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吧 关注:17,048贴子:221,642
  • 7回复贴,共1

【娱乐】客观比较一下诸葛亮和王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出身:
先看诸葛亮。
汉代二千石之后,显然也是豪族出身。汉末避乱荆州,深为荆州以庞德公、司马徽等人为首的名士交游圈所重。二姊嫁荆州大族蒯、庞氏,自己在荆州时亦娶荆州大族之女黄氏为妻。显而易见,虽然出身不是汉末最显贵的几个累世公卿的家族,但也是出身不低的名士阶层中一员。
再看王猛。
少贫贱,以鬻畚为业。……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
出身方面,王猛为寒门,诸葛亮为名士兼豪族,显而易见王猛起点更低,王猛胜。
2.外貌
先看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再看王猛:猛瑰姿俊伟。
王猛多了个英俊,而诸葛亮只是魁伟,王猛胜。
3.个人风度
先看诸葛亮:武侯与宣王泊兵,将战,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见武侯,乃乘素舆葛巾,自持白羽扁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真名士也’。”
再看王猛: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王猛长期住在山中,出仕之前的个人卫生比较差,没有关于他风度的描述。诸葛亮在宣王眼中是风度出彩的名士。诸葛亮远胜。
4.未出茅庐时的表现:
先看诸葛亮。
诸葛亮所在的荆州,由于汉末战乱,当时“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各地士人多避乱至此,可谓人文荟萃,消息灵通。因此诸葛亮未出茅庐,未置身群雄逐鹿之中,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并不出奇。
再看王猛。
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王猛隐居深山之中,不出门而知天下大事的难度更大,显而易见王猛的洞悉政局更有技术含量,王猛胜。
5.出名含金量
按上面两点所述,诸葛亮所处的环境显而易见比王猛更易出名。王猛遇桓公一面而知名关中,可谓才华惊世,全凭自己真本事。出名含金量方面,王猛胜。
6.知遇之主:
先看诸葛亮。
袁子曰:张子布荐亮於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知遇之主除了众所周知的刘备,另外还有一个孙权,虽然我亮没去,但毕竟是我亮甩了孙权在先,就算刘备和孙权二人吧。
再看王猛。
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与俱南。猛还山咨师,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猛乃止。
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遣吕婆楼招之,一见便若平生。
王猛甩了桓公,跟了苻坚,也算两人吧。
有荆州名士圈士人互相吹捧延誉的情况下,诸葛亮吸引到刘备和孙权,而苻坚桓温作为当世两大最出色的并世之杰,桓公专制蜀、荆、交、广,坐拥八州,地位约可看齐孙权,而苻坚的历史地位远非刘备可比。综上所述,王猛的知遇之主身价更高,更为人瞩目,王猛胜。


