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已走到尽头吧 关注:801,165贴子:62,126,727
  • 10回复贴,共1

观隔壁贴有感而发,反驳某些人所谓“屈原是同性恋”的说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隔壁贴楼主觉得《思美人》有卖腐之嫌,后面评论某些人就咬定屈原就是同性恋,跟楚怀王有暧昧,甚至说闻一多也是支持这个言论的。看到这种言论,我是很气愤的,因为这种言论根本没有实际证据能佐证。口说无凭,所以我查找了下这方面的相关资料。
在1944 年5 月成都文艺界举行诗人节(也就是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纪念会上,时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的孙次舟,口头提出屈原是“弄臣”的主张;此言一出,与会者为之哗然,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由于遭受诸多批驳,孙氏前后发表《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兼答屈原崇拜者》《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两文,作为辩驳。从使这场论战进一步升级。(节选自《疑古学人孙次舟》)

注:截图出自南开大学郑善庆的《疑古学人孙次舟》论文


IP属地:重庆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6-11-11 23:22回复
    关于孙次舟写了什么,在网上并没有找到孙次舟此文的单独资料,倒是可以在闻一多所写的《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一文看到内容。在这里还是贴一下。
    (一)《史记》不可靠。司马迁作《屈原传》只凭传说,并没有“史源”,所以那里所载的屈原事迹都不可靠。(论证从略)
    (二)战国末年纯文艺家没有地位。孙先生认为文人起于春秋战国间,那时政论家已经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纯文艺家则没有。这情形到战国末年——屈宋时代还是一样,就是西汉时也还没有多大改变,所以东方朔郭舍人枚皋一流人都“见视如倡”,司马相如虽有点政治才能,仍靠辞赋为进身之阶(一多案也得仰仗狗监推荐!)甚至连司马迁都叹道“固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孙先生又说,经过西汉末扬雄、桓谭、冯衍等的争取,文人的地位,这才渐渐提高到东汉史书里,才出现了《文苑传》。
    (三)以宋玉的职业来证屈原的身份。从《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三赋里孙先生证明了宋玉不过是陪者君王说说笑笑玩玩耍耍的一个“面目佼好,服饰华丽的小伙子”,态度并且很不庄重。而司马迁明说宋玉是“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的,那么屈原当日和怀王在一起的生活情形,也便可想而知了。
    (四)《离骚》内证。孙先生发现战国时代有崇尚男性姿容,和男性姿态服饰以模拟女性为美的风气,他举《墨子·尚贤篇》“王公大人,有所爱其色而使”,“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好美者也”,和《荀子·非相篇》“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等语为证。他说作为文学弄臣的男性,正属于这类,而屈原即其一例。离骚中每以美人自拟,以芳草相比,说“昭质未亏”,说“孰求美而释女”,又好矜夸服饰,这都代表着那一时的风气。《离骚》,据孙先生看,当作于怀王入秦以前,是这位文学弄臣,因与同列“靳尚之流”争宠,遭受谗言,使气出走,而年淹日久,又不见召回,以绝望自杀时的一封绝命书。他分析其内容,认为那里“充满了富有脂粉气息的美男子的失恋泪痕”: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后宫弄臣姬妾争风吃醋。)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男女情人相责的口吻。)
    余即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眷恋旧情,依依不舍。)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其为央。(顾惜青春,惟恐色衰。)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旁人劝他自动回宫。他依然负气,不肯服软。)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自想请人疏通,恐怕也是枉然。)
    会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泣兮,沾余襟之浪浪。(但知自伤命薄,做出一副女儿相。)
    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焉能忍与此终古!(终以热情难制,决定自杀。)


    IP属地:重庆2楼2016-11-11 23:23
    回复
      第一点,孙次舟认为《史记》不可靠,可是第三点他又引用了司马迁描写宋玉的句子来联想屈原和楚怀王的生活情景。既然《史记》不可靠,但孙次舟又引用《史记》,简直前后矛盾。
      第二点,孙次舟认为战国末年纯文艺家没有地位。首先屈原并不是纯文艺家,他出身楚国贵族,还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并不是一个毫无地位可言的人。
      第三点与第一点矛盾不说,孙次舟仅仅是依靠《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来断定宋玉的为人。可宋玉的《大言赋》写道“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这么豪气的句子,是不是也能证明宋玉是很有男子气概的人呢。
      第四点就有更有意思了,孙次舟所谓的证据,就是对《离骚》进行了一些牵强附会的歪曲解读。尤其最后一句说屈原决定自杀。楚怀王死于公元前296年,屈原死于公元前278年,这期间相隔了十八年。如果照孙次舟的说法,那么屈原早就自杀了。可是屈原被楚怀王疏远,甚至经历两次“流放”,都没有自杀,反而是在楚国国破这一年选择了自杀。而且纵观《离骚》上下文,绝不是孙次舟所说的屈原“充满了富有脂粉气息的美男子的失恋泪痕”。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屈原明明是在担心楚国的兴亡,埋怨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自己,这哪里是在说“失恋”了?失恋还需要提到“尧舜”“桀纣”?很明显孙次舟仅仅是节选了《离骚》中几句读起来比较让人感觉暧昧的句子罢了。再看《离骚》末尾“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也没有说自己要自杀,而是因为没有人理解,没办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IP属地:重庆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6-11-11 23:24
      回复
        再者闻一多在《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中确实有质疑有认同,他是认同屈原是“文学弄臣”。可是弄臣就能等同于屈原是同性恋了?东方朔还是汉武帝的弄臣,这就表示他也是同性恋了?


        IP属地:重庆4楼2016-11-11 23:27
        回复
          更何况,孙次舟只是通过对《离骚》的肢解解读,断定屈原是个“弄臣”,还是个失恋了打算自杀的人罢了。我不明白这种言论为何会有人支持。因为有噱头,屈原已经作古,所以就可以随随便便胡说八道了?


          IP属地:重庆6楼2016-11-11 23:32
          回复
            楼上某位吧友所说的屈原带有“怨妇口吻”,是,诚然屈原用美人自比,说颇具女性化。可是文笔女性化就能代表屈原本人也女性化了?好吧,那就勉强算吧。放到现在也就是说这个人有些“阴柔”,可这个人就能等同于同性恋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1-12 00:09
            收起回复
              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现在也并不是没有吧?再者这种猜测这仅仅是建立在对《离骚》一文的解读上。看了《离骚》,就可以断言屈原就是个同性恋吗?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1-12 00:12
              回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当年高中宇文考试也经常考。我希望大家能不能认认真真看看《离骚》全文,这绝不是写的屈原因为失恋打算自杀的抱怨。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11-12 00:27
                回复
                  隔壁贴里,某些人说着历史老师教的,屈原就是同性恋。甚至我问证据在哪儿?有人让我自己查,我气不过,所以还真的找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11-12 00:31
                  回复
                    我的历史老师可从没教过我屈原就是个同性恋。如果情景放在现在,有个人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说另一个人就是同性恋,这就是造谣生事。想来,也是因为屈原已经去世,说了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所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6-11-12 00:34
                    回复
                      答复楼上某层,当然本吧并没有一口咬定屈原是同性恋。我针对的是隔壁楼咬定屈原是同性恋,但是压根拿不出确凿证据的人。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6-11-14 16: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