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八、《心灵鸡汤》第一章第八节 捷足者先登,不要让努力前功尽弃
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否迅速作出反应?这直接体现出你的执行力的强弱。有人专门做过这样的调查:对一件早晚要办的事情应该如何去办呢?调查的结果显示,占95%的人持等待的态度,即:到了不得不办的时候再办;而只有5%的人即刻去办。而办事的结果是:即刻就办的成功率是98%,而等待的成功率只有30%,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迟,事物本身及外在环境的变化使事情办理的难度增加了。同样,在一份调查所谓的成功者的报告中显示,百分之百的成功者都具有执行力强、行事果断的特点。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习惯,遇事总是喜欢等待、观察、跟风,就算是终于下了决心,也是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干脆利落,而且经常朝令夕改。这样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习惯,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过于小心谨慎的心理,他们生怕作出的决定会遭遇什么不好的后果,也有怕因此而受到什么损失,结果呢,因为这种胆怯的心理而形成的拖延习惯往往会耽误事情,以致无法及时处理。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能否及时抓住商机往往与果断决策有关。在你争我夺的竞争中,谁能在第一时间拿出魄力来及时做出反应谁就可以抢占优势。做出一个决定,也许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一旦抓住了这几分钟,果断给出解决方案,你所得到的将是不可估量的收益;相反,你在机遇面前缩手缩脚,它就会弃你而去,最后的损失也许会让你抱恨终生,所以做事必须坚决果断,才不至于追悔莫及。
多年前,天津市技术改造办公室主任带队在联邦德国进行技术考察时,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德国饮誉全球的“能达普”摩托车厂因策略失误被迫宣布倒闭。正在寻找买家,得知这一信息,他立即向该厂表示:准备买下这个厂,但需回国后研究确定,一周之内,必有回信。与此同时,印度、伊朗等几个国家的商人也准备购买该厂。
这位主任回国后,天津市政府领导果断作出决策,立即拍板决定购买通达普厂全部的设备和技术,并立即通知德方。就是这时,联系人从联邦德国发来急电:伊朗人抢先一步,已签署了购买能达普的合同,合同上规定付款期限为10月24日,如果24日伊朗汇款不到,合同便告失效。
于是,天津方面再次果断决定,立即派团出国,等待机会。10月24日伊朗方面果然尚未如约付款。慕尼黑市债权委员会主管倒闭企业事务的米勒先生接待了中国代表团。原来,债权委员会已规定,能达普的财产必须于10月30日前出售完毕,以保证债权人的利益。如果逾期,将被迫拍卖,就是把全部固定资产拆散零卖,不仅使厂方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使这个有67年历史的、生产名牌产品的工厂化为乌有。
经过几个回合的交涉,最后终于达成协议,天津专家团以1600万马克的价格,买下了“能达普”厂的全套设备和技术软件,让天津的摩托车生产技术一下就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这个事例中,从主任获悉消息到最终达成协议,这个事件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方如果不快速做出果断的决定,“能达普”摩托车厂可能就会落入别人之手,从而错失让天津摩托车制造技术上升一个台阶的机会。
在科学研究领域,每一项新的发明创造都有可能改变人类的发展进程,也可能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很多时候,往往只是一步之遥,只是稍一犹豫,就有可能被别人抢先一步,那么,你的成果将立刻失去所有的价值。
1837年,美国物理学家查尔斯·格拉夫顿·佩奇发现,铁片在磁性发生突然改变时会发出一种乐声,声音的高度取决于磁性改变的频率,于是他将这种声音称为“电流音乐”。
德国人菲利浦·赖斯是通过电进行远距离传输声音的第一人。赖斯将一种“动物”薄覆在一个锥状物上,薄膜上固定了一根铂丝,再将锥状物塞入一个木桶的根孔。当声音引起薄膜振动时,铂丝就会与另一端的电池电路不断接触再断开,另一端的电池电路是一捆绕在一根织针上的线圈。织针随着薄膜振动的节拍而被磁化、再被消磁,这样声音就重新发了出来。
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互不相识的亚历山大·格雷汉姆·贝尔和伊莱沙·格雷各自进行着声音传输的试验,贝尔在波士顿,而格雷在芝加哥。格雷的电话与赖斯的设计有点相似,接收信号的一端是一块电磁铁,电磁铁中的一根小铁棒与薄膜相连。
1876年2月14日,格雷向美国专利局提出申请,正式宣布他对一种新仪器设计思路的所有权,希望以此防止他人在一年之内再次申请相同的专利。但就在同一天,仅仅几小时之前,贝尔已经提出了相似仪器的专利申请。由此引发的纠纷导致了数年的官司,而最终还是贝尔赢得了电话的专利权。
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输在自己的瞻前顾后的性格上。他们常常在事后捶胸顿足,追悔莫及,其实事情发生之前的优柔寡断的态度就已注定了这种结局。由此可见,当机立断、抢先下手实在是每个追逐成功的人必须要上的一堂课。
怎样才能培养成当机立断的能力,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呢?首先是放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克服依赖性,独立完成简单的委托任务,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就尽量不让别人插手,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尝试,发现自己的能力,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就果断地去做。另外就是创造机会,一个人在作出一个决定之前,需要考虑利弊得失后,再做出最佳选择,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充分自主的机会,自我决策和选择的权利,凭自己的思考、能力去决定做什么事,如何做,鼓励自己拿主意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和怎么做。
人不是天生就具备优秀的判断力的,养成果断的做事风格,可以帮助一个人提高执行力。做事的时候把握住大局,不要怕冒险,瞻前顾后对整件事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相信自己,慢慢的你就会越来越有自信,处理事情也会变的果断起来。