IP属地:辽宁1楼2016-11-24 22:23回复
    10.实权和政治地位
    先看诸葛亮。
    刘备生前: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刘备死后: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再看王猛:俄入为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持节、常侍、将军、侯如故。稍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其后数年,复授司徒。……军国内外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之。
    政由己出对于死在苻坚之前的王猛肯定是做不到,以最终地位相比,诸葛亮胜。
    但是就两人头上都有亲政君主的时期来比,可以发现王猛相较诸葛亮权势更为雄张。
    1. 同时兼领尚书、中书二省。考虑到蜀汉无中书省,诸葛亮录尚书事,二人持平。
    2. 同领司隶校尉,司监察不法,二人皆手握监察权。
    3. 二人皆持节,但王猛专总中央军军权,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诸葛亮无。
    4. 王猛领司徒,可授任中正,插手中正定品,在选官方面权力更大。
    5. 王猛领太子太傅,苻坚诸子以父事之,而直到刘备死前,诸葛亮才获得了类似的资格。
    此外,王猛有督关东六州时便宜行事,近乎分陕的权力和在朝时君主把握大纲,垂拱而治的记载,诸葛亮虽为丞相,但是却没有刘备军国大事多半委于诸葛亮的记载。因此苻坚和刘备在世时二人的实权和政治地位方面,王猛胜。
    11.军事水平与军功
    这个有高数的贴子,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http://tieba.baidu.com/p/2457401001?pn=2
    诸葛亮军功主要是入蜀,平南中,五次北伐怒夺二郡。
    王猛的军功主要是大败张天锡,平四公之乱,攻克前燕洛阳地区,灭燕。
    结论:王猛远胜。
    12.军纪
    先看诸葛亮。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再看王猛。
    后率诸军讨慕容暐,军禁严明,师无私犯。猛之未至邺也,劫盗公行,及猛之至,远近帖然,燕人安之。
    二人都军纪严明,以威惠示敌国,半斤八两。
    13.人口对比
    先看蜀和魏。
    曹魏户口:及平蜀,……通计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除平蜀所得,当时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蜀汉户口: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人口比例约为1:4.5。
    再看前秦和前燕。
    自东汉魏晋以来讫于西魏北周,关中人口都远不能与关东相比。
    前秦灭前燕时无凉州蜀地而仅有关中,而前燕疆域则与北齐略同,可以说秦燕的人口对比应是比周齐的人口对比差距更大。前燕灭亡时为“户二百四十五万八千九百六十九,口九百九十八万七千九百三十五”,是曹魏的两倍有余。前秦人口史书无载,但是可以参考下北周和北齐的情况。
    《通典·卷第七·食货七》:北齐承魏末丧乱,与周人抗衡,虽开拓淮南,而郡县褊小。文宣受禅,性多暴虐,而能委政宰辅杨遵彦,十数年闲,亦称为理。故其时以为主昏于上,政清于下。及武成、后主,俱是僻王。至崇国讳改之化三年,为周师所灭。有户三百三万二千五百二十八,口二千万六千八百八十。后周闵、明二帝,主祭而已,俱以弒崩。武帝诛戮权臣,诛宇文护。方览庶政,躬俭节用,考核名实,五六年内,平荡燕齐。灭高齐。嗣子昏虐,亡不旋踵。按大象中,有户三百五十九万,口九百万九千六百四。
    一般认为最后这个“口九百万九千六百四”有误,因为比例不对,而且不可能平齐后比平齐前人口还少。所以以户数算,大致周静帝时期的户数减去平齐所得就是北周原有户数——五十余万。
    此时的北周户口:北齐户口≈1:5
    553年西魏取蜀、江陵等地,北齐取淮南等地,宇文泰556年死去。之前的二十年,西魏仅以关中之地与东魏撕逼,人口比例估计至少打个1/4折(这个折扣是我脑补,不过估计只会少算不会多算,否则高洋不会那么愤怒。有合理异议的可以找我商榷),此时的西魏户口:东魏户口≈3:20=1:6.67
    而参考《隋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关中与关东的户口对比一向差距如此大。
    所以敌我实力对比方面,其实秦燕差距比起蜀魏差距还大一些。
    再观察外交环境,诸葛亮有盟友孙吴,实际情况是吴蜀二国对阵曹魏一国。而当时的前秦与东晋、前燕均为敌对关系,还有虽称藩但实际上军事摩擦不断的前凉的存在,实为三面受敌。而诸葛亮五次北伐仅怒夺偏远的武都、阴平二郡(十六国时此为氐人政权仇池所据,可见此地本就不是汉人王朝曹魏容易控制的蛮夷之地),而王猛把人口数倍的前燕灭了。差距已不可同日而语,王猛远胜。


