,就直奔医院,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担。
              令所有的人都惊讶的是,他对睽违十余载的母亲所表现出来的耐心和无微不至,即使是再挑剔的人也无可指摘。不管是平时输液喂药,还是揣茶倒水,嘘寒问暖,他都不厌其烦。甚至阿姨因为大便干结,无法顺利排出,他居然毫不犹豫地用手去抠……,无论哪一件事都无不让闻者耸然动容。
              年初六早上,当妹夫和他哥哥赶到医院探望阿姨的时候,恰好正碰上阿姨病情加重,呼吸极度困难,几近窒息。经过几位专家会诊后,诊断为严重的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随后有由抢救室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并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即使治疗过程一切顺利,后续起码还需要在ICU待一周的时间,而每天高达五千元的费用,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何况亮亮还在读书,根本没有什么正式收入。
              妹夫除了预备好的五百块钱外,又把身上所有的钱全都掏光了,总共也不到两千块钱。而亮亮安顿好阿姨之后,随即也返回家中,临走时只是告诉妹夫说他是阿姨惟一的儿子,不论花多少钱,理所当然地要由他来想办法。
              说到这里,妹夫红着眼圈,哽咽着说:“哥,你说他能有什么办法?他又没什么工作,也不认识什么人,就是借也没地方去借啊。我怀疑他可能是回家去问姨父要钱了,但是姨父和我姨都离婚那么多年了,而且人家也早就有了自己的家庭,怎么可能还愿意拿出钱来呢?况且,即使姨父愿意,只怕他也作不了主啊,你说亮亮他到底该怎么办啊?”
              记得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次春节回来,我对这句话可谓是真正地感同身受。就在这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不同程度的遭遇到一些大灾小难:大姑姑因为冠心病做了支架手术,现在每天还要继续吃药;二姑父因为脑梗,直到大年三十还躺在医院里;小姑姑三月份时被车撞到,幸好没有大碍,麦收的时候,却又因为阻止表弟和人打架,腿骨被压折;大表弟和二表弟双双离婚。另外,小姨父心肌梗塞,也是差点没抢救过来,而就在春节前三天,外姥爷又刚刚过世。
              曾经以为生老病死离我们极其遥远,现在才知道原来它们一直近在咫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降临,把你拖入痛苦的深渊。虽然我并不认识亮亮,甚至可以说对他一无所知,但就在这样一个道德沦丧、人情淡薄的时代,一个从小并没有享受过多少母爱的年轻人,为了从死神的手中把母亲的生命抢回来,毅然挑起这份远超过自己负荷的重担,仅这一点,就已经让我敬佩万分。
              但是,我又能为他做些什么呢?
              半夜时分,我醒来后,辗转反侧,再也难以入睡。早上五点多的时候,我看到堂姐在微信平台上发布的筹款信息终于通过审核,于是连忙替她在各处转发。虽然从我刚回到家时,堂哥就曾和我商量过如何才能通过网络获得一些捐助,但说实话,我总感觉很难起到太大的效果。网络上每天的求助信息都是铺天盖地,如果和自己毫无瓜葛,谁又有浪费时间去关注呢?这些天经过反复斟酌,总算是按照流程递交了资料,但也只是怀着尽人事而听天命的态度,始终不敢抱什么太大期望。
              然而,事实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从黎明开始,捐款金额就一直不断地在增加:5000元……,8000元……,10000元……,令人瞠目结舌。
              一个念头在我心里蠢蠢欲动:阿姨的病情现在同样是危机万分,为什么不尝试着让亮亮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帮助呢?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妹夫,他听到后也是眼前一亮,于是立刻打电话让亮亮过来一趟。
              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亮亮终于来到了。和我想像中的一点也不一样,他并不高大魁伟,反而身材瘦削,像是一个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但又面容憔悴,脸上带着超出他年龄的沧桑,看着就让人心疼。
              妹夫给我们简略地做了介绍,然后把我刚才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听到后也是神情一振,随后又冷静下来,说阿姨的相关身份证明及病历资料等现在都来不及准备,不知道这个方法能不能行得通。我和妹夫都劝他不论如何可以先去做,即使起不到多少效果,反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何不破釜沉舟去试一下呢?
              亮亮最终同意了这个提议,然后匆匆告别,回去准备所有一应的材料。
              望着他远去的背景,在瑟瑟寒风中显得更加单薄,但是,正是这个看起来柔弱而又孤独的年轻人,他现在却是自己母亲惟一的倚靠,他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抗起挽救母亲的重担,他用自己并不壮健的身躯为母亲筑起一道安全的堤坝。
              所以,他既不柔弱,因为他心里装着世间最为诚挚的孝心,自然会赐予他无比坚强的力量;他也并不孤独,人须自助而后天助之,上天一定不会让每一个无助的人绝望。我相信,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对个世界怀有关爱之心时,当我们某一天也遭遇不幸,这个世界才同样不会漠视。
              加油,我的兄弟!
              2017年2月4日,服药后第四十四天