2017年8月27日
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否迅速作出反应?这直接体现出你的执行力的强弱。有人专门做过这样的调查:对一件早晚要办的事情应该如何去办呢?调查的结果显示,占95%的人持等待的态度,即:到了不得不办的时候再办;而只有5%的人即刻去办。而办事的结果是:即刻就办的成功率是98%,而等待的成功率只有30%,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迟,事物本身及外在环境的变化使事情办理的难度增加了。同样,在一份调查所谓的成功者的报告中显示,百分之百的成功者都具有执行力强、行事果断的特点。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习惯,遇事总是喜欢等待、观察、跟风,就算是终于下了决心,也是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干脆利落,而且经常朝令夕改。这样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习惯,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过于小心谨慎的心理,他们生怕作出的决定会遭遇什么不好的后果,也有怕因此而受到什么损失,结果呢,因为这种胆怯的心理而形成的拖延习惯往往会耽误事情,以致无法及时处理。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能否及时抓住商机往往与果断决策有关。在你争我夺的竞争中,谁能在第一时间拿出魄力来及时做出反应谁就可以抢占优势。做出一个决定,也许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一旦抓住了这几分钟,果断给出解决方案,你所得到的将是不可估量的收益;相反,你在机遇面前缩手缩脚,它就会弃你而去,最后的损失也许会让你抱恨终生,所以做事必须坚决果断,才不至于追悔莫及。
多年前,天津市技术改造办公室主任带队在联邦德国进行技术考察时,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德国饮誉全球的“能达普”摩托车厂因策略失误被迫宣布倒闭。正在寻找买家,得知这一信息,他立即向该厂表示:准备买下这个厂,但需回国后研究确定,一周之内,必有回信。与此同时,印度、伊朗等几个国家的商人也准备购买该厂。
这位主任回国后,天津市政府领导果断作出决策,立即拍板决定购买通达普厂全部的设备和技术,并立即通知德方。就是这时,联系人从联邦德国发来急电:伊朗人抢先一步,已签署了购买能达普的合同,合同上规定付款期限为10月24日,如果24日伊朗汇款不到,合同便告失效。
于是,天津方面再次果断决定,立即派团出国,等待机会。10月24日伊朗方面果然尚未如约付款。慕尼黑市债权委员会主管倒闭企业事务的米勒先生接待了中国代表团。原来,债权委员会已规定,能达普的财产必须于10月30日前出售完毕,以保证债权人的利益。如果逾期,将被迫拍卖,就是把全部固定资产拆散零卖,不仅使厂方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使这个有67年历史的、生产名牌产品的工厂化为乌有。
经过几个回合的交涉,最后终于达成协议,天津专家团以1600万马克的价格,买下了“能达普”厂的全套设备和技术软件,让天津的摩托车生产技术一下就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这个事例中,从主任获悉消息到最终达成协议,这个事件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方如果不快速做出果断的决定,“能达普”摩托车厂可能就会落入别人之手,从而错失让天津摩托车制造技术上升一个台阶的机会。
在科学研究领域,每一项新的发明创造都有可能改变人类的发展进程,也可能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很多时候,往往只是一步之遥,只是稍一犹豫,就有可能被别人抢先一步,那么,你的成果将立刻失去所有的价值。
1837年,美国物理学家查尔斯·格拉夫顿·佩奇发现,铁片在磁性发生突然改变时会发出一种乐声,声音的高度取决于磁性改变的频率,于是他将这种声音称为“电流音乐”。
德国人菲利浦·赖斯是通过电进行远距离传输声音的第一人。赖斯将一种“动物”薄覆在一个锥状物上,薄膜上固定了一根铂丝,再将锥状物塞入一个木桶的根孔。当声音引起薄膜振动时,铂丝就会与另一端的电池电路不断接触再断开,另一端的电池电路是一捆绕在一根织针上的线圈。织针随着薄膜振动的节拍而被磁化、再被消磁,这样声音就重新发了出来。
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互不相识的亚历山大·格雷汉姆·贝尔和伊莱沙·格雷各自进行着声音传输的试验,贝尔在波士顿,而格雷在芝加哥。格雷的电话与赖斯的设计有点相似,接收信号的一端是一块电磁铁,电磁铁中的一根小铁棒与薄膜相连。
1876年2月14日,格雷向美国专利局提出申请,正式宣布他对一种新仪器设计思路的所有权,希望以此防止他人在一年之内再次申请相同的专利。但就在同一天,仅仅几小时之前,贝尔已经提出了相似仪器的专利申请。由此引发的纠纷导致了数年的官司,而最终还是贝尔赢得了电话的专利权。
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输在自己的瞻前顾后的性格上。他们常常在事后捶胸顿足,追悔莫及,其实事情发生之前的优柔寡断的态度就已注定了这种结局。由此可见,当机立断、抢先下手实在是每个追逐成功的人必须要上的一堂课。
怎样才能培养成当机立断的能力,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呢?首先是放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克服依赖性,独立完成简单的委托任务,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就尽量不让别人插手,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尝试,发现自己的能力,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就果断地去做。另外就是创造机会,一个人在作出一个决定之前,需要考虑利弊得失后,再做出最佳选择,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充分自主的机会,自我决策和选择的权利,凭自己的思考、能力去决定做什么事,如何做,鼓励自己拿主意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和怎么做。
人不是天生就具备优秀的判断力的,养成果断的做事风格,可以帮助一个人提高执行力。做事的时候把握住大局,不要怕冒险,瞻前顾后对整件事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相信自己,慢慢的你就会越来越有自信,处理事情也会变的果断起来。
2017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