    IP属地:辽宁11楼2016-11-24 23:22
    收起回复
      14.献谋规谏及智略
      先看诸葛亮。
      主要表现:未出茅庐时的隆中对指点了刘备集团的发展方向。
      之后虽然其言论时常能影响刘备,可见他仍然是刘备身边的重要智囊。但是关乎军国大事的筹谋,诸葛亮对刘备的影响却难以看到。
      可以说谋算方面,诸葛亮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
      再看王猛。
      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一语道出苻坚为政的最大弱点,就是过于看重自己的名声,总想维护自己圣王的形象,该铁腕时往往不愿意下手。
      关于前秦不当伐晋而应先消化内部、提防部族势力强于氐族的鲜卑和羌人这两大最终导致苻坚覆败的要点,王猛都一语中的。除此一条之外,王猛同样也是一言足以影响苻坚,同样也是治国型的臣僚,王猛同样也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
      隆中对和王猛的临终遗言,都在后来被验证了。总体来看,二人半斤八两。
      15.国家灭亡后的后人情况
      先看诸葛亮。
      五年,散骑常侍文立表复假故蜀大臣、名勋后五百家不预厮剧,皆依故官号为降。
      晋泰始起居注载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孙京,随才署吏,后为郿令。尚书仆射山涛启事曰:“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京治郿自复有称,臣以为宜以补东宫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论。”京位至江州刺史。
      诸葛亮虽为汉末豪族出身,但诸葛京在灭蜀之初被徙河东,与其他蜀汉故旧勋臣子弟一起从事杂役,境遇悲惨。后来晋武帝为了安抚蜀人之心,才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勉强起用诸葛京,整个过程透露出一股典型的施舍意味,并非存心笼络。诸葛京之后,诸葛亮一族从此沉沦,寂然无闻。
      再看王猛。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字景略,苻坚僣号关中,猛为将相,有文武才,北土重之。父休,为河东太守。
      皇始中,舆驾次赵郡之高邑,宪乃归诚。太祖见之,曰:“此王猛孙也。”厚礼待之,以为本州中正,领选曹事,兼掌门下。
      尚书王嶷钦其人望,为长子娉休姊,赡以货财,由是少振。
      安世,苻坚丞相王猛之玄孙也。历涉书传,敏于人间,自羽林监稍迁安西将军、北华州刺史。卒,赠本将军、梁州刺史。
      王猛虽为寒门,但由于前秦曾统治北方广大领土,位极人臣的王猛在北方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王宪仅凭王猛之孙的身份便受道武帝着意笼络,王镇恶凭借王猛之孙身份在关中的号召力,便一己之力覆灭后秦,甚至北府众将皆疑其将要自立,可见王猛后人这一招牌的强大威慑力。而王嶷、王安世等在北魏后期尚且能莅清官,官至尚书、刺史,且能联姻高门清河崔氏,可见王猛成功改变了自己家族的门第尊卑,这一族也能称得上长盛不衰了。
      综上所述,王猛完胜。
      16.忠诚
      先看诸葛亮。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被委以托孤之重,以摄政身份辅佐弱主刘禅抗衡上国。
      再看王猛。
      面对苻坚在平燕后允他以“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便宜从事”,占前秦大半的新占土地由其专断;后入朝为丞相,苻坚自己“从容于上”,“军国内外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之”的情况下,王猛忠心耿耿全无异心,国士遇之国士报之,为前秦鞠躬尽瘁。
      同样忠心耿耿,但诸葛亮面临的诱惑更大,因此诸葛亮略胜。
      17.坑人水平
      先看诸葛亮:借刀杀人坑孟达
      再看王猛:金刀计坑慕容垂
      两人半斤八两,该阴险的时候都很阴险。


      IP属地:辽宁12楼2016-11-24 23:45
      收起回复
        18.性格
        先看诸葛亮。
        号称“奇雅”,对李严等政敌并不赶尽杀绝,可谓有雅量。
        再看王猛。
        性刚明清肃,于善恶尤分。微时一餐之惠,睚𥈐之忿,靡不报焉,时论颇以此少之。
        诸葛亮气量更胜,但比较圆滑,王猛更有原则。
        19.后世影响
        诸葛亮完爆。毫无悬念。
        20.发明
        这个毫无悬念,诸葛亮胜。
        21.琴艺
        有一本应该是伪书的《琴经》,但是王猛什么都没有,故诸葛亮胜。
        22.厨艺
        诸葛亮发明馒头,王猛毫无表现,诸葛亮胜。
        23.文学
        诸葛亮有《出师表》等,王猛毫无记载,且史书并未提及王猛有文才,诸葛亮胜。
        ……
        后面还有很多技能,基本都是诸葛亮胜。兹不赘述。
        总之除了与政治、军事、家族相关的之外,基本是诸葛亮胜。比较完毕。


        IP属地:辽宁13楼2016-11-24 23:46
        收起回复
          有人建议我对比生育能力,我觉得这个还是算了


          IP属地:辽宁14楼2016-11-24 23:52
          收起回复
            发现蜀迷有时候思路真的太强了。
            比如吕蒙偷袭兵不血刃夺一州就是垃圾,关帝刚正面刚输了丢一州就是强。
            王猛励精图治攒大招两击灭燕是垃圾,我亮年年从容粮尽最后不过怒夺二郡掠来千余人口就是强。
            谈我亮北伐的时候就是对手多么多么强,谈刘备夺益州的时候就是刘备军事牛逼千古一帝云云,完全不提刘备偷袭以及刘璋是菜鸡了。


            IP属地:辽宁37楼2016-12-21 20:07
            收起回复
              应某些人的呼声给自己加个精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79楼2018-08-06 21:52
              回复
                打卡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81楼2018-09-14 17: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