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帝,朱宜修和朱柔则。
朱柔则太像一个下等歌舞坊出来的,专门以技艺和粉饰的温柔曲意逢迎的歌伎。并非多才多艺就是扬州瘦马的行为,然而除了所谓的善良,不谙黑暗,什么都拿不出来了。有的纯元粉表示,纯元是那种能把宫中事务操持一遍又特别善良的人,但是作者都没敢这么写。
和纯元比淳儿可能才是真天真,和华妃比叶澜依可能才是真性情。因为后者的行为没有凌驾于他人情感之上。
当时朱宜修是娴妃不是皇后,但朱宜修为后几乎已成事实。此事皇帝要负九成责任,因为天子承诺成了虚言。至于纯元是主动,是由于家族原因,都不重要了。
有人说朱宜修还抢了端妃的宠呢。然而,皇帝没给端妃后位的许诺。
一直对纯元反感的原因还在于,朱宜修生皇子,未取名,三岁而殇。不信纯元作为当时的皇后不知道。
皇帝在甄嬛进宫之前是一个标准的帝王形象,敬皇后,同时得已不得已地宠华妃,流连于众多嫔妃之间。和历史上真实的帝王比他不算形象最差的。
难忘纯元好像可以理解,但被纯元替身反戈就是自取了。对一个人念念不忘地在意,终究栽在同一个性质的事上。他过度去美化、惦念纯元,反被纯元脸所害。真正的重情意是日久弥深,而不是像他这样覆水难收。最终国祚断送,自食其果。
甄嬛的很多事情达成不在于多么"聪明",不在于有谁相帮,开多少挂。最终决定权在于皇帝的信任。
就像华妃倒台,不是因为甄嬛扳倒,更重要是家族失势。甄嬛只是后期火上浇油。