              IP属地:江苏212楼2017-02-04 23:15
              收起回复
                居然跟我同一天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14楼2017-02-05 14:54
                收起回复
                  2017新春感怀
                  逐梦红尘岁月空,
                  天涯羁旅各西东。
                  春来春去人将老,
                  花落花开境不同。
                  冠盖京华长寂寞,
                  松竹庭院且从容。
                  平生几日能相聚?
                  莫道今宵醉意浓!
                  2017年2月5日


                  IP属地:江苏216楼2017-02-05 22:32
                  回复
                    2017新春感怀
                    逐梦天涯岁月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春来春去人将老,
                    花落花开境不同。
                    冠盖京华心寂寂,
                    松竹庭院乐融融。
                    平生几日能相聚?
                    莫道今宵醉意浓!
                    注:稍作修改,这次差不多了。涂鸦二十多年,此诗当为第一首及格之作,足以传世,立此存照。
                    2017年2月6日


                    IP属地:江苏217楼2017-02-06 08:32
                    收起回复
                      在农村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是多么的不容易,怎么能这么轻松断送青春和才华!


                      来自iPhone客户端219楼2017-02-06 16:18
                      收起回复
                        四十六、玉楼春
                          人间自有真情在,
                          历尽漂泊谁愿改?
                          愁肠已自旧时结,
                        白首岂为今日爱?
                          思家屈指难依赖,
                          岁岁年年无可奈。
                          残城漫步且徘徊,
                          杜宇声中空感慨。
                          注:这首词应填于一九九六年三月份。有一天下午,和王莉莉同学聊天,她说我总是闷闷不乐,整天一副满怀心事的样子,到底是为什么呢?我随手写道:愁肠已自旧时结,白首岂为今日爱?作为给她的答复。后来感觉这两句挺好,所以加上词牌,敷衍成篇。那两句是整篇的精华所在,我很喜欢,这也是这首词历经波折还能保存下来的原因。元稹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句宛转、缠绵,我的呢,质朴、炽烈,风格各异,但意思相同。只是若干年后,无论旧识新欢,全都被我埋葬于记忆之中,这应该是当初写诗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的吧!
                        2017年2月6日,年初十,服药后第四十六天


                        IP属地:江苏220楼2017-02-06 20:52
                        回复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即是如此,坦然以对


                          IP属地:云南221楼2017-02-06 21:00
                          收起回复
                            1996年时候的词?你那时几岁?思想都这么成熟!


                            来自iPhone客户端222楼2017-02-06 21:34
                            收起回复
                              确诊已经一年多了,什么时候感染的也不知道,只是无意中和男友做了一个检测,当晚彼此抱头痛哭。幸好男友没有被感染。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忘记了第一次服药是什么感觉了。只是对不起家人,希望有生之年还能发挥余热,为家里多赚点钱,就算自己离开了人世也不算太亏欠别人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23楼2017-02-06 21: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